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王培杰看来,“幸福”和“快乐”的不同,不再只是简单的字面含义,更深层的地方在于,电视究竟该关注什么。
王培杰
江苏卫视副总监,做电视22年,打造了《人间》、《名师高徒》、《非诚勿扰》等知名栏目。
“搞策划不是搞阴谋。”王培杰说。
到目前为止,他最头疼的,仍然是如何让《非诚勿扰》这档真人秀节目,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到“真实”。
这个44岁的中年人,江苏卫视副总监,做电视22年,仍然不像个电视人。没有无片眼镜,没有长围巾,也没有板鞋,远看上去,跟包工头没啥两样。
他桌子上放着几盒茶叶,打开看,里面是烟头。再打开一个,里面还是烟头。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剩男剩女策划书》,和一包扁盒“三五”。这个位于江苏卫视新大楼13楼的玻璃小隔间里,一天到晚烟雾缭绕,离得老远,就能感受到这个“中国最牛电视节目”策划人的生活状态。
接电话,有人想来《非诚勿扰》现场观摩。很不讲究方式地拒绝后,放下电话,“记者可以来看,网友可以来看,同行你要来看什么?”
逼出来的“作文”
在王培杰看来,《非诚勿扰》的成功,骨子里是社会对南京文化人价值观的认同:关注底层,有“老式文人的精神”。
毕业于南大中文系的他,同南京的文化圈很熟。苏童、叶兆言都对王培杰说过,此前不看电视,现在因为《非诚勿扰》,又开始看了,“这个不错,有讨论有思考”。
2003年,王培杰做《人间》的前身《超级辩辩辩》,在北京地区收视第一,因为名字敏感,后来改名《超级调解》。节目火爆之后,有人觉得不好,“过火”,“大团圆的结局偏少”。真人秀如何控制结局?王培杰解不开这个死结,艰难地坚持了两年,终于放弃了“调解”。
晃荡了几年,他又重回策划圈。2007年做《名师高徒》,他想“一定要做个不一样的东西”,于是想出了老师加徒弟的“真人秀”,这个节目版权最后卖给了BBC。
做相亲节目的想法,三年前隐隐约约就有了。当时选秀火爆,台里给命题作文,做《绝对唱响》,王培杰跳出来,“我反对,景台(江苏广电副总台长、卫视频道总监景立刚)也反对,我们讲到唱歌就想吐”。
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纯娱乐节目“太轻,没思考”。“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纯娱乐节目,路径我们知道”,在他看来,娱乐节目的粉丝很多是低龄人群,缺少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江苏卫视的观众群是30到40岁。“湖南娱乐积累十年,用我们擅长的去和娱乐拼,才可能赢。”另一方面,那些广告客户多是国际品牌,也不爱沾染负面的东西啊。
台里也是有苦说不出。娱乐节目这么火,不做的话,客户不答应。没办法,硬着头皮做。王培杰在《绝对唱响》里面加了一个环节“配对”,12男对12女,“情定三唱”加反转。14场连续直播,锻炼了队伍,也让他心里一动,“这是个好东西”。
2008年年底,王培杰看到英国Fremantle Media的版权节目《Take me out》(知名电视交友节目),心里想:这个节目肯定是假的。它唯一可取的地方,是亮灯灭灯,除此之外,没有“抓手”。
时间转到2009年3月,代理公司送来《Take me out》样带,他又仔细看了一遍,暗想,这东西加入“配对”的元素,会是什么样?于是开始认真和Fremantle Media谈,到10月基本谈妥,开了收据,王培杰拿着收据,又权衡了10天。
这10天出了“大乱子”。湖南卫视横刺里杀出,抢走了《Take me out》的版权,并在《非诚勿扰》正式开播前,抢先做出《我们约会吧》。难道有内鬼?但节目筹备中接触了太多人,究竟是谁走漏了消息?探究这个已经没意义。
可《非诚勿扰》舞美已经前后投入100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王培杰仔细看《非》的样片,《Take me out》原版没有VCR(视频片断),没有心动女生,除了亮灯灭灯,《非诚勿扰》和《Take me out》已经没一处相同。今年5月,BBC还曾来人谈购买《非诚勿扰》的版权,“如果有版权问题,人家怎么肯买?”
“我们从来没有抄过湖南(台)。”王培杰说。
孤独的心得
“版权采购的事儿,谁也看不准。”王培杰说,中国人口味重,复杂,社会心态浮躁,这点和国外很不一样。他去戛纳看模式大会,觉得他们的模式太简单,“50%我都想到过”,“这样的创意一晚上我就能想出来10个”。但老外就是能接受这么简单的东西,反过来中国节目输出海外,人家就接受不了,说“这东西怎么这么复杂?”
