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云创建、领导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帝国阿里巴巴。这个帝国控制众多公司,还对外参股不少外部企业——经常可以看到马云大手笔投资的新闻。人们不禁会问,马云的钱究竟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眼下阿里集团正拟在美国上市,从其招股书中,可以借机窥探一斑。
顺畅融资路
创业前六年,马云的钱主要来自外资,尤其是日本软银与美国雅虎。1999年初,马云创业团队自行集资50万元。随后,高盛、富达、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 AB等向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2000年初,软银投资2000万美元,持股30%左右。2002年2月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三次融资总计3000万美元,支持了阿里巴巴B2B业务的高速发展。到2004年阿里巴巴B2B业务已经有3亿元的税前利润规模,至2007年在香港IPO前更是增至6亿元净利润规模。
在当时,仅靠B2B业务几亿元的年度现金流不足以支撑不收费的淘宝(B2C)业务。淘宝业务在2003至2005年号称耗费4.5亿元。所以淘宝开始对外融资,于2004年2月获得软银、富达等四家机构8200万美元投资,其中软银6000万美元。在2003年承诺淘宝“三年免费”之后,2005年10月宣布再投入10亿元人民币,让淘宝继续免费三年。马云高调的不收费政策,最终把只知道收费打法的eBay吓得退出战场,痛失易趣中国的好棋。
马云的底气从哪里来?一个是B2B业务的成功;另一个是雅虎的大力支持。2005年10月发生了一件对于马云、阿里集团来说最为重要的融资案。结果是,淘宝股权与阿里集团进行整合,雅虎拥有阿里集团40%股权(35%投票权),为此付出了10亿美元外加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其中多数现金支付给了阿里集团与淘宝的股东(比如软银等)。
合并淘宝后的阿里集团收到雅虎的7000万美元现金,还得到软银的1.8亿美元可转债投资。两年内收到两笔共计3.32亿美元的投资,折合27亿元。在当时是天文数字。支持淘宝业务的3.32亿美元融资金额是B2B业务3000万美元的11倍,但前者目前市值达千亿美元规模,后者则止步于几十亿美元。
或许有人会觉得马云为了融资,在股权上付出太大代价。交易后,雅虎加上软银总共持有约70%股权。但是,如果不是傍上雅虎这个大金主,或许eBay易趣不会甘心从B2C第一名的宝座上退位,淘宝的发展可能也不会太顺利。事实上,到2008年之后,淘宝仍然没有收费。只是由于竞争对手易趣迅速衰退,它一家独大,生态系统日益完善,在广告、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开始盈利。
马云接手雅虎中国8年后,后者陆续终止了各种服务。2005年交易之时,雅虎中国的网络搜索市场份额排名在前两位,门户、邮箱等业务也在前十名。它本来也有机会做到三五百亿美元市值。对此,阿里巴巴的说法是,收购雅虎中国是想获得搜索技术,但由于雅虎和微软达成搜索协议,该技术已不再存在,雅虎未能履行协议,导致败局。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融资近17亿美元,市值一度达到280亿美元,市盈率超过300倍。当时,投资者已经看到了淘宝占据中国B2C市场份额四至五成的巨大成功,并憧憬着集团能够向上市公司注入淘宝业务。可是,B2B业务股价节节下跌,毫无起色。2012年2月,阿里巴巴B2B业务以当年IPO的发行价13.5港元/股进行私有化回购。2007年上市融资17亿美元,四年多后私有化花费20多亿美元。
私有化的原因众说纷纭,但阿里巴巴B2B业务股价下跌、估值大降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阿里集团与雅虎的协议中,把阿里集团IPO与投资协议签署满五周年视为几个重要事项的触发条件。五周年后是2010年,其时阿里集团已成为中国最耀眼的网络巨头之一,不缺现金,不需要进行股权融资。马云等人“碰巧”也在2010年确立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合伙人”制度,谋划夺回公司控制权,故不希望阿里集团太早上市,因为估值可能偏低。眼下阿里集团在美IPO,计划募资也只有10亿美元,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让雅虎进一步体面出局。
重掌控制权
