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2-02
青少年足球队员在日常间的训练中常有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焦虑不安或者消极厌球、暴躁、冲动等不良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来自小队员和教练员两大因素,通过合理治疗,对症下药,帮助队员清除障碍,创新教学方法,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健康发展。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当中,训练过程可以分成准备期-比赛前期-比赛期和调整期。在准备期和比赛前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主要集中在一般心理训练上,这一阶段训练主要是为比赛期的专项心理训练做准备,比赛期,教练员要根据专项的特点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这一过程一般从比赛日前2-3周开始,持续到比赛期间。比赛期心理训练至关重要,然而到底练什么?怎样去练?怎样安排这些过程的各环节的顺序?这就是训练程序和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里变化及调节进行分析,短期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水平供大家参考。
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赛前的心里特征
1.紧张心理
在现代的比赛中男子青少年运动员在赛前、赛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往往由于心理稳定性差,对比赛的心理准备不足,以及平时训练中缺乏必要的心理训练,而表现出战术心理意识不强,心理紧张,而使比赛状态不佳,技战术表现差,比赛失误较多,不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技战术水平,甚至使比赛失利,影响比赛成绩和效果。
2.害怕心理
害怕心理是一些运动员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心里胆怯使大脑皮层的控制系统陷入混乱状态,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控制,引起机能失调,产生思维混乱或一片空白的现象,使运动员在比赛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水平。
3.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指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对当前现状和预计结果有担忧倾向。焦虑的典型表现是精神负担较大,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技术动作的完成上。一般的表现形式为身体紧张,神经质,担忧,说话滔滔不绝,准备活动没完没了,对队友或教练表情冷淡,言谈举止均不合群等。在心理上,小看自己的实际能力,害怕比赛成绩不好,还怕辜负了教练、家长及他人的期望,这种焦虑不利于成功地参加比赛。
二、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心理调控方法
青少年运动员在赛前常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说明,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国际体育界有人认为,心理因素对重大比赛结果影响的比重占80% ,甚至更高。国内外许多调查研究和分析表明,比赛时,在技术水平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由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造成失败的占80%,因训练水平、技术不足而造成失败仅占20 %左右。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曾谈到,平时主要是身体上的准备,比赛前90%是心理上的准备。由此可见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调整、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高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完善
心理训练可使运动员很快达到比赛所需要的程度,在即将进行的比赛中,能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或超过预期的比赛成绩。有精确的运动感知和清晰的运动表象能力、高度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以及快速的运动反应能力,并能迅速地分析对手的行动意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胜利。不仅如此,心理训练还能使运动员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或迅速转移和分配到特定对象上,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克服在训练、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控制在运动中变化的情感,以便更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
2.有助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在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对运动员行为特点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运动员的动机,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心理训练能促进运动员比赛动机的形成。训练和比赛的兴趣也是运动员个性心理的一个方面,而心理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兴趣。
3.有利于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比赛中,运动员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控效果将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心理训练不仅可以从量的方面改变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强度,而且还可以从质的方面改变心理活动的性质即克服心理障碍,形成稳定而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克服赛前心理障碍的对策
1.端正比赛动机
要激发运动员参赛的正确的内在动机,应设置客观的、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通过赛前动员和具体分析,使运动员明确竞赛的意义和有利条件,将比赛看作是自我价值展示的需要,以积极、乐观、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比赛中,增加成功的心理体验。
2.建立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
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的基本原则是将定向指向于所能控制的事物上,不去管那些无法控制的事物。要让参赛者明白比赛中所能控制的对象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对象是他人。场地、器材、天气、对手、裁判等等都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是参赛者无法控制的,比赛的结果也不在他们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不必多虑。
3.增强竞赛必胜的自信心
自信心与比赛有直接的关系。适度自信是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其基本特征是相信自己的技术,相信自己的综合能力,确信自己的能力会在比赛中表现出来。要让参赛者给自己树立必胜的信心,客观地看待自我和对手,正确看待成败,降低心理压力,相信自己的实力,增强自信心,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投入到比赛中。
4.参加竞赛或模拟比赛以消除紧张情绪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加竞赛或模拟比赛,重在帮助运动员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节手段,使运动员的紧张情绪因不断适应比赛而逐渐降低,最后达到正常状态。并在此过程中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战术水平和優势所在,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及时做好调整和安排。同时又可获得实战经验,在正式竞赛中运用。
青少年足球比赛不仅是运动员在智慧、谋略、体能、技术、战术上的竞技,也是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较量。在少年足球运动基础训练中应注意心理技能训练,培养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心理意识和相适应各种情况下的战术意识,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少年运动员的影响,做到遇事不乱处事不惊,以自己的沉着品质来教育影響运动员,要善于掌握和运用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和调控,以实现全面培养足球后备力量的科学训练。
