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小说家、诗人、短篇小说作家,她的小说创作有着较强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意义,她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描写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抨击,但是她并没有直接去表现这些严肃的小说主题,她在小说的创作手法上通过文本互文性的方式对这些严肃主题进行解构,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倾向,具体通过肯定互文性、否定互文性和内在互文性三个方面来加以体现。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 后现代主义 《紫色》
一 艾丽丝·沃克及其作品简介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小说家、诗人、短篇小说作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之下为争取自由和尊严而做出的抗争。她的代表作小说《紫色》在1983年获得了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普利策奖。她的著作还包括短篇小说《在爱情和麻烦中》《你压不倒一个好女人》,诗歌《绝对信任地球的仁慈:新诗》《革命的牵牛花》,和小说《父亲的微笑》《现在可以敞开你的心扉了》等。
二 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手法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表现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主要针对当代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性别歧视问题以及同性恋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思,作品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但是,艾丽丝·沃克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又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在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哲学和文化思潮,之后演变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现代主义思想中的镜像反映理论和再现理论进行了批判,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方面。艾丽丝·沃克在小说创作中秉承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传统写作中文本封闭式的方式进行了突破,在文章结构上采用了互文的手法,并采用了对内容碎片化处理的方式进行结构安排。艾丽丝·沃克的小说创作手法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文本的互文性特征上。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结构主义的概念,具体指的是“作为任何文本的成文性在于同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差异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艾丽丝·沃克在她的小说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这种文本的互文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肯定互文性、否定互文性和内在互文性。
1 肯定互文性
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品小说《紫色》在作品体裁上充分体现了这种肯定互文性的特征,采用了书信体来展开故事情节。艾丽丝·沃克的这种体裁安排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为书信体从18世纪发展起来之后一直被男性作家所采用,并主要在作品中对女性制订道德规范,但是艾丽丝·沃克却突破性地在小说中以一个黑人女性的身份通过写信的方式去表达她内心的感受,借以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问题进行抨击,这本身就是对男权思想的一种反抗和颠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西丽是个黑人女性,从小父亲被处以私刑,母亲被逼疯,继父虐待她,婚姻中也受尽凌辱,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却有着一个习惯就是写信。最初西丽受到当时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继父和丈夫的欺凌并不反抗,她认为黑人女性的生活就应该如此,但是她的内心又是非常痛苦的,她把希望都寄托于上帝之上,于是她坚持写信给上帝,希望上帝能够拯救她。但是她发现写信给上帝并不能改变她的悲惨命运,在她发现她的丈夫将妹妹写给她的信件都藏了起来之后,她决定要离开自己原有的生活。她仍然有写信的习惯,但是信件却是写给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朋友们,她开始了独立谋生并最终获得了丈夫的尊重。艾丽丝·沃克改变了以往男性作家作品中以男性作为讲述主体的书信体模式,采用了女性作为叙述的主体,并且是以一个女作家的身份去展开故事情节,并将每封信都设计了不同的作者,比如西丽还有莎格、耐蒂等人,这些信的作者都是女性,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去评述。这样可以很自然并真实地将女性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并是对男权社会中以男性为中心话语权的一种颠覆。
2 否定互文性
