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讲述了地球上发生大旱灾,树木干枯,河流干涸,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短短的童话故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教育是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殊不知,我又当了回“艺术表演家”。在我的“精心牵引”下,学生亦步亦趋地体会到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对小狗的怜爱,母亲对女儿的母爱以及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博爱。我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离线、越线之机。学生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好老师所预设的几个问题,获取课文语言文字所荷载的内容和知识吗?当然不是,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课后,看了前辈们为我提出的众多意见与建议,我一直在思索:课文中所流出的涓涓爱流,如何能轻轻流向学生的心田,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呢?
一、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
古人云“师傅不过引路人”,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无论古今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指引学习方向,学生才是学习主体。有人给语文课堂这样一个设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他们邀请来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嘉宾;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维持他们学习秩序的主持人。我们孜孜以求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不妨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带着思想去学习,让他们知道他们应该学什么。
这篇课文,故事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并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句子,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指点学生走近角色,走进教材,使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体现出层次性,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感知爱──感受爱──感悟爱”。 因为要想让学生对“爱”有更深刻、更高效的体会,必须从研读语段入手,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思维的物质外壳”引导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内在核心”进行认识感悟。所以在这一篇课文的品词析句阶段,我把自己定位在课堂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这点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以读为基本手段,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受爱,在读中寻找感动的原因。其间,我引导学生以想象为支点,抓住文中可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都去了哪些地方?小狗喝了水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小姑娘把水给路人时会想些什么……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走进小姑娘的内心,感受文中浓浓的爱。这样,学生不断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与他人交流分享,探究到文章中的深刻内涵。
二、给足机会——让学生深入探究
“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也许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研读感悟的过程必须舍得给学生以较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其实说“给”不如说是“还”。长期以来,我们教师由于习惯于“塞”而不善于“导”,因此害怕将时间还给学生会白白让时间浪费掉,所以紧紧地攥住时间不放,斩断了对学生投入学习和活动的关键环节——动手和动脑,思考和感悟的过程。没有时空的保证,学生的任何活动都只能沦为形式,成为空谈。
其实,故事中水罐发生的几次变化是类似的,都是先讲事由,接着写神奇变化。所以,可以着重讲其中一次变化的始末,及时回头进行小结:我们刚才是怎样弄明白水罐发生第一次变化的原因的?——找让自己感动的词语或句子,猜一猜女孩心里的想法……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用刚才的方法静静地思考,与同桌交流,小组相互讨论。让每个同学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学到的许多东西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这不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三、予足赞赏——让学生勇往向前
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的因素之一。面对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视为正确,且有创新之花,要加以鼓励,不宜统一答案。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差距较大,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对不断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具有指向和增力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课上,爱表现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发言,一赞赏,更加热情高涨,脑袋高速运转,想出更多奇思妙言;不爱表现的学生,缩手缩脚,总不敢高高举起手来,其实心中早已装着答案,但怕错,怕批评。而我,也没充分调动起他们,面对站起来不说话的学生,还是没办法激励其发言。所以,局势更鲜明,踊跃的更踊跃,沉默的仍沉默。这一点,还要好好改进,给学生信心,给学生勇气,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一个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給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享用,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领悟到文中“爱”的真谛!
教育是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殊不知,我又当了回“艺术表演家”。在我的“精心牵引”下,学生亦步亦趋地体会到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对小狗的怜爱,母亲对女儿的母爱以及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博爱。我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离线、越线之机。学生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好老师所预设的几个问题,获取课文语言文字所荷载的内容和知识吗?当然不是,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课后,看了前辈们为我提出的众多意见与建议,我一直在思索:课文中所流出的涓涓爱流,如何能轻轻流向学生的心田,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呢?
一、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
古人云“师傅不过引路人”,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无论古今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指引学习方向,学生才是学习主体。有人给语文课堂这样一个设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他们邀请来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嘉宾;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维持他们学习秩序的主持人。我们孜孜以求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不妨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带着思想去学习,让他们知道他们应该学什么。
这篇课文,故事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并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句子,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指点学生走近角色,走进教材,使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体现出层次性,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感知爱──感受爱──感悟爱”。 因为要想让学生对“爱”有更深刻、更高效的体会,必须从研读语段入手,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思维的物质外壳”引导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内在核心”进行认识感悟。所以在这一篇课文的品词析句阶段,我把自己定位在课堂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这点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以读为基本手段,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受爱,在读中寻找感动的原因。其间,我引导学生以想象为支点,抓住文中可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都去了哪些地方?小狗喝了水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小姑娘把水给路人时会想些什么……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走进小姑娘的内心,感受文中浓浓的爱。这样,学生不断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与他人交流分享,探究到文章中的深刻内涵。
二、给足机会——让学生深入探究
“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也许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研读感悟的过程必须舍得给学生以较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其实说“给”不如说是“还”。长期以来,我们教师由于习惯于“塞”而不善于“导”,因此害怕将时间还给学生会白白让时间浪费掉,所以紧紧地攥住时间不放,斩断了对学生投入学习和活动的关键环节——动手和动脑,思考和感悟的过程。没有时空的保证,学生的任何活动都只能沦为形式,成为空谈。
其实,故事中水罐发生的几次变化是类似的,都是先讲事由,接着写神奇变化。所以,可以着重讲其中一次变化的始末,及时回头进行小结:我们刚才是怎样弄明白水罐发生第一次变化的原因的?——找让自己感动的词语或句子,猜一猜女孩心里的想法……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用刚才的方法静静地思考,与同桌交流,小组相互讨论。让每个同学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学到的许多东西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这不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三、予足赞赏——让学生勇往向前
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的因素之一。面对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视为正确,且有创新之花,要加以鼓励,不宜统一答案。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差距较大,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对不断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具有指向和增力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课上,爱表现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发言,一赞赏,更加热情高涨,脑袋高速运转,想出更多奇思妙言;不爱表现的学生,缩手缩脚,总不敢高高举起手来,其实心中早已装着答案,但怕错,怕批评。而我,也没充分调动起他们,面对站起来不说话的学生,还是没办法激励其发言。所以,局势更鲜明,踊跃的更踊跃,沉默的仍沉默。这一点,还要好好改进,给学生信心,给学生勇气,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一个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給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享用,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领悟到文中“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