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耗能源的“雷达”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穿白绫袍,头戴黄纱帽。走路慢腾腾,游泳像船摇。”这是我国民间一道猜动物的传统谜语,谜底就是我们熟悉的家禽:鹅。
  在不少人心目中,鹅显得呆头呆脑,只不过是一份盘中肴而已,其实这是低估了鹅的作用。在家禽中,鹅是以长寿著称的,一般的鹅可以活到30岁~50岁。鹅在军警界是值得称道的助手,史载,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有天深夜,三州節度使李想率领9000兵士讨伐吴元济,为掩盖行军中的响声,他别出心裁地利用城郊蓄养的鹅群,“令击之以混军声”,生擒了麻痹轻敌的吴元济。
  鹅见了生人就会大叫的特点源自其生物习性。在进化过程中,鹅形成了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的特点,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自身受到食肉动物袭击。特别在夜晚,稍有响动鹅群就会高声鸣叫。长期以来,农家喜养鹅守夜看门。当然,鹅的警觉性还表现为容易受惊吓、易惊群等。
  鹅的听觉灵敏,习性机警,是不耗能源的“雷达”,不讲报酬的“哨兵”。鹅遇到陌生人或其他禽兽时,立即大叫报警并作飞扑啄斗姿势。公元390年,罗马城被高卢人攻克,罗马军队退守到卡匹托林山。一天夜晚,高卢人登山偷袭。当晚,罗马士兵都因疲惫而熟睡,连狗也没有发觉来敌。在这危急关头,兵营中原准备第二天要送到神殿奉献给朱诺女神的数十只鹅十分敏感地扑打翅膀,“嘎嘎”地高叫不止,终于惊醒了罗马守军。睡眼惺忪的士兵们立即持兵器击溃来袭之敌,并穷追敌寇,收复了罗马城。后来,罗马人忘不了鹅的救命之恩,把鹅奉为灵禽,罗马一个有权威的审议团体“元老院”还颁布禁杀鹅的戒规。
  古今中外,警鹅立下的功勋有口皆碑。现在,国外还出现了经过训练的警鹅巡逻队。这些训练有素的警鹅警惕性很高,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发出“嘎、嘎——”的叫声。然后,奔集一起,扑啄闯入者,起到巡逻防卫作用。1986年,美国第31空军防卫指挥部新建了一支特种兵——“鹅兵”,部署在数十处军事基地内,与哨兵一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这些警鹅个头高大、脖子长、好啄人。
  瑞典南部的波加监狱过去经常发生越狱事件,2004年这个监狱“聘用”10只训练有素的肥鹅当“狱警”。这些不穿制服的警鹅十分机灵,从不打瞌睡。它们每天兢兢业业地在狱中巡视,如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立即引颈大叫。自从有了警鹅后,囚犯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古代,我国就有养鹅防蛇的“土办法”,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仇池笔记》中就有记述:“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直到现在,我国南方山区,仍沿用这种土办法防盗驱蛇。鹅排出的粪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嗅觉灵敏的蛇闻此粪味便退避三舍。
  (知君摘自维普网)
其他文献
多年前,一位号称跑遍全国各地景区的朋友说,河南老君山景色是“河南之最,全国少有”,其景色之奇绝、文化之厚重独冠中原,领航全国。2018年12月和2019年9月,我曾两次来到老君山,都因天气不好没有看到朋友介绍的理想风景,带着遗憾下了山。2021年6月20日,我应老友相邀第三次登老君山。  中灵索道,  探索老君山的起点  老君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00米,因道祖老子归隐于此而得
期刊
Elicia Edijanto,印度尼西亞女画家,作品大多描绘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美丽、和谐、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不应该破坏大自然和虐待动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和它们及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其作品的风格大部分都是以黑白为主,主题通常是儿童和动物,因为他们诚实、纯朴、真诚、不带偏见。  在她的笔下,很小的儿童和体型庞大的野生动物和谐相处,黑白的画面少了些肃杀多了些宁静。水彩的笔触勾勒出
期刊
炎炎夏日,吃什么最带劲?不妨走进凉茶铺里吃上一碗龟苓膏吧,在美容养颜的同时,还能让你感受到酷暑之外的“透心凉”。  说起我与龟苓膏的相识,还要提到去年夏天的广州之旅。我本想体会一下“美食之都”的早茶文化,却意外跟着人群走进了广州老字号名店“龟金正”。去的时候店内客人很多,不过翻台速度很快,不一会儿便轮到了我们。单从外观来看,龟苓膏和仙草都是黑色的果冻状食物,实际上两者在做法、口味以及功效上大相径庭
期刊
.
