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良善教育的德性之基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彰显了我国建设德性大国的风范。德性大国,是文明大国和文明软实力的重要内涵,德性大国,召唤德性教育。德性教育,是指具有德性之基的整体教育,强调德性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是一种真正的良善教育。良善教育不仅体现善意,更注重善行、善制和良善文化,让教育充满德性味道,实现可持续的善果,即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个人认为,良善教育的德性之基是一个六位一体的有机体:知之美德、师之有德、生之成德、行之合德、制之聚德、文之养德。具体而言,通过知之美德,实现教育知识的德性之基;通过师之有德,实现教育发生的德性之基;通过生之成德,奠定教育目的和结果的德性之基;通过行之合德,夯实教育实践的德性之基;通过制之聚德,保障教育制度的德性之基;通过文之养德,彰显教育文化的德性之基。限于篇幅,我这里重点谈谈“师之有德”“行之合德”与“文之养德”这三大良善教育的德性之基。
  师之有德
  我们常把教师比做“蜡烛”“园丁”和“灵魂的工程师”,赞美蜡烛的点亮之功、园丁的灌溉之劳、工程师的塑造之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良善教育的发生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意义。的确,教育的发生离不开教师。教师在良善教育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才更有利于促进真正良善教育的发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呢?毫无疑问,师之有德是其根基。
  良善教育本是一项唤醒灵魂的事业。学生灵魂之觉醒与升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灵魂的崇高与丰盈。我们常言:“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灵魂为什么能召唤另一个灵魂?就在于这个灵魂是高贵的,是有魅力的,是有德性的,是能吸引人、感化人的。从灵魂的碰撞、灵魂的激发、灵魂的感召与感化这个意义上说,师之有德是真正良善教育发生的前提与基础。
  良善教育又是一项持久且需勇气、耐心和毅力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需要教学勇气”(帕尔默),这些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做好教育事业实属不易。唯有有德之师,方可承担教育之重任,为教育事业而奉献终生。师之有德,为教师全心全意投身于立德树人事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师之有德是真正良善教育发生的动力基础。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有德之师?什么样的德性才有助于教师成就良善的教育事业呢?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最需要有这种奉献精神。在这个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谈“奉献”,似乎让人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恰恰相反,在奉献精神稀缺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冷静地、理性地思考奉献精神,思考它于教育事业、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我们需要追问,教师奉献精神源于何处?我们需要找到教师奉献精神的源头活水。个人认为,教师奉献精神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对教育的信仰。只有教师充满了对学生的热爱、关爱与关怀,良善教育的发生才具有了不竭的动力;只有有一颗关爱学生成長之心,教师才可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所倡导的关心教育,认为有德之师需要在师生关系中践行关爱伦理精神。
  有德之师,固然需要对学生的爱,但这种爱又源于何处呢?每个孩子、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特的、活泼的生命个体,其本身充满着生命的惊奇,充满了可爱之处。除学生本身的可爱性之外,我还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源于自己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这是教师成长的诗学。每位教师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追寻自身的价值,而教师的生命价值与学生的生命成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谓是“命运共同体”。教师的存在價值,只有在学生点滴进步、不断成长,只有在学生成德成人之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在教学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当我们看到学生们的快乐成长与生命绽放,那种欣喜与幸福感会油然而生。而当我们形成了师生“命运共同体”的教育信仰时,教师对教育使命和自身专业的认同也就升华到了信念、信仰的层次和境界。这时,我们对学生的关爱,对自身专业的热爱会使得自己形成一种神圣的教育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促使自身在立德树人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上下求索,不断成长。
  有德之师,不仅意味着有源于爱与信仰的奉献精神,也意味着有立足于民族和时代发展的理性精神。有德之师,不仅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不断应时代之需,民族与国家发展之需丰富和发展师德内涵,创新和引领新的师德文化。例如,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教师应继承传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情怀,并赋予这种情怀一种新的内涵,这种新的内涵应具有“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双重意蕴。同时,我们教师应具有建构中外文化“共通体”意识,注意这里的“共通体”并非“共同体”,强调的是教师应具备跨文化素养,具备融通本土文化与他者文化的素养。特别是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需要增强一种全球共善意识,更需要一种富有人类情怀的共享教育,从而迈向人类教育的“共通体”。
  行之合德
  如果说师之有德,是良善教育发生的德性之基,那么行之合德则是良善教育实践的德性之基。何谓行之合德?它是指良善教育实践或行动要合乎德性。具体来说,是指良善教育既要有合乎德性的实践目的,也要有合乎德性的实践方式。
  良善教育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成人。而成德是成人的核心要素。著名教育学者谢维和教授在《谈核心素养的“资格”》一文中指出:“教育领域中大量的事实已经越来越倾向一种‘道德假设’,即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平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可见,德性发展,在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中具有坚实基础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德性是良善教育实践的核心目的,而培养学生的德性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批判力、道德想象力和道德执行力。道德批判力为学生成德提供最有力的理性武器,是生之成德的前提;道德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他者”伦理意识,进而打破学校生活的经验局限,将学生的自我道德发展与广阔的社会、历史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生之成德的关键;道德执行力集中体现为一种道德意志力,它搭建道德理想、道德律定、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与道德行动之间的桥梁,成为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向道德实践转化的关键,是生之成德的保障。   良善教育的“行之合德”,不仅要求教育实践目的合乎德性,也要求教育实践行为方式本身也合乎德性。那么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方式才合乎德性呢?
