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推广缓慢的现状,本文基于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视角,在江苏省七个城市中162户生猪养殖户中进行调研,运用Logit模型分析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得出养猪场平均一年保费支出占比、意愿猪粮比标准、玉米占成本比重、养殖户对现有农业保险补贴的满意程度和对当前生猪价格的满意程度对养殖户的参保意愿存在影响。
关键词: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养殖户 参保意愿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b)-037-02
1 前言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几年生猪的市场价格遭遇大幅波动,不仅使生猪养殖面临巨大风险,也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引入理论上具有稳定生猪市场价格作用的价格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借用保险杠杆来干预市场价格。
指数保险自2013年3月《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保监会发文表示“鼓励各公司积极研究开发天气指数保险”后,就一直处在积极的探索与推广之中。2014年中央 1号文件提出“探索粮食、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5年的中央 1号文件中再一次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我国在北京市顺义区、四川、山东、甘肃、湖北等地相继实施价格指数保险,生猪养殖大省江苏省于2014年12月10日起实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指数保险试点以来推广普及率远不及传统农业保险,江苏省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也遭遇如此情况,其推广情况远不如能繁母猪保险等传统险种。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涉及靠政府、保险公司和养殖户的三方博弈。我国学者已对指数保险本身以及政策方面提出相关研究结论,并在猪粮比、补贴、保险需求与成本、推行可行性等方面提出意见措施。如周志鹏(2014)从政策创新的角度探究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运作成效和创新之处。在猪粮比方面,李丹、马彪等人(2016)以黑龙江省2010年~2015年生猪市场价格以及养殖户实际购买二等玉米价格的统计数据测算出平均猪粮比值。养殖户作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销售的最后一环,他们的投保意愿对于保险的推广普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苏苏北、苏中、苏南的162户生猪养殖户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保意愿的实证研究,以期为完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和合理建议。
2 实证模型
2.1 理论分析基础及假说构造
张跃华、史清华等学者在2007年提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属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政策型农业保险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的观点。同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研究,目前理论界主要通过构建农户消费效用函数(王敏俊,2009;张跃华,2007;施红,2008),分析养殖户购买农业保险前后的效用变化,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购买保险和其他消费品之间的平衡;保险组合效用最大化;农业分散风险的成本。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结合生猪养殖特点及生猪价格指数特点提出了如下的研究假说:一般来说,养殖户的平均年损失率越高,越倾向于通过保险分散风险;养殖户平均一年的保费支出占比越高,其规避风险的意识越强,越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保险的作用和特点,越有可能参加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作为出发指标的猪粮比标准越高,越接近养殖户期望的“保收益”,而不单单是“保本”,养殖户的意愿猪粮比越高,与目前猪粮比的差距就越大,养殖户投保意愿越低;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越大,养殖户对于补贴状况越满意,承担的经济负担越少,越有意愿投保;由于猪粮比是由猪价格与玉米的价格相比计算出来的,玉米虽作为传统的生猪饲养中的重要饲料的组成成分,但是由于养殖技术的进步玉米占饲料的比重有所调整,甚至有的生猪养殖户不再采用玉米作为饲料,所以玉米在成本占比中是否会影响到养殖户的参保意愿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考察因素;同时,由于生豬价格指数保险的触发标准为价格,因此对于猪价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农产品存在“蛛网效应”,当期价格会对后期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对当前猪价的认识也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并且假设认为,对当期价格越满意养殖户预期未来价格会下跌,越倾向于投保。以上各变量对投保意愿的预期作用方向见表1。
2.2 样本选择及统计分析
在乡(镇)样本选择上,本文在调研时兼顾了不同经济水平、地理环境以及生猪养殖情况,在江苏省南京、镇江、泰州、南通、连云港、宿迁、盐城七个市的生猪养殖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2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1%。通过对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的养殖户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性偏差,问卷结果既有信度又有效度。有关样本选择的统计分析如下。
(1)养殖户个体特征。对养殖户的文化程度和年龄的了解显示,样本中有初高中学历的占67%,小学及文盲的为8%,高中及以上为25%,说明养殖户整体受教育程度良好。养殖户年龄分布为:35岁以下占33%,30~60岁占42%,60岁以上占25%。这一现象表明目前的生猪养殖业有趋向于年轻化的趋势。
(2)养殖户需求特征分析。在回收的132份有效问卷中,有80人有意愿投保,所占比重为61%;平均每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支出占比均值为8.5%;结合自身养殖情况对猪粮比的认识中,养殖户认为合理的猪粮比指标的均值为7.6;玉米占成本比重的均值为51.93%;对于对当前保险补贴满意程度的调查中,有63%的人表示满意;对于对当前猪肉价格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有63%的人表示满意。
2.3 模型设计及实证分析
由于养殖户的投保意愿为二元离散变量,因此,养殖户愿意投保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概率采用Logit模型可表示为:
利用Eviews7.0统计软件,对132户样本养殖户的横截面数据进行 Logit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综合以上运行结果分析可知,养殖户平均一年保费支出占比、养殖户的意愿猪粮比、养殖户对补贴的满意程度在95%置信区间下显著,而玉米占成本的比重和对生猪价格的满意程度显著性较低,但由于整个模型通过T、F等检验已排除自相关、异方差等情况,模型设定较为合理,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本次数据显示结果中,玉米占成本的比重和对生猪价格的满意程度显著性较低为实际情况,可以分别在52%和32%的置信区间内解释。因此分析基本印证了上文的假设,与理论相符。养殖户平均每年保费支出占比越高、养殖户养殖过程中玉米占成本的比重越高,政府的补贴越多,对当前的价格越满意,养殖户越容易投保,相反,养殖户理想的猪粮比越大,越不愿意投保。结合各项指标可知,在各影响因素中,对补贴的态度是影响投保意愿的最大因素。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挥政府职能
