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膀胱疼痛;中药治疗;庆大霉素;利多卡因
膀胱疼痛综合征是以膀胱慢性疼痛为特点,严重的原因不明(诊断排除任何已知病因)的膀胱炎症综合征,往往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夜尿,而尿培养则无菌。其症状可能与其他膀胱功能异常症状相重叠,如尿道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综合征以及前列腺炎。该综合症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程度不亚于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癌症疼痛和肾脏透析。由于其病因不明,导致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该病就诊,成为
近年来我国泌尿外科门诊难治疾病之一,也成为数十年来泌尿外科疾病研究的热点。我院自2010年以来,采用庆大霉素、利多卡因膀胱灌注结合我院自拟中药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治疗病例。为了便于观察,我们设立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8例,女52例;年龄在38-62岁之间,发病时间在0.5-15年;对照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40-65之间,病程2-10年。所有病例均以尿頻、尿痛及膀胱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化验尿常规:镜下见少量白细胞及红细胞;经膀胱镜检查,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充血、水肿,少数病人可见浅表溃疡,但均排除膀胱原位癌、膀胱结核或其它可能的粘膜器质性特殊病变。
1.2 治疗方法
1.2.1 自拟中药组成 生地20g,滑石20 g,蜈蚣2条,连翘30 g,公英30 g,双花15 g,白花蛇舌草30 g,扁蓄20 g,乌药20 g,元胡30 g,白芍20 g,甘草10 g,车前子20 g,竹叶20 g,通草20 g。1.2.2 方法 治疗组:将庆大霉素16万单位,2%利多卡因1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配成灌洗液。患者排空膀胱后,在无菌条件下导尿,自导尿管将灌洗液注入膀胱后,拔除尿管,患者先行左侧卧位,然后平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每个体位15分钟,完成一个循环后,将灌洗液排出;根据病人排尿疼痛情况,一般隔日行膀胱灌注一次,如排尿疼痛明显,则间隔适当延长1-2天,病人每日多饮水,同时口服我院自行研制中药治疗,每日1剂,一般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采用无菌技术导尿行膀胱灌注是本治疗方法的关键,在治疗中应确保无菌操作及技术熟练,动作轻柔,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及尿道损伤。对照组:则行应用一般抗菌素及止痛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疼痛明显减轻或无疼痛、尿频明显减轻为显效。尿频、疼痛症状轻微减轻为有效。尿频。疼痛症状不减轻为无效。
2 结 果
2.1 两组均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及失访者 见表1。
3 讨 论
膀胱疼痛综合征,也称为间质性膀胱炎,其病因并不清楚,炎症学说是最早提出的一种病因假说,认为其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与其相关因素有感染、自体免疫及缺氧等,97%的患者疼痛加重与进食某些食物或饮料有关,膀胱区疼痛因膀胱充盈而加重,膀胱排空后症状缓解。本病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表现,部分或全部膀胱粘膜破坏,并可扩展至肌层。诊断该病多采用排除法,在排除了肿瘤、结核及其他可能的粘膜器质性病变后,病人有典型的尿频、尿痛及膀胱区、盆底疼痛,膀胱镜检: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充血、肿胀,少数病人可见溃疡;病理检查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表现,可诊断为本病。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通过药物、饮食、心理调节或手术等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一般遵循先保守后有创治疗的原则,保守治疗有口服抗组胺药物(包括阿米替林、西咪替丁等),膀胱粘膜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硫戊聚糖钠);膀胱内灌注二甲亚砜、肝素加利多卡因,辣椒辣素;透明质酸钠等,也有采用注射肉毒素A治疗,但需反复注射治疗,也有采用针刺及高压氧治疗,但效果不尽满意。病史长,顽固性膀胱痛及出现膀胱纤维化时可考虑行经尿道电切术,肠道膀胱扩大术等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依个人情况不同,效果亦有差异,且多数药物价格偏高,治疗周期长,部分药物本身即有刺激作用,引起疼痛,病人难以承受;手术治疗则比较繁琐,费用高,创伤大,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且手术为不可逆治疗,需要非常慎重,除非经各种治疗后,患者均无效,膀胱挛缩,尿频和疼痛十分严重,否则不建议采用。我院针对本病早期无膀胱纤维化病人采用庆大霉素、利多卡因膀胱灌注,便于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可快速止痛,缓解膀胱区疼痛症状,口服中药具有养阴清热、利湿止痛功能,以达到治本,二者起协同作用,缓解病情,以期治愈的目的。本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药源广泛,价格低廉,不需要特殊医疗环境和设备,门诊即可治疗,适于在基层卫生院操作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桂芹,赵玉荣.膀胱内注射利多卡因、庆大霉素治疗产后尿潴留.基础医学论坛杂志,2004,8(9):56.
[2] 贺大林,李旭东.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6.
[3] 陶忠杰.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中国当代医药,2010:27.
