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挑意大利红马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田试图制造一辆代表日本的超级跑车绝非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在他们凑齐了宾尼法利纳公司、三届F1总冠军埃尔顿·塞纳和头号天才工程师上原繁之后,那些欧洲超级跑车厂商们似乎开始意识到了这个挑战者的态度。
  八十年代末,搭载本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迈凯轮车队在F1赛场连续斩获年度双料冠军,涡轮增压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堪称疯狂的时代。然而,本田的工程师在对其竞争对手做出了充分的研究和预判之后,极为克制地决定为NSX搭配自然吸气发动机,以求在大马力、易驾驶性和可靠性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但在旁人看来,他们已经疯了,竟然放弃了自己最有优势的核心技术。带着对前沿科技的自信和执着,本田准备正式向意大利跑车厂家发起挑战。
  三个男人,一场伟业
  “机械把必须服从于人。”正是NSX的日籍设计师奥山清行一直以来秉持的设计理念,这个理念并不复杂,核心就在于“简单”,抛弃赘余的装饰线条,让设计回归本真。他曾在通用和保时捷的设计部门供职,后加入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如今已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除了汽车,他的设计还涉足家居、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在他的设计名录中,法拉利ENZO、599和保时捷911(996)悉数在列,而让他最为骄傲的莫过于代表日本汽车工业形象的作品——本田NSX。
  NSX最早的原型概念车名为HP-X(Honda Pininfarina Xperimental),整车外形低矮锋锐,没有多余的线条,每一处直线、弯角和褶皱的设计都为其性能或功能服务。精炼的设计语言让它现在仍然是“海报杀手”级别的作品,毫不过时。本田将它设计为中置后驱的布局,目的正是为了和普通街车划清界限,剑指以法拉利为首的超级跑车阵营。
  在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后,本田决定将它量产,并专门成立了NS-X项目组,直至此时,“东瀛法拉利”初见端倪。本田最初的目标是制造一辆与法拉利相当或高于法拉利水准的超级跑车,在他们伟大的构想中,NS-X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价格,对标产品为法拉利328,并在后期研发中将目标调整为法拉利348。
  在工程方面,则由本田首席工程师上原繁全权负责,他也曾经负责了S2000的开发工作。奥山清行和上原繁甚至仔细研究了F16战斗机座舱内的360度可视化模型后,进行了车体结构和内饰设计。


  无处不惊人
  要成为一辆真正意义的超级跑车,移植自F1的前沿科技自然是必须的一环。由于本田作为发动机供应商与迈凯轮车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NS-X采用了大量F1赛车上的技术。NS-X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铝合金跑车”,除了车架为铝合金材料之外,发动机、悬挂都采用了铝合金材料,这让为此技术研究多年的欧洲人大吃一惊。
  本田首次采用使用全铝单体横造的技术,其中铝合金框架和悬挂使用了革命性的挤压成型法制造工艺,铝制的车体和前后悬挂比钢制品分别减重200kg和20kg,这也是轻量化策略的重要成果,同时,它实现了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比,以达到驾驶的最佳平衡状态。四独立通道的ABS系统、钛合金连杆、EPS、VTEC以及本田首次使用的ETC电子油门技术都成为了NS-X的亮点。
  在发动机方面,抛弃涡轮增压的本田以NA1作为代号制造NS-X的发动机,这个代号寓意着本田决心做一台史上最好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台3.0升V6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05kW,最大扭矩为304Nm,这个数据在当时已经非常优秀了,更让车迷们欲罢不能的是这台发动机VTEC系统开启之后特别高亢的声浪。