但老外也有可取之处。他们的流程设计很好,“编程能力强”。所谓“编程能力”,就是把人放进一个特殊的情境,以考察他们的真实反应,也就是“真人秀”。荒岛、密室、别墅都是情境,规则也可以营造情境。放到《非诚勿扰》,这个情境就是——相亲。
《非诚勿扰》栏目立项,台里最初的意思是请从友台挖来的综艺团队出马操刀,王培杰死活不同意,他心目中理想的主持人,是南京本地主持社会节目《零距离》的孟非。“讲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孟非就是我想要的那种主持人。”
第一期节目出来,所有人都觉得“有气场”,但不知“气场”从何而来。节目的最初几期完全是摸索,谁也不知道到底该朝哪个方向做,除了强调“真实”之外,就是觉得,“连印尼这么保守的国家都可以做,那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几期下来,从节目组到台里,都模模糊糊感觉到一些东西,那是涉及到根本理念的东西。大家最初只是觉得,江苏卫视“情感”定位不利于吸附年轻群体,于是决定针对湖南台“快乐中国”的“HAPPY”强调“HAPPYNESS”,即“幸福”而非简单快乐。
现在回头看,王培杰觉得“幸福”也不够准确,但到底是什么,他也有点说不清楚。“事实上我们当时还想过一个关键字‘爱’,给人温暖,但是也觉得抽象,不足以表达想说的东西。”
“社会进步到该有这样的节目了。”王培杰觉得,国外近些年火爆的脱口秀、真人秀,能够与传统的收视之王电视剧、新闻匹敌,一定有它的道理。省级卫视没资源做突发新闻,没有足够的空间做脱口秀,只能在电视剧上恶性竞争,与其这样,不如做真人秀。
湖南台的“约会”出来后,王培杰一打听,制作组的人都上了节目,觉得他们又走上了当年《玫瑰之约》的老路。“可能在国外是演员演,版权方提供了《制作宝典》。”
他觉得浙江台的《为爱向前冲》也匪夷所思。《非诚勿扰》的制作周期是一个月:一周面试,一周外拍,一周录制,一周播出。“那么短的时间,13集日播,真正的相亲者能天天跟着你录节目?谁有那么多时间?”
他抱怨,大家对娱乐宽容,对真实苛刻。“闫凤娇的案子在上海警方立案这么久,这么简单的事情,一查不就清楚了?”
王培杰很想跟人分享自己的心得。6月7日节目一录完,他就带着孟非和制片人王刚去参加上海电视节的真人秀研讨会。回来之后,大家不知道研讨会情况如何,就是看他情绪有点不大好。王刚在微博一语道破天机:“说实话有些失望!大家没有讨论到特别有价值的专业问题!大家对真人秀实际运作的经验也并不怎么感兴趣!”
“现在人们的心态,和10年前简单寻求‘快乐’很不相同。他们有很多社会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心理的压力,金融危机的压力,都需要排解。如果真人秀能促进这种排解,那么就有益无害。”王培杰说。
王培杰
江苏卫视副总监,做电视22年,打造了《人间》、《名师高徒》、《非诚勿扰》等知名栏目。
“搞策划不是搞阴谋。”王培杰说。
到目前为止,他最头疼的,仍然是如何让《非诚勿扰》这档真人秀节目,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到“真实”。
这个44岁的中年人,江苏卫视副总监,做电视22年,仍然不像个电视人。没有无片眼镜,没有长围巾,也没有板鞋,远看上去,跟包工头没啥两样。
他桌子上放着几盒茶叶,打开看,里面是烟头。再打开一个,里面还是烟头。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剩男剩女策划书》,和一包扁盒“三五”。这个位于江苏卫视新大楼13楼的玻璃小隔间里,一天到晚烟雾缭绕,离得老远,就能感受到这个“中国最牛电视节目”策划人的生活状态。
接电话,有人想来《非诚勿扰》现场观摩。很不讲究方式地拒绝后,放下电话,“记者可以来看,网友可以来看,同行你要来看什么?”
