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亡国之由 发亡国之耻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p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析】
  徐氏,青城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卑不亢,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后世诗评家也津津乐道。
  这首诗破题直述后蜀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只写事实,而不点出蜀亡的原因,遣词含蓄,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究国亡的诗文多持“红颜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像是针对“红颜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委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样?还不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将上演众降于寡的悲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氣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彻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痛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的“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这首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心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颇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
其他文献
痴宝玉初过愚人节,慧黛玉屡探蠢物心。  明日便是西方的愚人节了。玩心颇大的宝玉哪肯思学?一屋子诗书早早抛于脑后,正计划着如何过一番愚人节,只为博林妹妹一笑。  想好计划后,宝玉笑眯眯地睡去了。  次日,宝玉久久卧床不起,又央晴雯去唤黛玉。只说宝玉昨夜感染了重风寒,不停唤着黛玉的名字。宝玉心想:等林妹妹来时,在床头哭个梨花带雨,再告诉她自己本安然无恙,逗她一逗。这一想,便又赶忙装出一副病态来。  可
期刊
【漫画赏析】  有句话说得好:“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接收的讯息越来越多,想法也会越来越多。经常会听到有的人讲述自己的理想,雄心壮志;也经常会听到有的人描述自己的宏图,慷慨激昂。然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与你于起跑线齐头并进的人,未必会在终点线重逢。原因就在于,荆棘遍布的过程中,多少人吝啬于自己的汗水,从而背弃了曾经的信誓旦旦。  做一个思想上的巨人或许很容易,
期刊
【文题展示】  莲,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高洁和美好的形象。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对莲的一个绝妙的写照。莲之所以成为众多文人所钟爱的对象,是因为人们赋予了莲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文内涵,莲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正直的代表,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人品的写照。古往今来,流传着很多表现莲、歌颂莲的佳作,在我们国人心目中,也形成了一个风格亮丽的“莲文化”。请以“莲文化”为
期刊
【聚光灯·文题呈现】   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进行缩写。不超过800字。   提示: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列出缩写提纲。   2.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   3.语言要简明、通顺;不需要做评论或补充解释。  【协奏曲·拨云见月】   缩写就是把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成短文的一种写作实践活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缩写
期刊
【原文】  晋王疽发于首,病笃。周德威等退屯乱柳。晋王命其弟内外蕃汉都知兵马使、振武节度使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立其子晋州刺史存勖为嗣,曰:“此子志气远大,必能成吾事,尔曹善教导之!”辛卯,晋王谓存勖曰:“嗣昭厄于重围,吾不及见矣。俟葬毕,汝与德威辈速竭力救之!”又谓克宁等曰:“以亚子累汝!”亚子,存勖小名也。言终而卒。克宁纲纪军府,中外无敢喧哗。  (节选自《资治通鉴》)
期刊
我是一直喜欢莲的,但又说不清到底喜欢她什么。是喜欢她的淡淡清香?是喜欢她的淡淡粉红?是喜欢她的亭亭玉立?是喜欢她的柔情似水?还是喜欢她的濯清涟而不妖……  对于莲,我的感情是一成不变的。  莲在我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
期刊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歌谣的歌谣,藏着童话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儿去?  ——题 记  岁月流年,许多发生过的往事早已被记忆的大海冲刷得模糊不清。流年,勾勒出了盛夏;盛夏,让我记起了我们之前的约定。  你还记得吗?那是年幼时的我们,在绯红绚丽的夕阳下,充满青春气息的操场上,盛开着姹紫嫣红的各种花的花坛旁,我们拉起了勾,下定决心地说:“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都
期刊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花,都各有各的品质、各有各的个性:梅花有不怕寒冷、在风雪中挺立、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的品质;茉莉花有怡人的香气;鸡冠花有鲜艳的颜色……而在这么多的花中,我更喜爱荷花。  盛夏时节,正是荷花最艳的时候,大片大片粉红色的花瓣上透出一点淡白,看上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荷花的花瓣不仅看上去美丽,摸上去也是一种享受。那柔滑的表面透出亮丽的光泽,花瓣条索纤纤,抚摸后让人有种陶醉的感觉。清晨,朝阳
期刊
【聚光灯·文题呈现】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   2.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
期刊
1085年,苏东坡来到山东登州当太守,他刚一上任,朝廷又让他回京任礼部员外郎。只要新任太守一到登州,苏东坡就可以起身赴京了。下属们都对苏东坡說,反正过几天要走了,就好好休息吧,可苏东坡觉得只要在登州待一天,就要为登州的老百姓多做一点实事,所以他依旧每天都外出视察民情。  一次,苏东坡无意中看到海滩上有一层厚厚的食盐,不禁为登州的老百姓感到庆幸:吃盐总归是方便的,不需要花钱买了!  可等他回到登州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