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制:用足好导购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a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分配导购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到底是把优秀导购员分配到A类店铺?还是应该分配到B类店铺?是应该把他分配到市区中心店?还是应该分配到郊区大店?
  两者都有其理由。有人说:好导购员分配到A类店或核心店,让业绩好上加好,让卖场对我企业更加信赖和看重,这岂非好事?反对者说:A类店销量稳定,即使促销期有提升,但作用不仅由导购员产生,不如把好导购员派往B类店中的优秀店,那里提升的空间更大。
  原则上这两种做法都没错。但现实中却往往因人而异,导致大量的管理冲突。把好导购员留在A类店或好的片区,会让终端经理之间觉得分配不公把好导购员派到B类店或稍次的片区,导购员会觉得收入受影响,“是不是经理排挤我?”因此军心不稳。
  那你该怎么办?
  
  理性之途
  
  从大局出发,我们肯定要关注本城市内总的销量提升和导购成本,因此要对比把优秀导购员派到不同店的不同数据结果,这对于经理人并不难计算。
  比如A店导购员上了一个月,该月销量为x,她走后一个月销量为y,另外平时该店如不上导购员,平均一月销量为z。那么A店上导购员后的销量增长量为:x+y一2z。再实验该导购员到B店的导购销量增长。即可产生一个对比,看到底哪个店上导购员更出活。
  但上述这个对比是忽略了很多外部变量条件的。首先,我们加入导购成本变量,把上导购员期间所有的费用综合成e,用它除以x+y—2z,就是导购成本增量比。这个对比结果就可能与上面那个不同。
  而A、B两店在上导购员同时配合做的促销活动投入f和降价百分率g也不同,那么e+f+xg除以 x+y-2z后,产生的对比又不同。
  这些都可以作为判断的基本依据。
  
