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儒的戏剧人生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w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议大礼”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杨慎记诵之博,著述之富,可推为明代第一。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也颇广。其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有《太史升庵文集》八十一卷及《升庵集》多种,也未能全部搜集齐备。
  在西蜀成都,唐代有流芳百世的李白、杜甫;宋代有冠绝一代的苏东坡父子;到明代能推崇的则只有杨慎一人而已。晚明狂禅领袖人物李贽在《续焚书》中,早已持论上述说法:“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李贽恨不得“余是以窃附景仰之私……俨然如游其门,蹑而从之”。
  能让这位驰骋于儒、释、道三界的晚明狂人顶礼的,除了杨慎,恐怕同时代里的确挑不出第二个人来。后来的袁宏道、王夫之、胡薇元、纪晓岚等一时才俊,读到杨慎的著述时,也无不倾倒赞叹。到民国,国学大师陈寅恪也说:“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就才学与学术的卓绝不凡而言,杨慎在明代的士林儒林中,确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但作为一代大儒,为后世所乐道与评说的,则更着力于其坎坷诡异的后半生——自“议大礼”之后的贬谪佚事种种。
云南昆明重刻的杨慎像赞题词碑(拓本)

  在明代有《簪花髻》杂剧,专写杨慎贬谪至云南时的男扮女装的古怪故事。在清代有《议大礼》杂剧,专写杨慎在“议大礼”事件中的种种表现及最终结局。到了民国时代,除了有董康重印的《盛明杂剧》中辑录《簪花髻》杂剧之外,更有杨慎十三世孙杨崇焕重刊抽印的本子,又将杨氏后半生的“微言大義”重新拈提了一番。

簪花髻,男扮女装的愤世娱乐


  在明代,能正面评说、直接描述改变杨慎一生命运的那场“议大礼”事件的著述并不多见。避讳即是避祸,文士们已经心照不宣。在皇权强力张罗的“文网”里,谁也不会再犯与杨慎一样的低级错误。杨慎虽名“慎”,可着实不够谨慎,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是当年官场内外、文坛上下的普遍“共识”。
  但如果闭口不谈这桩明代以来的最扣人心弦的“奇案”,文士们似乎又总是于心不甘,又总是有忍无可忍的评说欲望。于是乎,延续元代杂剧豪爽酷谑、明代传奇香艳诡异的戏说人生套路,终于有人执笔写出这当朝当代的稀奇故事来。只不过仍不敢直接着力于“议大礼”事件,而是有意绕开主题去选择末节,专写杨慎被贬云南之后的种种荒诞之举。剧本名目就选择最引人耳目的男扮女装一出,名为《簪花髻》杂剧。
  明人编写杂剧剧本,虽然仍承袭元代杂剧的北曲曲牌、曲调与豪爽明朗之风,但由于并不是直接用于场上搬演的工作底本,只是用于文士间自娱自乐的案头读物,因而曲词更加考究优雅,字句更加精致奇巧。元代杂剧一般是四折一部剧本,而明代杂剧则流行一折一部剧本的编写惯例,皆是因为此时杂剧剧本的实际用途已经改变,创作中心已经由北迁南,语言特色也随之改变,史称“南杂剧”。
  沈自徵(字君庸)是晚明重要的杂剧作家,作品传世不多,存世的三部杂剧《霸亭秋》《鞭歌妓》《簪花髻》全部收录于《盛明杂剧》,已经足以笑傲晚明剧坛。
  《簪花髻》一剧一开场,以两个妓女翠柳和娇桃的对话开始。她们口中说出一段佚事来:“近日朝廷谪一个翰林,是杨升庵学士,在我云南充军。他是当今的才子,只是此人好酒醉后便吟诗作赋,不管好歹,都写在我这妓女身上。我这南中人,闻他是个才子,一写下就有人来买去。故此我这云南妓女,都以白练为衫。”
明代 陈洪绶绘《杨慎簪花图》

