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婚恋家庭观及其在青年中的树立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们道德意识的诞生地,构建和谐的婚恋家庭关系,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极其重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爱情、婚姻与家庭作出科学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爱情观认为爱情和婚姻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强调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点明家庭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家庭具有经济和生育功能。青年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引领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家庭观,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婚姻观;家庭
  一、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爱情首先表现为自然属性,在这个层面上,爱情是自然而发的情感,既不可强求也不可阻挡。马克思认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1] (p72) 爱情的本质就是两性之间的吸引,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对于爱情的理解就是从两情相悦开始的。但马克思所说的人类两性之间的互爱绝不等同于动物式的本能,真正的爱情一定是以双方的互爱为前提的,而不是单方向的爱慕。
  爱情是在社会范围内的互动实践,在这个层面上,爱情又具有社会属性,表现为满足双方的相互需要。“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 (p85)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强调真正的爱情应建立在稳固的社会基础之上,这也集中体现了爱情的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主张对爱情忠诚专一,要培养持久和巩固的爱情。恩格斯指出,“性爱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排他的”。[2] (p95) 列宁对十月革命后苏联出现的“杯水主义”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恋爱牵涉到两个人的生活,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的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社会责任”[3] (p70)。爱情的社会属性赋予爱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每个人在恋爱时都应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自由但不可以恣意妄為。
  二、马克思主义婚姻观
  人具有两重性,即自然性和社会性,这就决定了婚姻本身也带有这两个方面的属性。婚姻的自然属性是指人自身的生产。人类为了能够在自然界生存下来,需要不断进行繁殖后代,否则就会灭亡。婚姻的社会属性包含着特殊的生产方式,这是其决定性的内容。婚姻的社会属性涉及了社会生产方式方面的内容,它反映了这段时期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
  马克思主义婚姻观强调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虚伪的婚姻观。“资产阶级撕破了罩在家庭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4] (p468)在他们批判资产阶级的婚姻是在经济利益上建立起来的,是利益交换的关系。恩格斯指出,“这一代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得妇女的献身;而这一代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5] (p85)有道德、有生命力的婚姻只能是建立在男女双方的爱情基础之上,这样夫妻才能够体会到婚姻的幸福、保证婚姻的品质。
  马克思主义主张婚姻自由,即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结婚自由,即婚姻关系不应受外界社会关系中的任何因素制约,不能只考虑家族利益。否定婚姻的政治性,肯定婚姻的自由性,这将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以利益为主的婚姻观,才能将政治、经济等宏观因素排除在婚姻关系之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婚姻自由。关于离婚自由,恩格斯认为由于夫妻双方爱情消失而造成的离婚,不仅对婚姻当事人甚至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
  三、马克思主义家庭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指出,人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 (p79)可见,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它最终促使家庭的产生和发展。在历史发展的初期,家庭的经济功能主要是以生产为目的。当私有制产生之后,家庭开始占有生产资料(这部分的生产资料是可以被继承的,一般由家庭成员中的男性继承),并进行着社会生产。在资本主社会产生之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异化,没有完全依赖于资本、金钱等物。此时,家庭不仅承担着家庭的生产,而且还主要承担着社会生产。因此,家庭的经济功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由当时的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所决定,在社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的延续与发展,一方面需要自我生命的延续,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还需要繁衍后代,也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6] (p80)家庭生育功能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生,即生育;二是育,即教育。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批判资产阶级家庭生育观,推崇无产阶级家庭的生育观。家庭的教育方面也是受到物质经济条件、阶级立场等内容的制约。在资产阶级的家庭中,孩子自然会被培养成新的具有资产阶级剥削思想的新一代;相对应地,无产阶级由于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给予孩子很好的教育,会被迫成为没有社会生产资料的一方,成为新的被剥削的对象。因为,在阶级剥削社会中,无论是从社会教育资源看,还是从家庭资源和成长环境看,教育是极其不公平的,教育的优质资源被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马克思指出,“育”的阶段目的可以是技术的掌握,个人德行的培养应该是以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四、马克思主义婚恋家庭观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一)培育青年健全人格,完善爱情健康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地阐释了性爱的内涵,为爱情做了历史性的注解,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爱情观,面对当代青年存在的性道德和爱情观的错乱,我们必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倡导健康的爱情生活。在当代中国,对于爱情和性,青年是最为向往也是最为困惑的人群,然而性教育的缺失常常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学校注重科学、知识技能教育,不注重生命意识教育。有关性、爱情、生死等知识的讲授,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健康的爱情观需要有健康的性意识,青少年是首先需要接受性知识、性教育的人群。   爱情不仅仅源于性爱,还包含平等、尊重、选择和责任,这就需要修养和道德来支撑。青年要想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就必须提升个人修养增强爱情的责任担当,爱情不仅涉及两个人,还牵扯到两人背后的社会关系,这是由爱情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爱情观属于人生观的一部分,其中包含择偶标准、择偶方式、怎样维护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对待失恋等。爱情的质量来自人格,健全的人格来自教养,家庭和学校都负有相应责任。尤其在大学,把爱情教育课程纳入教育体系中,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真正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乃至缓解我国单身人口持续增加的现状。
  (二)建立良好的婚姻关系,构建和谐家庭
