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理循:绝望的顾问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ay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游览者而言,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具有独特的魅力,只是那些迷恋橱窗的人并不知道,90多年前,这条著名的街道曾以一位外国人的名字命名——他不仅能写出洋洋洒洒的中国报道,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还试图亲手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直到今天,其生平仍在令学者们痴狂。他就是《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乔治·莫理循。
  1912年是莫理循来到中国第18年,他从报社退出的消息,着实令很多人倍感震惊。高瞻远瞩和兢兢业业的报导,让莫氏成了记者中的无冕之王,甚至紫禁城内的官员都乐意拜会他,为他提供眼花缭乱的政坛内幕,但此时,莫理循已决定为中国政府奉献他的后半生,而在当时,给了他如此影响的人物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就是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中华民国的“第一公民”。
  徒劳的影响者
  莫理循和袁世凯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02年,在初次拜会之后,他很快开始不遗余力地报导这位特殊人物。在袁世凯的邀请下,1912年8月,莫理循与民国政府签订合约,并很快开始以每月至少一篇的速度提交报告。按照他的想法,如果中国政府采用英国的管理模式,现代化可以在几年内实现。然而,对袁世凯来说,这些建议根本是无足轻重的,他并不需要向西方学习,他本人的统治已经足够,相比之下,他更看重莫理循背后的人际网络——他试图用这位记者作为传声筒,向外界说明中国的变化,并掩盖那些不为人知的动机。
  对新职务踌躇满志的莫理循很快感到了失望,他意识到,中国的问题不只在于向西方学习,其中涉及到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他的建议大部分被搁置了起来,声望则因深陷政坛而急速衰退——英国人对他的选择深感不解,将他看成专制政权的傀儡;中国人则对这个“洋人”怀有戒备之心。甚至在舆论界,他客观公正的名声也一去不返了。《纽约先驱报》驻中国记者端纳写道:“忠告是容易提供的……可是他们仍然自行其是,莫理循时常感到为难……任何人只要一受雇于中国政府,他的影响就消失了……莫理循的经历就是一个痛苦的见证。”
  中国近代史上,1914年有着激动与失望并存的特点,人们竞相为未来绘制蓝图,但处在事业低谷期的莫理循预感到,这种希望恰如他的理想,正无可救药地走向幻灭。新年之后,他给朋友亨利·戈颁写信:“有时我认为自己对总统有点儿影响,但我很失望。我看不出中华民国的国民和15年前有任何不同。”他在日记中更是大发牢骚说,政府向他隐瞒了许多重要决策,而更关心该怎样在公共场合戴帽子这样琐碎的事情。
  失落的莫理循只能继续工作,希望能影响中国走上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哪怕它只有微弱的可能。他白天将全部精力用于撰写备忘录和报告,晚上则向记者撰述他的见闻,宣传这个国家的变化并哀叹它的不幸。但这些积极的努力,只是让莫理循更加疲惫和寡言,不少人注意到,他脸上常带着恍惚的表情。现实中的失意,正让他无处可去、也无路可退,他只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虽然徒劳的忙碌只是加剧了他的沮丧和失落。
  希望仍在?