逼出来的“作文”
在王培杰看来,《非诚勿扰》的成功,骨子里是社会对南京文化人价值观的认同:关注底层,有“老式文人的精神”。
毕业于南大中文系的他,同南京的文化圈很熟。苏童、叶兆言都对王培杰说过,此前不看电视,现在因为《非诚勿扰》,又开始看了,“这个不错,有讨论有思考”。
2003年,王培杰做《人间》的前身《超级辩辩辩》,在北京地区收视第一,因为名字敏感,后来改名《超级调解》。节目火爆之后,有人觉得不好,“过火”,“大团圆的结局偏少”。真人秀如何控制结局?王培杰解不开这个死结,艰难地坚持了两年,终于放弃了“调解”。
晃荡了几年,他又重回策划圈。2007年做《名师高徒》,他想“一定要做个不一样的东西”,于是想出了老师加徒弟的“真人秀”,这个节目版权最后卖给了BBC。
做相亲节目的想法,三年前隐隐约约就有了。当时选秀火爆,台里给命题作文,做《绝对唱响》,王培杰跳出来,“我反对,景台(江苏广电副总台长、卫视频道总监景立刚)也反对,我们讲到唱歌就想吐”。
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纯娱乐节目“太轻,没思考”。“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纯娱乐节目,路径我们知道”,在他看来,娱乐节目的粉丝很多是低龄人群,缺少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江苏卫视的观众群是30到40岁。“湖南娱乐积累十年,用我们擅长的去和娱乐拼,才可能赢。”另一方面,那些广告客户多是国际品牌,也不爱沾染负面的东西啊。
台里也是有苦说不出。娱乐节目这么火,不做的话,客户不答应。没办法,硬着头皮做。王培杰在《绝对唱响》里面加了一个环节“配对”,12男对12女,“情定三唱”加反转。14场连续直播,锻炼了队伍,也让他心里一动,“这是个好东西”。
2008年年底,王培杰看到英国Fremantle Media的版权节目《Take me out》(知名电视交友节目),心里想:这个节目肯定是假的。它唯一可取的地方,是亮灯灭灯,除此之外,没有“抓手”。
时间转到2009年3月,代理公司送来《Take me out》样带,他又仔细看了一遍,暗想,这东西加入“配对”的元素,会是什么样?于是开始认真和Fremantle Media谈,到10月基本谈妥,开了收据,王培杰拿着收据,又权衡了10天。
这10天出了“大乱子”。湖南卫视横刺里杀出,抢走了《Take me out》的版权,并在《非诚勿扰》正式开播前,抢先做出《我们约会吧》。难道有内鬼?但节目筹备中接触了太多人,究竟是谁走漏了消息?探究这个已经没意义。
可《非诚勿扰》舞美已经前后投入100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王培杰仔细看《非》的样片,《Take me out》原版没有VCR(视频片断),没有心动女生,除了亮灯灭灯,《非诚勿扰》和《Take me out》已经没一处相同。今年5月,BBC还曾来人谈购买《非诚勿扰》的版权,“如果有版权问题,人家怎么肯买?”
“我们从来没有抄过湖南(台)。”王培杰说。
孤独的心得
“版权采购的事儿,谁也看不准。”王培杰说,中国人口味重,复杂,社会心态浮躁,这点和国外很不一样。他去戛纳看模式大会,觉得他们的模式太简单,“50%我都想到过”,“这样的创意一晚上我就能想出来10个”。但老外就是能接受这么简单的东西,反过来中国节目输出海外,人家就接受不了,说“这东西怎么这么复杂?”
但老外也有可取之处。他们的流程设计很好,“编程能力强”。所谓“编程能力”,就是把人放进一个特殊的情境,以考察他们的真实反应,也就是“真人秀”。荒岛、密室、别墅都是情境,规则也可以营造情境。放到《非诚勿扰》,这个情境就是——相亲。
《非诚勿扰》栏目立项,台里最初的意思是请从友台挖来的综艺团队出马操刀,王培杰死活不同意,他心目中理想的主持人,是南京本地主持社会节目《零距离》的孟非。“讲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孟非就是我想要的那种主持人。”
第一期节目出来,所有人都觉得“有气场”,但不知“气场”从何而来。节目的最初几期完全是摸索,谁也不知道到底该朝哪个方向做,除了强调“真实”之外,就是觉得,“连印尼这么保守的国家都可以做,那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几期下来,从节目组到台里,都模模糊糊感觉到一些东西,那是涉及到根本理念的东西。大家最初只是觉得,江苏卫视“情感”定位不利于吸附年轻群体,于是决定针对湖南台“快乐中国”的“HAPPY”强调“HAPPYNESS”,即“幸福”而非简单快乐。
现在回头看,王培杰觉得“幸福”也不够准确,但到底是什么,他也有点说不清楚。“事实上我们当时还想过一个关键字‘爱’,给人温暖,但是也觉得抽象,不足以表达想说的东西。”
“社会进步到该有这样的节目了。”王培杰觉得,国外近些年火爆的脱口秀、真人秀,能够与传统的收视之王电视剧、新闻匹敌,一定有它的道理。省级卫视没资源做突发新闻,没有足够的空间做脱口秀,只能在电视剧上恶性竞争,与其这样,不如做真人秀。
湖南台的“约会”出来后,王培杰一打听,制作组的人都上了节目,觉得他们又走上了当年《玫瑰之约》的老路。“可能在国外是演员演,版权方提供了《制作宝典》。”
他觉得浙江台的《为爱向前冲》也匪夷所思。《非诚勿扰》的制作周期是一个月:一周面试,一周外拍,一周录制,一周播出。“那么短的时间,13集日播,真正的相亲者能天天跟着你录节目?谁有那么多时间?”
他抱怨,大家对娱乐宽容,对真实苛刻。“闫凤娇的案子在上海警方立案这么久,这么简单的事情,一查不就清楚了?”
王培杰很想跟人分享自己的心得。6月7日节目一录完,他就带着孟非和制片人王刚去参加上海电视节的真人秀研讨会。回来之后,大家不知道研讨会情况如何,就是看他情绪有点不大好。王刚在微博一语道破天机:“说实话有些失望!大家没有讨论到特别有价值的专业问题!大家对真人秀实际运作的经验也并不怎么感兴趣!”
“现在人们的心态,和10年前简单寻求‘快乐’很不相同。他们有很多社会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心理的压力,金融危机的压力,都需要排解。如果真人秀能促进这种排解,那么就有益无害。”王培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