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圣叹以阐释者为中心的阐释学思想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圣叹评点作品中的阐释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阐释学发展到明末清初的新特色——以阐释者为中心的主观性阐释。金圣叹的阐释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诗歌艺术性的探究和阐释者主体个性的凸显上。在这里,阐释者的创造性解读,对个人才华和情思的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对诗歌本意的追求。
其他文献
"跨单位行政组织"是一种为了特定目的将不同职能部门人员临时性地抽调在一起并在一段时间内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组织形式。"行政位阶逻辑"会对"跨单位行政组织"的运转产生正负双重影响,该逻辑的核心内容是,以权力、级别为基础来衡量自身及所属部门和其他个体及其所属部门的"位阶",进而选择相应的行为策略。这种逻辑的产生与行政传统、条块分割与部门利益分化倾向、组织自身的结构矛盾这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约束"行政位阶逻辑"的消极影响,需要从整合目标与利益、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更新考核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努力。
"公共阐释论"探究了个人阐释与公共阐释的关系,明确了阐释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共识,为建构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进行了切实的概念和范畴的探索。具体来说,公共阐释论对理性精神的自觉追求是人文话语体系建构的哲学基础,科学范式的方法论探索是话语体系建构的突破点,社科共同体是话语体系建构的关键。
居宅伦理不仅仅涉及民生伦理或经济伦理问题,因其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和本原性意义,它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也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如果说,"住有所居"构成执政伦理的价值基座,"居有所安"构成社会伦理的价值关怀,那么"居有所乐"则构成民族复兴伦理的价值指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和居有所乐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居宅伦理的核心价值体系。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然内在地包含了居住问题的合理解决。居宅伦理因其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的天然联系,而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陈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存在较大争议,但陈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创作手法等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后世文人多化用其佳旬,袭用其篇制,显现出对陈代诗歌的积极接受与继承。
老子从养生、修身以及治理三个维度阐述了宝俭去奢的重要性,他所倡导的少私寡欲的养生之道、去甚去奢去泰的修德之道以及俭故能广的治理之道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智慧,不仅有助于世人提升德性、呵护身心,更对于抵御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这一概念不但内涵深刻、表征丰富,而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新面貌和特点,很多与文化相关的新概念也由此产生。从图式理论来认知文化新概念,充分分析地域性作为文化图式概念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和价值的评估。
公共行政的批判理论是哲学的批判理论在公共行政中的运用,在行政哲学上对行政理念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提出批判理论视角下的行政理念的生成是批判的、反思的、辩证的,是在对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扬弃基础上的辩证统一的假设,并从行政哲学上对这个假设进行验证。
基于博弈论视角,以武陵山片区为例,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从“囚徒困境”到实现协作共赢的区域合作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政策支持或宏观规划是达成区域之间合作发展的契约,能够促使缺乏长期理性的地方政府选择合作策略;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区域发展中不同领域和产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应当遵行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特征,以帕累托改进方式实施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通过构建LPI—LES模型,采用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测度各省区土地相对贫乏指数(LPI),研究土地贫乏对经济增长的阻滞效应。研究结果显示:LPI较高的地区(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运用Weaver组合指数(LES),可以把中国各省区的土地相对贫乏分为双因素驱动、三因素驱动和四因素驱动等三种类型;通过把土地资源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现土地相对贫乏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形成较强阻滞效应。中国土地相对贫乏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人地矛盾紧张、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有关。
以银行利差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房地产价格水平和股票价格水平为基础指标构建区域金融失衡指数,然后根据省际数据对金融失衡指数进行应用模拟和有效性检验。研究表明:区域金融失衡指数可以有效描述区域经济周期中的金融失衡状态,且相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具有一定的领先性,是预判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失衡的先行指标;该指数的结构维度指明了治理金融失衡的基本取向,但具体应用时应将综合失衡指数和分项失衡指数相结合,并注意合宜政策调控工具、调控时间窗口和调控力度的科学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