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然与美的交响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xia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海上》反映了埋藏于冰心内心深处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一个玲珑剔透的少女对于生命、自然与爱的深切的思索。对于文中的饱受着丧女之痛的老者,冰心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老人和孩童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进入文字的世界以后往往具有多重的意蕴。在冰心的笔下:老人的形象象征了人类生命的“残缺”,老人脸上的泪水象征了人类在遭受了自然与社会的打击之后的无奈与伤痛。“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里去的时候,父亲就不能找他回来吗?”痛苦与超越、生命和死亡,冰心借用一个稚嫩的少女的眼睛表现出对人类的苦难的富有人道主义情怀的关切和对生命奥秘的深长的思索。
  冰心的散文充满细腻精致的女性柔情和含蓄温婉的东方意境美。在冰心的文章里,自然、爱、美构成了其圆融、和谐而优美的生命世界。对冰心而言,爱是其文字乃至人生、宇宙的起源与终点。冰心得天独厚的家世,幸福的童年生活与美满的青年生活培养了她对爱的基本的信仰,留学美国的经验又使冰心进一步融合了基督教的博爱理念。而这所有的一切建构了冰心终生不变、至死不渝的对爱的信仰。在这一点上,冰心与现代史上另外一名浪漫主义的诗人徐志摩存在着共性的基础。自然在冰心的世界里往往幻化成海的符号。冰心生长在海边,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海的波浪、声音、气息给了冰心最初的灵感和最久远的激励。在冰心的笔下,大海具有多重的意义:一方面是人化的自然,反映了主体的喜怒哀乐和对现实的深切思考;另一方面,大海是与残酷、冰冷的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神秘、遥远的存在,是来自神性世界的化解俗世的喧嚣嘈杂获得心灵与精神的宁静与安谧的力量,是来自天堂的像是携带着温暖与慰藉的母亲的胸怀,是由文字符号构建的人类的最终的精神家园。而冰心散文的美,首先在于其文字构造的形态美,段落的回环往复的节奏美,写景的细腻精致的意境美等形成的散文的外在美。另外,就是其中蕴含的内在的质素,这种素质并不体现于澎湃起伏、披荆斩棘的雄性力量,而是孕育着博大的爱的信仰和生的坚韧的由内而外的柔性的力量。这种柔性的力量与雄性的力量一起构筑了一个民族刚柔并济的力量的源泉。
其他文献
“我们的人生,也都是租来的。没有一种东西,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真正属于我们。”读罢文章《租来的人生》,作者精辟的言语让我的内心也不免沉重起来,对人生,我们许多时候缺乏的就是发自内心的反省。  作为台湾知名作家的吴淡如女士,其作品多以励志、爱情为轴心,把她对于人生挣扎的体验、坦然诚实的生命价值观拿出来与读者分享,提供给读者以思考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或许我们都曾遇到过和作者相似的经历,但却鲜有人能
期刊
人生在世,生存是第一位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往往是先满足了最基本的需要,才会追求后面的需要。而当各种需要都相对得以满足的时候,万物之灵的人却很可能逆向思维,回归本原。是重新设计人生,还是为寻求刺激,领异标新,则因人而异。就“生理需要”而言。有一些人,不為食物、住所、睡眠等的“有无”发
期刊
我教过一个锦心绣口的学生,他叫杨莽,特别善于驾驭汉语言文字。判他的作文时,我总声称自己“不舍卒读”——舍不得一口气读完,就像吃最可口的东西,忍不住要省着吃,细细品味并努力延长那美妙无比的滋味。  杨莽是这样描摹春天的:“春天,点亮了花朵,唤醒了蜂蝶,打痛了百灵。”  杨莽是这样描写水滴的:“一滴水,落在平静的湖面。湖水说:痒——”  原来,“痛”和“痒”还可以这样用,我好崇拜我卓异不凡的学生!  
期刊
“江南”专题散文阅读    [导语]  仅两个字,江南,越千年,传承不朽。  马蹄踏碎,斯物渐远。频频回首中放不下的却是那一年一年的岁月。岁月太沉,如何再载着梦里梦外的含蓄典雅?若要流逝,就留下这些凄婉回肠的文字。寻求不朽。莫再留暗月下的箫声于故人耳畔,莫再让故人听余音空感怀。我的江南,不在水之南,只在心之底!  从古远的荒凉蛮地到中古的繁华鼎盛,再到现代的衰颓凄怨,这哀叹中的刻骨伤痛如何能承受?
期刊
天空像一条倒立的河,倾下满城的忧伤。我呆望着水天苍茫。那是一场梧桐雨,雨中的空旷,挂在睫毛上。    一    默默地坐在梧桐树下,双手抱膝,静静看着树叶一片一片纷乱地下坠,落在我脚边弛然而卧。悄悄地看着夕阳画出山坡的轮廓,看着群岚渐渐暗淡。如果没有天空,云到哪里停泊?如果没有云,天空会不会寂寞?  是不是习惯了罗织起的一片片寒荒?是不是习惯了看枯槁的叶片纷纷落尽?还是害怕那生命的脉络清晰可见?努
期刊
流年碎时引领命运的纵线,青春是纵线上连绵的点,这些点氤氲着希望,撑起我们闪亮的未来。  上一个路口已经沉淀为一扇阖扉缄默的门,在星光渐起的夜晚,寂寞地茕守。邡段老去的时光,摊开它掌心的脉络,我清晰地看见镌刻在里面的深深的年轮,紫陌茌苒,冰澌溶泻,新桐初露,助长了我的惆怅。沉沉月华敛去悲凉,而那些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在门前夜夜笙歌。一道时间的缝隙穿透了它,阢陧殆尽,我回首,粲然迎接下一个路口。  这
期刊
[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人物传记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常考内容,综观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笔者发现选这种阅读的机率有上升的趋势。如2007年高考宁夏海南卷选了《叶圣陶在四川》这篇传记,2008年高考江苏卷考的人物传记是《晚清学人杨守敬》。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考的是《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山东卷所选的人物传记是《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特别是2008年,全国18份高考语文试
期刊
贾平凹说:“真正好的散文,不在于它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多少东西,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周克武的《月是故乡明》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  客观地说,无论何处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人附着在月亮之上的情感。作者不吝笔墨,大事渲染故乡的月光盛宴,缘于对故乡明月的极度喜爱。那场景,简直就是一份作者恩赐给读者的视觉和精神的饕餮大餐,让我们沉醉于温柔的乡情乡恋之中而无法自拔。那明亮皎洁的乡村
期刊
岁月中,有一种另类的芬芳,叫书香。走进方叶的散文,沐浴着古典的清风,细细品味,静静享受,那份耐人寻味的美与芬芳,在心田流转,让人如痴如醉,惹人遐思无限。  读方叶的《泊》,你就如登上了一条古色古香的画舫,触目皆是古典的静美,船轻轻地摇,你的心也随之荡漾。他所写的景和物,皆是充盈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意象。比如断崖野水、江雪秋月,比如荷香柳浪、渔火归帆,比如青箬笠绿蓑衣,这些山水风物被作者描绘成一幅幅
期刊
以一则两千字的文章,来写一位历经坎坷与磨难的母亲的一生,其篇幅和容量显然是不足的。然而,无论谁读这篇文章,都会产生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动和一份无法释却的情怀。  浓于真——  作品以母亲一生的磨难、忍耐、不屈与牺牲,赞扬了母亲的伟大与坚韧,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一颗蓬勃着母性之爱的崇高与不屈的心灵。  母亲是一位曾经历过“挥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时代”,并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