意见箱放厕所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菏泽市纪委第三巡查组进驻市城管局之后,为保护举报人隐私而出高招:把意见箱摆在了这家单位的厕所里。原因是厕所“能避开单位监控摄像头或太过明显的地方,以保护举报人的隐私”。
其他文献
“在体育课中如何锻炼学生身体”似乎可以算一个再平常不过,最没有新意的题目了。殊不知,它却是一个争议最多、最没有共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最没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它已成为一个难题,在当前中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体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的今天,它是一个最急需讨论、最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因为如此,笔者把这个题目作为2011年自己领衔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在此谈谈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想法,与各位同行交流。  
2011年6月2日—3日,我们“贯彻中央7号文件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研究——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研究子课题”一行7人来到郑州市金水区进行体育大课间拍摄活动,在金水区教体局体卫艺科韩阳乐科长和陈海阁老师的安排和陪同下,我们拍摄了金水区艺术小学、黄河路第二小学和金水区一中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并对金水区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  1.创意独到、特色与亮点突出的金水区体育大课间活动  金水区体
策划人语  一年一度的地方公共决策评选如约而至,如同新年的钟声、时代的回响。  与往年不同,当我们挥别2017年时,中国已经大踏步迈进新时代。2017地方公共决策评选,是站在新时代来临的历史节点上的一次回眸与眺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新时代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需要突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时代,是跨越发展方
[编者按]2000年中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井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继而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至此中国教育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学校体
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体育工作的目标是:“抓实常态工作的有效性,在过程的管理、指导、评价中不断提升。”  一、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常态工作的保障机制  把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落实, 加大学区管理力度,推进学区各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学区先后建立并完善了《体育工作管理要求》《关于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的管理要求》《关于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的补充管理要求》《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工作管理落实评价方案》《
2010年12月7~9日,阳光普照大地,在这个温暖的冬日,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参加江苏省第五届小学教师教学能手水平一实践课评比的14位教师,用他们的激情与智慧为全省观摩老师奉献了一顿别有风味的“体育教学大餐”。14位参赛教师平均年龄29.5岁,年轻充满活力,其中本科学历10人,女教师10位,都是各地区的骨干,业务水平较高。他们亲切的教态、巧妙的教学设计、富有童趣的课堂语言,个性鲜
本次体育课程的实施,其实就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份沉甸甸的试卷,是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次严峻考验。从新中国体育教学历史来看,体育教师因为在长期的指令性课程与教学中生存,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到基础教育体育教师,已经成为体育课程消极的执行者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者,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习性,通过体育新课程实施几年进程来看,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性成为了体育新课程推进的最大阻力之一。    一、对教学习性与跨学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2011年9月30日,首都体育学院迎来了55周年华诞,学院师生员工、各届校友欢聚一堂。庆祝大会由院长钟秉枢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李鸿江作了建校历程回顾与展望的重要讲话。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先后发表感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纷纷发来贺信,祝贺学院建校55周年。校庆期间,学院还先后举办了国际体育学术论坛、国内外专家座谈会、校
一、回归儿童世界,理解天性价值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体育教师出于各种安全缘由等托词对儿童天性的无情压制现象:把活泼好动视为违反课堂常规,把追逐嬉戏视为教学安全隐患,殊不知这些都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体育兴趣的前提。可以说,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压抑儿童天性的现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学生从“喜欢体育课到不喜欢、逃避甚至厌烦体育课”,很重要的原
队列队形的内容、分类细致而又简明。其中在队列练习中,常用的原地转法:“向左一转!”、“向右一转!”,“向后一转!”等口令在每天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中频繁出现。  通过多年的教学不难发现“向左一转!”“向右一转!”简单,好操作,而“向后一转!”时常发生“转偏”、“转倒”、“碰撞”等现象。甚至不乏一些教师为此而“气火过盛”。其实错不在学生。“向后一转!”为什么要从右边转?从左边转不可以吗?一些教师教官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