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北大清华是在回归教育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汉雄在2019年8月19日《楚天都市报》撰文指出:近日有媒体曝出有8名考生高考成绩已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集体放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只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种放弃需要勇气,却是理性务实的选择。由于专业非所愿,一些学子在大学期间学得纠结,毕业后的求职也是磕磕碰碰。
  这种人生坎坷,就与填高考志愿有关,这类事件时有所闻。选择学校的名气,还是选择合适的专业,对考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与其图一时虚名,不如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做好铺垫。有硕士、博士毕业的,又重新高考改行学医,如此兜兜转转,也与專业志愿有关。
  8名考生放弃北大清华,跟一些高职高专比本科院校还受青睐是一个理,反映出考生的理性与清醒。择校不如择业,人生规划从大学就开始布局,也是避免以后走弯路。8名考生放弃北大清华,对社会各方都有启示。名校固然值得尊敬与向往,却并非高考的唯一目标与终极使命。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为了定制名校生,更不是为了学校出政绩。
  上大学是为了自我完善,不是去镀金,而是去取经。名校的光环,只能闪耀一时,并不能让人生得到永远的加持,爱己所爱,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通行证。如果社会选才用人也能摈弃成见,放下对名校生源的追逐,只论合适与否,不看出身高下,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放弃非北大清华不上的迷思。当北大清华热能适当降温,上大学成为心灵的自由选择,放弃名校不再成为新闻,教育也就真正回到理想的状态,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凸显其应有的价值。
其他文献
孔子是中国教育的圣祖,孔子开创了中国最早学校的雏形,所演绎的中国传统教育光辉灿烂至今。深圳“子路教育”中的“子路”取自孔子得意门生仲由之字,旨在追溯中华教育之根本,重拾孔子的教育理念,化解当代社会变革带来的教育困局。深圳“子路教育”导师彭勇说:“近年来,子路教育着眼于提升孩子的品质与能力,‘子路’本身亦有谐音成为指点迷津,和孩子一起优秀,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之意。”为此,“子路教育”做出了卓
何鹏飞在2019年7月2日光明网撰文指出:某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平板电脑为载体,“通过智慧课堂软件系统,将教师端、学生端和教学资源平台连接在一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有利于老师和学生课堂互动,有利于提高學生学习成绩”。这样的举措在本地区,会不会造成“水土不服”?教育系统积极宣传推介的同时,尽管已经表明态度“坚守自愿
前不久,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教师尹丽杰在“广东省名师课堂”上了一节示范课。一个班素未谋面、底子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她的调动下,迅速进入状态,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始终活跃。经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度令人相当满意。课后,观摩的同行纷纷询问她:“你们平时就是这么上课的吗?”尹丽杰说:“是的,这就是我们学校教学的常态!”翠园中学初中部一直坚持开发“415”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收获了丰硕成果。校长
在深圳,玉龙学校是紧邻深圳北站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靠近深圳市梅林关口,紧邻高速铁路枢纽深圳北站,交通便利,学校建筑充满现代气息,与日日人流熙攘的深圳北高铁站形成一静一动的景观。学校于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校园围绕“玉龙风,中国味”,打造具有“国际范”的现代育人环境。步入校园,聆听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校长黄美芳说:每一名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一根修竹;
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德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引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具有特色的文化展示,还包括班级长期形成的文化品位、精神面貌。作为一种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环境因素,班级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班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应立足当前教育改革要求,探索如何优化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从而给学生们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时
编者按:  五十四年光阴荏苒,五十四年风雨沧桑,五十四年春华秋实;  这里是一方热土,孕育了无数花朵,成长着万千树苗;  这里是一方大地,洒满阳光,把希望的种子播撒;  这是一首奋进的凯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这是一艘起锚扬帆的航船,满载着莘莘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  这更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翱翔蓝天,展望未来!  五十四年,是风雨兼程的五十四年,是奋勇拼搏的五十四年,是磕绊攀爬的五十四年,
“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通州的大地上撒满阳光。古运河畔,玉带路旁,一颗新星闪烁光芒……玉桥中学我的摇篮。我们在您的怀抱里,你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一曲动听的校歌唱出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学生的心声,这是一所积极向上的校园,这是一所促进教师成长的校园,更是孕育优秀学子、助力生命发展的校园。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始建于1994年8月,是一所只有22年历史的年轻学校,学校占地173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
2011年新修订的《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指出:本课程的课程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在中高级安排历史、政治、法治等内容,最终目的是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育价值,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让儿童通过对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了解,融合对现状的体悟,了解国情,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深圳市光明新区楼村小学创立于1938年,是深圳市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这里林木婆娑、鸟语花香。漫步校园,拾级而上,立于运动场旁的巨型“大拇指”石雕及通往教学楼的成功之梯无不催人奋进,使人感受到学校鲜明的办学主题与浓厚的学习氛围。校长王敬强说:学校有一支胸怀教育理想与良好教学素养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在以体艺特色创建“学本课堂”,引导学生才艺双馨、立德做人教育模式中获得了典型经验,楼村小学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数学课程的“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其中“问题解决”不等同于“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课题依托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平台,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为载体,2011年起持续6年聚焦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与教实践探索,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