30亿元海外股权融资换来的创业成功故事至此转移主题,马云与雅虎的宫斗大戏上演。有阿里的现金流与信用背书,马云不差钱,迅速开始各种花钱。通过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两次转让,支付宝的全资控股股东由阿里巴巴集团变成马云私人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商务有限公司,交易对价总计3.3亿元。诡异的是,雅虎称对此不知情。2011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雅虎、软银达成和解,阿里巴巴集团将获得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作为回报额,而且它不得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同时,支付宝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用和软件技术服务费给阿里巴巴集团,该项费用为支付宝税前利润的49.9%。
2012年9月,阿里巴巴以63亿美元现金和价值8亿美元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巴巴部分股票,并一次性支付雅虎5.5亿美元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许可费。交易后,雅虎持股约22.6%。倘若能在2015年12月前IPO,阿里巴巴有权优先购买雅虎剩余持有股份的50%。雅虎要求,阿里巴巴IPO发售价格至少比回购价高10%。
尽管当时阿里集团已经有可观盈利,但应该是通过贷款安排获得这笔现金。因为整个集团2012财年(截至2012年3月底)净利润42.28亿元,2013财年净利润为84.04亿元(加回5.5亿美元后,约为120亿元),而2011年之前盈利更低。IPO招股书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一共需要偿还外债325.86亿元。这些外债估计与2012年回购雅虎股票有关。交易时阿里集团的净资产约40亿美元,但集团的资本市场估值超过300亿美元。
由于看好阿里集团的前景,金主们愿意提供回购资金,贷款授信高达80亿美元。同样,有阿里股权做抵押,马云等人贷款融资也不难。截至2013年底,马云在阿里集团的持股比例为8.9%;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按50%抵押率计算,两人很容易借到20亿美元现金。美元海外贷款成本低,利率可达2%-4%左右。而马云所在的浙江省民间借贷利率可达30%-40%以上,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也有10%以上,对外投资有套利空间。 阿里集团2014财年总营收525.04亿元,净利润234.03亿元。净资产增至近百亿美元,负债率才30%-40%。集团与支付宝的现金流又都非常好,没有存货,没有应收账款。这意味着集团最少拥有300亿元账上自有现金,还可贷款300亿元(负债率增至约五成多)供马云投资。
近年阿里集团进行一番让人眼花缭乱的并购、参股。2011年阿里集团参股美团,花费估计是3000万美元左右。2013年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股份,以2.94亿美元获高德28%股权,出资21.5亿元占菜鸟物流股权43%,28.22亿港元参股投资海尔电器及其旗下日日顺物流。2013年以来,阿里陆续收购UC全部股份,总计代价约为100亿元。阿里还参股丁丁网。另有传言称它还参股陌陌。
2014年,阿里集团以约11亿美元收购高德剩余的72%股权,投资10亿多美元持有优酷土豆16.5%股权,支付12亿元购买恒大足球俱乐部50%股权,以62.4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60%股权,以2.49亿美元入股新加坡邮政获10.35%股权,以53.7亿港元投资参股银泰百货,牵头斥资5亿元投资21世纪传媒20%股权。
马云于2006年入股华谊兄弟,先后投入约935.24万元。华谊上市后他陆续减持,累计套现3亿多元。目前他仍持有近5000万股,市值近10亿元。2009年马云卖出1300万股阿里巴巴(港股B2B业务),套现2.38亿元。2010年创建PE机构云锋基金,还参与收购汇通快递股权。2013年,马云控制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拟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51%股权,2014年获批。2014年,他通过云溪投资向华数传媒入股65.36亿元持有20%股份,出资33亿元拟收购恒生集团。
粗略统计可知,2013年以来,阿里集团、马云的对外投资金额分别达到大约70多亿美元、110亿元。凡是涉及境外股市、海外股东、互联网的项目,多由阿里集团出手。涉及A股、国内金融、广电内容等管制业务则由马云主导。
收购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手机移动端、O2O卡位,以便复制淘宝、支付宝的成功,有些是为了从B2C生态系统扩张到其它行业领域,但未必没有用来提高IPO市值、保证IPO在2015年底前顺利完成、拉拢各种机构及土豪以便对抗雅虎的想法。
马云在浙商中拥有广泛的人脉,通过银泰、恒生、华数等公司结交很多富商。收购网络公司的外方股权,也有类似的合作效果。至于投行、PE更是从阿里的收购中获得不少好处。