  1914年4月,莫理循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访问了南方,期待能发现一点欣欣向荣的迹象。但在汉口,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那些“倒在污秽中无人照看的死尸”还是令他深感不安。随着脚步踏入贫民区,他变得更加焦虑,因为那里的茅舍“比云南土人居住的棚子还要简陋”,而这颓丧的一切,又仿佛在对他的目标进行讽刺。“中国的现状如此可怕,”他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难怪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比不上最低程度的西方文明,当这些现象还存在时,高唱废除治外法权和平等相待只能是空话……即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中国这片肮脏的国土依旧面临被占领的危险。任何时候外国列强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侵略的借口。”
  5月,在整理好那份忧心忡忡的备忘录之后,莫理循决定暂时离开,但在临行前,他还是告诉好友蔡廷干,希望能在此行中为这个国家继续发挥作用。对年过半百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行程:首先,这是他第一次以官方身份前往海外(1912年他曾去往英国,但当时未获得正式任命),不仅如此,这还是他为改变心态所做的又一次尝试。和1912年一样,抵达伦敦的莫理循立刻陷入了媒体的包围,然而很多人注意到,英国民众对他的兴趣已经衰减。
  莫理循同样感受到了变化,在临行前,他曾向袁世凯保证,只会向外界披露事实,但他很快发现,如果不粉饰中国的现状,游说可能根本无法吸引听众和读者。在给《泰晤士报》的通讯中,他小心翼翼地掩饰着雇主对共和的玷污,并说他在武力镇压前始终保持着克制。相较之下,该负责的是那些国民党议员们,他们不仅不了解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方设法干预政府,甚至阴谋破坏它,将它带入分裂和万劫不复:
  北京有一个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大部分议员是毫无经验的学生……麻烦也就随之产生了。国会推举一个由40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来制定正式宪法,代替先前在南京起草的《临时约法》。所有这些人满怀热情,决心把一个过时的专制政体急速转变为最先进、现代的议会政体。他们无视中国的国情,更没有意识到,他们代表的不是现在中国人的思想,而是他们所希冀的未来中国人的思想。他们设想的宪法剥夺了政府所有的职能,赋予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力。尽管为起草宪法聘请了两位法学家——日本的有贺长雄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古德诺教授,但委员会并没有向这些学者请教。他们是总统聘请的,因此受到怀疑,被搁置在一边。当宪法行将完成时,矛盾发展到了顶峰,他们甚至拒绝总统的代表参加听证会……最后,由这些政敌组织的叛乱终于爆发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实现南北割据。
  如此巧言令色的辩解注定收效甚微,更何况在1914年,莫理循的报导早已不是外界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另一位著名记者——约翰·濮兰德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份报告完全掩盖了中国的现状:莫理循一方面宣称中国局势稳定;可是几乎是同时,他又选择性地无视了此起彼伏的战乱和兵变。不仅如此,莫理循说那些参政代表是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全国各方人士”,但《纽约先驱报》记者端纳却毫不隐晦地揭穿了真相:“他们仅仅是总统的工具……旧势力的一次常规动员”。   莫理循没有时间理会批评者,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到:“我没有假日,从早工作到晚。”这些工作包括讨论贷款问题,接受采访,回复信件以及接待大批的求职者。他们中有工程师、投机商、前军人和政府雇员,也有传教士、发明家以及异想天开的怪异人物。所有人几乎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游说中国政府并获得好处。莫理循游刃有余地应对着一切,对他而言,英国的工作虽然忙乱,但至少卓有成效,纵使辩护未获认可,也提高了袁世凯在西方的影响力。确定目标已实现之后,1914年8月,莫理循结束了英国之行,但他回到中国时发现,旧的问题不仅没有革除,反而因欧洲局势的动荡变得更加棘手。
