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光 和他的个人影像记录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TR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拍摄的《流浪北京》被誉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这部影片的导演吴文光也因此成为中国纪录片界的一面“旗帜”,其艺术理念和理想在独立纪录片中始终起着引领作用。近些年,吴文光对DV影像艺术创作不断有新的尝试,比如“村民”、“饥饿”为主题的影像。而个人生活状态在影像中的自我表达则是吴文光作品中不变的内容。其中以吴文光制作的他与他母亲关系的纪录片《治疗》最为代表。
  在放映现场,观众被《治疗》中吴文光与母亲间的母子之情感动,有人甚至潸然泪下,而更多的人将会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自己合适的制作经验。
  
  个人影像记录
  
  DV的出现不仅使影像拍摄方式更为简单和方便,还进一步推动了影像记录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个人影像记录正是随着DV的发展而越来越引人关注。
  所谓的个人影像记录,也就是近几年渐受关注的“私影像”。从杨天乙的《家庭录像》、王芬《不快乐的不止一个》到李有杰的《衣胞之地》等影片,把摄影机对准家人,或直接对准自己,用最直观的方式
  记录。此时所呈现的则是另一种影像形态,在作者与拍摄对象的互动的过程中,镜头后面的创作者产生不同以往的自我反省。同时,这种记录方式也带给观众更为密切和震撼的观看
  体验。
  在某种程度上,个人影像记录是最适宜DV爱好者的记录方式。极端个人化的风格令DV爱好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想象,调动自身的创造力,充分投入感情。由此获得的影像必然是自然、生动、令人印象深刻的。
  个人影像的记录方式如何在技术上得以实现,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好的方式还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
  
  吴文光的私影像
  
  作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领军人物,吴文光在2000年之后就开始致力于“私影像”。
  “这些影像都要和我相关。”吴文光这样定义他所做的纪录片。在他看来,所谓的“私影像”是一种只和每个人自身有关的记录形式。“镜头的原点是从自己开始的。”
  在这个创作理念下,他在草场地的工作室里先后拍摄了几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私影像”纪录片。其中《治疗》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妈妈住的医院叫老人医院,很多都是瘫痪的、中风的。实际上就是没有办法的一群老人,在那等待最后的到来。”吴文光在影片中自叙道。
  影片没有出现那所医院,而是围绕着吴文光追寻关于母亲的记忆展开。母亲生前的影像贯穿整部影片,而吴文光从母亲旧居里找到自己少年时期的日记,并将日记内容作为旁白穿插其间。他用低沉、缓慢的语调,细细诵读着自己少年时期对于整个社会和世界的思考,而这种略显压抑的氛围逐渐蔓延在《治疗》的每一格画面里。影片还使用DV抓拍了母亲的日常活动,比如母亲读报、走路、安静地站在院子里,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父亲的采访,凌乱地拼贴在母亲的画面里。
  影片中,2009年草场地工作站编排的舞蹈剧《治疗》也穿插其间,“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放这些片段。有一些我很喜欢的动作,就放进去了。”这些画面和DV影像交织在一起,完成对吴文光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治疗。
  在某种程度上,《治疗》更像一部个人影像编年史。它的素材来源并不是在短短的数月,而是长达12年。吴文光从自己的硬盘库中搜寻到各种关于母亲的旧日影像。这些从1998年到2010年期间的素材,在积淀了多年之后,终于让吴文光完成了对于已过世母亲的怀念。
  
  DV的真诚
  
  或许在个人影像记录出现以前,还没有人会想到用DV可以如此真诚地记录个人情感。吴文光则用《治疗》证明了DV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且DV还可以做得比很多大机器还要好。
  因为DV方便携带,在拍摄《治疗》时吴文光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
  吴文光在剪辑台上反复回顾母亲生前的影像。为了实现自己与画面中母亲的影像产生“交流感”,他甚至将DV放在工作台上,对准母亲的画面记录,自己则自由地操作剪辑机器。吴文光对于DV的高度控制时刻体现在画面中,在表演《治疗》舞蹈部分时,吴文光在整个舞蹈过程中所有表情、动作都被助手一一记录下来。
  通过运用DV的有效拍摄,可以使创作者和影像达到最大程度的统一。在《治疗》中,吴文光运用DV所拍摄下来的肢体语言如同自己的灵魂被公开曝光。
  
  素材处理方法
  
  在声音处理上,《治疗》采用了旁白与现场环境音组合方式。旁白中摘自吴文光少年时代日记中的词句,如今被他低沉缓慢的声调读诵后,为影片营造出异样的氛围。
  吴文光坦言自己大量的视频素材是由不同设备拍摄的,因此他将这些素材一律设置成16∶9的画幅,这样即使画质不同,仍可得到统一的效果。
  在声音处理上吴文光尽量保留声音的原生态品质,以体现影像的纪实性特点。因为一个素材中的声音高低也不同,所以吴文光在声音采集上用了相对专业的话筒。但如果是一段被他选定的素材,声音好坏并不重要。“我要了这个素材就认可它,接受它的任何品质。”
  
