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菌肥对保护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朝阳市喀左县蔬菜保护地用秸秆覆盖进行栽培定位试验,未覆盖秸秆及未加菌肥的土壤作为对照(CK);只覆盖秸秆未加生物菌肥的土壤为1#;覆盖秸秆同时加生物菌肥的土壤为2#,每隔一定时间采集土壤样品。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真菌数量。土壤微生物数量: 2#>1#>CK;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2#>1#>CK,这几种酶的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蔬菜保护地;秸秆覆盖;生物菌肥;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S14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1-0107-04
  作物秸秆是作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也较高。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妨碍交通 ,而且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破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减少,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生态系统恶化,作物产量下降。而国内外实验和实践都证明了秸秆还田既有利于更新土壤有机质,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增加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储量,促进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有效供应,还可改善土壤的孔隙、团聚、坚实性等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增强各种土壤酶的活性,使作物较好较快地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
  土壤酶是一种具有蛋白质性质的高分子生物催化剂,对土壤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质转化过程起催化作用。土壤酶活性是指土壤中胞外酶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能力,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土重的底物剩余量或产物生成量表示。它是评价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其活性的增强能促进土壤的代谢作用,从而使土壤养分形态发生变化,提高肥力,改善土壤性质。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可侧面了解土壤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以往研究多数注重土壤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而对涉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朝阳地区的土壤为半干旱地区黑土,土壤酶测定以磷酸酶、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其肥力水平的酶活性指标
  尽管对土壤变化高度敏感,土壤微生物成分经常被忽视。实际上,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由土壤微生物机制所控制,土壤生物是目前可用的最敏感的生物标记之一,在能够精确地测定土壤有机质变化之前,微生物群体动态是土壤微妙变化的最好证明。所以,土壤微生物参数将很有潜力成为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因此,研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样品土样采自喀左县蔬菜保护地,种植作物为茄子。在定植作物前,挖沟、放秸秆、撒菌肥,覆盖20 cm的土,之后定植作物,15天左右取一次土样。取样采用5点法,深度为20~30 cm,风干后过20目筛备用。未覆盖秸秆及未加菌肥的土壤作为对照;只覆盖秸秆未加菌肥的土壤为1#;覆盖秸秆同时加菌肥的土壤为2#。
  112仪器与药品仪器:水浴摇床:SHZ-82(金坛市华龙试验仪器厂):可见分光光度计:T6(北京普析通用公司);药品:柠檬酸、苯酚钠、高锰酸钾、安替比啉等,均为分析纯。
  12试验方法
  121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进行细菌和真菌的菌数检测。细菌培养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真菌采用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
  122土壤酶活性的测定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用苯酚钠比色法测定脲酶活性;用DNS比色法测定转化酶活性,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
  ①土壤脲酶活性测定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配制好的氮溶液(01 mg/ml)10 ml,定容至100 ml吸取1,3,5,7,9,11,13 ml移至50 ml容量瓶,加水至20 ml,再加入4 ml苯酚钠,混合,加入3 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 min,用水稀释至刻度。将着色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578 nm处进行比色测定,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
  样品测定:称取5 g过1 mm筛的风干土样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甲苯并放置15 min;加入10%尿素溶液10 ml和柠檬酸缓冲液(pH 67)20 ml,混合均匀,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4 h;用38℃水定容,过滤;吸取2 ml滤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振荡,然后加入苯酚钠4 ml,仔细混合,再加入次氯酸钠3ml,充分摇荡,放置20 min,用水稀释至刻度,溶液呈现(靛)酚的蓝色;于578 nm处进行比色测定,同时设无土对照及无基质对照。
