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5年11月上旬,江苏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最后一天,两位教师代表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进行同课异构。两位教师的风格完全不同,却有一处错误相同。在探讨“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个典故时,第一位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社鼓是什么啊?”学生回答:“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教师说:“老百姓演奏社鼓说明他们生活怎么样啊?”看到学生几个不满意的回答后,又说:“生活是不是一片祥和?”学生齐声回答:“是!”于是教师总结道:“四十三年后,百姓在敌占区安静祥和地生活,已经乐不思归了。因此作者借此痛斥南宋统治的偏安。”而第二位教师则直接告诉学生百姓在沦陷区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自己是宋室子民。
两位教师的解释惊人的相同,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佛狸祠下的老百姓冤枉啊!
一、百姓冤,冤在时间
对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这样注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王玄谟军队后,追击至瓜步山(今江苏南京六合境内),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由此可知,神鸦社鼓的发生地 教师:特别好!你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进行分析的呢?
学生:从祖母给他的象笏以及祖母的自言自语中能够感受出来,祖母对作者的仕途有殷切期盼。再加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中举人,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可以感受到作者因仕途坎坷产生的内心压抑。
教师:很好。母亲、祖母、妻子先后去世,从作者不同的心境中能够感知到作者的无奈。作者的无奈表面上是对亲人去世和家庭离散的无奈。谁能回答一下更深层次的无奈是什么?
学生:从文章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家庭正在走向衰落,而作者又屡试不第,作者更深层次的无奈应该是面对家族衰亡却无力振兴的无奈。
教师:同学们对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得很好。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在于文章语言的质朴清新,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境变化。它既是作者自身的心境和经历,又是明朝读书人的普遍仕途遭遇。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只有结合时代背景对文章进行鉴赏,才能感知作者的深层次情感。
二、归有光作品鉴赏
教师:或许,有人会说,归有光在仕途上是失败的。但他在文学上是绝对成功的。(投影展示归有光的文学贡献)
教师:归有光散文属于唐宋派。他的散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家庭琐事的描写来寄托人生理想和心境。同时,他的作品独树一帜,直接影响了桐城派文人的散文创作。今天,同学们有幸学到归有光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有谁能说一下这篇文章的特点呢?
学生:文章语言比较质朴,擅长细节描写。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以及祖母言行上的相关细节等。
学生:作者的构思也非常精巧,时时刻刻将自己的心境变化看似无形却有形地穿插在叙事中,让文章更加具有内涵。我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仿佛被作者带入了他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226400) 是由荒废的行宫改造的祠庙。行宫何时变祠庙,我们不清楚。社鼓响于何时,教材没有明确。当然,首先可以排除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那时此地尚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行宫,大军守卫森严,百姓根本不可能来到此地。其次,也不是“四十三年前”。当时“烽火扬州路”,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犯,整个扬州路都有金兵劫掠,百姓“死生昼夜事也”,哪里还能祭神奏乐呢?
《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在101页写道:“‘烽火扬州’,国难当头,百姓生灵涂炭,民气可用。今日‘佛狸祠下’,人们忘记了国仇家恨,在异族帝王庙前祭祀。这种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不堪回首的感慨。”教参编写者告诉我们,这社鼓应是响于“现在”——1205年辛弃疾北望之时。如果教参所言正确,那么更是证明了举行社日祭神的百姓的冤枉啊!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社会,又有几人能说出一座破旧祠庙800年前的历史呢?在当时,多数都是文盲的平民百姓,有几人能分得清北魏太武帝是谁,拓跋焘是谁,佛狸又是谁呢?
二、百姓冤,冤在空间
南朝宋鲍照在《瓜步山楬文》中写道:“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史书记载,公元450年,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北伐,但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后拓跋焘反攻刘宋,十二月率兵至瓜步山,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宋朝王安石在《入瓜步望扬州》说:“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从这些历史和诗文中可以知道,瓜步山在长江北岸,宋朝时靠近扬州城,不然王安石也不能在瓜步山望见扬州城。
那么,在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瓜步山乃至扬州是由谁占领的?有一篇提到扬州的课文——《指南录后序》,作者是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他这样写道:“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教材这样注释:“维扬帅:指淮东制置使李庭芝。维扬:扬州,当时为淮东制置使所驻之地。”文天祥的文字告诉我们,即使到了几十年后南宋即将灭亡时,扬州城还由南宋政府控制。
也许有人被本词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所迷惑,可能会说这几句词不是告诉我们扬州是被金军所占领吗?细心的人会在“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注释中看见:“作者借此事咏叹近事,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兵败的事。”了解一下历史就会知道,宋孝宗即位后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在金朝大军胁迫下达成和议。其中关于疆土的条文这样说: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宋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予金。那“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又是什么样呢?网上搜索一下“绍兴和议”,即可知道,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陆游所写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大散关,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至于淮水就是现在的淮河,在扬州远远的北方。这样看来,“四十三年前”的战争结束后,扬州就回到大宋的怀抱之中了。
因此,在南宋的和平时期,瓜步山所在的扬州一直是南宋政府的内陆腹地,在本词写之前是,本词之后仍然是。如此说来,佛狸祠下的老百姓何其的冤枉,他们什么时候在敌占区乐不思归了呢?他们怎么安于异族的统治了呢?他们又怎么忘记自己是宋室子民了呢?