3.1.1 加大财政方面的扶持力度
由于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可能带来的高风险,针对保险费率的要求,應合理分配各地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补贴比例,还可以通过保费补贴,减免营业税等形式对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的税收优惠。让保险公司和农户都切实得到优惠。
3.1.2 健全市场价格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相比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加拿大根据政府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来计算实际销售价格的方式,我国在市场价格监测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权威性方面有待提高。因此,研究发展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应当建立健全包括生猪在内的专业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检测和监测体系。
3.1.3 积极加快推出生猪期货产品
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通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有效结合,使得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反映生猪市场供求变化,让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更加合理高效。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编制合理的生猪价格指数使价格更具有说服力。
3.2 发挥保险公司职能
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重视生猪养殖中的其他成本。调研结果显示,除玉米占饲料比重大以外,大豆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借鉴美国生猪毛利润保险项目,即通过同时对肥猪的价格、玉米和大豆饲料价格而形成一种类似捆绑式期权,我国在设计保险产品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目前的饲养技术,可将玉米与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普遍成本占比较高的要素大豆组成一定的饲料价格,试改“猪粮比”为“猪料比”。
参考文献
[1] 杜鹏.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2] 张峭,汪必旺,王克.我国生猪价格保险可行性分析与方案设计要点[J].保险研究,2015(1).
[3] 李丹,马彪.基于“猪粮比”区间优化模型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6).
[4] 周志鹏.美国毛利润保险对中国保险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12).
[5] 王建国.农业保险的新趋向:价格指数保险[J].中国金融, 2012(8).
[6] 沈银书,吴敬学.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及与中国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2(4).
[7] 李明,杨军,徐志刚.生猪饲养模式对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12).
①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610307088)。
关键词: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养殖户 参保意愿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b)-037-02
1 前言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几年生猪的市场价格遭遇大幅波动,不仅使生猪养殖面临巨大风险,也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引入理论上具有稳定生猪市场价格作用的价格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借用保险杠杆来干预市场价格。
指数保险自2013年3月《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保监会发文表示“鼓励各公司积极研究开发天气指数保险”后,就一直处在积极的探索与推广之中。2014年中央 1号文件提出“探索粮食、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5年的中央 1号文件中再一次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我国在北京市顺义区、四川、山东、甘肃、湖北等地相继实施价格指数保险,生猪养殖大省江苏省于2014年12月10日起实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指数保险试点以来推广普及率远不及传统农业保险,江苏省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也遭遇如此情况,其推广情况远不如能繁母猪保险等传统险种。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涉及靠政府、保险公司和养殖户的三方博弈。我国学者已对指数保险本身以及政策方面提出相关研究结论,并在猪粮比、补贴、保险需求与成本、推行可行性等方面提出意见措施。如周志鹏(2014)从政策创新的角度探究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运作成效和创新之处。在猪粮比方面,李丹、马彪等人(2016)以黑龙江省2010年~2015年生猪市场价格以及养殖户实际购买二等玉米价格的统计数据测算出平均猪粮比值。养殖户作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销售的最后一环,他们的投保意愿对于保险的推广普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苏苏北、苏中、苏南的162户生猪养殖户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保意愿的实证研究,以期为完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和合理建议。
2 实证模型
2.1 理论分析基础及假说构造
