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五应用”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教师们往往致力于改变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必要的体验过程。正因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体验学习,感悟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开放教学内容,是体验学习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2.1 课前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钟面时,有一位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钟面”,于是,全班同学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纸壳、图画纸等材料,仿照自家的钟面制作起来,有不懂的地方请家长辅助制作。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结果在上钟面这一课时,就显得很轻松了,原本感觉很难讲授的知识,学生对答如流,并且,还随时地向老师提出了许多超出本节内容的东西。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学习起来特别轻松。
  2.2 课上开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购买练习本的情景:小明带3元去购买练习本,每本价格是0.9元,他可以买几本练习本?很显然,3元里面最多可以有3个0.9元,也就是说只能买3本,那么余下的0.3元肯定不够买一本了,因为售货员是不可能将练习本拆开卖的。这样的过程,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有着深刻体验的。因此,通过学习的探索和交流学到的知识也是经过学生自主建构、内化而成,应该说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传统的数学教材之所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厌学,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教材资源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不到学习的需要。新课标下的教材已经充分重视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更需要教师要用新课标的理念来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的教材,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力求改变原有教材中落后、枯燥、没有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但同时也不能一味顺应学生,教师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关心国家时事、社会问题等,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去探究未知领域内的数学现象,让教育始终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坚持学生的发展为本。
  3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3.1 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创造这样的氛围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可能与一定”,我以“游戏”为载体,将课堂的资源整合成一条线,“游戏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a、“套圈”游戏,体验生活中的可能性:同桌为一组玩“套圈”游戏,先猜一猜套的结果,再实际试一试。以“套圈”游戏中的可能套进,也可能套不进,让小朋友体验“两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这就是生活中的可能性”。感受到了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存在。“套圈”游戏,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确定的,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b、“摸球”游戏,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四人一组玩“摸球”游戏,分三种情况:盒子里全部装黄色的乒乓球,去猜,去摸,发现一定是黄色的乒乓球;盒子里装2只黄色的乒乓球与2只白色的乒乓球,去猜,去摸,发现可能是黄色的乒乓球,也可能是白色的乒乓球;盒子里全部装白色的乒乓球,能摸出黄色的乒乓球吗?去猜,去摸,发现不可能摸到黄色的乒乓球。让小朋友感受到“除了白球之外,别的球都不可能摸到”,并从中体验到了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通过“摸球”游戏,让小朋友体验到了“一定、可能、不可能”,从而感知到“一件事情会不会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是一定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或者是一定不发生”。?通过把课本中的新授知识转换成“玩耍”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自然愉快、厌学情绪消失,而且还能从“玩耍”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会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3.2 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将不能发展。”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亲身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操作是一种手、脑、眼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图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呢?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得:
  综合上述认识,最终以形成对圆柱表面积的整体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活动,并最终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清晰认识了圆柱表面积的求法;而且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数字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4 解决实际问题,是体验学习的深化
  沙夫萨马认为:“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那些有助于他们生活的数学知识”,既然如此,教师就不仅要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更要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培养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利用学生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有必要经常出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
  例如: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小设计师”。让学生课前在20cm×20cm的正方形纸上设计一张茶叶筒的包装纸。课上,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圆柱模型,假定其为茶叶筒。我问学生如果你的设计被选中,应该裁剪多大的设计纸用在茶叶筒上,并让他们动手操作。一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都在考虑包装纸的大小问题,那么自然会将学习的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运用在确定设计的包装纸的大小上。在这一块自己决定大小的纸片上自由的迸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且通过这种实际应用,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5 发挥评价作用,是体验学习的动力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学生学数学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一般理解到能掌握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错。特别是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我们十分希望学生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探索出别具一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评价时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只要有进步就要肯定。鼓励学生——我能学。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表扬与批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总而言之,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随着新的课程观的确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也将发生改变。其实课堂教学不必为刻意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提倡:“富有个性和特色,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是好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语言生动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
期刊
【摘要】品德教育课对语文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能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品德教育课,并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品德教育课; 语文教学;促进作用  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教育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经常会担任语文教学和品德教学两项教学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会发现品德教育课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品德课
期刊
【摘要】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歌表演、乐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标提出要以“审美”为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很重要,它是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动词时态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如何优化小学语法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通过行动研究探究优化小学英语动词时态教学的策略,对小学英语教师学会设计有效的语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当学会运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教法来激发学
期刊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但就其形象性、审美性等特点而言,美术、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联系更为密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前言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因而,美育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人们的观念也是日益更新,美术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进行绘画技巧的训练,也不以造就专业画家为唯一目的,而是通过美术教育,
期刊
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在此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打下创新的基础  创新的基础是理解。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只重视教给学生知识的结论,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这种封闭、统一、模仿为主的教学,教给学生的是死的知识,培养的是以模仿为主的求同思维。久而久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近年来,在小学阶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事实。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成了当前教育变革的一项新课题。课标也要求:"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指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提问题也正体现了大纲的精神。在义务教材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我结合教材训练重点尝试把阅读课上成学法指导课,把教学重点由“使学生读懂文章”转移到“使学生学会读懂文章”的方法上来,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期刊
【摘要】区域地理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区域图为躯体,以突出特征、比较差异为手段,赋地图以知识血液与能力灵魂”的复习策略;学会将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或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加以理解和记忆,学会运用地图去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要依据课本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期刊
【摘要】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祖国的振兴离不开创新。素质教育的改革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基、搭桥、铺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此表述一二,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语文教学;农村小学  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首先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曾经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