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营销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了对电力各个环节一条龙管理模式的整合,“随需应变”的营销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良好的系统建设是智能电网的起点和落脚点,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系统,本人认为,要想搞好营销,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是首要基础。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系统建设;原则
“电力是工业的先行”,没有电力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高速增长。电力工业同其他工业一样,也包括"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但电力商品又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特点,因而,我国电力工业目前正在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型。供电企业在电力工业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方面因为它直接管理着电力的供应和销售,另一方面由于电力商品的瞬时性特点,也在调度着电力生产企业。在供电企业中,主管电力销售的核心部门是营销营业部(处)。
营销部直接面向用电客户,是供电企业面向社会、面向用电客户的窗口,营销部主管着电量电费的抄、核、收工作,是供电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财力来源点。因此,营销的管理水平就直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实用性原则
基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电力营销系统设计首先要考虑其实用性,实用性就是认真、准确地分析用户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必须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这一要求。为提高系统的实用性,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子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用户当前各个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用户业务功能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从系统设计上保证系统所有数据一口录入,多处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减少出错率,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便于查询统计分析。全部人机操作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用户接口界面设计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单实用,大量设置了快捷键操作和鼠标点击选择执行。所有的子系统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界面规范和操作流程,以便用户培训和操作。系统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并保证现有数据的平滑转换,综合各方面因素,保证数据转型的可行性、合理性。
二、先进性原则
所谓先进性,是指在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如采用先进的开发平台)。包括成熟的开发经验和先进的开发方法,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如采用先进的关系数据库技术),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应用软件包以及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等,使系统在整体上是先进的。
三、安全、高效性原则
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和计算机网络的自身不稳定因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为了使工作正常进行,程序安全运行,要求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作严格的管理,尤其是数据的录入、维护权限;对数据的备份要及时,尤其是大量的数据编辑之后(例如每次算完电费之后);各县局的硬件网络配置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和对数据操作的要求(实时性、运行速度)作相应的具体配置,从而使前台的操作安全保障机制和后台数据的安全保障机制、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很好的结合,使得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多重保障,时时可以安全正常运行。
系统在设计上也将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近程终端响应时间小于5秒,远程终端响应时间小于1分。
四、规范性原则
基于实际管理工作的现状,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规范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分阶段进行的,而且一个系统有各子系统组成。这就要求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有统一的规范,规范的数据、规范的编码、规范的程序设计、规范的文档以及规范的界面风格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开发阶段之间和各子系统之间有机的衔接起来。
通过计算机管理方式来规范、简化、优化业务流程,从而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提供最细化的岗位权限设置,根据岗位权限的设置,对启用的职能子系统的数据流向作严格控制,且每一步的工作记录有负责人‘签字’和完成时间的记录,并且自动通知下一环节的执行部门。对于数据的修改维护有专人负责设置,尤其对于指标性数据的修改管理,从而实现真实的指标考核,全面规范工作中的业务处理,实现‘无纸办公’。
所有工作的详细数据集中管理,有查询权限的用户均可通过程序得到相关的统计分析数据,为实际工作的进一步计划、安排提供强大的真实的基础数据。
各个功能模块设计的各种编号的编码规则统一模式。基于规范的数据库设计和软件功能实现设计使得同一事物在所有的功能操作中编码唯一(例如,用户编号,配变编号、分路编号、主变编号等等都设有唯一的终身不变的ID编号),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相关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的可能性和数据正确性,为决策分析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
五、可扩展/可维护性原则
根据软件工程理论,系统维护在整修软件的生命周期中占有很大比重。考虑到实际管理中的工作内容调整,系统设计强调了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必要手段。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要求做到:
保证系统的核心模块能够通过动态配置即可实现用户的不同管理模式的要求,即使用户在工作中有了新的要求,用户自己即可实现系统的动态配置,快速提供新要求的解决方案。不需修改源代码。
以参数化方式设置各子系统的配置,包括软件的功能和业务部门、操作权限控制、流程控制等。
软件采用的结构和程序模块化构造,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留有再开发的接口,在用户需求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更新某个模块、增加新的功能以及重组系统结构以达到程序可重用的目的。
数据库结构设计在充分考虑其合理、规范的基础上考虑其可维护性,对数据库表的修改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程序设计时需具体处理:
全面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明确划分最小单元的功能、模块的边界,指定统一的功能、模块、数据的接口规范,例如:计量换表与抄表的接口;业扩与计量及客户营业档案的接口;客户营业档案与配变的接口等,从而实现功能、模块的即插即用,应用工作流模式功能、模块串接事务,实现系统的无模式运行方式;
岗位操作权限设置:通过用户的岗位角色有专人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包括菜单的操作权限、窗口的操作权限以及窗口内不同数据的操作权限;当用户的岗位调动时,只须调整用户的对应岗位角色即可;当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改动时,只须重新设置岗位的操作权限即可。同时各岗位负责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人员的代理权限以及工作的移交。
工作流程设置:实际工作的流程控制由本工作的负责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灵活设置。例如:业扩的审批流程,算费的计算顺序,回收的交费方式等等。