[4] 杨勇.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9):705.
膀胱疼痛综合征是以膀胱慢性疼痛为特点,严重的原因不明(诊断排除任何已知病因)的膀胱炎症综合征,往往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夜尿,而尿培养则无菌。其症状可能与其他膀胱功能异常症状相重叠,如尿道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综合征以及前列腺炎。该综合症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程度不亚于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癌症疼痛和肾脏透析。由于其病因不明,导致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该病就诊,成为
近年来我国泌尿外科门诊难治疾病之一,也成为数十年来泌尿外科疾病研究的热点。我院自2010年以来,采用庆大霉素、利多卡因膀胱灌注结合我院自拟中药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治疗病例。为了便于观察,我们设立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8例,女52例;年龄在38-62岁之间,发病时间在0.5-15年;对照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40-65之间,病程2-10年。所有病例均以尿頻、尿痛及膀胱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化验尿常规:镜下见少量白细胞及红细胞;经膀胱镜检查,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充血、水肿,少数病人可见浅表溃疡,但均排除膀胱原位癌、膀胱结核或其它可能的粘膜器质性特殊病变。
1.2 治疗方法
1.2.1 自拟中药组成 生地20g,滑石20 g,蜈蚣2条,连翘30 g,公英30 g,双花15 g,白花蛇舌草30 g,扁蓄20 g,乌药20 g,元胡30 g,白芍20 g,甘草10 g,车前子20 g,竹叶20 g,通草20 g。1.2.2 方法 治疗组:将庆大霉素16万单位,2%利多卡因1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配成灌洗液。患者排空膀胱后,在无菌条件下导尿,自导尿管将灌洗液注入膀胱后,拔除尿管,患者先行左侧卧位,然后平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每个体位15分钟,完成一个循环后,将灌洗液排出;根据病人排尿疼痛情况,一般隔日行膀胱灌注一次,如排尿疼痛明显,则间隔适当延长1-2天,病人每日多饮水,同时口服我院自行研制中药治疗,每日1剂,一般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采用无菌技术导尿行膀胱灌注是本治疗方法的关键,在治疗中应确保无菌操作及技术熟练,动作轻柔,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及尿道损伤。对照组:则行应用一般抗菌素及止痛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疼痛明显减轻或无疼痛、尿频明显减轻为显效。尿频、疼痛症状轻微减轻为有效。尿频。疼痛症状不减轻为无效。
2 结 果
2.1 两组均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及失访者 见表1。
3 讨 论
膀胱疼痛综合征,也称为间质性膀胱炎,其病因并不清楚,炎症学说是最早提出的一种病因假说,认为其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与其相关因素有感染、自体免疫及缺氧等,97%的患者疼痛加重与进食某些食物或饮料有关,膀胱区疼痛因膀胱充盈而加重,膀胱排空后症状缓解。本病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表现,部分或全部膀胱粘膜破坏,并可扩展至肌层。诊断该病多采用排除法,在排除了肿瘤、结核及其他可能的粘膜器质性病变后,病人有典型的尿频、尿痛及膀胱区、盆底疼痛,膀胱镜检: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充血、肿胀,少数病人可见溃疡;病理检查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表现,可诊断为本病。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通过药物、饮食、心理调节或手术等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一般遵循先保守后有创治疗的原则,保守治疗有口服抗组胺药物(包括阿米替林、西咪替丁等),膀胱粘膜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硫戊聚糖钠);膀胱内灌注二甲亚砜、肝素加利多卡因,辣椒辣素;透明质酸钠等,也有采用注射肉毒素A治疗,但需反复注射治疗,也有采用针刺及高压氧治疗,但效果不尽满意。病史长,顽固性膀胱痛及出现膀胱纤维化时可考虑行经尿道电切术,肠道膀胱扩大术等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依个人情况不同,效果亦有差异,且多数药物价格偏高,治疗周期长,部分药物本身即有刺激作用,引起疼痛,病人难以承受;手术治疗则比较繁琐,费用高,创伤大,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且手术为不可逆治疗,需要非常慎重,除非经各种治疗后,患者均无效,膀胱挛缩,尿频和疼痛十分严重,否则不建议采用。我院针对本病早期无膀胱纤维化病人采用庆大霉素、利多卡因膀胱灌注,便于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可快速止痛,缓解膀胱区疼痛症状,口服中药具有养阴清热、利湿止痛功能,以达到治本,二者起协同作用,缓解病情,以期治愈的目的。本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药源广泛,价格低廉,不需要特殊医疗环境和设备,门诊即可治疗,适于在基层卫生院操作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桂芹,赵玉荣.膀胱内注射利多卡因、庆大霉素治疗产后尿潴留.基础医学论坛杂志,2004,8(9):56.
[2] 贺大林,李旭东.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6.
[3] 陶忠杰.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中国当代医药,2010:27.
[4] 杨勇.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