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中的否定互文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本身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上。艾丽丝·沃克在小说的创作中参照了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一些重要的情节,但是她并没有全盘的照抄,而是对经典作品中的情节进行了改变,结合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女性自身的感受出发加以了演绎。比如小说《紫色》中西丽被继父强奸,继父恐吓她不许告诉任何人,年幼的西丽只好默默地忍受着这种欺凌,她选择了写信给上帝倾诉自己心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小说《变形记》中也有着类似的情节描写,女主人公菲洛墨拉被她的姐夫强奸,为了避免让他人发现这件事,菲洛墨拉的姐夫割掉了她的舌头,她选择了将自己的痛苦遭遇织在布上,并向姐姐倾诉了此事。西丽和菲洛墨拉有着相同的遭遇,都是在遭到强奸之后无法讲出此事,但是艾丽丝·沃克对《变形记》中的这一情节进行了改变,《变形记》中的菲洛墨拉在布上织出了自己的遭遇却引发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但是《紫色》中的西丽却通过自己的书写对命运有了新的感悟,并勇敢地走出了原有痛苦的生活。艾丽丝·沃克对《变形记》中的文本创作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紫色》中的西丽和《变形记》中的菲洛墨拉在被人强奸之后都无法向他人讲述事实的真相,两个女性都选择了书写这样的倾诉方式,但是她们的书写方式不同,未来的人物命运也就完全不同了。菲洛墨拉选择了将真相编织在布上,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编织是带有仇恨的隐含意义的,所以菲洛墨拉在之后选择了复仇,而西丽的倾诉方式是写信,她从最初将心中的想法写信告诉上帝到之后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和妹妹,信的内容其实就是西丽对自己命运进行反思的过程,西丽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刻认识到逆来顺受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女人只有走出家门靠自己才能真正的拯救自己,西丽的书写将她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两个有着同样悲惨遭遇的女性,却因为不同的书写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
其次,小说《紫色》和《变形记》还有一处非常相似的情节。《变形记》中,妹妹菲洛墨拉通过编织的方式向自己的姐姐普洛克涅告发了姐夫强奸自己的罪行;《紫色》中,西丽的妹妹耐蒂向西丽倾诉自己悲惨的遭遇。同样都是妹妹向姐姐倾诉,但是却有着不同的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菲洛墨拉的姐姐普洛克涅在收到妹妹织的布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开始对自己的儿子和丈夫进行报复,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并且非常残忍地将儿子的肉剁碎拌到丈夫忒柔斯的饭中让他吃下,姐姐用这样残忍的方法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菲洛墨拉的书写是这场复仇悲剧的导火索,姐妹两个在实现复仇之后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部作品充满了浓重的悲剧色彩。艾丽丝·沃克在小说《紫色》中虽然设计了同样的故事情节,但是西丽却有着与菲洛墨拉完全不同的命运。妹妹耐蒂向西丽倾诉的信件被西丽的丈夫“某某先生”藏匿了起来,西丽最爱的就是这个妹妹,而她与妹妹之间的通信是她与妹妹进行心灵沟通的唯一方式,因此她非常的气愤。虽然西丽在好友莎格的帮助下找到了被丈夫藏起来的信件,但是她仍然非常气愤,并说“我怎么能忍住不杀了他”“不行,我想,如果我杀了他,我就会觉得好过些”。西丽本来就一直默默忍受着丈夫对自己的侮辱和欺凌,又加上他藏起了心爱妹妹的来信,她的内心其实也是充满着仇恨的,但是西丽与《变形记》中的姐姐普洛克涅不同,她并没有选择愤怒的复仇,而是在亲密女友莎格的帮助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想办法努力走出家庭,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最终获得了独立和自尊。 艾丽丝·沃克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经典著作中的一些故事情节进行了借鉴,但是又结合了时代特征和社会现状对相应的情节进行了改变。从充满了仇恨的织布书写到通过写信倾诉自己的心声,从编织内容被发现并实现复仇到对自己命运的反思,艾丽丝·沃克对西方经典著作中的悲剧和严肃的主题思想进行了解构,带有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3 内在互文性
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中的内在互文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小说《紫色》与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体系内部的其他小说之间的关系上。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作品按照时间的先后整理之后可以发现,她的小说创作体系内部有一些相同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不同的故事主题。艾丽丝·沃克这样的创作手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传统的现代主义中封闭式的话语体系进行了突破,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比如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作品中,多次会用到颜色的描写,并且她在所有作品中对颜色进行了分类,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意义。
