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艺:嫁个低调男人也幸福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aiha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小艺很知足,因为她有温暖的家,有爱她的丈夫和活泼的儿子,有她喜爱的事业,并能在这四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才是她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当下,由陈小艺主演的30集电视连续剧《叶落长安》正在北京台播出,令广大观众又一次见识了这个曾经获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的获得者的精湛演技。近年来,她先后在《军歌嘹亮》、《大姐》和《人生本色》等影视剧中塑造了一系列温顺、朴实的妇女形象,其实生活中的她,也足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爱情之花绽放在《老房子》里
  1997年春的一天,陈小艺应西安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刘惠宁的邀请,来到西安,参加电视剧《老房子》的拍摄。那天,她一走下飞机,就看到一个脸色蜡黄、头发乱糟糟的青年男子走到她跟前,轻轻地问道:“你就是陈小艺吧?我是来接你的。”
  “你是?”陈小艺警惕地回问道。
  “我就是刘惠宁啊!这不连续熬了几个通宵,也来不及收拾,就赶来接你了,我这个样子没把你吓坏吧?”青年男子笑着说道。
  “哦,没,没有。”陈小艺一边敷衍着他,一边想,这个导演怎么这么不修边幅呀。
  天空中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刘惠宁替陈小艺撑起了雨伞,两人一起往机场外走,然后又一起打的去了剧组所在的酒店。刘惠宁让陈小艺先休息一下,待会儿他要召集剧组全体人员开个会。一个小时后,出现在陈小艺视线里的刘惠宁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刚洗过澡的他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双目炯炯有神,篷松的头发显出几分帅气。
  会上,演职人员就人物角色各抒己见,刘惠宁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说得头头是道。陈小艺想,这个年纪轻轻的导演还真有些菜气哩。
  陈小艺是女一号,戏份很重,与刘惠宁接触的机会很多,她经常丰动与他切磋怎样把片子拍得更好,这令刘惠宁十分感动。那时,陈小艺已凭借一部《外来妹》红遍了大江南北,但她为人平和,没有一点明星架子,与那些喜欢耍派头、指手画脚的名演员完全不一样。不知不觉中,刘惠宁对陈小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
  紧张忙碌的两个月一晃而过,《老房子》也杀青了。那天傍晚,当剧组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时,刘惠宁认真地对陈小艺说:“晚上,我想请你吃个饭,行吗?”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陈小岂。聪慧的陈小艺读懂了他眼里包含的意思,两个月的相处,她也对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产生了好感。自从成名后,有许多优秀男士向她抛出了红绣球,她都不为所动。而刘惠宁出现后,她知道自己情感的闸门已不知不觉被他撞开了……
  晚上,刘惠宁带着陈小艺来到了一家川菜馆,为她点了重庆辣子鸡、水煮鱼等她最爱吃的川菜。好久没吃家乡菜的陈小艺胃口大开,而刘惠宁几乎没有动筷子,陈小艺这才想起刘惠宁是西安人,吃不惯四川菜。她歉意地问:“你不能吃辣的,为什么还要带我来川菜馆?”老实的刘惠宁告诉她:“就为了让你高兴,你高兴,我就高兴!”一股温暖的潮水顿时涌遍了陈小艺的全身,从这个恬淡而宁静的男人身上,她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
  走出餐厅,陈小艺和刘惠宁迎着初豆清凉的夜风在街头漫步,古城西安在五颜六色的彩灯映衬下,呈现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陈小艺不禁发出由衷地赞叹:“西安的夜色真迷人!”刘惠宁马上接过她的话:“那你愿意我们之间的感情永远像这座古城一样,悠久而美丽吗?”而对刘惠宁真挚的表白,陈小艺没有说话,红着脸点了点头。
  回京后,陈小艺和刘惠宁的爱情一下子传开了,有些朋友对她说:“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恋爱了呢?凭你的条件,你完全叫以找个更优秀的男人。”后来,这句话经过一家不负责任的小报演绎,变成了陈小艺说的话。远在西安的刘惠宁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在电话里对陈小艺说:“你足人名人,我配不上你,分手吧。”陈小艺莫名其妙,刘惠宁也没有解释就挂断了电话。
  陈小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飞到西安,不解地问他:“你是不是找了一个比我更优秀的女孩?”刘惠宁没说话,面无表情地把那张报纸递给她。陈小艺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解释了半天后,说:“如果你还不相信我,那我们现存就去登记结婚。”面对陈小艺炽热滚烫的感情,刘惠宁愧疚不已。是啊,怎么能凭一篇不负责任的报道就怀疑女友对自己的感情呢?他笑着对陈小艺说:“为了向你赔罪,我连续请你吃一个星期的辣子鸡。”一句话,把陈小艺逗笑了,两人和好如初哪个女人不生孩子、不做家务?
