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她们化茧成蝶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回忆梦开始的地方,也许是童年不经意的某个瞬间,在一个绚丽的舞台,如迪斯尼城堡里绽放的烟火,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愿。
  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只是仙女教母借风对灰姑娘的耳边絮语。每个孩子都是熠熠闪耀的明日之星,在2016年少儿模特大赛冬季赛上绽放光芒、夺得亚军的吴冬渝、李明珠、郭弦聆是最好的诠释。
  美丽和荣耀之外,是一路自信越走越敞亮的未来。


  吴冬渝:从小公主到大姐姐
  吴冬渝的故事,开始于2013年冬天。


  大坪龙湖时代天街,《家人》杂志举办的Showkids首席少模大赛正在进行最后一场海选。尽管只是初选,但在潮流文化中出生的孩子加上爱打扮宝贝的父母,让舞台精彩纷呈。除了常规的T台走步,架子鼓、拉丁舞、街舞、唱歌……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努力来征服评委。
  正在逛街的吴冬渝一家三口也被这些外向开朗、多才多艺的孩子们吸引了。看着4岁的女儿,父亲果断为她报了名。轮到吴冬渝上场时,他对女儿说:“宝贝,上吧,爸爸妈妈在你背后,别怕。”
  4岁的小姑娘被父母鼓励着上了海选的T台。但从未有过独自表演经历的她,把紧张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手足无措,一步三回头在人群中寻找父母,不敢看任何人,更不敢直接与评委交流。怯懦的眼神惹人爱怜,也让母亲恻隐,她向女儿竖起大拇指,示意她:“宝贝,你一定可以的。”


  在紧张之中完成T台走秀和60秒民族舞表演,吴冬渝意外得到了评委们的肯定和中肯的建议:“宝贝,你长相甜美,舞也跳得很棒,只是可能由于你练了一段时间的民族舞,使得你有点长成O型腿,不过没关系,可以通过学习走模特纠正过来。”
  4岁的孩子,在登上少模舞台之前,她在自己那方小小天地里顺利成长,父母宠长辈爱,所有人都说小姑娘可爱,会跳舞好厉害。但去到更大的舞台,看见更多优秀的同龄小朋友,她意识到自己没有那么优秀:“那些小朋友都好厉害,跳舞跳得好好,我没有她们那么大方。”
  女儿懂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知道要去追求改变,这让父母无比欣慰。
  这之后的每一年,吴冬渝都来参加首席少模的比赛,从4岁到7岁,风雨无阻。同台比赛,有人成为赢家,有人黯然泪下,就算是小小孩童,也有站在聚光灯下拿到更好名次的美好愿望,吴冬渝自然不例外。
  在拿到2016Showkids首席少模冬季赛迷你组亚军之前,小姑娘并未拿过什么好名次。但她从不气馁,父母总是鼓励她:“你看,你这次又进步了好多,下次,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她也知道自己的不足,除了胆子小,还有形体上的缺陷。前者可以通过不停上台来改变,要克服后者,父母为她请到了重庆童模培训界的金字招牌肖山老师。
  近三年的刻苦训练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带来的改变已远不止胆量和形体。不断比赛、不断提高,短短三年时间,昔日人见人爱的小公主在打开眼界后,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懂礼貌的好姑娘。
  2016年1月,吴冬渝有史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跟着韩鹏老师的团队去到酉阳桃花源录制真人秀。在家里是个任性girl,在三天的真人秀训练营,意外发掘出“懂事大姐姐”的那一面:
  同寝室妹妹换下来的袜子,她帮着洗;一群孩子一起拉练,她一定是领头又频频回头招呼伙伴们跟上的那个。但最让人感动的一幕,记录在了为父母录制的小短片里。
  镜头里,7岁的小姑娘声音略带哽咽,“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自己平时跟父母说话很不礼貌,以后要懂得对父母感恩,好好孝顺父母,好好说话……”
  这个小视频被父母珍藏着,那是他们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女儿长大了,懂事了。
  李明珠:想不到我那么棒
  “活力组亚军得主是——”2016年首席少模冬季赛的T台上,主持人小雪将声音压了压,故作神秘。时间仿佛凝滞了,陪李明珠来参加比赛的妈妈不停地搓手、跺脚,以消散自己的紧张。
  “李明珠!”铿锵有力的三个字,被念到名字的人竟有些恍惚,难以置信的表情停留在脸上,接下来,眼泪夺眶而出。
  “简直不敢相信!”时隔6个月,李明珠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依然一脸惊讶,“真的是我吗?”