  剪辑是真正创作
  
  用DV拍摄个人影像作品时,吴文光更重视剪辑在创作上的功能。“我以为真正的创作是在剪辑或后期结构上,而前期所有的拍摄都是打草稿,就像每天的日记一样的记录。有段时间我从楼上下来,DV就开着记录下楼的过程,我不知道十年以后这无数次下楼会被编成什么东西。”
  虽然采用“随意”地创作方式,吴文光却充分运用DV灵活便捷的特点,自由地拍摄影像。吴文光在长达12年的影像素材库中将可用的素材选择出来,还要考虑如何将个人情感,以及现实的生活(比如关于那段舞蹈的排演过程)剪辑在一起。
  在《治疗》的创作阐述中,吴文光谈到:“在做的过程中,我的想法不断被打断和改变,特别是对整个12年中有关我母亲的影像素材整理过程中,一些之前没有留意的细微之处重新再现,一些往事重新恢复。当重新面对母亲的活动影像,已经去世亲人重新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言语、动作、表情,一切宛如昨天。
  我发现这个影像作品不仅仅是纪念,是一个让母亲重新活过来的尝试,尤其是在我现在这个需要自我治疗的时候,母亲成为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所以,母亲—回忆—现在时—治疗与自我治疗,一个结构和叙述方式自然而成。”
  
  场记工作的重要
  
  在选取素材时也有技巧,吴文光在拍摄阶段就对每段影像做好场记工作,给每段都编上号,以方便日后的查看和截取。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有可能在几年之后,同样一堆素材会催生出另一部新的影片。这种关于日常生活片段的剪辑,在一定程度上要求DV创作者对于生活有着更为细致地观察,以及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镜头的选取
  
  吴文光在创作《治疗》时经常强调的一个创作理念就是“简单直接”。“我更愿意将影像当做一种写作方式,回到最简单、最直接、最纯粹的状态,比如刚刚说拍家人,你不是工作状态,可能你随时都在记录,在拍摄时按最原初的意识来记录,是最新鲜、最本能的,根本不考虑取景、构图,但实际上它充满意味。”
  “现在我的机器没有关,一直开着。以后如果剪出一个十分钟的节目,你不要认为那是我特意想拍的一个场景。没有,它就是这样的。”一直把机器开着,随意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带有随机性和直接性,这便是DV带给创作者的最大便利。个人影像的镜头选取通常没有特别严格画面和景别规定,记录的更多是灵感乍现。
  
  DV的手持方式
  
  前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认为摄影机可以模仿人类的眼睛,甚至可以超越眼睛,捕捉到生活中不易为人察觉的,以及无法凭借视力达到的影像效果。DV的出现则使这一理论不再空洞。
  熟悉吴文光的人都看到过他如何使用DV摄像机。他常常为了不让人察觉机器拍摄,而将DV夹在右臂下,镜头贴近肋骨,略微抬起。于是DV在吴文光手中几乎变成眼睛的延伸。这只额外的眼睛,似乎就长在肋骨上,时刻捕捉着生活的每个不经意瞬间。
  这种有趣的DV架设方式,同时也带给他的朋友些许困扰。因为如果想要跟他交谈,就必须要同时面对他那只长在肋骨上的“眼睛”。《治疗》中的很多影像也是通过这一方式拍摄下来。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吴文光对于个人影像的最佳理解。
  
  巧用自然光
  
  吴文光在DV作品中不过多地考虑灯光效果。在草场地工作站有各种各样的灯具,但吴文光很少用,大多数时候,这些灯被借给其他创作者。在影片中,吴文光非常注意自然环境光的使用,甚至会在电筒的光里拍素材。在《治疗》中,吴文光在拍摄母亲住地时,也是采用“手电筒”照明的方式,翻看自己年轻时的日记。这种纯粹来源于生活经验的行为,与个人影像的美学呼应起来。既最大限度地使用自然光效,避免过度的人工采光,又将同时对生活的体验结合进去,赋予影片更多创造性的表现。
  
  吴文光的“枪”
  
  《治疗》中吴文光先后使用了两台新款的DV,佳能XHA1S和索尼EX1-R。话筒是森海塞尔416话筒。这款话筒在业内非常普及,是一款经典专业电影用话筒,已经在全世界风靡了几十年!
  
