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人性哲学思想”探究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所有关于人的理论的基础性命题,也是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哲学前提。本文从亚当?斯密的人性论理论基点出发,重点论述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等著作中所阐发的关于人性问题的哲学思想并分析之,同时亚当?斯密人性哲学思想中的利己心和利他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理论上说有益于马克思主义人性问题研究上的深化发展;从实践上说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本质特征,有益于社会健康转型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亚当?斯密;人性哲學思想;利己心;利他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77-02
  
  亚当?斯密(1723-1790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以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而著称于世;是英国情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建立起的一整套以情感共鸣为特征的道德情感理论体系,开创性地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伦理准则,并对社会政治伦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大师,常被人称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伦理学家。他和大卫?李嘉图被马克思称为“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是他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本著作。自出版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经济学界广为传播。他对前人经济学说成果兼收并蓄,对政治经济学的总体架构以及在某些理论上对前人的突破,今天仍然享有声誉。《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是姐妹篇,这两本书蕴藏了亚当?斯密丰富的经济哲学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人性哲学思想
  人性问题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的一个基因。几乎所有思想家的理论最终还原到了人性同题上来,伦理学更是如此。在人性论方面,对斯密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莫过于被称为苏格兰“哲学之父”的弗朗西斯?哈奇森和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大卫?休谟。1740年,斯密作为斯内尔奖学金的获得者被推荐到牛津大学深造。在那里,他致力于钻研拉丁和希腊的古典著作,认真研究了古代和当代许多伟大思想家的作品,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古典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基础。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即知性、情感和道德学。休谟的人性论是建立在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的,因此他首先是从分解人性组成部分开始——这也是休谟人性论的独到之处。
  亚当?斯密深受休谟人性论的影响,他吸收了休谟的人性论思想,把人性作为他的出发点,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中。那么,亚当?斯密对人性的思想是如何论述的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自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利己心看作是人的本性,同时提出了经济人角色的人性利己;提倡利己主义,认为人是以个人私利来从事活动的。但《道德情操论》中,他把人的同情心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宣传了人性中有诸如合理、克已、仁爱、公道、慷慨、公德心等等“是非的意识”或道德情操,设定了利他的道德人角色的人性。因此,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斯密问题”,也就是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在人性问题上的相互矛盾问题,即利已与利他两个人性的问题。所谓“斯密问题”就是他在人性论和经济学上的双贡献,类似于哲学上的“休谟问题”。
  二、国人对亚当?斯密人性哲学思想的态度
  在西方经济学中,人性利己思想首先是与亚当?斯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亚当?斯密的“人性哲学思想”有着浓厚的休谟人性论哲学基础。休谟把人性视为一切科学的心脏,把哲学规定为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由此出发,他认为:一方面人类具有“自私”“贪欲”的本性;另一方面人类又具有同情心。休谟的人性哲学给亚当?斯密思想烙上深深的印记,使得他的“经济人”,具有了既有利己性又有同情心的矛盾着的双重人性。正是这个哲学前提,亚当?斯密在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时,始终把利己本性(自利的经济人)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前提,同时又进一步使利己主义合理化。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主体就是以追逐个人最大私利为根本目的的“经济人”:利已是他的内在本性,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这种利己主义具有合理性,因为每一个利己主义者都需要其他利己主义者的帮助,于是就产生了共同利益,组成了社会。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那么当每个人在完全经济自由的条件下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追逐个人利益并获得满足时,也就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达到了“富国裕民”的目的。所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自由竞争市场机制作用下是统一的。可见,作为斯密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工具的始终是以利己人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必然反映。
  三、对亚当?斯密人性哲学思想的思考
  (一)在斯密看来,利已是人的本性,利己主义是“经济人”活动的根据,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人性的本能迷恋发明、改良和革新。斯密把人们追求财富的动因首先归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经济人”天生具有一种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驱使他展开经济活动,促使财富增加。其二,为追求财富而极度地工作是出于实现和维持社会地位的需要。
  
  (二)从斯密关于人性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斯密的利己心和同情心指的是同一个人的人性。是同一人性中的两个方面。换言之,利己心和同情心在人性中是并存的,只不过人性中的主导倾向是利己心,也正因为如此,人性中还必须要有同情心,通过同情心来抑制利己心。“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正是这种抑制怎么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   (三)斯密认为人性利己倾向于交换,交换产生社会分工。其实不然。因为从理论上讲,两个生产者在市场上交换各自的产品即商品,是以不同使用价值为前提的,而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本身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和结果。必须先有彼此不同使用价值的生产,产品又归私人或独立的共同体占有,才会产生商品交换。如果个人所需的全部消费品都自己生产、自己所有,自然不存在商品交换的问题。所以,由社会分工和产品私有或不同的共同体单独占有产生商品交换,而不是相反。人类历史上也是先有社会分工,后有交换。原始社会的漫长岁月,没有商品交换,只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以后才出现交换。这些彼此交换的产品商品,既是不同部落的劳动成果即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属于不同部落所有。人们发现通过交换所得的好处比个人的一切需要都由自己生产所得的好处多,亦非人的本性倾向交换。恰好相反,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带来的经济利益决定人們的思想认识——认识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利益。