  为了二女儿李明珠在艺术的路上走得更远,李家上下几乎赌上了全部的筹码。
  三年前,李明珠和年长她6岁的姐姐都是留守儿童中的一员。父母长期在云南等地打工,一年甚至见不上女儿们一面。每次通电话,听到女儿哭着说“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父亲一次比一次心酸。而新闻里不断有留守儿童发生悲剧的故事,更让父母内心焦灼。
  干脆回去,返乡创业。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创业难,先是资金短缺,然后是销售,前两年他们干脆就没想要赚钱。资金上紧张,却不能亏了孩子的教育;再辛苦,也要满足女儿的文艺梦。
  李明珠对拉丁舞很感兴趣,父亲毫不犹豫为她缴纳了不菲的学费。
  16岁的姐姐在妹妹同时报名参加的闪亮星主播小主持人才艺大赛期间,亲自撰写了演讲稿,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在手机上,每天监督妹妹认真背诵。
  而参加少模比赛,从海选到决赛,每一场都有妈妈的全程陪伴。最少4个小时,最长近10个小时,妈妈站着看完了女儿的每场比赛。她还成为李明珠最好的模特教练,每场比赛都会用手机录下女儿的精彩片段,让她下台后再回顾自己当时的表现:“尽量展现自我,把上一场吸取的经验用到下一场,这样就更好。”   懂事的李明珠也早早懂得要用“优秀”来报答家人。
  她每一件小事都严格要求自己。学了三年拉丁舞,从没有放松过对基本功的练习。“我们经常看到她回家练压腿,练旋转,参加完老师的培训,回家马上接着再练两个小时。别的孩子都在玩过家家,这孩子有时间就在家里练基本功,练舞步。”父亲介绍,言语之间既是自豪,也有对孩子的心疼。
  跳好拉丁舞并非易事。虽然没有古典舞那么残酷,不需要绝不能间歇的压腿、练腰功等,但拉丁舞对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求极高。为练一个旋转的动作,李明珠会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时间一长,脚上往往被磨出水泡,创可贴成了她随身携带的必备物件。
  同龄人中,像她这样累的,并不多。“这么累,你是怎么坚持了三年?”记者试探地问她。
  李明珠莞尔一笑,淡然回答:“累一点,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自己就更好一点。”
  听到孩子的回答,当父亲的赶紧补充:“不用太累,凡事适可而止。”转过身,他又对记者强调了自己朴实的教育原则: “对她,没有特别要求。”女儿现在就已经很好,而有文化又吃得苦的孩子,总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父亲吃过没有文化的苦,只能靠在石粉厂的实干闯出一片天,“如果我有文化,就会有很多机会,去很多平台,有团队,那就是最好的人生。”
  勤劳的父亲不想让女儿李明珠过得太辛苦,他只想她开心就好,“不是非要哪样非要哪样。 ”
  “你呢?”记者问她。
  “想当拉丁舞老师。”或许此刻,李明珠在脑海里想象着她跳舞时那飞扬的模样,“因为跳舞的时候我很快乐。”她神情自若,眼睛里冒着光。
  郭弦聆:认真才最美
  刚从北京回来没两天,郭弦聆和她的妈妈在忙碌的行程中抽空接受了采访。“去北京做什么呀?”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个小精灵组的亚军得主眼睛滴溜溜地一转,“我去拍戏了!”
