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着手教好初中数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工作后,从事数学教学,通过在教学中的切身经历和亲身体会,笔者围绕着“细节”这个话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
  21世纪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强烈的变革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视为经验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必须从传统的局限课堂45分钟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社会发展到今天,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
  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却不再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预习有时间
  预习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一些接受速度较慢的学生,课始预习,可以让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准备.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自觉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揣摩老师讲课的方式,产生学习活动的动力,长期锻炼,可以很好地培养自学能力.有些教师舍不得在课的开始留给学生一些预习时间,总是从一开始就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生怕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学习若缺少了思想上的准备和求知动力,一部分反应速度慢的学生也许就会落下前进的步伐.
  三、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当老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另外,通过以上方法引入,还让他们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数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四、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五、和学生多沟通
  如何更好的确立教师的参与者、引领者地位,师生间的情感与思维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大部分学生都是渴望与老师沟通、交流,但往往是不好意思或不敢与教师沟通,尤其是数学老师,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害怕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每一节成功或不成功的数学课都有其闪光的东西.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坏并不能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命运,我在数学课上就有意识的向学生表达了我的想法,提出在数学思维训练上我只不过比学生早训练了几年,“闻道在前”,加之“术业有专攻”,所以为师.提出在数学思维训练上人人都是一样的,鼓励学生不能迷信老师,要有自己的观点,学会与老师争论,要敢于怀疑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我还经常以聊天的方式引入復习课和新课,让学生在平和的状态下进行数学思维课,效果比较好.数学教师在思维训练中要相信学生,要敢于自我批判,向学生学习,学生有一点思维闪光的东西就要给予肯定,多用鼓励话语.只有经常得到教师肯定的学生,思维才会有大的进步.
  以上所述是笔者总结的几点教学中的小细节,希望能对学生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为当代中国的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
其他文献
一、作图法概述及其作用  1.作图法的概念。作图法是根据题目意思把相对抽象的知识通过图形表达出来,从而进行习题解答的一种解题方法。作图法最初应用在数学习题的解答中,这是由于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相结合的学科。高中化学解题中应用作图法在当前也极为普遍,高中化学习题的综合难度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很多习题的命题形式利用作图法进行解答,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作图法的作用。在高中化学解题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相切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位置关系.与之相关联的中考试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以相切为条件的计算题  例1 (2007年济南市)已知:如图1,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半径为1的 经过点 ,且与 轴分交于点 ,点 的坐标为 , 的延长线与 的切线 交于点 .  (1)求 的长和 的度数;  (2)求过 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题(2)求过 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一论述直接说明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开展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摒弃那种死学知识,死记硬背数学定理的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升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很多学生解题时只注重答案,而较少地分析题干,实际上考试时,对题干的准确分析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一、分析题干,全面把握题干限制条件题设条件主要是题目中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之时,带动着各个科目在教学理念、课堂上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较为全面地推动素质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课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化学实验课却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最好的平台。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化学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在化学的学习中实验是最为
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当各个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同,用常规的整体、隔离法去分析,很难避开烦琐的受力分析。而当我们从整体的视角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系统问题时可以使得问题简化,达到“秒杀”题目的效果。  一、方法介绍  若系统内有n个物体,这n个物体的质量分别m1、m2、m3…,加速度分别a1、a2、a3…,这个系统受到合外力为F合,则这个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示式为F合=
由于轻杆模型受力可以沿杆,可以不沿杆,可以被拉,可以被壓,因而成为许多高中生学习物理时倍感困惑的难点之一。其实,同学们只要紧紧抓住轻杆质量为零这一理想化特点,结合沿杆方向速度相等的约束条件,把准轻杆的脉搏,任何与轻杆相关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平时练习及高考中,会涉及有关结晶水合物的组成推断及其受热失水分析等,有的结晶水合物在教材中是有的,有的是新颖陌生的。结晶水合物的形式多样,失水过程错综复杂,又经常出现在新颖试题中,现归纳整理、分析如下。  一、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归纳  1.半水:CaSO4·12H2O(熟石膏2CaSO4·H2O)。  2.一水:(NH4)2CO3·H2O、MnSO4·H2O。  3.二水:Na2CO3·NaHCO3
我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发现,高中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粮店中广泛使用自动称米机、加油站中使用的加油枪、自动冰激凌机等现代自动装置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我们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以及对条件和结论不完备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根据探索性问题的设问,假设其存在并探索出结论,然后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