首先,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出现最多的颜色是黑色。黑色在白人社会中是代表低劣和卑贱的,艾丽丝·沃克本身是黑人,从小受到种族歧视思想的影响,但是她的作品中那些黑人女性随着自己命运逐渐改变,对黑色也有了不同的文学解读,黑色更多的被指代母亲和土地,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对社会歧视黑色的思想进行了抨击。比如《紫色》中西丽的丈夫“某某先生”的情人莎格是个黑人,“某某先生”的亲人对莎格的评价分别是“莎格跟我的鞋子一样黑”,“没那么漂亮,她太黑了”,“她黑得像柏油”,这几个对莎格肤色的形容词都表现出在他们心中黑色的卑贱。但是艾丽丝·沃克让黑人女性莎格和西丽都获得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实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尊,黑色并不天生就代表着卑贱。
其次,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还多次用到了红色,红色代表着黑人女性的抗争精神。小说《紫色》中最有抗争精神的两个女性莎格和索菲亚都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麦格德林也是一个有着斗争精神的女性,小说中同样给她穿上了红色的裤子。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作品中,红色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同时,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黄色和紫色也被经常用到,黄色代表希望,比如小说《紫色》中西丽和朋友一起做的被子是黄色的,在西丽看来,这床黄色的被子代表着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女主人公波琳的父亲由于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整天对家里的门发泄,波琳用油漆将家门漆成了黄色,她认为黄色就代表着太阳,有了太阳就有了生活的温暖和希望。而紫色在艾丽丝·沃克的作品里则代表着女性的幸福,因此她以“紫色”命名了她的经典之作。
三 结语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创作有着较强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意义,她通过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描写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抨击,但是她并没有直接的去表现这些严肃的小说主题,她在小说的创作手法上通过文本互文性的方式对这些严肃主题进行解构,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倾向,具体通过肯定互文性、否定互文性和内在互文性三个方面来加以体现,这种创作手法对今后的文学工作者的小说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艾丽丝·沃克,杨仁敬译:《紫色》,沈阳出版社,1999年版。
[2] 艾丽丝·沃克,周小英译:《父亲的微笑之光》,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3] 朱荣华:《论〈紫色〉中的“否定互文性”现象》,《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
[4] 丁礼明:《互文性与否定互文性理论的建构与流变》,《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柴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 后现代主义 《紫色》
一 艾丽丝·沃克及其作品简介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小说家、诗人、短篇小说作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之下为争取自由和尊严而做出的抗争。她的代表作小说《紫色》在1983年获得了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普利策奖。她的著作还包括短篇小说《在爱情和麻烦中》《你压不倒一个好女人》,诗歌《绝对信任地球的仁慈:新诗》《革命的牵牛花》,和小说《父亲的微笑》《现在可以敞开你的心扉了》等。
二 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手法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表现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主要针对当代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性别歧视问题以及同性恋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思,作品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但是,艾丽丝·沃克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又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在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哲学和文化思潮,之后演变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现代主义思想中的镜像反映理论和再现理论进行了批判,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方面。艾丽丝·沃克在小说创作中秉承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传统写作中文本封闭式的方式进行了突破,在文章结构上采用了互文的手法,并采用了对内容碎片化处理的方式进行结构安排。艾丽丝·沃克的小说创作手法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文本的互文性特征上。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结构主义的概念,具体指的是“作为任何文本的成文性在于同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差异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艾丽丝·沃克在她的小说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这种文本的互文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肯定互文性、否定互文性和内在互文性。