  距离那场让自己飞速成长的比赛已过去快大半年,郭弦聆的脚步越来越快,眉宇间再也不见以往的怯懦。
  首次结缘少模是2015年的夏天,那也是郭弦聆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海选时,凭借一套模仿范冰冰花仙子的造型,这个面目清秀、气定神闲的小姑娘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走高冷路线的模特苗子”。
  谁知道,走秀之后的才艺表演却让这个“小女神”瞬间崩了盘:唱了一首幼儿园教的歌,但因为太紧张,跑调跑得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终于唱完歌,小弦聆逃也似地下了舞台,回到妈妈身边,低着头,不讲话,紧握的小手把裙子都抓皱了。妈妈俯下身温柔地对她说:“第一次上台,你已经很棒啦!”
  但妈妈同样知道,女儿性格太内向,本来上一场海选就该上台,轮到她了却怎么都不敢上去,这次又带她来一次,百般劝说下才迈出第一步。
  从小过于安静和内向的性子让妈妈越发不安,“她从来不让除了父母和爷爷奶奶之外的人碰,更别提跟外人说话了。”即使认识的大人跟她打招呼,她都会哇哇大哭,怎么劝都停不下来。
  不善交际、羞于展示自己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虽不算很严重的问题,但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长大,她总要学会独立面对一切陌生的人和事。
  希望孩子的人生没有短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第一次登台,虽然有点磕磕碰碰,但进入半决赛的好消息给了郭弦聆极大的信心。2016年冬季赛,她再次和妈妈来到少模的舞台,一路过关斩将,表现比上次更出色。
  郭弦聆的妈妈是人像摄影师,对美的独到见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不是堆砌,而是适宜,我只选择适合她的气质和风格的服装和妆容。”总决赛那天,她身着妈妈为她定制的孔雀礼服,一如既往地夺人眼球。
  尽管在服装上有妈妈的神助攻,但是郭弦聆当天的表现却输在了“态度”二字上。
  “可能是因为紧张,可能是衣服不合身,那天她走得漫不经心,险些在舞台上摔倒。”虽然最后还是获得了“小精灵组”亚军的好成绩,但爸爸却因为女儿敷衍的态度,气得一天没和她说话。
  已经这么努力,已经决定要走上这个舞台,为什么会分心?我们每个人都该全力以赴去做好每件事,不给自己任何借口。爸爸告诉她。
  父母的期望与失望,郭弦聆默默记在了心里。这个不善言辞的小姑娘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站墙角练站姿,纠正走路姿势,稳台风,练表情,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每天半个小时的训练都主动自觉完成,再也不会敷衍了事了。
  在接下来的全国总决赛上,她获得了泳装第一名和全国十佳童模的优异成绩。
  父母能为她做的,也许是让她什么都去尝试,除了参加比赛,画画、攀岩、游泳、溜冰、摄影、做科学实验……她都有涉足。一到假期,她还跟着父母全国各地旅行,年仅6岁的郭弦聆去过的城市就有十余座。
  “看的多了,就懂得分辨了,就知道怎么选择了。”而选择之后,就是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实践自己的人生,“我们无法对你负责,能为自己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其他文献
姐40多岁,早年在歌舞团工作,后来调到文化馆,工作清闲,保养得极好。她有一个特别宠她的老公,多年来,她每天不是弹琴就是跳舞,从未做过家务。  她老公罗哥是军人出身,人勤快爱整洁,婚后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孟姐每每弹完琴,香喷喷的饭菜已被端上桌;她去做完头发回家,桌上早有泡好的热茶等她;她跳完广场舞回来,洗澡水也早就给她烧好了。  罗哥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孟姐有时也过意不去,自责为家庭付出太少。罗哥宽
期刊
病态审美价值观的双重性  有人说,中国人如今的审美观太单一了,开始走向以范冰冰、李小璐、杨幂等新一代女星为代表的“锥子脸”时代。然而,网上却不乏反驳的帖子,会拿出王祖贤、钟楚红、邱淑贞、林青霞等老一代女星盛年时期的美照,以缅怀无整容、无PS的天然美时代。  可见,大众的审美观并不单一,也毫无问题。锥子脸可以是美的一种,但圆脸、方脸、鹅蛋脸、长脸同样可以出美女。审美真正的问题出在病态的价值观上:我们