期刊
相似的“脸”,不同的“心”  “乐、楽、樂;肃、肃、肅;烧、烷、烷”——乍一看这几组汉字,人们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其实,它们都是现在正在被使用的常规汉字,只不过分别从属于汉语、日语和韩语这三个不同的语言系统。  别看中、日、韩的汉字长得很像,但它们的读音都已经很不相同了,而且有些时候它们的含义也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  以我们最常见的“娘”字为例。在现代汉语中,“娘”有三重基本含义:其一是指年轻
期刊
2016年是杰克·伦敦逝世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文豪,2016年11月22日,人们聚集在美国旧金山北部的索诺玛县,向他长眠之地献上鲜花。距墓地不远处是杰克当年的豪宅“狼巢”,墙上的字句清晰可辨:“我宁愿化为灰烬,也不愿做一粒尘埃;我宁愿做一颗超级流星,让自身的每一个原子都散发出夺目光芒,也不愿做永远昏睡的行星。人的使命不是存在,而是好好去活,我要好好利用我的每分每秒,绝不为了苟活而虚度光阴。” 
期刊
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机构中,许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稀奇古怪的仪式至今仍在继续。宇航员在升空之前要做很多事情,比如:接受神父祝福、理发、在门上签名、在公共汽车的轮胎上撒尿、玩扑克牌直到指挥官输掉、非载人航天器发射成功后要用豆类食品和玉米面包来祝贺、重大的登陆时刻要用瓶装花生来迎接等。这些仪式有的十分正常,有的非常奇怪,样式繁多。  十三恐惧症  对13这个数字的害怕被称为“十三恐惧症”,在某些
期刊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技术的发展、物质的充裕究竟是解放了人,还是束缚了人?是把人推向更加自主的方向,还是更加容易失去自我,陷入真人秀般的妄想?  他们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我被跟踪了,不是被某人,而是被摄像机。它隐藏在某处,或者说无处不在——也许在厨房外的灌木丛里,也许在浴室的镜子后面,或者在我朋友书桌上那盆花的土里。除了摄像机,说不定还有观众通过电视机看着我的一举一动。  乔尔·古尔德博士2
期刊
童年出家后,常听师长们训诫大家:“做和尚就要像个和尚,你们不要画地自限,要做什么像什么才好啊!”我听了以后,谨记在心。  记得当时正逢抗日战争期间,民生匮乏,寺院经济更是捉襟见肘。我那时只是一个小沙弥,看到常住这么困难,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山采无花果(可以染布),一面增加常住的收入,一面可以帮常住巡逻看守山林,以防小偷盗伐林木。  数年后,我奉师命到焦山定慧寺就读佛学院,但每值假期,我一定赶快回
期刊
家住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塔巴莎,曾经是一家餐厅里一名普普通通的服务员。可如今,她一举成名,成为了家财万贯的大富翁。而所有的财富竞都是她喂养的一只宠物猫带来的。这只神奇的招财猫被她唤作“塔塔酱”,它拥有一张特别的脸,不是妩媚动人,而是时时刻刻保持着愤怒。就是这张独具风情的脸卖萌到底,为它的主人塔巴莎赢得了数不清的财富。  闺蜜一脸无奈地说:“瞧,我这只猫可真是太不招人爱了。你看它长得多丑:两颗尖尖的龅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