  加深的惆怅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刺杀。8月,德、俄、法、英等列强先后卷入战争。在分析了局势后,莫理循极力劝说袁世凯参战:“当国民知道他们的国家与世界强国结盟为文明而战时,新生的爱国热情将得到鼓舞。在战后涉及中国命运的谈判中,中国会在和会上拥有发言权。”但他显然不知道,对这场远在欧洲的战争,袁世凯既无精力也无兴趣,他宁可将同样的精力用于加强专制,而坐视德国的在华势力被其它国家瓜分。这种迟钝很快带来了不幸,英国对德宣战后第四天,日本以“履行盟约”为借口加入了协约国,并允诺将在胜利后,把包括德国攫取的领土和权益全部归还中国。然而当战斗如火如荼之时,他们却疯狂地攫取在华利益,其先头部队沿胶济铁路南下,准备趁机控制整个山东。惊讶的莫理循前去拜访袁世凯,但后者顾左右而言他。对这位总统来说,真正的焦点是加强在国内的统治,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去卷入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莫理循的建议书最后陷入了公文旅行——如此的麻木不仁,无疑不是一个好兆头。
  莫理循感到的只有沮丧,而主权危机又只是众多挑战之一。财政亏空继续如幽灵般徘徊,填补赤字的所有努力依旧杯水车薪,甚至莫理循本人的薪金都被拖欠。最初,他报以理解的态度,因为袁世凯开诚布公地对他表示,财政收入每月是200万美元,“但花费却是它的三倍”。可让他根本无法接受的是,袁世凯本人继续用铺张打造他的威严:10月10日,民国政府耗巨资庆祝他当选总统的纪念,并在冬至大张旗鼓进行祭天仪式,坊间则流传着他“最近又娶了十个妾”的消息,虽然传闻不实,但支撑谣言的总是经过筛选的事实。
  他一无所成的处境同样没有改善,总有一种看不见、但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在阻止他的提案被政府接受,而这种力量已经集聚了数千年。政府内部的大小官僚依旧心怀猜忌,并不断用亲友乡党代替他看好的人物,这让莫理循不断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前,他之所以在底线上退让,是认为袁世凯的手腕背后,或许蕴含着某种合理的内容,而这种内容对稳定局面、迈向现代化将是有所帮助的,或者至少说,两者不是完全矛盾和对立的,但现在,察觉到政坛风波的他发现,民国或许与满清并无区别——无论他提出怎样的忠告,为它塑造良好的形象,都会被置若罔闻。因为绝大多数官僚对国家的未来漠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有何收获。不仅如此,他们的胆怯、懒散、自私和麻木,都最终将给莫理循和这片土地增加耻辱。
  长久的容忍终于在年末迎来了临界点。尽管一切没有公开爆发,但对这位寡言的记者来说,这已是相当极端的反应,他给《曼彻斯特卫报》的朋友写道:“现在袁世凯要我准备中国战后参加联盟的办法……中国自己能提出什么理由呢?中国能使自己得到什么赔偿?中国很好地履行了条约的义务了吗?中国政府实施了改革吗?”而他自己的日记中,这种情绪表达现得更加直言不讳:“它的统治阶层如此无知和腐败,国家如何能强大?中国没有海陆军,没有战略铁路,疆土被强邻军事控制的铁路分割得七零八落;没有工业,没有货币,没有警察机构,没有公共事业;地方政府和课税形式非常落后,政府除了横征暴敛别无途径;没有教育制度,没有矿业法;教育总长对教育管理和西方教育一窍不通,财政总长连基本的算术知识也没有,交通总长因过多地吸食鸦片而无精打釆,让中国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吧,看看朝鲜是怎么做的:人们指责朝鲜当局屠杀了16000名暴动者,但和中国死于饥荒和起义的数十万、上百万人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他显然已意识到,民国看上去正在经历变革中的阵痛,但根本没有改变灵魂深处的衰朽,这个国家未来十年的走向,也因此注定是可想而知的。
  黯然退场
  他的所有预测最终都成了现实:袁世凯继续在国计民生上应付了事;另一方面则大张旗鼓准备着“君主立宪”。1916年3月22日,他对外宣布中华民国灭亡,洪宪帝制时代开始。莫理循在日记中写道:“1912年我满怀希望开始为这个政府服务,现在我的失望和当时的希望一样大……袁世凯更适合当总统。”1916年6月6日,在称帝83天后,袁世凯在紫禁城的卧榻上死去。
  但莫理循的在华使命没有完结,在黎元洪、徐世昌等政府中,有人看到他继续奔走效力,甚至巴黎和会时,他还极力为中国争取利益并因此得罪日本。但这一切不是出于雄心勃勃,也不是出于沽名钓誉,事实上,仅效力于袁世凯这一尴尬的事实,就令他承受了难以想象的非议,他之所以继续工作,只是为了避免更可怕的一幕。
  中国在黑暗中积聚力量,在黑暗中等待爆发。当确定一切付出皆无济于事之后,莫理循于1918年悄然回国,昔日的雄心、沮丧和压抑则被他藏回日记本里——过度卷入政治,让他失去为自己辩护的能力,而疲惫和失望也让他无心为自己辩驳,而这一切又何尝不与1914年有关?毕竟,他在这一年收获的,不只是对中国局势的失望,还有深不见底的哀伤和冷漠。
  参考资料:
  《北京的莫理循》
  《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乔·厄·莫理循书信集》
其他文献
二战时,十几岁的手冢治虫在躲避轰炸时看到了成堆的尸体,“人的手脚就遍布四野”,那种感觉让他永生难忘。手冢治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死了,是否正身处地狱之中。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深深地改变了手冢治虫,也影响了他今后四十多年的漫画创作……  从1944年11月下旬开始,美国空军对日本的主要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空袭持续了9个月,直到日本战败投降。9个月内,美国空军共计投弹16万吨。同时,美国还在
期刊