张跃华、史清华等学者在2007年提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属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政策型农业保险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的观点。同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研究,目前理论界主要通过构建农户消费效用函数(王敏俊,2009;张跃华,2007;施红,2008),分析养殖户购买农业保险前后的效用变化,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购买保险和其他消费品之间的平衡;保险组合效用最大化;农业分散风险的成本。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结合生猪养殖特点及生猪价格指数特点提出了如下的研究假说:一般来说,养殖户的平均年损失率越高,越倾向于通过保险分散风险;养殖户平均一年的保费支出占比越高,其规避风险的意识越强,越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保险的作用和特点,越有可能参加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作为出发指标的猪粮比标准越高,越接近养殖户期望的“保收益”,而不单单是“保本”,养殖户的意愿猪粮比越高,与目前猪粮比的差距就越大,养殖户投保意愿越低;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越大,养殖户对于补贴状况越满意,承担的经济负担越少,越有意愿投保;由于猪粮比是由猪价格与玉米的价格相比计算出来的,玉米虽作为传统的生猪饲养中的重要饲料的组成成分,但是由于养殖技术的进步玉米占饲料的比重有所调整,甚至有的生猪养殖户不再采用玉米作为饲料,所以玉米在成本占比中是否会影响到养殖户的参保意愿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考察因素;同时,由于生豬价格指数保险的触发标准为价格,因此对于猪价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农产品存在“蛛网效应”,当期价格会对后期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对当前猪价的认识也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并且假设认为,对当期价格越满意养殖户预期未来价格会下跌,越倾向于投保。以上各变量对投保意愿的预期作用方向见表1。
2.2 样本选择及统计分析
在乡(镇)样本选择上,本文在调研时兼顾了不同经济水平、地理环境以及生猪养殖情况,在江苏省南京、镇江、泰州、南通、连云港、宿迁、盐城七个市的生猪养殖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2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1%。通过对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的养殖户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性偏差,问卷结果既有信度又有效度。有关样本选择的统计分析如下。
(1)养殖户个体特征。对养殖户的文化程度和年龄的了解显示,样本中有初高中学历的占67%,小学及文盲的为8%,高中及以上为25%,说明养殖户整体受教育程度良好。养殖户年龄分布为:35岁以下占33%,30~60岁占42%,60岁以上占25%。这一现象表明目前的生猪养殖业有趋向于年轻化的趋势。
(2)养殖户需求特征分析。在回收的132份有效问卷中,有80人有意愿投保,所占比重为61%;平均每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支出占比均值为8.5%;结合自身养殖情况对猪粮比的认识中,养殖户认为合理的猪粮比指标的均值为7.6;玉米占成本比重的均值为51.93%;对于对当前保险补贴满意程度的调查中,有63%的人表示满意;对于对当前猪肉价格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有63%的人表示满意。
2.3 模型设计及实证分析
由于养殖户的投保意愿为二元离散变量,因此,养殖户愿意投保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概率采用Logit模型可表示为:
利用Eviews7.0统计软件,对132户样本养殖户的横截面数据进行 Logit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综合以上运行结果分析可知,养殖户平均一年保费支出占比、养殖户的意愿猪粮比、养殖户对补贴的满意程度在95%置信区间下显著,而玉米占成本的比重和对生猪价格的满意程度显著性较低,但由于整个模型通过T、F等检验已排除自相关、异方差等情况,模型设定较为合理,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本次数据显示结果中,玉米占成本的比重和对生猪价格的满意程度显著性较低为实际情况,可以分别在52%和32%的置信区间内解释。因此分析基本印证了上文的假设,与理论相符。养殖户平均每年保费支出占比越高、养殖户养殖过程中玉米占成本的比重越高,政府的补贴越多,对当前的价格越满意,养殖户越容易投保,相反,养殖户理想的猪粮比越大,越不愿意投保。结合各项指标可知,在各影响因素中,对补贴的态度是影响投保意愿的最大因素。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挥政府职能
3.1.1 加大财政方面的扶持力度
由于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可能带来的高风险,针对保险费率的要求,應合理分配各地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补贴比例,还可以通过保费补贴,减免营业税等形式对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的税收优惠。让保险公司和农户都切实得到优惠。
3.1.2 健全市场价格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相比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加拿大根据政府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来计算实际销售价格的方式,我国在市场价格监测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权威性方面有待提高。因此,研究发展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应当建立健全包括生猪在内的专业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检测和监测体系。
3.1.3 积极加快推出生猪期货产品
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通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有效结合,使得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反映生猪市场供求变化,让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更加合理高效。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编制合理的生猪价格指数使价格更具有说服力。
3.2 发挥保险公司职能
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重视生猪养殖中的其他成本。调研结果显示,除玉米占饲料比重大以外,大豆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借鉴美国生猪毛利润保险项目,即通过同时对肥猪的价格、玉米和大豆饲料价格而形成一种类似捆绑式期权,我国在设计保险产品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目前的饲养技术,可将玉米与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普遍成本占比较高的要素大豆组成一定的饲料价格,试改“猪粮比”为“猪料比”。
参考文献
[1] 杜鹏.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2] 张峭,汪必旺,王克.我国生猪价格保险可行性分析与方案设计要点[J].保险研究,2015(1).
[3] 李丹,马彪.基于“猪粮比”区间优化模型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6).
[4] 周志鹏.美国毛利润保险对中国保险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12).
[5] 王建国.农业保险的新趋向:价格指数保险[J].中国金融, 2012(8).
[6] 沈银书,吴敬学.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及与中国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2(4).
[7] 李明,杨军,徐志刚.生猪饲养模式对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12).
①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61030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