  爱情的自然延续就是婚姻,马克思主义婚姻观从婚姻的社会属性出发,强调婚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也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部分青年在婚姻关系中缺乏尊重、诚信和责任意识等,甚至轻率解除婚姻关系。一些青年虽然结婚成家,但存在婚姻关系不和谐、离婚率上升、婚外性行为比例上升、婚姻失败造成心理挫败等问题。因此,青年需要了解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观,从而收获幸福的家庭婚姻生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姻的结果就是组成家庭,而夫妻关系和代际关系构成了主要的家庭人际关系。等级观念、尊卑有别、家长专制、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婚姻家庭的和谐幸福。青年一代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倡导的男女平等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同时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学校和社会也要加大对青年进行性知识教育的普及力度,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青年建立新时代的婚恋观。
  总之,当代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婚姻家庭伦理思想,树立科学健康的婚姻家庭观,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是一个社会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有健康、和谐的社会及国家。家庭和睦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更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清槐译,蔡特金著.列宁印象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要:从现代社会发展状态来看,信息技术几乎已经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必要技术基础,而不了解信息技术将成为新时代“文盲”,根据新课改要求,基础教育应以培養全面发展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但是学生个体差异仍旧比较大,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而一些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又能超出课堂教学的速率,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期刊
摘要:教育事业一直是国家非常重视的工作之一,近几年教育事业正在不断进步和改革中。目前国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进去,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高等数学是一项难度非常高的学科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容易受到阻碍,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现在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将思政教育顺利融入在高等数学中,使这两中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的重点不是成绩,而是语文综合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阶段。阅读能力的强弱是语文素养的侧面体现,提升阅读能力能够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并且终生受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一种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下的教育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师至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社会制度下,道德与法治是社会公认的合理秩序,也是每个个体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将法治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是开展普法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助于引导儿童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遵守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形成基本的认知,从而减少其步入歧途的可能性,推动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鉴于此,本文将以《人大代表为人民》一课为主要教学案例,探讨如何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科学高效地
期刊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门科目,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养成爱学习语文的好习惯,需要让他们学会自主阅读,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友好相处。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课堂上具体应该怎样教学的策略。  關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创新探讨  引言:  推动社会不断发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出行方式转变,加之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变化,现代日本纪行文学开始体现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日本纪行文学之特点,在有意淡化景物描写、偏重于感觉描写之外,“景”与“情”的交融开始更加紧密,二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也表现地更加明显。本文拟通过分析青山七惠的短篇作品《碎片》来探讨其中所表现出的现代日本纪行文学之特点。  关键词:日本现代纪行文学;青山七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如今信息化技术与我国各行业相结合,对于各行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行业也顺应了这一趋势,开始将旅游管理服务与信息化技术进行结合。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新兴的旅游业态,目前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乡村旅游信息化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
期刊
摘要:作为新时代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组成部分,物理学科教育在初中校园生活中与教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课堂教学要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作用,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创新,使其能够与当前课程体系建设和日常生活的探索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策略研究  引言:  初中物理課程是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初中物理电学作为初中物理课
期刊
摘要:现如今,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课改的完善,更加注重对学生特长及兴趣等水平的有效培养。因此,在高中生涯规划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新思路新思想新教学模式有效融入教育教学中去。但是现在对于普通中学生涯规划课程来说,要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践探索。各个学校也应当积极的创新生涯规划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做好生涯规划,从而
期刊
摘要: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该通知展现了国家对小学生群体课业负担的担忧以及针对性解决措施,教师应深度解读“双减政策”内容,顺应改革形势,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课程在小学学习阶段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高效教学策略,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小学数学中段教学是学生提升能力及夯实基础的过程,因此提高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