清同治七年(1868),日本发动明治维新,从此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明治政府制定了军事扩张的“大陆政策”,把逐步吞并周边国家列为基本国策。  清光绪五年(1879),日本吞并琉球群岛并改为日本冲绳县之后,明治内阁又把朝鲜和中国东北、山东和台湾等地定为其下一步目标。  光绪十三年(1887),日本参谋本部制订了一份《讨伐清国策》,计划一旦发动侵华战争,即以主力部队攻击中国京城,制服清皇朝。之后把辽东半岛
期刊
时间:2014年3月  地点:清华附中阶梯教室  人物:清华附中创新班学生及老师  “走进圆明园”是清华附中开设的一门跨学科的校本课程,他们利用毗邻圆明园的优势,从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美术等多学科、多维度研究圆明园,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表达等学科基本能力。“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的专题讨论课,以历史学为依托,通过逐层设问,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通过研读史料和分组讨论得出
期刊
今天,汉字门里是“字”本身,如果我说其与子宫有关,或许您可能不大能接受,不打紧,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献吧。  《说文》:“字,乳也。”《广雅》:“字,生也。”何为乳?《尸子》:“胎生曰乳。”《说文》:“人及鸟生子曰乳。”哦,原本字是指怀孕或生孩子?是的,文献记载很多,如《易经》:“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山海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论衡》:“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其实也不单指人,如《
期刊
童年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1904年出生于纽约,父亲是印刷厂的工程师,母亲从事编辑工作。伯克·怀特的父亲也喜欢拍照,家里的墙上挂满了父亲拍摄的照片。伯克·怀特8岁时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参观过工厂,那里的机器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热情  伯克·怀特生来一张冷静的面容,却有一颗热情的心。她19岁时就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婚姻,那时她还在上学,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热恋促使她结婚,同时,这段婚姻也像闪电
期刊
2013年末,陈旭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至此,在北京传统的“清北人师”四大名校中,女性党委书记增至3人,其余两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此外,还有4所部属高校校长为女性,分别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  在三月,让我们一起回顾和纪念女性在中国教育史中的杰出贡献。  清末民初是中国
期刊
李存勖听说贝州、魏博之乱,当即命正任蕃汉总管的兄弟李嗣源前往平叛。石敬瑭作为李嗣源的女婿,又是亲兵“左射军”的统领,跟随李嗣源前行。  “左射军”是李嗣源最重要的护卫军团。这支部队的特点是能够左右手勾弦而射箭。通常的箭手都是右手勾弦,箭簇射向左前方,这样,如果右前方有敌,要射箭,就需要扭动腰部变换位置,而这样一来,动作较劲,射出的箭往往不准,尤其在马上,一边控驭战马的行进方向,一边扭动腰部,不方便
期刊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去世。《生活》杂志记者拍下了爱因斯坦去世后办公桌的照片,这是这位伟大人物留给我们不多的回忆之一。  在人类的一生中,如果我们工作,一张桌子几乎会在我们的工作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要有一张桌子,然后才能产生无穷的工作热情。阿兰·德伯顿曾经在其作品《工作颂歌》中这样写:“人类对工作的热情是一种盲目的意志力,同一只蛾子艰难地爬过窗台一样感人至深。”在我们还未爬上窗台之
期刊
2013年6月,别后十多年,我和朱幼棣同志再次相聚天津蓟县。幼棣同志赠送了他继《后望书》的又一部力作《怅望山河》。当时我打开书页,前四章是讲地震事件,我一口气把它读完。  掩卷细想,他不是搞地震专业的,却如此关心关注地震事件,这是出于记者和学者的社会责任与敏锐。他高举李四光这面科学泰斗的旗帜,坚信地震经过长期的科学观测研究,最终是可以实现预测、预报和预警的;他叹息大师缺失年代的困惑;他孜孜不倦查阅
期刊
1928年3月起,中国公学大起风潮,导致校长何鲁愤然离任。公学董事会先后推举于右任、蔡元培出任校长,均未如愿,理由是“于、蔡二人道德学问虽好,可惜兼职太多,恐不能专心办学”。  万般无奈之下,关心公学事务的人们想到了正在上海著述教书的胡适。4月26日,曾在中国公学任职的王云五等人邀请胡适吃饭,席上再三奉劝他出任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一时高兴,遂允为维持两个月”,就这样“套上一件镣铐”,“去做性所不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