  1999年春天,陈小艺与刘惠宁的爱情果实已经成熟了,他们决定结婚。好多朋友都劝陈小艺:“你就不怕因为结婚而会失去你的影迷吗?”陈小艺大方地说:“结婚和事业并不矛盾啊。再说,我又不是偶像派,从没想过用感情之事来使自己蒙上神秘的面纱,给影迷们以幻想。”这年3月,陈小艺义无反顾地与刘惠宁举行了婚礼。
  结婚后小久,陈小艺就怀孕了,得知自己要做爸爸了,刘惠宁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所有的亲戚和朋友,兴高采烈地接受他们的祝福。怀孕5个月后,陈小艺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在家里专心孕育宝宝。这时,圈内的一个朋友又对她说:“我劝你还是把孩子打掉吧,趁自己还年轻,多在事业上冲一冲。”甚至有朋友对她说:“别的女演员都是很晚才结婚的,而且好多女演员结了婚也不敢生弦子,你却这么早就准备做妈妈了,为什么你总要与众不同呢?”陈小艺认真地说:“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按照正常人的轨道生活,到了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事情,结婚、生孩子也是如此,不能因为自己是个演员就要显得和平常人不一样。”
  2001年11月,陈小艺和刘惠宁的宝贝儿子出生了,刘惠宁给儿子取名叫铁蛋,望着眉眼酷似陈小艺的儿子,刘惠宁怎么看怎么爱,他笑着刮着陈小艺的鼻子,说:“你真是功劳大大的,为我生了个这么漂亮的儿子。“
  那时,陈小艺还住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分给她的一间宿舍里,条件非常艰苦,刘惠宁远在西安,夫妻俩分隔两地。儿子生下来后,陈小艺独自在北京带儿子,刘惠宁因为拍戏很忙,很长时间才能来北京一次,陈小艺用她柔弱的双肩把家庭的担子挑了起来。
  儿子小,三天两头闹病,陈小艺经常独自带着儿子去医院,有时三更半夜儿子发高烧,她战战兢兢地背着他往医院赶。孤独无助的她多么渴望丈夫能在自己身边啊!有时,陈小艺感冒了,不能给儿子喂奶,只得冲牛奶给他喝。喝惯了母乳的儿子不肯吃牛奶,哇哇大哭起来,陈小艺一边哄儿子,一边流眼泪。   2002年10月,刘惠宁来北京看妻子,见妻子瘦了,憔悴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他听到陈小艺说有时候晚上狂风大作,孤独无助的她只能紧紧地抱着儿子,蜷缩在床上时,刘惠宁流下了酸涩的眼泪,他觉得自己忽视了妻子,作为男人,他有责任和义务与妻子一起承担生活中的风雨。想到这里,刘惠宁决定辞去西安的工作,来北京发展,陈小艺却坚决反对:“西安是你的‘根据地’,你事业的基础在那边,就这样放弃了也太可惜了!你不要担心我,哪个女人不生孩子、不做家务?这点苦算什么?”在陈小艺的劝说下,刘惠宁终于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此后,刘惠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北京看妻儿,并每次都会刻意地给陈小艺带来一些惊喜和浪漫。有时陈小艺半伎醒来,突然看见丈夫怀抱着玫瑰花站在床前;有时他会打电话给北京的朋友,约陈小艺出去吃饭,当陈小艺赶到酒店时,会意外地看见丈夫正笑意盈盈地坐在那里。陈小艺知道,丈夫这样做都是为了给她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鲜和激情,让她快乐起来。
  儿子一岁后,一些剧组找上¨来,邀请陈小艺去拍戏。陈小艺委婉地拒绝了,经过怀孕、生孩子近两年时间的折腾,她变得有些慵懒了,觉得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也挺好的。刘惠宁却不赞成妻子做“全职太太”,他说:“你是个事业型的女人,又那么有潜力,就这样荒废了多可惜。如果你总是这样闲着,总有一天会闲出毛病来的。”陈小艺觉得丈夫的话也有道理,于是她和丈夫一起把儿子送到了四川老家,让父母帮助照看。就这样,这一家三口天各一方,有了三个家。陈小艺一直把丈夫和儿子的照片带着身边,而刘惠宁无论走到哪里,也都带着妻子和儿子的照片。想妻子和儿子的时候,就会拿着照片仔细端详,并对着照片说话。
  2003年,陈小艺和丈夫在北京买了房子,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尽管如此,他们夫妇依然是聚少离多。“牛郎织女”的生活尽管多了些寂寞和孤独,但距离产生美,他们夫妻之间也少了一些碰撞和摩擦。弦子都两岁了,但陈小艺和刘惠宁还像恋爱时那样甜蜜浪漫,也许这正应了一句古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就爱我的低调男人
  岁月匆匆,一转眼,陈小艺和刘惠宁的婚姻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似水流年中,光阴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但没有改变的,是他们之间那份亘古不变的真情。
