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可以说贯穿毛泽东一生,从早期的理论探索到执政后的实践活动,都受其影响。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思想溯源,最早可回到他年轻时写的《学生之工作》一文。早期他受传统大同社会和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建立了正确的共产主义观,但在实践中又走了不少的弯路。本文将简要梳理各时期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学生之工作;大同社会;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写于1919年的《学生之工作》一文,提出了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设想,这一设想主要受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反映。毛泽东在之后的革命实践中,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多可追溯至此文中。
(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曾经根据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过各种社会理想,其中最为典型、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同”社会理想。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而编撰的《礼记·礼运》篇,最早描绘了“大同”理想社会的蓝图,并作了经典性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种“大同”社会理想反映了农民的平等要求,寄托着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争取社会进步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还有一些人对它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实践。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张鲁在汉中地区建立政权,实行政教合一,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对过往行人免费提供食宿。近代,洪秀全构想了“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作为民主革命的最终目标,并提出了“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大同”社会远景。
由上可见,“大同”理想社会这一美好愿望,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壤沃土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执着追求,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前仆后继,
奋斗不息,但是都没有把它变为现实。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传统的“四书五经”,书中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先秦以来的“大同”社会理想在他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读过《大同书》、《盛世危言》等书刊,其中《大同书》对他的影响最大,使他初步确立了消灭人间不平等的志向,产生了对“大同”世界的向往。这些思想日后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
這一时期,社会思潮中影响较大的是实用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受空想社会主义的“新村主义”的影响,毛泽东打算在岳麓山下组织的“新村运动”,目的就是改良社会生活,促使家庭和社会的进步,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他提出建立“新村”的设想,还具体描绘了“新村”的蓝图: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创造新学校,施行新教育,新教育中,以创造新生活为主体”,“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合此等之新学校,新社会,而为一“新村”。”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共产主义理想在这一时期还停留在乌托邦阶段,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在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既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他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就是自觉地为实现新的“新村”理想世界而奋斗。而这种奋斗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的,即通过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然后迈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45 年4 月24 日,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这些说明,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已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三)
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同”社会理想的平均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消极思想又反映到他的头脑中。1956 年以后,极左思想的滋长使他逐步背离了他自己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试图更快地消除一切人间不平等。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不顾当时的国情等客观条件,企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由于超越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又回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窠臼。1958 年,毛泽东超越国情发动了人民公社运动。按照他的设想,人民公社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农林牧副渔,而且有医院、科研机构、公共食堂、俱乐部、治安警察等。他认为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即规模巨大,实行公有。这与他早年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设想极为相似。
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对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模式选择产生的深刻影响,还集中地反映在1966 年他的“五七”指示中:“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传统“大同”理想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空想社会主义和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急于求成的情绪、极左思想和做法都渗入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中,影响了他对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经历了严重的曲折。
毛泽东一直强调农村生产劳动的改造作用,由此发动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中国一代人的前途命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山下乡是指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屏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的政治运动。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这一运动与毛泽东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倡导的“此种工作(直接生产的工作)之场所,必在农村之中;此种之工作,必为农村之工作”的思想不能说有直接关联,但也是不谋而合。
从毛泽东建设共产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一直未曾消除,而这些思想的溯源都可以回到《学生之工作》一文中。在建设共产主义的道路上,毛泽东有过正确的探索,也走过不少弯路,而从《学生之工作》开始研究,无疑让这一思想脉络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3]《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4]逢先知《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5]聂耀东《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6]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盛积贤(1987.08—),男,山东日照人,哲学硕士,单位:武警警官学院政治法律系政治理论教研室,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毛泽东;学生之工作;大同社会;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写于1919年的《学生之工作》一文,提出了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设想,这一设想主要受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反映。毛泽东在之后的革命实践中,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多可追溯至此文中。
(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曾经根据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过各种社会理想,其中最为典型、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同”社会理想。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而编撰的《礼记·礼运》篇,最早描绘了“大同”理想社会的蓝图,并作了经典性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种“大同”社会理想反映了农民的平等要求,寄托着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争取社会进步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还有一些人对它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实践。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张鲁在汉中地区建立政权,实行政教合一,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对过往行人免费提供食宿。近代,洪秀全构想了“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作为民主革命的最终目标,并提出了“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大同”社会远景。
由上可见,“大同”理想社会这一美好愿望,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壤沃土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执着追求,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前仆后继,
奋斗不息,但是都没有把它变为现实。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传统的“四书五经”,书中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先秦以来的“大同”社会理想在他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读过《大同书》、《盛世危言》等书刊,其中《大同书》对他的影响最大,使他初步确立了消灭人间不平等的志向,产生了对“大同”世界的向往。这些思想日后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
這一时期,社会思潮中影响较大的是实用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受空想社会主义的“新村主义”的影响,毛泽东打算在岳麓山下组织的“新村运动”,目的就是改良社会生活,促使家庭和社会的进步,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他提出建立“新村”的设想,还具体描绘了“新村”的蓝图: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创造新学校,施行新教育,新教育中,以创造新生活为主体”,“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合此等之新学校,新社会,而为一“新村”。”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共产主义理想在这一时期还停留在乌托邦阶段,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在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既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他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就是自觉地为实现新的“新村”理想世界而奋斗。而这种奋斗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的,即通过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然后迈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45 年4 月24 日,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这些说明,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已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三)
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同”社会理想的平均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消极思想又反映到他的头脑中。1956 年以后,极左思想的滋长使他逐步背离了他自己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试图更快地消除一切人间不平等。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不顾当时的国情等客观条件,企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由于超越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又回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窠臼。1958 年,毛泽东超越国情发动了人民公社运动。按照他的设想,人民公社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农林牧副渔,而且有医院、科研机构、公共食堂、俱乐部、治安警察等。他认为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即规模巨大,实行公有。这与他早年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设想极为相似。
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对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模式选择产生的深刻影响,还集中地反映在1966 年他的“五七”指示中:“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传统“大同”理想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空想社会主义和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急于求成的情绪、极左思想和做法都渗入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中,影响了他对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经历了严重的曲折。
毛泽东一直强调农村生产劳动的改造作用,由此发动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中国一代人的前途命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山下乡是指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屏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的政治运动。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这一运动与毛泽东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倡导的“此种工作(直接生产的工作)之场所,必在农村之中;此种之工作,必为农村之工作”的思想不能说有直接关联,但也是不谋而合。
从毛泽东建设共产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一直未曾消除,而这些思想的溯源都可以回到《学生之工作》一文中。在建设共产主义的道路上,毛泽东有过正确的探索,也走过不少弯路,而从《学生之工作》开始研究,无疑让这一思想脉络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3]《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4]逢先知《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5]聂耀东《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6]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盛积贤(1987.08—),男,山东日照人,哲学硕士,单位:武警警官学院政治法律系政治理论教研室,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