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穿刺针斜口方向对术后腰痛的影响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穿刺针斜口方向不同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或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M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垂直进针到硬膜外腔(即垂直法);P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平行进针到硬膜外腔(即水平法)。结果:两组术后第2天腰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7及1个月比较,P组腰痛发生率较M组降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腰痛的发生与穿刺方法、穿刺次数等有关;穿刺针进针方式对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黄韧带的损伤成为术后中长期腰痛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术后腰痛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epiduralpunctureneedlebeveldirectiondifferentimpactontheoccurrenceofpostoperativelowbackpain.MethodsSelected200casesofvaricoseveinsoringuinalherniainmal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of100cases,GroupMepiduralneedletipbevelneedleintotheepiduralspacewiththespineperpendiculartotheaxis(ieverticalmethod);GroupPepiduralneedletipbevelneedleintotheepiduralspacewithaxisparalleltothespine(ie,thelevelofmethod).ResultsPostoperativeday2theincidenceoflowbackpainwasnosignificant(P>0.05).Thepostoperative5,7and1month,Pgrouptheincidenceoflowbackpain,lowerthantheMgroup,theincidencewas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aftertheoccurrenceoflowbackpainandpuncturemethod,thenumberofpunctureandsoon;needleintotheneedlewaysupraspinousligament,interspinousligamentandyellowligamentdamageafterlong-termlowbackpainasthemainreason.
  【Keywords】epiduralanesthesialowbackpainaftersurgery
  【中圖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86-02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术后腰背痛是硬膜外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腰痛的发生原因受年龄,穿刺方法,穿刺次数,手术时间长短等多种原因影响。本文拟评价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穿刺针斜口方向不同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大隐静脉曲张或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200例。ASAI-II级,年龄40-65岁,身高160-180cm体重60-80Kg,无椎管内麻醉史,无腰痛和腰部外伤.手术史.并排除下列患者于研究之外①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患者。②硬膜外穿刺次数大于2次的患者。③更换穿刺间隙患者。④置管不顺利或多次置管患者。
  1.2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M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垂直进针到硬膜外腔(即垂直法)。P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平行进针到硬膜外腔(即水平法)。两组患者穿刺均由同一麻醉医师完成,患者均取左侧卧位,取穿刺间隙为L3-L4,穿刺部位用1%利多卡因2-3ml局部浸润麻醉,并均由棘突间隙正中处进针入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3-4cm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剂为2%利多卡因(含1:40万的肾上腺素)穿刺针均采用18号奥格兰硬膜外穿刺针。所有患者均未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
  术后随访由另一麻醉医师完成,随诊时要求患者在膝部垂直时做弯腰双手触摸脚趾的动作,如诱发腰痛则视为硬膜外穿刺后并发腰痛。术后第2、5、7天到病房随访,对术后第7天有腰痛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采用电话随访。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手术部位和时间等一般资料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发生情况:M组术后第2、5、7天及1个月腰痛例数分别为30、17、9、3例,P组术后第2、5、7天及1个月腰痛例数分别为28、6、2、0例。两组术后第2天腰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7及1个月比较P组腰痛发生率降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痛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据调查大约有3%—11.5%的患者长期受到腰背痛的困扰,术后腰痛的发生原因多是由于穿刺针在经过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韧带时、对穿刺部位及周围脊背部的局部组织及韧带造成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和反射性肌肉痉挛[1]。术后腰痛的发生同时也与患者年龄穿刺方法、穿刺次数、姿势等有关。本例研究M组患者硬膜外穿刺时,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垂直进针,穿刺针口同宽的纵行纤维呈钝角推向前方,针两侧纤维被劈开,纵行纤维被横断切割,撕裂损伤,纤维断裂向周围收缩针孔扩大,损伤形成“I”形针孔。该损伤断裂纤维的损伤大,愈合时间长。而P组患者穿刺针斜面与脊椎纵轴平行进针。直入时避免了切断棘间韧带、黄韧带的纵向纤维。形成了“一”形针孔。断裂纤维少、损伤小、愈合时间短。实验表明,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腰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此时腰痛多由穿刺针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充血及反射性肌痉挛所致。随着时间延长,局部炎症吸收痛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黄韧带的损伤修复较慢,成为术后中长期腰痛的主要原因[2]。P组患者穿刺针使纵行纤维断裂减少韧带损伤轻微,韧带损伤修复较快,所以该组患者术后第5、7天及1个月腰痛发生率明显减低。
  
  参考文献
  [1]韩文勇,李水清,李民,王军.椎管内麻醉不同穿刺入路对膝关节镜手术的影响.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⑹
  [2]刘广召,刘海涛,孙振海.不同入路腰部硬膜外穿刺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⑺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80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8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58例,年龄2-17岁,平均8岁,室间隔缺损2-20mm,膜周部74例,干下5例,肌部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或乱圆孔未闭20例,右室流出道狭窄2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0例,术前均有明确的超声诊断,予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合并房间隔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Doppler彩色超声在乳腺肿块的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图特征。步骤: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医院收治的均已经过病理和手术确证的58位乳腺肿块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展望性研究分析,其中良性为34例,恶性为24例,先通过二维超声了解了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状况,再通过彩色Doppler血流显像(CDFI)观察他的肿块内和肿块四周血流情况。结果:34位患者确诊为良性肿块,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肿瘤科做为一个特殊科室,肿瘤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医护人员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对患者有利,也对医护人员有利。  【关键词】肿瘤患者;护患沟通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89-01    目前,恶性肿瘤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排龈技术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300颗患牙采用先排龈后备洞充填的方法进行修复治疗。结果:240颗患牙充填后随访3年(回访率为80%),除10颗患牙脱落,无牙龈炎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排龈技术能有效提高龈下楔状缺损修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排龈技术;龈下楔状缺损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
期刊
【关键词】胰岛素;规范;注射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85-01    糖尿病是目前常见多发且终身不愈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电解质代谢紊乱。主要症状为高血糖。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转归的有效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90-02    在生理状态下,人体胸腔内存在少量液体(约3—15ml),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目前认为,生理性胸液是由壁层胸膜毛细血管动脉端产生的,然后通过壁层胸膜上的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淋巴管微孔重吸收。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对胸液的形成或重吸收都不起作用。据测定,胸液的平均交换量为0.1—0.2ml/k
期刊
【关键词】沐舒坦;小儿支气管肺炎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92-02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患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容易再受感染。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十分重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深化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并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院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对7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整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做为辅助治疗手段对ICU内的危重症患者疾病治疗,身心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1-2008.1入住ICU的45例清醒患者,依患者的个人喜好选择音乐,以2次/日,30分钟/次,进行音乐治疗。结果:显效38例,无效5例,因病情突变中断治疗2例。结论:音乐治疗在ICU中的临床应用表明音乐治疗法可调节人的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生理功能,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孤独等心理,融洽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需要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应用放疗同时痰热清静点,对照组28例只做常规放疗。结果: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3.4级发生率分别为,3.4级肺炎平均发病剂量分别为62GY,和55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35天和30天。结论:痰热清能有效预防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推迟放射性肺炎发生时间,对减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