  首先,平等、公平、民主、包容的教育实践方式是合乎德性教育的首要方式。具体来说,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继承发扬“有教无类”的优良教育传统,不论学生何种家庭出生、何种社会背景、何种社会阶层或地位、何种成长经历、何种先天资质,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每一位学生保持主体间性的关系,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注重平等的对话教学,包容学生的学习错误,积极地看待学生的学习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其次,关怀的教育实践方式是合乎德性教育的最显著方式。在具体的关怀教育实践中要贯彻落实这三个主要方面:以“全人关怀”为主要内容,以“接受关怀”为主要方式,以“回馈关怀”為主要结果。“全人关怀”,即关怀学生的身体、心理、语言、社会性与心灵五位一体的有机发展;“接受关怀”,要求关怀者以被关怀者的接受意识为基础,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教师的关怀;“回馈关怀”,不仅指被关怀者学生产生了对关怀者教师的认同,并滋生了感恩或感激等积极情感,而且指学生在老师与其他同学的关心下,自觉地全面发展自身,并学会了关心、关怀他人与他者。
  最后,正义的教育实践方式是合乎德性教育的重要方式。这里涉及三种基本正义伦理,即分配正義、能力正义与承认正义。“分配正义”指教育实践中,资源的分配要公正合理,特别是要坚持教育资源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能力正义”倡导对非个人的社会结构性原因或先天的原因导致的能力缺陷或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扶助,例如对先天的残疾人给予特殊的教育关照;“承认正义”所倡导的是一种心理与文化层面的平等。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消除一切的羞辱和蔑视,充分尊重和捍卫每位学生的人格尊严,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文之养德
  文之养德,指教育文化需要滋生、涵养一种德性。《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养德,关乎教育之人文。教育之人文,意味着以德性化成教育文化。只有当德性沉淀成一种教育文化,这种德性才具有广泛的、深度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只有当教育文化彰显一种可贵可敬的德性,这种教育文化才值得我们追求。身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该如何以德性去化成教育文化,如何以文化去涵养教育之德性呢?
  其一,我们的教育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取向。我们的教育文化与资本主义教育文化有本质的区别,这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不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贯穿我们整个教育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其二,我们的教育文化要以现代公民德性为基本行为规范。民族国家之现代化在于公民自身素养的现代化。现代公民德性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我们的现代教育文化旨在立德树人,立社会主义之德,树有德性的现代公民,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德化文,以文养德;以文化人,以人承德。我们要培养有德性的现代公民,需要以现代公民的权利文化、义务文化和公德文化来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让现代公民文化深入到日常教育生活的行为习惯。当现代公民文化转化成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育文化便有了现代日常德性行为之基。
  其三,我们的教育文化要以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只有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实现民族国家的有根性现代化,才不会失去自身的历史之根,才不会失去民族文化的深厚凝聚力。在优良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我们的文化之根,还可用以塑造我们现代的德性生活。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德性文化资源为我们建构德性的现代教育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虽然有些传统德性文化与现代德性文化有很大区别,甚至某些地方相冲突,但也确有不少优秀传统德性文化与现代德性文化有相通之处。例如,“仁者,爱人”这一思想就与现代关爱伦理有内在关联,这便为传统德性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奠定了可能。
  概言之,我们教育文化的德性之基主要体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以现代公民德性为基本行为规范,以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它既要体现现代公民的普世价值,又要彰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既要突显教育文化的时代特征,又要注重教育文化的历史有根性。
  以上是本人就良善教育的德性之基概要性地谈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引起中外学者和国内德育理论工作者以及一线德育工作者的深入讨论。
  责任编辑︱李书华
其他文献
3、虾塘中水质 虾塘放入虾苗并开始投饵后,水质将变化。水质的变化情况将随放养密度、水源、投饵率、换水和虾场管理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是对拉瑙区两种不同对虾放养密度
一种新型适用的鱼巢──塑料网片目前生产上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制作粘性鱼卵的附着物鱼巢。鱼巢主要有水草(聚草、金鱼藻)、杨柳根须、棕榈皮等几种。由于水草易腐烂变质、杨
开发河蚌代替鱼粉由于世界鱼粉产量满足不了饲养业发展的需求,一些内陆国家纷纷开发河蚌作为饲料蛋白源。河蚌,又名蛤蜊,生长在江河、水库、池塘中。据测定:河蚌粉含粗蛋白60.9%、粗脂
梭鲈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科(Percidao)、梭鲈属(Lucoperca)中的重要经济鱼类。体梭形,最大个体7公斤以上,体披细密的栉鳞,体侧有大致 Perciformes, Percidao, and eco
鲤鱼吉陶单极虫病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我场在精养鲤成鱼阶段,普遍发生吉陶单极虫病,尤以1994年最为严重。7月中旬,各成鱼池鲤鱼摄食明显减少,每天都发现死鱼,多者每天死鱼数十尾,病鱼完全失
在对双向编组站作业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了直通、改编、地方 3种车流的作业方式 ,构造了基于资源约束的系统作业分工优化模型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 ,并根据
开发鳀鱼资源是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之一。山东省荣成市针对近年来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年衰退的实际,将开发鳀鱼资源列为捕捞业的重要突破口。几年来,经过广大科技
感恩美德古已有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礼尚往来”的感恩德性,而对于忘恩负义者或恩将仇报者深恶痛绝。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的感恩美德,不仅有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感恩美德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知恩、尊恩、敬恩、报恩等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伦理机制。  一、知恩是生
杭州市春蕾中学以“厚德、大器、博学、协力”为校园精神,以“行有涵养、学有潜力、志存高远”为校训,倡导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合一,努力营建理念先进、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优
形象德育是不同于说理教育的新德育形态,它是一種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培育、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形象德育源于、基于和诉诸于人的形象思维活动和能力,具有直观性、感染性、体验性和示范性等特征。形象构成了经验、思想、交流的基本载体,能有效地传载、传递、传播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感,在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德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形象德育实质上是以形象啟迪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