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株分离自住院患者的CA-MRSA基因型菌株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来源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分离自住院患者的社区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ssociated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CA-MRSA)菌株的分子水平特征和耐药性,为监测CA-MRSA的流行及治疗、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从住院患者标本(入院后48 h内获取)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其mecA基因以区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并根据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基因mec(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SCCmec)的携带情况,筛选CA-MRSA基因型菌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基因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MLST)等方法分析CA-MRSA菌株的分子水平特征;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指南,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CA-MRSA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并对CA-MRSA菌株是否携带杀白细胞素基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gene,pvl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共收集到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58株,根据SCCmec分型结果,共有9株CA-MRSA,包括SCCmecⅣ3株、SCCmecⅤ6株.9株CA-MRSA菌株对多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其中有8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主要是由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erythromycin ribosomal methylase,erm)(B)基因介导;有8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为卡那霉素)耐药.对9株CA-MRSA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后发现,CA-MRSA主要以t437-ST59克隆为主,其他还有t034-ST804、t127-ST1、t008-ST8、t437-ST338等克隆;9株CA-MRSA菌株中,有5株携带毒力基因pvl.结论:致病性较强的CA-MRSA菌株逐渐进入医疗环境中,且对非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应加强对住院患者CA-MRSA分离株的监控.
其他文献
12号染色体是C组中长度最小且着丝粒指数最小的染色体,可由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后期的姐妹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三体现象。完全型的12-三体可导致早期自发流产;嵌合型12-三体可在
16号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概率相对较高,易于形成胎儿/胎盘的16号染色体三体、单亲二体(uniparental disomy,UPD)或嵌合体。非嵌合型的16号染色
18号染色体属于E组较小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由于细胞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裂可导致三体现象.完全18-三体可致胎儿多发畸形,大多在出生后不久夭折;嵌合18-三体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导致了人群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营养过剩,成为了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流行的基础.2017年Fan等[1]的报
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地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进一
目的 探讨5p15缺失综合征合并4q32重复的临床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5p15缺失综合征合并4q32重复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分子遗传学分析资料.结果 10月龄女性患儿
目的:研究《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法的联合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本研究在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模块的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教学模式,同时采用传统
10号染色体是中等大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0号染色体三体大多会导致胚胎停育或自然流产,也可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嵌合型10号染色体三体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异常,其预后与
性染色体单亲二体的发生极为少见,有丝分裂错误和性染色体三体自救等均能导致单亲二体,常合并非整倍体异常。性染色体上无明确的印记基因,其单亲二体的临床意义主要与单亲二
目的分析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系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角膜屈光手术72例(144只眼)为研究对象,其中Trans-PRK组32例(64只眼)和FS-LASIK组40例(80只眼)。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角膜前表面的各项非球面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