斯密把他的经济理论建立在“人类本性”这一道德范畴基础上,并由此出发去解释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无疑是错误的,暴露出他的理论的先天不足症。但“利己”作为经济利益的含义,以此阐述人们的行为依据和出发点,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四)人类到底有没有人性,同时又是否存在人类共同人性,如果都存在,又会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人性论”的表术这中有如下一段话:“有没有人性这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在这里毛泽东同志的话讲得很清楚,首先肯定有人性,然后指出只有具体的人性,这种具体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带着阶级性的人性,即阶级性。那末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人性又是什么?毛泽东在讲到功利主义时,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个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当阶级最终消灭以后,是否就完全没有任何功利主义了呢?如果说没有任何功利主义了,岂不等于说人类可以不再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利益而进行斗争了,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都是多余的了,或者是盲目的活动了吗?当然不是这样。《讲话》在谈到人类之爱时,毛泽东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指出:“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阶级使社会分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时就有了整体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由此推论,人性不也如此吗?在阶级最终消灭以后,就有了全人类共同的人性,即为个人与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利益高度一致而奋斗。如果说在资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阶段,还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人性是利己利他,那末在阶级最终消灭后,将是全世界人的共同人性利己利他。这时的共同人性,无论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是更广更高更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道德情操论[M].
  [2]尹伯成.简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5]乔纳森,B?怀特.拯救亚当?斯密(中译本)[M].机械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校训是特色校园文化的缩影,本文通过分析校训的确立与演进,提出了确立大学校训必须坚持注重凝练性、体现民族性、力求独特性、坚持民主性、保持稳定性等五个原则。  关键词:校训;办学理念;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4-01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办学目标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它不仅凝练了大学的办学宗旨与特色,而
期刊
摘 要: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本文正是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能探寻出一条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建设的出路。  关键词:职业;道德;缺失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86-02    职业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学生需求为视阈,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即以职业规划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以专业学习为重点的管理内容、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管理过程,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需求分析;学生管理;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63-02  一、引言  大学生活对于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来说都是全
期刊
摘 要:自恋意为对自我过度关注与迷恋,表现为过高的权力欲与控制感,自视过高,轻视和不尊重他人及其感受,过度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追求完美,在恋爱中求全责备。这种个性特点显著不符合利他自利的健康恋爱规则,因此个体的高自恋水平往往与其低恋爱满意度成相关。高校教育者面对自恋水平过高的学生,在引导其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恋爱观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其认识改正自身个性缺陷,习得健全的人际交往和恋爱心理行为模式。  关
期刊
摘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属于人民大众的哲学,但并非天然地具有大众化的普及的形式。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所以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解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性问题,在把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点,尊重客观实际,创新方法和途径。
期刊
摘 要:抵御和防范宗教对高校的渗透,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的基础和有效途径。遵照着基本的原则,在与其他部门联系合作的基础上以大统战格局推进教育引导效果,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宗教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71-02    大学生群体
期刊
摘 要:目前,青少年的德育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主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内容政化、形式教条化、人文素质弱化,价值选择“自我化、趋利化、短期化”基础知识不牢,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等方面。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既是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又是德育之根基,青少年德育工作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才会勃勃生机。吸取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等优秀思想,通过传统文
期刊
摘 要:辅导员是从事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高师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有着特殊意义。本文分析了高师院校辅导员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升和外在环境营造两个方面探索师德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德建设;素质提升;制度保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61-02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的前提下,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并展开对实践教学的模式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73-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大学生实习教学的实践经验,研究了隐性德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作用机制和功能,为高校实践教育中构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实习;隐性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89-02    实习是高校毕业生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实现实践性人才培养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