  除此之外,本田还邀请车王埃尔顿·塞纳在日本铃鹿赛道为NS-X早期车型进行测试,并得到了许多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同样,更多的测试由日本地位崇高的前F1赛车手中岛悟在铃鹿赛道完成。顶尖赛车手的参与让NS-X获得了更完美的驾控体验。
  NS-X正式发布于1989年2月的芝加哥车展,低矮的车身、流畅的线条和前卫的座舱设计充分引起了跑车爱好者的兴趣,本田决定将其更名为NSX,并以Acura(讴歌)品牌在美国发售。


  从未停止改进
  从NSX诞生开始,虽然饱受好评甚至供不应求,但本田从未停止改进工作,他们似乎一直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而NSX的优势逐渐被放大,在超级跑车中,它是最容易驾驶的,在这之前,来自意大利的跑车厂商并不重视这个方面,每次驾驶都像是在跟自己的“爱车”打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比NSX更适合日常驾驶的超级跑车了。
  但本田一定不会让有着极致驾驶追求的消费者失望,他们于1992年开始对NSX车型进行改造,推出了更高性能的NSX Type R,简称NSX-R。本田的工程师继续着轻量化的研究,他们拆除了隔音消音系统、音响、备胎、空调,甚至是牵引力控制系统在内的电子设备,为其成功减重120kg,车重控制到1230kg,这样一来,NSX-R成为了赛道利器。
  NSX并不完美,由于中置布局和后悬挂行程,它会在一些特定的赛道出现明显的转向过度现象,这直接阻碍了NSX在赛道中创造更快的圈速。本田对整个悬挂系统做出重大改进,并将传动比从4.06:1更改为4.235:1,使得NSX-R的最佳换挡时机对应更高的发动机转速,解决了这个问题。
  1995年,本田开始在日本订单式生产半敞篷式的NSX-T车型,而在北美直接用这款车型取代了原有车型。面世7年后,NSX迎来首次改款,改进的重点还是在机械布置方面,手动挡车型用3.2升C32B代替了原来的3.0升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为216kW,首次装配Dual-mass飞轮的6挡手动变速器大幅改进了换挡时带来的扭力冲击。
  2002年,第二代NSX-R发布,它再次减重100kg至1270kg。在日本人变态般的精细化制造体系下,NSX-R发动机的制造精度为普通NSX发动机的10倍。日本老牌车手黑泽元治驾驶第二代NSX-R在纽博格林赛道突破了8分钟的圈速,创造了日本跑车的记录。7分56秒的成绩与当年的法拉利360 Mozena相当,但NSX-R的发动机功率比这台法拉利少了足足80kW。
  2005年,NSX正式停产。在它的15年光辉岁月中,共售出18000辆,其中一半都在本田的主要市场美国被消化。NSX不仅仅对本田品牌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甚至对于日本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鞭策作用,它已经习惯作为其他厂商的假想敌而存在了。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国内小型SUV市场呈现出一股爆发的态势,众多车型的推出令人应接不暇。不少品牌内部,其小型SUV销量大有好过其对应的A0级轿车的趋势。而雷诺汽车在不久前正式发布了全新车型Kwid。  究其原因,这类车型一方面拥有媲美A0级轿车的灵活性,在拥挤的城市中穿插游走也丝毫不费力,另一方面,稍微增加的车身尺寸和高度也增添了实用性。雷诺全新Kwid是基于雷诺与日产最新研发的CMF-A平台打造,车身长度
期刊
环保NGO是政府、企业之外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环保NGO借助传统媒体、自媒体平台,构建起了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环保场域,设置传播环保议题,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对话桥梁,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的责任意识。
  多年来,内蒙古地区草原荒漠化、企业“三废”污染等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内蒙古地区作为祖国的北大门、生态的第一线,其生态环境关乎着我国整体的生态安全。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首先,环保NGO经由技术的赋权,借助微博、微信平台构建环境议题,提升环境议题的社会能见度,触发公众对于环境议题的