  20/80法则与分班制
  
  不过,上边的计算都是些公式而已,现实的变量往往更加繁多,影响对比。
  例如你计算上觉得好导购员放B店更合适,但由于调离A店,影响导购员情绪,可能她在B店做得极差,或者只推促销品,使整体利润降低。
  而且竞争品牌一般也会派优秀导购员(假设对方的优秀导购员数量比我方多)到A店,可能使你 A区销量下滑很厉害。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把好导购员放A店的思路: A店总是少数,因此这是个典型的20/80法则的运用思路,就是把最大的力量投入到最出成绩的地方。
  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细化下去:实际上在A店,每天当中也有高峰期和低谷期,每周里、每月里也同样。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方案,让优秀的导购员可以出现在最需要她们的地方?也就是说:既不在低谷时期浪费那么多好导购员站在空闲时间里,或被卖场抓去当苦力,又可以充分掌握最高峰的时刻,充分拦截终端人流。
  我们的做法就是把一班制、两班制、三班制和科层制引入导购员分配管理中。
  由于无法透露案例细节,我把基本操作手法列举如下:
  *普通时期,针对销量中等、日营业时间短、靠近社区的卖场,采用一班制。
  *普通时期,针对销量大、日营业时间长、作为城市商圈中心的卖场,采用两班制。采用固定倒班或交叉倒班。尤其是在旺季前期,可采取这种方式提供精细化培训时间,并在卖场配置优秀导购员指导新手。
  *促销时期或旺季,用三班制。即设立一个机动班,采用中间交叉上班,在核心卖场高峰时期增加导购员人手。根据经验,这能大大提高人手配置的合理性和高峰期顾客拦截率。
  *如果好导购员数量能达到每片区都有的程度,在机动班基础上,给予一定的荣誉,设立高手机动班,让她们分布在一线,随时增援高峰门店。
  同时,正式赋予她们管理者的职责,帮助我销售经理分担临促招聘、培训和现场督导、考勤、信息记录等方面的工作,并在薪水上加以体现,荣誉上要多给予。也就是在销售经理和导购员之间,又加了一个管理层级,可有效分担任务、提高零售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终端各项指标的完成速度。
其他文献
很多人其实抗拒不了各种诱惑。一件3000元的商品,商家多卖几十元你可能感受不到,因此很多商人觉得你感受不到就多赚你几十块,可要是做长远买卖的话,这样做就没有诚信可言了。如果你有诚信,大家会慢慢感觉到的。作为年轻人,在定好目标以后,该取得的利益就要努力去争取;不该取得的,即便放在你的面前也不要动心,我想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做买卖天天都会遇到各种诱惑,但我想我做到了不贪婪。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就是急功
期刊
[背景及案例]    IBM“流水线营销”小组的汇报    一组汇报:“我们组有6个人。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销售二组提供优质的目标客户,直到我们接触到优质的目标客户的关键决策人后,才将二组的商务专员引见给客户的多个部门的负责人。由于我们是整个销售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没有我们为二组提供优质客户,后面几个小组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排头兵。去年,我们纽的工作成果是:排查了1690个行业客户
期刊
跨国公司案例  Esprit:凭什么一跃成为国际休闲服饰的领军者?  Esprit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创立的一个小品牌。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Esprit是一个集设计、采购、分销于一体并推广至全球46个国家的环球品牌。在欧洲,Esprit是最为人熟悉的三大时装品牌之一,每三位欧洲女性中至少有一位拥有Esprit品牌的服装。1993年之后,Esprit连续11年销售保持高增长,复合增长率
期刊
背景资料    “9.11”事件、“非典”事件以及中国政府宣布取消纸制品出口退税等不利的环境因素,使得众多以依赖出口维持运营的造纸企业举步维艰。ABC公司,作为亚洲造纸行业的领跑者,开始实施常见的成本控制等措施,其在中国的很多项目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了,中国团队因此士气低落,人心惶惶。  2003年年底,临危受命的ABC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正式走马上任,他在与中国客户作了近距离沟通,了解了客户的实际需求
期刊
纳爱斯和隆力奇的成功,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的“瓶颈”却是惊人的相似。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市场表现还可以,但战略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大。  纳爱斯VS隆力奇:误人战略“围城”上海科优咨询公司 李建东  纳爱斯和隆力奇,都是消费品领域比较成功的企业,至少目前还是如此。它们在跨国公司最强势的消费品领域,在跨国公司最无能为力的二三线市场取得了不寻常的成功。逆风飞扬、埋头苦干,它们把
期刊
案例一    HD公司是一家从事品牌电脑生产、销售的IT公司,杭州是HD公司的重点市场。但公司在杭州的业务发展却一直不太好,为了提升HD公司在杭州市场的地位,将行业内某著名品牌B的杭州分公司的销售经理楼明挖来任职。作为前来任职的条件,楼明要求HD公司给予其充分的授权。经过反复的探讨和商谈,鉴于楼明在B公司的良好业绩表现,门D公司的总经理王风将公司在杭州的销售、人事权都授予了楼明,同时双方对楼明在杭
期刊
案例陈述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市场打开了全面竞争之门。  镜头一:  并购的风潮此起彼伏,零售巨头们的消息总像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那样引人注目。  某个并购传闻的主角之一H公司,在2004年初商务部开出的2003年中国连锁30强(包括外资企业)名单中,其以90多家分店成为目前在内地开店最多的外资零售商。从1997年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店,短短的7年时间,它就在全国20多个城市拥有90
期刊
以大约20万新台币的活动花费,取得了店内零食的整体销量提高46%的巨大效果;在2003年第四届金手指评奖活动中,以一个怀旧营销活动一举夺得“最佳网络广告奖”,“最佳事件营销奖”等4个大奖;在2004年延续怀旧战绩,获得e时代营销王第一名和第五届网络金手指最佳直效回应奖;更以“怀旧”为主题的营销,获得全球营销奖项的最高荣誉——MCEI国际营销传播卓越奖。这一切都说明了台湾”7-Eleven”24小时
期刊
一项新出台的措施,很可能让众多重庆的品牌开发商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对购房者的关怀上面来。  2005年3月10日,龙湖地产宣布,对其项目周边?公里范围内的不利因素采取公示制度。换句话说,龙湖将对其开发“项目周边红线外1000米范围内的不利因素进行公示”。  按照有关负责人的解释,“红线外不利因素”具体指的是:规划建设范围以外,对购房者的利益有负面影响的客观存在(通常情况下,它不足以影响居住目的的实现
期刊
越来越多的销售经理在讨论导购员外包问题,他们希望这成为一种职业发展方向。  将导购员的管理外包,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情。零售商减少自己雇佣的店员数量,引进厂家导购,本身就是一种业务外包。因为如果让隶属于本店的员工养成一个关系网和一定地位,其生产力必定下降,而要求的工资额却会升高——无论国企还是外企超市都是这样。  但供应商也同样受不了自家导购员数量和物欲的双重膨胀。“矩阵式”恐十白已是个顶点。  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