青少年足球队员在日常间的训练中常有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焦虑不安或者消极厌球、暴躁、冲动等不良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来自小队员和教练员两大因素,通过合理治疗,对症下药,帮助队员清除障碍,创新教学方法,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健康发展。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当中,训练过程可以分成准备期-比赛前期-比赛期和调整期。在准备期和比赛前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主要集中在一般心理训练上,这一阶段训练主要是为比赛期的专项心理训练做准备,比赛期,教练员要根据专项的特点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这一过程一般从比赛日前2-3周开始,持续到比赛期间。比赛期心理训练至关重要,然而到底练什么?怎样去练?怎样安排这些过程的各环节的顺序?这就是训练程序和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里变化及调节进行分析,短期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水平供大家参考。
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赛前的心里特征
1.紧张心理
在现代的比赛中男子青少年运动员在赛前、赛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往往由于心理稳定性差,对比赛的心理准备不足,以及平时训练中缺乏必要的心理训练,而表现出战术心理意识不强,心理紧张,而使比赛状态不佳,技战术表现差,比赛失误较多,不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技战术水平,甚至使比赛失利,影响比赛成绩和效果。
2.害怕心理
害怕心理是一些运动员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心里胆怯使大脑皮层的控制系统陷入混乱状态,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控制,引起机能失调,产生思维混乱或一片空白的现象,使运动员在比赛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水平。
3.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指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对当前现状和预计结果有担忧倾向。焦虑的典型表现是精神负担较大,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技术动作的完成上。一般的表现形式为身体紧张,神经质,担忧,说话滔滔不绝,准备活动没完没了,对队友或教练表情冷淡,言谈举止均不合群等。在心理上,小看自己的实际能力,害怕比赛成绩不好,还怕辜负了教练、家长及他人的期望,这种焦虑不利于成功地参加比赛。
二、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心理调控方法
青少年运动员在赛前常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说明,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国际体育界有人认为,心理因素对重大比赛结果影响的比重占80% ,甚至更高。国内外许多调查研究和分析表明,比赛时,在技术水平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由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造成失败的占80%,因训练水平、技术不足而造成失败仅占20 %左右。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曾谈到,平时主要是身体上的准备,比赛前90%是心理上的准备。由此可见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调整、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高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完善
心理训练可使运动员很快达到比赛所需要的程度,在即将进行的比赛中,能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或超过预期的比赛成绩。有精确的运动感知和清晰的运动表象能力、高度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以及快速的运动反应能力,并能迅速地分析对手的行动意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胜利。不仅如此,心理训练还能使运动员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或迅速转移和分配到特定对象上,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克服在训练、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控制在运动中变化的情感,以便更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
2.有助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在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对运动员行为特点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运动员的动机,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心理训练能促进运动员比赛动机的形成。训练和比赛的兴趣也是运动员个性心理的一个方面,而心理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兴趣。
3.有利于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比赛中,运动员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控效果将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心理训练不仅可以从量的方面改变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强度,而且还可以从质的方面改变心理活动的性质即克服心理障碍,形成稳定而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克服赛前心理障碍的对策
1.端正比赛动机
要激发运动员参赛的正确的内在动机,应设置客观的、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通过赛前动员和具体分析,使运动员明确竞赛的意义和有利条件,将比赛看作是自我价值展示的需要,以积极、乐观、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比赛中,增加成功的心理体验。
2.建立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
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的基本原则是将定向指向于所能控制的事物上,不去管那些无法控制的事物。要让参赛者明白比赛中所能控制的对象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对象是他人。场地、器材、天气、对手、裁判等等都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是参赛者无法控制的,比赛的结果也不在他们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不必多虑。
3.增强竞赛必胜的自信心
自信心与比赛有直接的关系。适度自信是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其基本特征是相信自己的技术,相信自己的综合能力,确信自己的能力会在比赛中表现出来。要让参赛者给自己树立必胜的信心,客观地看待自我和对手,正确看待成败,降低心理压力,相信自己的实力,增强自信心,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投入到比赛中。
4.参加竞赛或模拟比赛以消除紧张情绪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加竞赛或模拟比赛,重在帮助运动员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节手段,使运动员的紧张情绪因不断适应比赛而逐渐降低,最后达到正常状态。并在此过程中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战术水平和優势所在,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及时做好调整和安排。同时又可获得实战经验,在正式竞赛中运用。
青少年足球比赛不仅是运动员在智慧、谋略、体能、技术、战术上的竞技,也是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较量。在少年足球运动基础训练中应注意心理技能训练,培养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心理意识和相适应各种情况下的战术意识,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少年运动员的影响,做到遇事不乱处事不惊,以自己的沉着品质来教育影響运动员,要善于掌握和运用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和调控,以实现全面培养足球后备力量的科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