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sl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情境教学,寓教于乐;动态演示,解疑化难;氛围渲染,牵声动情;课外延伸,提高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语文课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它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深入到课改的前沿,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而且,现在“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也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障,且看下面这些多彩的语文课堂:
  一、情境教学,寓教于乐
  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此时,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三年级,我在讲授《海底世界》时,像很多课一样,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这时,我不是把文中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海底世界的大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很快分成了“海底动物考察队”、“海底植物考察队”、“海底探险队”等不同小组,然后在我精心准备的网站中查找需要的资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一种种姿态万千的植物、一座座奇异的山峰、一朵朵盛开的珊瑚,真切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大家兴奋地浏览着,热切地交谈着,认真地记录着,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而然地达成,何用教师再去枯燥地介绍海底的知识呢?由于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有了探究的内容和对象,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己小组选取的对象进行了认真而详尽的汇报,其丰富程度连我都始料未及。汇报后,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和感悟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二、动态演示,解疑化难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两个常规问题。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如鱼得水。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
  如《詹天佑》一课,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上山难的问题。课文是这样叙述的: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段话如果让学生“读”,再让学生“悟”,或者老师连比带划地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如果使用Flash制作,演示火车怎样推怎样拉,化静为动,学生就轻而易举地理解掌握了,同时还为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所深深折服。进而兴趣盎然地探索课文的其他内容。
  三、氛围渲染,牵声动情
  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的确,如果在课堂上巧妙运用上多媒体,我们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永远令学生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有声的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在这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的映衬下,我们的语言就会增添色彩。抑扬顿挫讲述声,声情并茂的朗读声,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艺术仙境中。这样的语文课堂,有谁能抵制诱惑,不深深陶醉呢?
  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老师首先挖掘诗歌中倾注作者情感的语言文字,然后充满深情地介绍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崇高品格和光辉一生,使学生增强了对总理伟大人格的了解,同时引发他们的情感,渲染创造出一种庄严的气氛。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我不失时机地在屏幕上播放一些总理在电影资料中的感人镜头:总理逝世后,灵车经过长安街时,十里长街数万名群众的哭泣声。这一幅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画面,配合学生情真意切的倾情朗读,将教学氛围推向了高潮。无须多言,学生已牢牢把握住了诗歌的意境,作品中奔涌的情感与师生的情感深深交汇融合,认识与情感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在这优美的语言,错落的节奏中,学生聆听着自己倾情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可见,巧用多媒体教学,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四、课外延伸,提高素养
  课文学习完了,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课外延伸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在讲解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时,在展示了江南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春日美景,我告诉学生,春天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是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是一首首文采流动的诗,很多朝代的诗人都写过赞美春天的诗。我展示了网络中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学生不仅领略了“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春江晚景》,也欣赏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饱鸳鸯。”的《绝句》。在延伸阅读中,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自身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学生获得了多样的学习资源,学得更加丰富灵活。
  综上所述,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学习意境,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彭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前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探讨。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方法是小学品社课程中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次的规律,从而更有效的改造世界。”所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在品社课教
期刊
一、课题概况  1.课题来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开始派出优秀教师,到内地欠发达地区支教,以促进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到90年代以后,支教工作蓬勃发展起来:一方面,到东西部去支教的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同一地区的城镇学校也向本地区的农村薄弱学校派出支教教师,以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带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提高教
期刊
语文世界包罗万象,精彩广博,语文教育承担着传递文化、陶冶性情、建构灵魂、促进生命个体的先天素质与综合潜能向着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要求定向开发和发展的任务。因此,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文化精神的培养,文化底藴的积累,文化品味的提高。中学生可塑性很强,教师“导”向何方,他们就向哪里发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指导者。那么,怎样才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一、当好合作者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一、创设问题情
期刊
摘 要:面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疲软现状,教学中如何结合素质教育特点,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现实水平状况,完成文化课教学的任务,让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和塑造生活中真实的“人”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解决了语文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化;德育渗透;重组教材  走上教师讲台,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很长时间了。按理说应越教越得心应手,学生应越学越有劲,但是从笔者任教的近几届学生来看,学习热情一届不如一届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将化学实验开足、开全。新的问题又显现出来,如:实验时间长、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一举两得的方法,那就是引入微型实验。微型化学实验,不仅能够引发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初中生的多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
期刊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新知的理解依赖于感性认识。科学教学中一些自然现象很难让学生直接观察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过去教师只能靠插图、说教,学生难记,更难理解,大大削弱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教师可巧用多媒体将插图变得形象生动,动态化地展现这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全世界普遍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改变现状,更有效的保护环境,人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我国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为了改善环境除了采取一些措施以外,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学生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就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  面对当今社会出现的酸雨、沙
期刊
摘 要:中学时代应该是人的一生中最多姿多彩的时代,而中学的音乐课是最能反映学生风采的窗口,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感受与鉴赏,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为首要的基本理念,要求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面向学生全体为主,重视
期刊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载有孔子对愉快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这时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前,中学语文界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