期刊
父亲是一名军人,作为他唯一的孩子,我却很少感受到他的温暖。  他长年不在家,一回家却对我很凶。他看不惯我作为男孩子没有刚毅的一面,看不惯我动不动就哭。于是,他强迫我每天早起围着院子跑步,强迫我跟着他练习武术。  我恨他。他不在家时,母亲宠溺我,什么都依着我;他在家时,母亲即使心疼我被他严厉管教,却仍坚定地站在他那边。  我一直庆幸他不能长年在家,直到高三那年母亲突然因病离世。  他申请转业回来了。
期刊
做不了儿媳,就做女儿吧  屋子里空荡荡的,沈姨不在家,估计她又去昌平常去的那些地方了。两个月前昌平去世,沈姨就跟丢了魂似的,整个人心不在焉。  到几个熟悉的地方找,都没找到,最后在派出所门口发现了她的踪影。她在马路对面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直愣愣地瞧着派出所,那儿是昌平原来工作的地方。  “沈姨,这会儿天凉,回家吧。”我上前劝她。  “你说,昌平会不会忽然出现啊。”她眼神恍惚,神神叨叨地说。  沈姨
期刊
到婆家成了懒虫  前阵子我去婆婆家小住了一段日子,因为随身还有事要处理,所以自打进了婆家的门,我来不及跟她打招呼,打开电脑就人模狗样地开始工作了。  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对着电脑,几乎一次也没能帮婆婆做饭、做家务。婆婆也不以为然,丝毫不介意这样的“懒媳妇”,每天照样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我。  不得不承认,我婆婆是一枚至尊国宝级家务高手。  她会烙各式各样的饼,做各种我没见过的复杂菜式。她炖的汤味
期刊
写作能出人头地吗  “我要写作,我要成为一个作家。”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前一个星期,我在电话里告诉父亲。  “写作是什么?写作能干吗?”父亲问。  “写文章,写故事,写书,可以成为一个大人物。”我说。  父亲一言不发。电话里传来风扇转动的声音。  “律师呢,为什么不做律师?或者做法官呀。”  “不,不,我要写作,让我做这个。”  “写作到底是个什么破烂玩意儿,迷了你啊?写作有权有势有地位?做体面人,干
期刊
1946年2月,上海军政部审讯法庭上,李香兰被以“文化汉奸”罪判处死刑,此事轰动一时。作为当时中国著名的歌手和演员,以一曲《夜来香》走红的李香兰,如何与汉奸挂上了钩?所有人都蒙了。而命悬一线之际,她说出了更让人震惊的一句话:“我不是中国人,我是日本人。”  在中国土生土长,却是日本人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父母是日本人。父亲山口文雄因仰慕中国文化,早年来到中国“满铁”(日本傀儡政权办的公司)任职。
期刊
此外,如果确实自行要在家进行拔火罐治疗,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根据所拔部位选择适宜的罐。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  根据病情、部位决定留罐时间。一般留罐10~15分钟,但大罐吸拔力强,要适当缩短时间。  在家只能做基础性保健拔罐治疗,如祛除湿气、缓解肌肉酸痛、增加抵抗力等。  很多人以为拔完火罐就大功告成了,殊不知拔罐后留下的印子还隐藏着身体健康与否的信号。通
期刊
赵梓砚 ,7岁 ,2016首席少模(冬季赛)重庆赛区可爱精灵组季军。  是个温柔乖巧的小美女,但每次一站上T台,就会燃出不一样的自信。  代艺铭,11岁,2016首席少模(冬季赛)重庆赛区迷你组季军。  是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宝贝”。  龚妍妃,10岁,2016首席少模(冬季赛)重庆赛区活力组季军。  就读于人和街小学。是个独立自主的大女孩,对“美”
期刊
八年级校际联赛,丫丫学校主场,主队落后两分,还剩8.6秒,对方球权。眼看大势已去,却见丫丫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截断了对方发出的球,带球突破中场,在离三分球弧线还有两步的地方,起跳投篮一气呵成,终场哨响,球应声入篮。  一分险胜,全场顿时沸腾,队员和观众们一起涌向尚在发愣的丫丫。  到此,年仅12岁的丫丫不仅已是学校14岁球队的第一得分手,而且承担着美国业余篮球俱乐部(AAU)地区球队的主力组织后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