  结束语
  
  在模拟信号时代,曾经风靡一时的家庭录像带就带有个人影像记录的含义,而DV影像更让这种视觉表达方式产生一种全新的面貌。
  吴文光带着他对个人影像记录的独特认知,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深切感情和反思,充满激情地实践着他对“私影像”的理解。他又一次地走在了一个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先锋位置。
  DV正在以个人影像记录的方式更快速地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人人都可以借助DV,更好地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生活,拍摄属于自己的影像,从中获取更多关于生命和美的发现。
  [责任编辑:石文燕]
其他文献
[编者的话]摄影师王文明出生成长于大西北,早期拍摄了大量河西走廊的沙漠、石峡、戈壁和草原等风景作品,赞美故乡的壮美、雄浑,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在亲历了1993年那场特大沙尘暴的洗礼后,王文明转而从人文角度关注家乡,将那份深沉的爱恋灌溉入每寸黄土地。在2008年采访时,王文明无意间发现了一所沙漠中的学校——一所只有九名学生的小学。然而,重访时,却已是人去屋空,令人唏嘘不已。不断蔓延的沙漠和恶劣的生存
期刊
曾有导演开着胶片摄像机对着演员连拍了三分钟,只为从几千张图片中截取一张最美的笑容。在已经远去的胶片时代,图片和视频好像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这个数字化的网络时代让两条直线逐渐产生交点。在今天,“跨界”也许并非那么难,手拿DV的您同样可以做到。    北京电影学院出来做纪录片较成功的,大多是有学习图片摄影的背景。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根据伊文思和小川申介的经验,总结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在创作时作者能否用镜
期刊
影像艺术的不断创新能力,常常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影像技术大发展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影像记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器材设备的快速更新和升级让我们获益匪浅。许许多多摄影名家走下了神坛,而让无数普通的影友却成为高手,有些人甚至以创新突破的新艺术形式,迅速在摄影和摄像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近期,我添置了一件新式武器——索尼α55,用完后让我十分兴奋,小巧的相机兼具摄像功能,这台相机摄像功能
期刊
【编者的话】雨天是DV爱好者常遇到的天气环境之一,尤其在多雨的地区和季节更是司空见惯,如在我国的江南,每年的梅雨季节就是一段连绵多雨的日子。碰到雨天,每个影像爱好者都会头疼,一是会给外出拍摄带来种种不便,二是雨天拍摄相对不好掌握,不容易体现出画面的美感。这里要告诉读者,只要你掌握雨天拍摄DV的技巧,同样可以拍出富有魅力的影像作品,而且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当下次遇到下雨的天气,你就不会“打道回府”,
期刊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相识相知的爱情故事走上婚姻的浪漫结局,精心准备的一场婚礼成为新人心中神圣的仪式。嫁纱飘逸,西装笔挺,闺蜜笑语,兄弟称庆,盛大婚礼在即,你的镜头在哪里?   如今,婚礼摄像已经成为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专业影视人才把创作的目光投向了婚姻的圣殿,精美的构图,温暖的画面,配上浪漫的音乐,让影像为爱情做完美的见证。如何做好一场婚礼的全程跟拍,这里我们将为您拆解北
期刊
非我是“非我非非我”的简称。在网络上提起非我,资深网友立刻会想到这个从2008年开始运营“不入流广播电台”和《盲流报》的男孩——线永京。  而今,非我已不仅仅以“音”动人,更成为一名职业拍客。2009年,非我获得新浪网年度“视频锐视奖”,2010年又入选央视“中国榜样拍客”。他拍摄的视频作品一次次创造点击纪录,同时也塑造出不少平民“英雄”。  尽管获得不少肯定,非我仍然保持一贯的低调和冷静:“就是
期刊
在一部DV作品中,画面是直观的,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有时却是间接表达,隐含其中,这样能让作品更有韵味,令观众细细体会。当看到一组日出画面,我们会有暖意、崭新、光明到来、一天的开始等感觉。简单的一组画面,由于它内在的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内涵,使人联想,引人思考。这种具有象征和隐喻的画面在DV拍摄中恰当运用,可以让你的DV作品画面更加丰富,含义更加深刻,内容更加发人深思。这也就如同给你的DV作品赋予了灵魂
期刊
Xilisoft HD Video Converter 是 mac平台上的一款格式修改软件,它可以搭起mac和pc的平台,在两个平台间进行视频格式的修改转换。这样就方便读者在进行跨平台使用时的操作。   很多人也许会问,选择了剪辑平台之后,为什么还会跨平台来使用视频?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个观众,或者说每位客户的电脑系统和硬件配置都适合视频的播放。所以我们就要针对客户的要
期刊
几乎每一种类型的节目都会运用到字幕,在新闻节目中,它提供重要的信息,如事件标题的出现等;在综艺节目中,一些有特效的字幕起到了夸张,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在体育节目中,字幕更是给观众提供了赛场信息,比赛情况。例如在电影《风声》中,出现的片名“风声”二字则给观众带来极震撼的视觉效果,字体中做的流淌的特效极富有动感之意。而当片中出现莫尔斯码时,相应的某种特效字幕也同时出现,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丝神
期刊
绘画曾是云南艺术家李有杰唯一的表现形式,但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让他对影像产生浓厚兴趣。如今,李有杰在绘画、雕塑创作的同时,与当代艺术家合作拍摄影像,这些影像在展览现场,成为装置的一部分。  在这些艺术家中,同是来自云南的彝族艺术家张天则是比较特别的一位。为了更加细腻地表现作品细节,李有杰特别选用索尼HVR-Z5C为张天的新作拍摄影像。    镜头展现质感    艺术家张天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的装置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