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当代社会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学会体验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探讨的课题。筆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就“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创建和谐氛围让学生质疑问难,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良好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所学的内容,善于质疑问难,对于教师讲的内容一方面进行了吸收,另一方面学会了提出疑问。疑问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产物,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开端。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勇于提问
  新课程改革之前,传统教育理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只能处于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有了疑问不敢提,认为只要是教师说的就是对的,不敢冒犯教师的“威望”,学生质疑的苗头还未长大就已枯萎。另外,就算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教师也会用自己的“威严”压制住学生,不愿让学生的突发奇想、异想天开打乱原来的课堂秩序。这样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思维惰性,不愿多想多思考,也不愿多问一个“为什么”。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学生质疑的自信心,使学生善于、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为教师、学生、生生“互问互答”,让学生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如学习“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用绳子量、在课桌上转动圆等不同的方法去获取圆的周长,然后讨论问自己:“我能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可以提?”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它们的关系?”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对这些不同的看法我都慎重处理,一一指出其中的创新性因素,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只有在这样的学习中,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勇于提问。
  (二)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点方法。
  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好问和好奇的天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标新立异,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享受到质疑的乐趣。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分数除法应用题”中这样一个问题:儿童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五分之四,小明的体内水分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应用单位“1”除法算式解,或根据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然而,善问的学生便会问:“我可以用28×( )=35(千克)吗?”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展示他的解题思路和思维过程,让其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要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善问。
  (三)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乐问
  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依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使他们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如学习十一册数学“广角”中,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抬脚法等)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人人都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勤于思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方法
  一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问“为什么”,多让学生提问就可以了。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而一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启发意义,不能达到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目的。实际上,这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提出问题,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问题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考虑到,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紧扣教学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要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心理特点和知识智力水平。如学习“比的应用”时,有一道题目是:“某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3:2”,那么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让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女生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比的应用和分数应用题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提高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也提升了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同时要改变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伤害性的批评;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不断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习惯,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目的研制能够准确检测组织血运的仪器,并进行初步体外实验的验证.方法利用传统荧光法的基本原理,研制用于监测组织血运的仪器,该仪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对电信号进
一、序言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汉语热也在日益兴起,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渴望学习外语,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也开
黄棹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撰文指出,制定岗位职务标准,是进行岗位培训的依据。岗位职务标准根据职业道德、岗位责任、岗位工作、岗位技能和岗位纪律等主要方面来制定。如校
联想是认知科学中十分重要的现象,许多学者进行过不同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根据有关对象(Object)描述的基本概念,从联接机制的角度对联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个基于
小学语文课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总要齐读,并且把声音拉得很长很长。很多教师面对此种情况束手无策,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学生“齐读”也便成了习惯。“齐读
情感是人们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情感因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学生思维、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既
【正】 一、改变倒宝塔式结构是高师函授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我省高师函授教育现有五年制本科、“后三年本科”、三年制专科等几个层次,形成了上大下小的倒宝塔式结构。这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