目前,阿里集团的股权中,软银持股34.4%,雅虎持股22.6%,两者合计仍然超过50%。上述机构与土豪未来可以成为马云后援,成为阿里的基石投资者,帮助马云与阿里集团收购雅虎手中剩余的一半股权。这笔钱预计在130亿美元以上,超过阿里集团原有贷款授信额度,需要小伙伴们的帮忙。
顺畅融资路
创业前六年,马云的钱主要来自外资,尤其是日本软银与美国雅虎。1999年初,马云创业团队自行集资50万元。随后,高盛、富达、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 AB等向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2000年初,软银投资2000万美元,持股30%左右。2002年2月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三次融资总计3000万美元,支持了阿里巴巴B2B业务的高速发展。到2004年阿里巴巴B2B业务已经有3亿元的税前利润规模,至2007年在香港IPO前更是增至6亿元净利润规模。
在当时,仅靠B2B业务几亿元的年度现金流不足以支撑不收费的淘宝(B2C)业务。淘宝业务在2003至2005年号称耗费4.5亿元。所以淘宝开始对外融资,于2004年2月获得软银、富达等四家机构8200万美元投资,其中软银6000万美元。在2003年承诺淘宝“三年免费”之后,2005年10月宣布再投入10亿元人民币,让淘宝继续免费三年。马云高调的不收费政策,最终把只知道收费打法的eBay吓得退出战场,痛失易趣中国的好棋。
马云的底气从哪里来?一个是B2B业务的成功;另一个是雅虎的大力支持。2005年10月发生了一件对于马云、阿里集团来说最为重要的融资案。结果是,淘宝股权与阿里集团进行整合,雅虎拥有阿里集团40%股权(35%投票权),为此付出了10亿美元外加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其中多数现金支付给了阿里集团与淘宝的股东(比如软银等)。
合并淘宝后的阿里集团收到雅虎的7000万美元现金,还得到软银的1.8亿美元可转债投资。两年内收到两笔共计3.32亿美元的投资,折合27亿元。在当时是天文数字。支持淘宝业务的3.32亿美元融资金额是B2B业务3000万美元的11倍,但前者目前市值达千亿美元规模,后者则止步于几十亿美元。
或许有人会觉得马云为了融资,在股权上付出太大代价。交易后,雅虎加上软银总共持有约70%股权。但是,如果不是傍上雅虎这个大金主,或许eBay易趣不会甘心从B2C第一名的宝座上退位,淘宝的发展可能也不会太顺利。事实上,到2008年之后,淘宝仍然没有收费。只是由于竞争对手易趣迅速衰退,它一家独大,生态系统日益完善,在广告、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开始盈利。
马云接手雅虎中国8年后,后者陆续终止了各种服务。2005年交易之时,雅虎中国的网络搜索市场份额排名在前两位,门户、邮箱等业务也在前十名。它本来也有机会做到三五百亿美元市值。对此,阿里巴巴的说法是,收购雅虎中国是想获得搜索技术,但由于雅虎和微软达成搜索协议,该技术已不再存在,雅虎未能履行协议,导致败局。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融资近17亿美元,市值一度达到280亿美元,市盈率超过300倍。当时,投资者已经看到了淘宝占据中国B2C市场份额四至五成的巨大成功,并憧憬着集团能够向上市公司注入淘宝业务。可是,B2B业务股价节节下跌,毫无起色。2012年2月,阿里巴巴B2B业务以当年IPO的发行价13.5港元/股进行私有化回购。2007年上市融资17亿美元,四年多后私有化花费20多亿美元。
私有化的原因众说纷纭,但阿里巴巴B2B业务股价下跌、估值大降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阿里集团与雅虎的协议中,把阿里集团IPO与投资协议签署满五周年视为几个重要事项的触发条件。五周年后是2010年,其时阿里集团已成为中国最耀眼的网络巨头之一,不缺现金,不需要进行股权融资。马云等人“碰巧”也在2010年确立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合伙人”制度,谋划夺回公司控制权,故不希望阿里集团太早上市,因为估值可能偏低。眼下阿里集团在美IPO,计划募资也只有10亿美元,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让雅虎进一步体面出局。
重掌控制权
30亿元海外股权融资换来的创业成功故事至此转移主题,马云与雅虎的宫斗大戏上演。有阿里的现金流与信用背书,马云不差钱,迅速开始各种花钱。通过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两次转让,支付宝的全资控股股东由阿里巴巴集团变成马云私人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商务有限公司,交易对价总计3.3亿元。诡异的是,雅虎称对此不知情。2011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雅虎、软银达成和解,阿里巴巴集团将获得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作为回报额,而且它不得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同时,支付宝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用和软件技术服务费给阿里巴巴集团,该项费用为支付宝税前利润的49.9%。