  ②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酚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1、3、5、7、9、11和13 ml稀释的酚工作液(10 μg/ml)于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蒸馏水20 ml,再加入pH 96的硼酸盐缓冲液5 ml ,质量分数为20%的4-氨基安替吡啉溶液05 ml ,质量分数为8%的铁氰化钾溶液05 ml,摇匀显色20 min,这时显青色,定容,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578 nm处比色,以工作液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准确称取土样5 g置于50 ml三角瓶中,加5滴甲苯,轻摇混匀,静置15 min,加入05%磷酸苯二钠溶液20 ml,仔细混合后将混合物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12 h。培养结束后摇匀过滤,取5 ml滤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pH 98的NH4Cl-NH4OH缓冲液025 ml,2%的 4-氨基安替吡啉溶液05 ml,8%的铁氰化钾溶液05 ml,摇匀,显色20 min,定容,于波长578 nm处测定光密度,同时设置无土对照和无基质对照。
  ③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准确称取土样5 g于三角瓶中,加水40 ml和03%H2O2 5 ml,置于摇床上37℃振荡2 h,再加入3mol/L H2SO4 5 ml,过滤,取滤液25 ml,用01 mol/L KMnO4滴至粉红色,同时做空白对照。   ④土壤转化酶活性的测定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制作:精确配制1 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取0、02、04、06、08、10、12 ml,依次加入10 ml刻度试管中,用水补足2 ml,分别加入DNS 15 ml,沸水浴5 min,冷却,定容,540 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准确称取土样1 g于10 ml刻度试管中,加入2 ml水,混匀,加入02 ml甲苯处理15 min,然后加入磷酸缓冲液配制的5%蔗糖溶液3 ml,于37℃条件下反应,同时设不加土样的和不加蔗糖的对照处理,反应21 h后,用38℃水定容至10 ml,继续培养1 h,取上清2 ml,加入DNS试剂15 ml,煮沸5 min,降温后定容至10 ml,于540 nm处测定光密度。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在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的数量要比真菌数量多,至少是两个数量级,在土壤微生物中占绝对优势。随着作物的生长,微生物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这是由于植物根系的生长,给微生物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可以看出,土壤微生物数量为2#>1#>CK,CK土壤中的微生物只能利用自然提供的养分进行繁殖和生长,1#土壤中有少数土著菌对秸秆有分解作用,为微生物提供了部分养分,而2#土壤有添加的生物菌肥,加速了秸秆的发酵分解,产生了大量的有机质等,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数量
  会迅速增加。同时也看出,秸秆还田对改善各类土壤细菌营养条件与提高土壤细菌活性有重要的作用,秸秆覆盖与土壤微生物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秸秆覆盖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反过来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提高也会加快秸秆的腐解。22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
  由表2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酶活性逐步增长。其中,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变化不明显;磷酸酶到后期增加幅度比较大,说明土壤中磷元素在逐渐减少,促进了其分解无机磷的活性。过氧化氢酶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而有利于防止过氧化氢对生物体的毒害,具有保护酶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土壤的碱解氮含量有很大关系。磷酸酶能够催化磷酸单酯的水解及无机磷酸释放,而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适应酶,当植物缺磷时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其活性随磷素含量的上升而降低。脲酶能分解有机物,促进其水解生成氨和CO2,其中氨是氮素营养的直接来源,因此脲酶活性可表示土壤氮素供应状况。而转化酶活性对土壤有机碳的循环起决定作用,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能够导致转化酶底物诱导作用明显。
  土壤酶活性总的趋势是2#>1#>CK。
  秸秆还田试验中,施入的秸秆残骸分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碳源,加速微生物繁殖和生长,改善土壤的物化性状,同时秸秆本身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酶,
  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因此长期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土壤中脲酶、转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
  3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作物的生长,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而土壤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随之增加,其中转化酶活性在作物生长后期增加幅度较大,说明土壤中蔗糖的含量比较大,这与秸秆后期的快速分解有很大的关系。以上说明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有明显的相关性。生物菌肥能有效地促进秸秆分解,表现为2#>1#>CK。参考文献:
  [1]陈慧,郝慧荣,熊君,等.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755-2759
  [2]王明道,吴宗伟,原增艳,等.怀地黄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2(5):0532-0538
  [3]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4]邱莉萍,刘军,王益权,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
  [5]任天志.持续农业中的土壤生物指标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1):68-75
  [6]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等.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3:60-65
  [7]张振江.长期麦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8,29(4):154-155
  [8]王岳坤,洪葵.红树林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5,26(3):109-114山 东 农 业 科 学2013,45(1):117~121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其他文献
