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涂鸦是每个幼儿成长过程中都有的经历,绘画活动是幼儿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幼儿的绘画行为是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是对内心深处潜意识的一种释放。他们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从中体验到快乐。因此,教育应顺应幼儿的这种情感的表现,尽可能地激发幼儿深层次的创造天性,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这也是幼儿发自本性的人格化的需要。《纲要》精神提出 “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作为绘画启蒙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呢?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三“心”:保持一颗童心,试着与幼儿同步思考,注意儿童的信息与心思,得以和幼儿之间有共同的话题,达到协助启发儿童创造意象的功能,随时保持好心情,因为,幼儿是敏感的。唯有好心情的教师才能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从事创作。“关心”每个幼儿的个性,试图了解他们心理与事物的反应,给予适度的引导;在教材方面,也要选择适合各個孩子年龄所能操作的,勿使造成挫折感。记得在一次画“太阳”的活动中,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轮大太阳,太阳里面还画了很多东西,太阳外圈画了一把一把的宝剑,就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太阳呀?”他高兴地说:“太阳里有很多宝贝,如果坏人想抢,就用宝剑刺死他”。当时我觉得这画挺不错的,有创意又富有童趣,而且整个画面还非常的整洁,我想等会儿评价一定要好好的表扬他,可当我转一圈回来时,发现他用黑色的蜡笔把整个画面涂得乱七八糟的,当时我非常的生气说:“刚才那漂亮的画怎么变成这样子了”,他委曲地说:“乌云这坏蛋想偷太阳家的东西,太阳和乌云正在打架。” 听了这话,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原来他这样画是有他的道理的,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如果当时我不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而要求他重画,这样可能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从幼儿的画也告诉了我,教师不能用自己的价值标准衡量幼儿的画,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作为幼儿的绘画指导教师切记在指导创作或引导议事评鉴与欣赏的同时,一定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所,勿以成人的观点来左右孩子的心理。不要妄加嘲笑、指责,不要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结果性的考虑,而是要重视其作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幼儿绘画有他的特殊性,对物体感受有他特有的审美视角,他们对喜欢的部分会画得特别夸张,特别突出。在教学中,我尝试为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利用不拘一格的教育,使所有儿童从中受益并获得发展。这就需要多补充有关科学、自然、生物、人文……等知识,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就如画“茶壶”这一活动,我准备了各式各样茶壶,让幼儿自由聚在一起看、触摸、讨论,在作画中启发,引导他们画出心中的体验。我发现幼儿对茶壶各部分的观察点和兴趣点不同,有的喜欢茶壶的把,觉得它像耳朵,就画了一个大大的耳朵形状在加上几个圆形。有的喜欢茶壶盖,觉得它像奶嘴,就画出一个奶嘴的形状后再加几条弧线……只有看到整体茶壶象什么形状的,画出来看上去才勉强像个茶壶。可这些画看起来虽然有点乱,但它们都体现每位幼儿的个性特点,都是幼儿们凭借自己的直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创作出来的,幼儿就像是天生的抽象画大师,我们教师要学会去理解幼儿绘画所反映的意境,加以引导,使其以无意化转化为有意化。记得一次意愿画活动后,我让幼儿相互评价作品。大部分幼儿都画得有模有样的,只有一位叫亮亮的小朋友用五种颜色的笔在纸上不知涂画些什么,当小朋友看到他的画时,有的说:“真难看”、有的说:“乱七八糟的”,有的小朋友还哈哈大笑。亮亮举着画,有点生气、又有点不好意思,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也不说。我想:如果就此结束对亮亮画的评价,无疑会影响他以后对绘画的积极性,怎么办?我灵机一动笑着对全体小朋友说:“我们来数数看,亮亮的画中一共用了几种颜色。”幼儿们纷纷数了起来。“五种”。老师又问:“数数你们用了几种颜色。”(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