2012年9月,阿里巴巴以63亿美元现金和价值8亿美元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巴巴部分股票,并一次性支付雅虎5.5亿美元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许可费。交易后,雅虎持股约22.6%。倘若能在2015年12月前IPO,阿里巴巴有权优先购买雅虎剩余持有股份的50%。雅虎要求,阿里巴巴IPO发售价格至少比回购价高10%。
尽管当时阿里集团已经有可观盈利,但应该是通过贷款安排获得这笔现金。因为整个集团2012财年(截至2012年3月底)净利润42.28亿元,2013财年净利润为84.04亿元(加回5.5亿美元后,约为120亿元),而2011年之前盈利更低。IPO招股书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一共需要偿还外债325.86亿元。这些外债估计与2012年回购雅虎股票有关。交易时阿里集团的净资产约40亿美元,但集团的资本市场估值超过300亿美元。
由于看好阿里集团的前景,金主们愿意提供回购资金,贷款授信高达80亿美元。同样,有阿里股权做抵押,马云等人贷款融资也不难。截至2013年底,马云在阿里集团的持股比例为8.9%;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按50%抵押率计算,两人很容易借到20亿美元现金。美元海外贷款成本低,利率可达2%-4%左右。而马云所在的浙江省民间借贷利率可达30%-40%以上,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也有10%以上,对外投资有套利空间。 阿里集团2014财年总营收525.04亿元,净利润234.03亿元。净资产增至近百亿美元,负债率才30%-40%。集团与支付宝的现金流又都非常好,没有存货,没有应收账款。这意味着集团最少拥有300亿元账上自有现金,还可贷款300亿元(负债率增至约五成多)供马云投资。
近年阿里集团进行一番让人眼花缭乱的并购、参股。2011年阿里集团参股美团,花费估计是3000万美元左右。2013年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股份,以2.94亿美元获高德28%股权,出资21.5亿元占菜鸟物流股权43%,28.22亿港元参股投资海尔电器及其旗下日日顺物流。2013年以来,阿里陆续收购UC全部股份,总计代价约为100亿元。阿里还参股丁丁网。另有传言称它还参股陌陌。
2014年,阿里集团以约11亿美元收购高德剩余的72%股权,投资10亿多美元持有优酷土豆16.5%股权,支付12亿元购买恒大足球俱乐部50%股权,以62.4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60%股权,以2.49亿美元入股新加坡邮政获10.35%股权,以53.7亿港元投资参股银泰百货,牵头斥资5亿元投资21世纪传媒20%股权。
马云于2006年入股华谊兄弟,先后投入约935.24万元。华谊上市后他陆续减持,累计套现3亿多元。目前他仍持有近5000万股,市值近10亿元。2009年马云卖出1300万股阿里巴巴(港股B2B业务),套现2.38亿元。2010年创建PE机构云锋基金,还参与收购汇通快递股权。2013年,马云控制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拟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51%股权,2014年获批。2014年,他通过云溪投资向华数传媒入股65.36亿元持有20%股份,出资33亿元拟收购恒生集团。
粗略统计可知,2013年以来,阿里集团、马云的对外投资金额分别达到大约70多亿美元、110亿元。凡是涉及境外股市、海外股东、互联网的项目,多由阿里集团出手。涉及A股、国内金融、广电内容等管制业务则由马云主导。
收购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手机移动端、O2O卡位,以便复制淘宝、支付宝的成功,有些是为了从B2C生态系统扩张到其它行业领域,但未必没有用来提高IPO市值、保证IPO在2015年底前顺利完成、拉拢各种机构及土豪以便对抗雅虎的想法。
马云在浙商中拥有广泛的人脉,通过银泰、恒生、华数等公司结交很多富商。收购网络公司的外方股权,也有类似的合作效果。至于投行、PE更是从阿里的收购中获得不少好处。
目前,阿里集团的股权中,软银持股34.4%,雅虎持股22.6%,两者合计仍然超过50%。上述机构与土豪未来可以成为马云后援,成为阿里的基石投资者,帮助马云与阿里集团收购雅虎手中剩余的一半股权。这笔钱预计在130亿美元以上,超过阿里集团原有贷款授信额度,需要小伙伴们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