摘要:烟葡1号是从8612中选出的早熟变异株,通过SRAP分子标记分析,确定是8612的芽变。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除了保持母本的大粒、无核、抗病、丰产的特性外,最突出的优点是果实着色良好,成熟期提早15~20天,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早熟优良设施栽培品种。  关键词:葡萄;早熟芽变;烟葡1号  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1-0128-02  葡
期刊
摘要:根据山东省肉羊主要养殖区的产业调研情况,阐述了全省肉羊养殖、屠宰及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肉羊;屠宰;加工;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S826.9+2(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18-05  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是一种营养保健肉质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期刊
摘要:都市农业园区的出现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对济南市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分析,针对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济南市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对策,为园区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济南;都市农业园区;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1-0152-03  自2009年开始,按照“面上提升、点上突破、分类建设、梯
期刊
摘要:回顾了农业物联网应用的重点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向阳坡生态园区的农业物联网建设为着力点,针对温室、塑料大棚和大田,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温室农业物联网立体交叉综合应用模式。该模式强调节点和多样化的终端应用,尝试提出了大田分布式物联网节点的布局模式,初步搭建了大田种植区耦合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空间信息平台;并突出农机和农艺建模的融合,指出了农业信息建模是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研究应用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为进一步
期刊
摘要:从优质花生鲁花14的cDNA文库中发现一条序列,全长为1 399 bp,3′端含有polyA尾,通过blastx搜索得知其为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AhSTK。以该花生cDNA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得到花生AhSTK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hST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389 kD,等电点为642,编码的蛋白质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预测定位于细
期刊
摘要:采用陷阱法和植株拍打法,在崂山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2个茶园进行系统调查和标本采集,初步调查到茶园蜘蛛13科27种。优势种为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和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分别占蜘蛛总数的634%和160%。介绍了茶园蜘蛛种群以及2个优势种的年度消长规律。研究表明,连续降雨可影响蜘蛛数量,使用化学农药对蜘蛛存活影响较大。茶园种植
期刊
摘要:滑菇子实体多糖(fruiting body polysaccharide,FPS)在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Plackett- Burman试验和响应面方法得到FPS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次数255,乙醇浓度95%,乙醇倍数322倍,其理论预测值为2488%;对提取参数取整后,其实验值为2453%。在FPS浓度为500 mg/L时,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DPPH的自由基
期刊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第一大病害。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从马铃薯野生种质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并将其转化到优良栽培品种中,是提高马铃薯晚疫病抗性高效快捷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有多个来自不同野生种质资源中的晚疫病抗性基因被分离或定位。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  中图分类号:S4353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
期刊
摘要:在山东济南和浙江杭州、河南焦作三地进行了毒死蜱在花生上最终残留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毒死蜱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施药后到采收期时花生中的毒死蜱残留量均低于0.2 mg/kg。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用于防治花生蛴螬,施药剂量不超过2 250 g a.i./hm2 (推荐高剂量)、施药1次是安全的。  关键词:毒死蜱;花生;气相色谱;残留  中图分类号:Q78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
期刊
摘要:赤霉素2-氧化酶(GA2ox)是赤霉素合成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的一种关键酶,催化有活性的赤霉素生成无活性的赤霉素。从花生荚果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组序列中筛选到GA2ox的基因片段,采用5′-RACE方法克隆了花生GA2ox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花生GA2ox蛋白氨基酸序列含有和其他植物同样保守的结构域。通过qRT-PCR技术对GA2ox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析,发现所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