1 肯定互文性
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品小说《紫色》在作品体裁上充分体现了这种肯定互文性的特征,采用了书信体来展开故事情节。艾丽丝·沃克的这种体裁安排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为书信体从18世纪发展起来之后一直被男性作家所采用,并主要在作品中对女性制订道德规范,但是艾丽丝·沃克却突破性地在小说中以一个黑人女性的身份通过写信的方式去表达她内心的感受,借以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问题进行抨击,这本身就是对男权思想的一种反抗和颠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西丽是个黑人女性,从小父亲被处以私刑,母亲被逼疯,继父虐待她,婚姻中也受尽凌辱,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却有着一个习惯就是写信。最初西丽受到当时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继父和丈夫的欺凌并不反抗,她认为黑人女性的生活就应该如此,但是她的内心又是非常痛苦的,她把希望都寄托于上帝之上,于是她坚持写信给上帝,希望上帝能够拯救她。但是她发现写信给上帝并不能改变她的悲惨命运,在她发现她的丈夫将妹妹写给她的信件都藏了起来之后,她决定要离开自己原有的生活。她仍然有写信的习惯,但是信件却是写给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朋友们,她开始了独立谋生并最终获得了丈夫的尊重。艾丽丝·沃克改变了以往男性作家作品中以男性作为讲述主体的书信体模式,采用了女性作为叙述的主体,并且是以一个女作家的身份去展开故事情节,并将每封信都设计了不同的作者,比如西丽还有莎格、耐蒂等人,这些信的作者都是女性,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去评述。这样可以很自然并真实地将女性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并是对男权社会中以男性为中心话语权的一种颠覆。
2 否定互文性
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中的否定互文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本身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上。艾丽丝·沃克在小说的创作中参照了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一些重要的情节,但是她并没有全盘的照抄,而是对经典作品中的情节进行了改变,结合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女性自身的感受出发加以了演绎。比如小说《紫色》中西丽被继父强奸,继父恐吓她不许告诉任何人,年幼的西丽只好默默地忍受着这种欺凌,她选择了写信给上帝倾诉自己心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小说《变形记》中也有着类似的情节描写,女主人公菲洛墨拉被她的姐夫强奸,为了避免让他人发现这件事,菲洛墨拉的姐夫割掉了她的舌头,她选择了将自己的痛苦遭遇织在布上,并向姐姐倾诉了此事。西丽和菲洛墨拉有着相同的遭遇,都是在遭到强奸之后无法讲出此事,但是艾丽丝·沃克对《变形记》中的这一情节进行了改变,《变形记》中的菲洛墨拉在布上织出了自己的遭遇却引发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但是《紫色》中的西丽却通过自己的书写对命运有了新的感悟,并勇敢地走出了原有痛苦的生活。艾丽丝·沃克对《变形记》中的文本创作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紫色》中的西丽和《变形记》中的菲洛墨拉在被人强奸之后都无法向他人讲述事实的真相,两个女性都选择了书写这样的倾诉方式,但是她们的书写方式不同,未来的人物命运也就完全不同了。菲洛墨拉选择了将真相编织在布上,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编织是带有仇恨的隐含意义的,所以菲洛墨拉在之后选择了复仇,而西丽的倾诉方式是写信,她从最初将心中的想法写信告诉上帝到之后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和妹妹,信的内容其实就是西丽对自己命运进行反思的过程,西丽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刻认识到逆来顺受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女人只有走出家门靠自己才能真正的拯救自己,西丽的书写将她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两个有着同样悲惨遭遇的女性,却因为不同的书写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
其次,小说《紫色》和《变形记》还有一处非常相似的情节。《变形记》中,妹妹菲洛墨拉通过编织的方式向自己的姐姐普洛克涅告发了姐夫强奸自己的罪行;《紫色》中,西丽的妹妹耐蒂向西丽倾诉自己悲惨的遭遇。同样都是妹妹向姐姐倾诉,但是却有着不同的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菲洛墨拉的姐姐普洛克涅在收到妹妹织的布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开始对自己的儿子和丈夫进行报复,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并且非常残忍地将儿子的肉剁碎拌到丈夫忒柔斯的饭中让他吃下,姐姐用这样残忍的方法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菲洛墨拉的书写是这场复仇悲剧的导火索,姐妹两个在实现复仇之后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部作品充满了浓重的悲剧色彩。