总之,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引入电力营销管理是形势所迫,是大势所趋,电力营销系统的优质建设能使您方便的进行用电营业管理的“无纸化”作业,使供电、用电管理从此真正走上信息高速公路!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系统建设;原则
“电力是工业的先行”,没有电力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高速增长。电力工业同其他工业一样,也包括"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但电力商品又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特点,因而,我国电力工业目前正在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型。供电企业在电力工业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方面因为它直接管理着电力的供应和销售,另一方面由于电力商品的瞬时性特点,也在调度着电力生产企业。在供电企业中,主管电力销售的核心部门是营销营业部(处)。
营销部直接面向用电客户,是供电企业面向社会、面向用电客户的窗口,营销部主管着电量电费的抄、核、收工作,是供电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财力来源点。因此,营销的管理水平就直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实用性原则
基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电力营销系统设计首先要考虑其实用性,实用性就是认真、准确地分析用户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必须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这一要求。为提高系统的实用性,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子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用户当前各个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用户业务功能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从系统设计上保证系统所有数据一口录入,多处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减少出错率,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便于查询统计分析。全部人机操作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用户接口界面设计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单实用,大量设置了快捷键操作和鼠标点击选择执行。所有的子系统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界面规范和操作流程,以便用户培训和操作。系统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并保证现有数据的平滑转换,综合各方面因素,保证数据转型的可行性、合理性。
二、先进性原则
所谓先进性,是指在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如采用先进的开发平台)。包括成熟的开发经验和先进的开发方法,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如采用先进的关系数据库技术),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应用软件包以及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等,使系统在整体上是先进的。
三、安全、高效性原则
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和计算机网络的自身不稳定因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为了使工作正常进行,程序安全运行,要求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作严格的管理,尤其是数据的录入、维护权限;对数据的备份要及时,尤其是大量的数据编辑之后(例如每次算完电费之后);各县局的硬件网络配置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和对数据操作的要求(实时性、运行速度)作相应的具体配置,从而使前台的操作安全保障机制和后台数据的安全保障机制、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很好的结合,使得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多重保障,时时可以安全正常运行。
系统在设计上也将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近程终端响应时间小于5秒,远程终端响应时间小于1分。
四、规范性原则
基于实际管理工作的现状,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规范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分阶段进行的,而且一个系统有各子系统组成。这就要求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有统一的规范,规范的数据、规范的编码、规范的程序设计、规范的文档以及规范的界面风格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开发阶段之间和各子系统之间有机的衔接起来。
通过计算机管理方式来规范、简化、优化业务流程,从而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提供最细化的岗位权限设置,根据岗位权限的设置,对启用的职能子系统的数据流向作严格控制,且每一步的工作记录有负责人‘签字’和完成时间的记录,并且自动通知下一环节的执行部门。对于数据的修改维护有专人负责设置,尤其对于指标性数据的修改管理,从而实现真实的指标考核,全面规范工作中的业务处理,实现‘无纸办公’。
所有工作的详细数据集中管理,有查询权限的用户均可通过程序得到相关的统计分析数据,为实际工作的进一步计划、安排提供强大的真实的基础数据。
各个功能模块设计的各种编号的编码规则统一模式。基于规范的数据库设计和软件功能实现设计使得同一事物在所有的功能操作中编码唯一(例如,用户编号,配变编号、分路编号、主变编号等等都设有唯一的终身不变的ID编号),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相关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的可能性和数据正确性,为决策分析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
五、可扩展/可维护性原则
根据软件工程理论,系统维护在整修软件的生命周期中占有很大比重。考虑到实际管理中的工作内容调整,系统设计强调了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必要手段。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要求做到:
保证系统的核心模块能够通过动态配置即可实现用户的不同管理模式的要求,即使用户在工作中有了新的要求,用户自己即可实现系统的动态配置,快速提供新要求的解决方案。不需修改源代码。
以参数化方式设置各子系统的配置,包括软件的功能和业务部门、操作权限控制、流程控制等。
软件采用的结构和程序模块化构造,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留有再开发的接口,在用户需求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更新某个模块、增加新的功能以及重组系统结构以达到程序可重用的目的。
数据库结构设计在充分考虑其合理、规范的基础上考虑其可维护性,对数据库表的修改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程序设计时需具体处理:
全面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明确划分最小单元的功能、模块的边界,指定统一的功能、模块、数据的接口规范,例如:计量换表与抄表的接口;业扩与计量及客户营业档案的接口;客户营业档案与配变的接口等,从而实现功能、模块的即插即用,应用工作流模式功能、模块串接事务,实现系统的无模式运行方式;
岗位操作权限设置:通过用户的岗位角色有专人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包括菜单的操作权限、窗口的操作权限以及窗口内不同数据的操作权限;当用户的岗位调动时,只须调整用户的对应岗位角色即可;当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改动时,只须重新设置岗位的操作权限即可。同时各岗位负责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人员的代理权限以及工作的移交。
工作流程设置:实际工作的流程控制由本工作的负责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灵活设置。例如:业扩的审批流程,算费的计算顺序,回收的交费方式等等。
总之,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引入电力营销管理是形势所迫,是大势所趋,电力营销系统的优质建设能使您方便的进行用电营业管理的“无纸化”作业,使供电、用电管理从此真正走上信息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