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在备课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在许多教学比赛大都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教师的教学设计与上课思路反映出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何在切合学生实际与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剖析教材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注重实际,遵循规律
  注重实际就是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技能的形成规律去理解与把握教材,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也更容易完成。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考虑单元计划如何安排?第一节课如何安排?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了解教材内容的安排层次,其编排结构一般要依据学生认知心理与教材的难易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与动作技能。如果教师能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把握知识与技能发展的线索,就能从中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探索新的知识,快速地掌握动作技能。
  二、跳出教材,超越教材
  跳出教材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与教材,结合学生的思想、基础、能力和教育资源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再创造的过程。一位成熟的教师在走进教材、吃透教材的情况下,还要能跳出教材、超越教材。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不能单单从单元体系与课程中剥离出来,在教学设计时需要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段与单元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清楚了解前后单元之间的联系,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一节课在单元与课程中的作用与上、下课时的联系,同时做到心中有数,实现目标,定位准确、不越位、不缺位。
  跳出教材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在教授支撑跳跃一课时,某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部分向学生介绍将跳箱看作是一个障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翻越跳箱,学生跃跃欲试,有的爬过、有的翻过、还有的跳过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跳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创新出了许多新的翻越方法,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因为前面曾经翻越过,在后面的学习中也不再畏惧,这种教学方式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是采用了跳出教材之外来把握设计理念,将跳箱看作是平时生活中的一个普通障碍,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翻越,然后由此引入本课,在引入支撑跳跃方式时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引入过渡自然,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理解与把握教材在单元计划与课程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本课的导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同时对于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确定难易,把握重点
  有些内容在教学时学生常常感到有难度,即使教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反复的示范,可总有部分学生仍然出错,但一旦搞清楚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易混淆的地方,将易混淆的地方确定为教学重点。比如三级跳远教学中,学生最易混淆的地方则是起跳脚与第一跳的脚步,一些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并没有明白起跳脚与第一跳为同一只脚,教师的教法则以此作为教学重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一位教师则从立定三级跳远开始,将原地起跳改为第一跳的同一只脚,学生易于接受,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课堂结束时学生全部掌握了三跳的基本技术。因此,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深刻理解与把握教材的难易,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再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而有些教师则从完整动作开始,教学重点也放在了技能动作上,没有把握好学生助跑和跳跃的易犯错误,再加上学生人数比较多,最后结束时仍有不少学生起跳脚与第一跳不是同一只脚。这两种结果便是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不同所造成的。
  四、整体把握,注重实用
  有些教学内容是综合的、系统的,体育教师应对这样的教材性质及所面对的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与学习习惯有所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师一般在分析与处理教材时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持球、传球时的正确用力顺序、传球到位等等,这样的处理仅仅局限于动作技术本身,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因为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目的是将所学技术运用到篮球比赛中,这种处理忽略了传球时的多变性,应该注重传球的速度与隐蔽性。有教师在教授此教材时在练习部分让学生根据比赛中的情形设计传球方法,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建议,有的传反弹球,有的做个假动作之后再传球,有的通过头上传球,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注重了学习技术动作的实用性。这样处理教材除了传接球技术本身作为教学的重难点以外,将传接球的速度和隐蔽性作为教学重难点就更加全面了。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213300)
其他文献
拜读2011年第8期《体育教学》朱利荣老师的《双杠外侧坐越两杆直角下辅练手段应用》后,我非常感兴趣,因为“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也是我现在要上课的内容。以学习的态度,我在课
笔者有幸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并观摩了浙江省选送的祝芳老师施教的"水平五羽毛球模块二——判断与移动"的课,现将观摩的感觉、感触记录下来,以抛砖引
特级教师是—个精英的群体,他们既是基础教育工作一线的“领头雁”,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弄潮儿”,在推动教学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0年,在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任务重、亮点多、成果也很大,主要体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表彰大会于2010年12月26日在海淀区翠微小学召开。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卢逊处长,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处王东江处长,市教委基教处张凤华副处
目标:增加球员的传接球能力和奔跑躲闪能力。方法:两名队员分别站在两个垒上,中间站一名跑垒队员,听口令开始后,垒上持球队员举球追击跑垒员,跑垒员跑向二垒,
目标: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创想、奔跑和欢乐。方法:选1人手持蝴蝶道具(用竹片条、绸布和铅丝自制),其他游戏者人手一叠彩色长纸卡片(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黑8片),将其伸
<正>本人两年来致力于对补偿性体能素质有效课堂设计的课题研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动
赖天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体育教师可能会遇到哪些不适应?这个问题,从前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我觉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目标:发展投掷的投准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方法:利用废弃的可乐瓶、胶带和百得胶,自制火箭式标枪,越多越好。利用足球大门横梁,用绳子悬吊呼拉圈当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