艾丽丝·沃克在小说《紫色》中虽然设计了同样的故事情节,但是西丽却有着与菲洛墨拉完全不同的命运。妹妹耐蒂向西丽倾诉的信件被西丽的丈夫“某某先生”藏匿了起来,西丽最爱的就是这个妹妹,而她与妹妹之间的通信是她与妹妹进行心灵沟通的唯一方式,因此她非常的气愤。虽然西丽在好友莎格的帮助下找到了被丈夫藏起来的信件,但是她仍然非常气愤,并说“我怎么能忍住不杀了他”“不行,我想,如果我杀了他,我就会觉得好过些”。西丽本来就一直默默忍受着丈夫对自己的侮辱和欺凌,又加上他藏起了心爱妹妹的来信,她的内心其实也是充满着仇恨的,但是西丽与《变形记》中的姐姐普洛克涅不同,她并没有选择愤怒的复仇,而是在亲密女友莎格的帮助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想办法努力走出家庭,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最终获得了独立和自尊。 艾丽丝·沃克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经典著作中的一些故事情节进行了借鉴,但是又结合了时代特征和社会现状对相应的情节进行了改变。从充满了仇恨的织布书写到通过写信倾诉自己的心声,从编织内容被发现并实现复仇到对自己命运的反思,艾丽丝·沃克对西方经典著作中的悲剧和严肃的主题思想进行了解构,带有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3 内在互文性
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中的内在互文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小说《紫色》与艾丽丝·沃克小说创作体系内部的其他小说之间的关系上。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作品按照时间的先后整理之后可以发现,她的小说创作体系内部有一些相同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不同的故事主题。艾丽丝·沃克这样的创作手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传统的现代主义中封闭式的话语体系进行了突破,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比如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作品中,多次会用到颜色的描写,并且她在所有作品中对颜色进行了分类,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意义。
首先,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出现最多的颜色是黑色。黑色在白人社会中是代表低劣和卑贱的,艾丽丝·沃克本身是黑人,从小受到种族歧视思想的影响,但是她的作品中那些黑人女性随着自己命运逐渐改变,对黑色也有了不同的文学解读,黑色更多的被指代母亲和土地,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对社会歧视黑色的思想进行了抨击。比如《紫色》中西丽的丈夫“某某先生”的情人莎格是个黑人,“某某先生”的亲人对莎格的评价分别是“莎格跟我的鞋子一样黑”,“没那么漂亮,她太黑了”,“她黑得像柏油”,这几个对莎格肤色的形容词都表现出在他们心中黑色的卑贱。但是艾丽丝·沃克让黑人女性莎格和西丽都获得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实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尊,黑色并不天生就代表着卑贱。
其次,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还多次用到了红色,红色代表着黑人女性的抗争精神。小说《紫色》中最有抗争精神的两个女性莎格和索菲亚都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麦格德林也是一个有着斗争精神的女性,小说中同样给她穿上了红色的裤子。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作品中,红色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同时,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黄色和紫色也被经常用到,黄色代表希望,比如小说《紫色》中西丽和朋友一起做的被子是黄色的,在西丽看来,这床黄色的被子代表着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女主人公波琳的父亲由于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整天对家里的门发泄,波琳用油漆将家门漆成了黄色,她认为黄色就代表着太阳,有了太阳就有了生活的温暖和希望。而紫色在艾丽丝·沃克的作品里则代表着女性的幸福,因此她以“紫色”命名了她的经典之作。
三 结语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创作有着较强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意义,她通过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描写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抨击,但是她并没有直接的去表现这些严肃的小说主题,她在小说的创作手法上通过文本互文性的方式对这些严肃主题进行解构,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倾向,具体通过肯定互文性、否定互文性和内在互文性三个方面来加以体现,这种创作手法对今后的文学工作者的小说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艾丽丝·沃克,杨仁敬译:《紫色》,沈阳出版社,1999年版。
[2] 艾丽丝·沃克,周小英译:《父亲的微笑之光》,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3] 朱荣华:《论〈紫色〉中的“否定互文性”现象》,《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
[4] 丁礼明:《互文性与否定互文性理论的建构与流变》,《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柴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