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品格和素质建设方面所发挥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十分显著。劳动教育课程是深化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引言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指向未来的学习准备期、心理准备期和身体准备期。在该阶段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能及早实现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启蒙,进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促使劳动课程圆满进行。
1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概述
新时期国家针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全新的指导方针,即要全面推行劳动教育,打造劳、德、智一体化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素质教育要求,调整和创新具体的授课目标,在全面开展基础智育工作的同时,有效落实劳动教育工作,让劳动教育所呈现的效果和具体的授课品质更加突出。在小学阶段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意义显著:从办学发展层面来讲,有助于素质思想的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讲,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生活、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品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新环境变化而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将其所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有效地彰显和发挥出来。
2树立劳动教育全新观念
育人思想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课能否规范进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践行新的思想观念,为促进劳动课程实现深化改革提供基础助力。首先,要认识到开展劳动课的必要性,认识到其在学生观念养成、素质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促进价值。其次,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课程规划以及活动设置的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合理地设置劳动课程,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和完成相关的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劳动理念进行宣传,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加以端正。同时,也可以借助校园广播等宣传载体,进行劳动思想想宣传与教育推广,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3开展多元化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上进行多元化创新,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首先,教师可以先通过知识讲座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学生的认知态度。其次,利用校园中的资源组织趣味性劳动活动,如带领学生参与种植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或积极组织校园卫生维护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懂得保护校园环境和卫生的必要性。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校外活动的开发和实践,可带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外的生态园实践当中,让学生感受种植和丰收的快乐。最后,创新活动形式,开启劳动隐性课程。一是以劳动教育活动月为载体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月活动。二是以劳动主题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种植、采摘、劳动实践、美食制等系列实践活动,发挥主题活动作为劳动隐性课程的重要价值。
4建立家校社多方联动机制
“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在家庭、学校、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离开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教育的效果都可能受到影响。”劳动教育也是如此。1、发挥学校的主阵地功能。要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融入学科教学,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要对全校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劳动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力量,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科学性。此外,学校还应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监督,并将其纳入教师的评优当中,激励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勞动教育氛围。2、争取家庭的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实施前,学校要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宣传讲座,传播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厘清劳动的教育价值所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参考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向家长建议让学生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让学生反思自己存在的生活习惯问题,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应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按年度记入学生成长档案。此外,学校还应将家长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队伍中,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5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空间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主体,须承担起以劳育人的责任。首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保证劳动教育课程课时。其次,整合校内资源,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改造现有场所,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我校结合校园实际,因地制宜修建了种植园、荷塘、柚子林、果园等劳动实践基地2000余平方米,目前种植果树近20余种,种植各种时令蔬菜的面积约500平方米,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的水田3块,我校还为开设烹饪课、木工课、茶艺课等建设了小厨房、木工坊、茶艺室等,并配备相应的劳动教学硬件设施。这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场地保障。
结语
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对学生的启蒙作用,积极寻找有效的教育点来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萌学.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探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4):42-47.
[2]张荣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20,9(35):43-45.
[3]胡赟赟.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22-24.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引言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指向未来的学习准备期、心理准备期和身体准备期。在该阶段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能及早实现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启蒙,进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促使劳动课程圆满进行。
1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概述
新时期国家针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全新的指导方针,即要全面推行劳动教育,打造劳、德、智一体化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素质教育要求,调整和创新具体的授课目标,在全面开展基础智育工作的同时,有效落实劳动教育工作,让劳动教育所呈现的效果和具体的授课品质更加突出。在小学阶段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意义显著:从办学发展层面来讲,有助于素质思想的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讲,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生活、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品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新环境变化而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将其所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有效地彰显和发挥出来。
2树立劳动教育全新观念
育人思想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课能否规范进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践行新的思想观念,为促进劳动课程实现深化改革提供基础助力。首先,要认识到开展劳动课的必要性,认识到其在学生观念养成、素质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促进价值。其次,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课程规划以及活动设置的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合理地设置劳动课程,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和完成相关的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劳动理念进行宣传,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加以端正。同时,也可以借助校园广播等宣传载体,进行劳动思想想宣传与教育推广,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3开展多元化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上进行多元化创新,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首先,教师可以先通过知识讲座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学生的认知态度。其次,利用校园中的资源组织趣味性劳动活动,如带领学生参与种植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或积极组织校园卫生维护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懂得保护校园环境和卫生的必要性。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校外活动的开发和实践,可带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外的生态园实践当中,让学生感受种植和丰收的快乐。最后,创新活动形式,开启劳动隐性课程。一是以劳动教育活动月为载体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月活动。二是以劳动主题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种植、采摘、劳动实践、美食制等系列实践活动,发挥主题活动作为劳动隐性课程的重要价值。
4建立家校社多方联动机制
“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在家庭、学校、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离开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教育的效果都可能受到影响。”劳动教育也是如此。1、发挥学校的主阵地功能。要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融入学科教学,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要对全校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劳动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力量,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科学性。此外,学校还应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监督,并将其纳入教师的评优当中,激励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勞动教育氛围。2、争取家庭的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实施前,学校要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宣传讲座,传播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厘清劳动的教育价值所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参考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向家长建议让学生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让学生反思自己存在的生活习惯问题,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应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按年度记入学生成长档案。此外,学校还应将家长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队伍中,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5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空间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主体,须承担起以劳育人的责任。首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保证劳动教育课程课时。其次,整合校内资源,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改造现有场所,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我校结合校园实际,因地制宜修建了种植园、荷塘、柚子林、果园等劳动实践基地2000余平方米,目前种植果树近20余种,种植各种时令蔬菜的面积约500平方米,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的水田3块,我校还为开设烹饪课、木工课、茶艺课等建设了小厨房、木工坊、茶艺室等,并配备相应的劳动教学硬件设施。这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场地保障。
结语
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对学生的启蒙作用,积极寻找有效的教育点来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萌学.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探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4):42-47.
[2]张荣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20,9(35):43-45.
[3]胡赟赟.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