  陈小艺性格直爽,快人快语,而刘惠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性格上的差异使他们之间也会凸现出一些矛盾。2003年他们决定买房子时,陈小艺看中了闹市区的一套房子,而刘惠宁喜欢安静,在郊区选中了一套房子。夫妻俩为此相持不下,最后还是陈小艺作出让步,听从了丈夫的意见。她觉得,在家里丈夫是顶梁柱,在大事上妻子还是府该听丈夫的。
  刘惠宁有时来北京的家里时,把东西都不放在该放的位置,让家里乱成一团粥,爱整洁的陈小艺开始还唠唠叨叨,后来便听之任之了。她想,哪个男人不这样?再说,丈夫在家里待的时间又不长,何必还要为这些小事给丈夫增加烦恼?就这样,丈夫在前面把东西弄乱,她就在后面跟着收拾。这样一来,刘惠宁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活小节了。
  从2001年到现在,是陈小艺事业再塑辉煌的时期,她相继拍摄了《军歌嘹亮》、《人姐》、《母亲》、《苦菜花》等多部影视剧,在戏里她扮演了一个又一个命运坎坷的母亲形象,被称为“母亲专业户”。
  2004年底,陈小艺在山西拍摄电视剧《母亲》,要从30多岁演到70多岁。那天,刘惠宁去剧组看妻子,见到陈小艺的那一刻,他吓了一跳,几个月前还又白又胖的妻子,现在却又黑又瘦,面容苍老瞧悴,完全是一个老太太形象。尽管刘惠宁知道妻子这是因为角色的需要,化的老年装,但他的眼泪还是一下子涌了出来,陈小艺安慰丈夫道:“等戏拍完了,我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刘惠宁说:“我知道你这足在拍戏,可突然看到你变得这么苍老,我在感情上实在接受不了,心里非常难受。”
  陈小艺拍的戏大多是苦戏,在拍摄时,经常要真哭,特别累心劳神,一部戏拍完后,回到北京,她会很长一段时间恢复不过来。烦恼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生闷气。2006年7月的一天,刘惠宁见妻子闷闷不乐,他没有说安慰她的话,而是开着车把陈小艺带出了门。
  刘惠宁把车沿着沙滩后街开到故宫的护城河边停了下来,他把车窗全部打开,刹那间一股股温柔的晚风灌了进来,街道旁的霓虹灯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护城河边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散步,清凉的河水在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看着这一切,刘惠宁轻轻地说:“你看,生命有时候并不全是忙碌,适时地去享受生活的安闲和清静,也是幸福的一种,你说对吗?”陈小艺顿时明白了丈夫的良苦用心,她将身体靠在丈夫的怀里,连日来的紧张和劳累顿时烟消云散……
  有丈夫真好,有家的感觉真好!丈夫坚强的臂膀和儿子轻轻的呼唤,是陈小艺最温暖的依靠。她觉得,事业是风帆,有了事业,女人才能航行得更快,而家庭更是小叫缺少的港湾,是女人停泊的驿站和最后的归宿。因此,陈小艺很知足,她有温暖的家,有爱她的丈夫和活泼的儿子,有自己喜爱的事业,并能在这四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才是最值得她骄傲和自豪的。
其他文献
他被人称为“疯子”,一旦上了手术台就不愿停下。他平均每天要进行三四台手术,多次连续进行30多个小时手术不下火线……  他是个仁慈的医者,为了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重获新生,他发起“大爱救心”活动。五年时间,他和他的团队跑遍粤、滇、黔、新等7省(区)的220多个县市,先后为17个民族的4000名患儿进行手术,减免费用达8000多万元。  他也是个“疯狂”的医生,“难度太大、无法手术”的诊断从不会让他
期刊
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我从相册中翻出了一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老照片,看到了六十年前的自己,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那是1951年的“六一”前夕,我12岁,在原宣武区丞相胡同小学念六年级。毕业前夕,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了盼望已久的红领巾。家长为祝贺我的进步,让我去照一张纪念相。我灵机一动,带上了我的妹妹和弟弟,在菜市口人民照相馆照了这张合影。我穿着白衬衫、
期刊
北京人艺群星璀璨,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实在是太过短暂了。建院初期绽放光芒后,随着“反右”和“文革”风暴的来袭,北京人艺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运动的洪流。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被裹挟着向前,身不由己……  老舍:祥子能活到现在吗  解放后,老舍回国,他对国内的政治大局并不熟悉,接到写作任务,觉得既然是党的要求,就应该欣然接受,边学习边创作。1952年初,“三反”、“五反”运动尚未结束,老舍为人艺写了反映