出现这样的错误也是有原因的,网络时代的快餐式学习就是罪魁之一。所以,语文教育要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让学生对课文从生活、历史、地理、文化、习俗全方面学习,让“佛狸祠下的百姓”不再冤枉!
两位教师的解释惊人的相同,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佛狸祠下的老百姓冤枉啊!
一、百姓冤,冤在时间
对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这样注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王玄谟军队后,追击至瓜步山(今江苏南京六合境内),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由此可知,神鸦社鼓的发生地 教师:特别好!你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进行分析的呢?
学生:从祖母给他的象笏以及祖母的自言自语中能够感受出来,祖母对作者的仕途有殷切期盼。再加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中举人,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可以感受到作者因仕途坎坷产生的内心压抑。
教师:很好。母亲、祖母、妻子先后去世,从作者不同的心境中能够感知到作者的无奈。作者的无奈表面上是对亲人去世和家庭离散的无奈。谁能回答一下更深层次的无奈是什么?
学生:从文章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家庭正在走向衰落,而作者又屡试不第,作者更深层次的无奈应该是面对家族衰亡却无力振兴的无奈。
教师:同学们对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得很好。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在于文章语言的质朴清新,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境变化。它既是作者自身的心境和经历,又是明朝读书人的普遍仕途遭遇。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只有结合时代背景对文章进行鉴赏,才能感知作者的深层次情感。
二、归有光作品鉴赏
教师:或许,有人会说,归有光在仕途上是失败的。但他在文学上是绝对成功的。(投影展示归有光的文学贡献)
教师:归有光散文属于唐宋派。他的散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家庭琐事的描写来寄托人生理想和心境。同时,他的作品独树一帜,直接影响了桐城派文人的散文创作。今天,同学们有幸学到归有光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有谁能说一下这篇文章的特点呢?
学生:文章语言比较质朴,擅长细节描写。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以及祖母言行上的相关细节等。
学生:作者的构思也非常精巧,时时刻刻将自己的心境变化看似无形却有形地穿插在叙事中,让文章更加具有内涵。我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仿佛被作者带入了他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226400) 是由荒废的行宫改造的祠庙。行宫何时变祠庙,我们不清楚。社鼓响于何时,教材没有明确。当然,首先可以排除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那时此地尚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行宫,大军守卫森严,百姓根本不可能来到此地。其次,也不是“四十三年前”。当时“烽火扬州路”,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犯,整个扬州路都有金兵劫掠,百姓“死生昼夜事也”,哪里还能祭神奏乐呢?
《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在101页写道:“‘烽火扬州’,国难当头,百姓生灵涂炭,民气可用。今日‘佛狸祠下’,人们忘记了国仇家恨,在异族帝王庙前祭祀。这种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不堪回首的感慨。”教参编写者告诉我们,这社鼓应是响于“现在”——1205年辛弃疾北望之时。如果教参所言正确,那么更是证明了举行社日祭神的百姓的冤枉啊!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社会,又有几人能说出一座破旧祠庙800年前的历史呢?在当时,多数都是文盲的平民百姓,有几人能分得清北魏太武帝是谁,拓跋焘是谁,佛狸又是谁呢?
二、百姓冤,冤在空间
南朝宋鲍照在《瓜步山楬文》中写道:“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史书记载,公元450年,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北伐,但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后拓跋焘反攻刘宋,十二月率兵至瓜步山,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宋朝王安石在《入瓜步望扬州》说:“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从这些历史和诗文中可以知道,瓜步山在长江北岸,宋朝时靠近扬州城,不然王安石也不能在瓜步山望见扬州城。
那么,在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瓜步山乃至扬州是由谁占领的?有一篇提到扬州的课文——《指南录后序》,作者是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他这样写道:“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教材这样注释:“维扬帅:指淮东制置使李庭芝。维扬:扬州,当时为淮东制置使所驻之地。”文天祥的文字告诉我们,即使到了几十年后南宋即将灭亡时,扬州城还由南宋政府控制。
也许有人被本词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所迷惑,可能会说这几句词不是告诉我们扬州是被金军所占领吗?细心的人会在“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注释中看见:“作者借此事咏叹近事,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兵败的事。”了解一下历史就会知道,宋孝宗即位后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在金朝大军胁迫下达成和议。其中关于疆土的条文这样说: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宋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予金。那“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又是什么样呢?网上搜索一下“绍兴和议”,即可知道,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陆游所写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大散关,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至于淮水就是现在的淮河,在扬州远远的北方。这样看来,“四十三年前”的战争结束后,扬州就回到大宋的怀抱之中了。
因此,在南宋的和平时期,瓜步山所在的扬州一直是南宋政府的内陆腹地,在本词写之前是,本词之后仍然是。如此说来,佛狸祠下的老百姓何其的冤枉,他们什么时候在敌占区乐不思归了呢?他们怎么安于异族的统治了呢?他们又怎么忘记自己是宋室子民了呢?
出现这样的错误也是有原因的,网络时代的快餐式学习就是罪魁之一。所以,语文教育要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让学生对课文从生活、历史、地理、文化、习俗全方面学习,让“佛狸祠下的百姓”不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