说到钢炮,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高尔夫,它足够有名气,有辉煌的历史。即使你不是大众的忠实拥趸,但一定都听过它的故事。虽说还有许多其它的钢炮存在,但是不论知名度还是销量上,没有一个可以和高尔夫竞争。而且,R的加持让它可以更加“肆无忌惮”与你一起挥洒激情。  蓝色魅影  第一次见到全新高尔夫R(它是第七代高尔夫版本的,以示区别,下称高7 R)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中毒了,那一抹蓝色在我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期刊
还记得在之前的Top Gear节目中,主持人驾驶着一辆丰田Hilux,去穿越南极洲的冰面,勇闯冰岛火山的大火吗?如此残忍的方式却并没有毁掉这辆丰田皮卡,因此名声大噪。如今,这款车型终于迎来了第八代车型。  对于丰田Hilux皮卡来说,一直主打的就是性价比,当然,皮实耐用也是消费者认可它的原因。新车采用了丰田家族最新设计语言,前进气格栅采用镀铬的设计,并与大灯组相连,更符合如今消费者的审美。其中低配
期刊
活动前,一群媒体同行都在谈论本田究竟是“技术宅”还是“技术帝”的问题,因为印象中的“技术本田”似乎在近几年才再次觉醒。虽然目前国内一片情迷插电及纯电之势,混合动力的销售也没有大的起色,但“好饭不怕晚”,混合动力的本田车型将在2016年国产,或许这将是不一样的本田的奇兵。同时,这也意味着,丰田最难缠的对手又来了。  言归正传,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试驾美版雅阁混合动力车型。或许,车厂正是希望在混合动力车
期刊
物欲笼罩下的城市就如同一个硕大的牢笼禁锢着我的灵魂,空气中弥漫的腐朽味侵蚀着我的神经。麻木、虚伪、匆忙成了这个年龄的代名词,但肉体与精神上的疼痛让挣扎在沦丧边缘的我更加渴望自由、渴望新生,然而自由光的魔力恰恰在于他可以悄无声息的敲碎禁锢我的枷锁,带我寻找我所渴望的自由。  相由“新”生  五月的北京没有了初春的料峭,和煦的春风送走了昨夜的一场春雨,而我也有了与自由光的初次相遇。满身的泥点在他那深海
期刊
车联网的概念在近几年被炒的火热,但最初的车载互联系统并未给人留下多么好的印象,并不灵敏的屏幕和时常卡顿的系统始终和想象中的车联网概念有那么些距离。但现在各个厂家的车联网系统日渐完善,这次海马M6所搭载的moofun系统就让我对车载移动互联系统有了一个新的体验。  互联人与车  与以往的试驾不同这次我并没有着急发动车辆,反而是摆弄起车上的车载系统。因为海马M6的主打配置就是名为moofun的移动互联
期刊
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它的外形,因为感觉无法形容,就好像如今我们形容90后的特立独行一样,这样一辆车在街上,我们只能用不拘一格的眼光去打量一下它,并且尝试着记住它的名字!但我很清楚,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有无数双眼镜透过玻璃在打量,希望观察坐在驾驶席的我到底长什么样。  憨态可掬的异客  看见它,你就会记住它。它就像一位不落俗套的异客般,颠覆着所有见过它的人的审美细胞。当然,傲跑的前脸造型还是挺让人喜
期刊
说到大马力后驱跑车和摇滚乐,可能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道奇Challenger或者福特Mustang,确实这些来自北美的大排量怪兽们和嘶吼着的摇滚歌手在天性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但是在欧罗巴大陆的德国人却不太赞同这种说法,他们用同样极具摇滚精神的宝马M4展现着德国人ROCK的一面。  德国战车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德国人的形象是严谨、安静、甚至有些刻板的。这好像和充满激情的摇滚乐是截然相反的两个
期刊
每个晴朗的下午,坐着电车悠悠地穿过故宫和景山之间的马路时,我都会不由地抬起头,被近在尺咫的气势磅礴所震慑一下,尽管它已经矗立在那上百年,尽管我无数次地路过。和建筑相比汽车的生命周期更短,改变来得更加频繁,在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是否有个车能百世不易?我从来就不相信,直到在和摩根4/4相遇的那一刻。  砺世“摩”钝  或许是摩根太小众了,以至于有点远离我们的生活,殊不知它的年龄和它的长相一样老,诞生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