期刊
鲁特·维尔纳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国际最成功的女谍,她曾在英国与德国流亡核物理学家克劳斯·福克斯合作,陆续把英美研究和制造原子弹的情报提供给苏联,为打破核垄断、建立平衡的世界秩序,立下了汗马功劳。  维尔纳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罗伯特·库钦斯基是德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善于运用统计学知识揭示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披露资产阶级的剥削活动。她的母亲是英国人,画家。她的大哥于尔根·库钦
期刊
初见贺建昌,很多人会误把他当成藏族干部,不单是因为黑黝黝的皮肤和豪放的性格,更源自于他对西藏的熟悉及对藏胞的热爱。然而他却是地道的北京人,来自京西北延庆县。2010年7月,贺建昌响应组织号召,带着首都对援藏事业的关怀与重托和自己的满腔热忱来到拉萨市尼木县,拉开了自身历时3年的援藏序幕。  誓做康巴汉子  西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着这里土生土长的民众,对于一名新进藏干部来说这是一个
期刊
5月18日是文学大师汪曾祺逝世15周年纪念日,扬州高邮举办了“追思汪老”座谈会,来自天南地北的“汪迷”们共聚一堂,回忆汪老,很多汪老生前的逸事一一披露。  汪曾祺是個非常真实的人  扬州市文联主席刘俊是高邮人,他回忆说,1996年,曾经与汪老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任高邮东墩乡书记,汪老来参加某活动时,就坐在自己身边。汪老还提出,等到活动结束时,让刘俊到他家里,给刘俊写一幅字,画一幅画。但是,因为当时
期刊
几乎人人都知道,美苏在冷战期间是彼此最大的假想敌,然而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苏俄领导人列宁之间还曾有过“互为知音”的一段插曲。  几乎人人都知道,美苏在冷战期间是彼此最大的假想敌,然而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苏俄领导人列宁之间还曾有过“互为知音”的一段插曲。  《和平法令》与“十四点”  1917年11月8日即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天,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期刊
今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伊丽莎白二世于1952年2月6日继承王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执政期间经历了12位英国首相,包括温斯顿·丘吉尔、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哈罗德·麦克米伦、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哈罗德·威尔逊、詹姆斯·卡拉汉、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约翰·梅杰、托尼·布莱尔、戈登·布朗和现任的戴维·卡梅伦。  全民狂欢为女王庆祝  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日前拉开序幕,女王
期刊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一个38岁,一个83岁,因为电影的缘故,他们成了忘年交……  《电影传奇》让他们成为忘年交  2001年11月的一天下午,崔永元在长影同志的陪同下,叩开了苏里的家门。当时,苏老正在家中健身,已经83岁的他一口气仍能做30个俯卧撑。看到苏老,崔永元赶忙上前握手道:“苏老,我是看着您的电影长大的,今天来是要圆我童年时的一个梦!”崔永元显得有些激动,眼睛都湿润了……  早在这一年的春天
期刊
著名影星刘孜在自己的微博上,第一时间与众多影迷分享了做母亲的喜悦。这个外表婉约、性格坚强的女人,不仅是一位优秀演员,还是一位著名主持人,更是设计圈里有名的“家居设计师”……她为何在事业的黄金期结婚怀孕生子?她与丈夫又有着怎样的幸福“孕事”?  “学长”、“师妹”迟来的幸福  2004年7月的一天,作为羽毛球“发烧友”刘孜找到杨泓,希望他为京城的明星羽毛球队捐些赞助款。  杨泓是北京一个小有名气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