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珍贵品质。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形成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伦理维度、历史唯物主义维度和政治经济学维度三个阶段,批判的重点也从异化劳动转变为分工以及剩余价值。与之前的人本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人本维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现实的人、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异化、全面而自由发展四个层面。马克思主义人本维度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同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维度;创新;超越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168-02
一、马克思人本维度分析
(一)伦理维度
伦理维度的人本观始于对劳动异化的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之前的国民经济学虽然抽象出了一般的“劳动”概念,将存在、实然视作应然的问题,从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推论现实劳动的合理性。在马克思看来,这不仅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还事实上漠视了人的异化。马克思从伦理层面提出了理想的劳动形态——自由自觉的劳动,并以此作为批判现实劳动的武器,借助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来加大现实劳动的批判力度。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将对象化等同于异化,而费尔巴哈首次区分了对象化与异化,否定异化的同时,肯定对象化,主张“打倒上帝”,恢复人的类本质。
(二)历史唯物主义维度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马克思人本观的发展和哲学上的突破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正是哲学层面的突破推动了马克思人本观的发展。在《德意志形态》中,马克思创建了新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下,人的本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被赋予了全新的內涵,成为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依附物质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的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人本观中,分工居于核心地位。从积极的层面来看,分工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分工也是社会形态划分的主要标准,而从消极的层面来看,分工会导致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也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物役性。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建立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现实分析上,取代了伦理维度人本观对异化的控诉,创新了人本观的路径。
(三)政治经济学维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物役性,并指出了物役性的短暂性,因为物役性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短暂性决定了物役性的短暂性。但马克思在物役性的批判中并没有将批判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有机统一起来,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维度的人本观缺乏现实的立足点。政治经济学维度的人本观弥补了历史唯物主义维度的不足,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将人的自由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高度统一起来,形成了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理论基石,这也是马克思人本维度创新与超越的核心内容。基于此,剩余价值理论不但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更是科学人本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依据。
二、马克思人本维度的创新与超越
(一)现实的人
从自然的人到现实的人是西方人本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转变,而马克思人本维度则是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力量。自然的人割裂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甚至将自然性与社会性视作相互对立的内容,这一点在费尔巴哈的理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从属于自然界,而所谓的人的意识,仅仅是自然人的固有属性,不仅存在机械理解唯物主义的问题,还使得人脱离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的仅仅是一般的自然属性。费尔巴哈孤立地看待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产物,与物质世界的现实情况完全相悖。马克思深刻认识到了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局限性,从外部世界的历史性、社会性出发,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并非独立王国。换言之,世界上并没有与人无关的纯自然,因为物质和自然总是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马克思的人本维度将人融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中,真正提出了现实的人。
(二)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马克思人本维度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人本维度区别于前人的主要因素。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所提出的“类本质”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看法。费尔巴哈以宗教批判为切入点,将神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类”的思想将人的本质简单地等同于抽象普遍的内容,如理智、爱情和意志。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对人的抽象规定,但也暴露出具体性不足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无,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这里的社会关系,除了包括生产关系以外,还包括建立在生产关系上的政治关系、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具体、联系地论述了人的本质,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具体的,孤立、抽象地去考察人的本质,根本无法得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作为社会关系的集合,人的本质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劳动异化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内容,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黑格尔用以指代主体与客体的割裂。费尔巴哈是异化理论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区分了异化与对象化,并提出了宗教异化的思想。费尔巴哈以异化作为宗教批判的武器,否定了神创造人的基本宗教思想,提出“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②,认为神的力量是人赐予的,所谓的神的本质,仅仅是人的本质的让渡。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给予宗教神学沉重的一击,具有进步意义。当然,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马克思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与发展总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现实生活的残酷性迫使他们将精神寄托于宗教,这才是阶级社会的宗教根源。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维度;创新;超越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168-02
一、马克思人本维度分析
(一)伦理维度
伦理维度的人本观始于对劳动异化的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之前的国民经济学虽然抽象出了一般的“劳动”概念,将存在、实然视作应然的问题,从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推论现实劳动的合理性。在马克思看来,这不仅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还事实上漠视了人的异化。马克思从伦理层面提出了理想的劳动形态——自由自觉的劳动,并以此作为批判现实劳动的武器,借助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来加大现实劳动的批判力度。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将对象化等同于异化,而费尔巴哈首次区分了对象化与异化,否定异化的同时,肯定对象化,主张“打倒上帝”,恢复人的类本质。
(二)历史唯物主义维度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马克思人本观的发展和哲学上的突破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正是哲学层面的突破推动了马克思人本观的发展。在《德意志形态》中,马克思创建了新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下,人的本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被赋予了全新的內涵,成为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依附物质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的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人本观中,分工居于核心地位。从积极的层面来看,分工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分工也是社会形态划分的主要标准,而从消极的层面来看,分工会导致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也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物役性。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建立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现实分析上,取代了伦理维度人本观对异化的控诉,创新了人本观的路径。
(三)政治经济学维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物役性,并指出了物役性的短暂性,因为物役性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短暂性决定了物役性的短暂性。但马克思在物役性的批判中并没有将批判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有机统一起来,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维度的人本观缺乏现实的立足点。政治经济学维度的人本观弥补了历史唯物主义维度的不足,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将人的自由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高度统一起来,形成了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理论基石,这也是马克思人本维度创新与超越的核心内容。基于此,剩余价值理论不但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更是科学人本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依据。
二、马克思人本维度的创新与超越
(一)现实的人
从自然的人到现实的人是西方人本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转变,而马克思人本维度则是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力量。自然的人割裂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甚至将自然性与社会性视作相互对立的内容,这一点在费尔巴哈的理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从属于自然界,而所谓的人的意识,仅仅是自然人的固有属性,不仅存在机械理解唯物主义的问题,还使得人脱离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的仅仅是一般的自然属性。费尔巴哈孤立地看待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产物,与物质世界的现实情况完全相悖。马克思深刻认识到了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局限性,从外部世界的历史性、社会性出发,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并非独立王国。换言之,世界上并没有与人无关的纯自然,因为物质和自然总是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马克思的人本维度将人融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中,真正提出了现实的人。
(二)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马克思人本维度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人本维度区别于前人的主要因素。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所提出的“类本质”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看法。费尔巴哈以宗教批判为切入点,将神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类”的思想将人的本质简单地等同于抽象普遍的内容,如理智、爱情和意志。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对人的抽象规定,但也暴露出具体性不足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无,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这里的社会关系,除了包括生产关系以外,还包括建立在生产关系上的政治关系、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具体、联系地论述了人的本质,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具体的,孤立、抽象地去考察人的本质,根本无法得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作为社会关系的集合,人的本质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劳动异化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内容,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黑格尔用以指代主体与客体的割裂。费尔巴哈是异化理论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区分了异化与对象化,并提出了宗教异化的思想。费尔巴哈以异化作为宗教批判的武器,否定了神创造人的基本宗教思想,提出“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②,认为神的力量是人赐予的,所谓的神的本质,仅仅是人的本质的让渡。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给予宗教神学沉重的一击,具有进步意义。当然,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马克思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与发展总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现实生活的残酷性迫使他们将精神寄托于宗教,这才是阶级社会的宗教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