  原来,一代大儒杨慎的“身价”,即便是贬谪后在云南的“带罪之身”,仍是不菲,一字千金。妓女身上的白衫,就是为求字的便利使然。不一会,剧中主角,蓬头垢面的杨慎登场了,几句话点明原委:“下官杨升庵是也!名慎,字用修,别号升庵,四川成都人氏。父亲杨廷和,为当朝宰相,顾命两朝。下官学成满腹文章,圣人可怜见,钦赐状元及第,官拜翰林学士之职。只为当今大礼一节,下官痛哭廷谏,圣人将我贬落金齿为军。人人道咱杨升庵的不是,且疑我这状元是买来的。我到得南中,日以诗酒为生。时遇春天节气,到大来幽哉也呵!”因为“议大礼”受贬,此时仕途的大挫与当年才名的大盛,形成了鲜明对比。世人只认官位不识才气的惯例,又让这位大才子郁闷异常。接下来与妓女对酒浇愁,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番半唱半白的闲扯,全是吐的胸中这一口闷气而已。“【滚绣球】你教我世上事多要知,这杯中物少要吃,(翠柳也,我道来:举世皆醉,只俺杨升庵不醉也。〔旦〕不醉,只撒酒风来![末]他盖世里撒的是)醒酒风行眠立醉,(翠柳也,我又道来:普天下只杨升庵吃酒,更没一个人吃酒也。〔旦〕没人吃,只他擎着杯,都斟的醋吃哩!〔末〕他知那酒是甚么滋味?)都算做闷葫芦装酒瓶,(我一会家愁来呵!恨不将洞庭湖下着酵,一会家闷来呵!要把)鹦鹉洲发了醅,(那千古来圣贤讲着什么哩,咭咭聒聒,好絮得俺不耐烦也!我欲将)聒是非圣贤酒洗,(两丸日月,没人推着。您朝东暮西忙什么来?欲待将搬兴废日月来)糟蚀。(〔旦〕学士,古人那个,也像您吃酒么?〔末〕古人没有吃酒,只尧舜是吃酒的也。)岂不闻唐虞揖让三杯酒,到赛过了汤武征诛一局棋。(醉了呵便宜!)”
杨崇焕抽印本《簪花髻》杂剧,杨氏重印序

  接下来,最匪夷所思的一幕上演了:“【滚绣球】我将秃鹜儿挽一个双丫髻,(翠柳,折那红花来者。〔旦〕这是什么意思?〔末〕我有个主意。)恐夜来风雨重葬送着倾国。(〔旦〕银条般头发,拴着这红花儿,好相称哩!)〔末〕因此着游丝儿钩惹住芳菲,(翠柳,你将脂粉与我匀了脸者。)〔做匀介〕我只愁脂粉淡搽不红我这冷脸子,与我穿了衣者。〔做穿红女衫介〕绣帔窄遮不来我这宽肚皮,〔旦笑介〕像个什么?〔末〕我比踏阳春的士女图多了些虬髯如戟!(〔旦〕好一个胖身子。)〔末〕我比歌回风的翠盘女略觉些舞态痴肥。(〔旦〕学士,平日吟诗作赋,煞有才名。今日为何扮这样形状?学士自贵重咱!)〔末〕我不待闲吟夜月诗千首,子这细看春风玉一围。(〔旦〕一个高鼻子,一部落腮胡,好像个回回。扮得来越发是什么?)〔末〕教人道是个胡种的明妃!”
  堂堂大明状元、翰林讲官杨慎,竟当众挽髻戴花、涂脂穿裙,他要男扮女装,招摇过市。这是醉后撒疯,还是瞎玩胡闹,显然怪现状背后自有真道理。在皇权至尊的极权统治之下,如杨慎这样的真性情、真胆魄的大才子也不得不装疯扮傻方可自保。杨慎女装,看似撒疯,实则是反讽世道人心;杨慎女装,看似胡闹,实则是发泄天怒人怨。至于后来杨慎女装登坛论道,讲儒、释、道三教圣人皆是女人的道理,则纯属女装愤世行为的又一延伸与激化。从对世道人心的质疑,进而衍化为对人生意义的怀疑,杨慎在此已经不再是大明状元或者官员的身份,而更接近于哲学家的角色了。
  杨慎当年是否有过上述这些行径,正史、野史、民间故事中都略有记载。但重要的不是这些行为的历史真实性,而是这些行为本身所蕴含着的历史意义,生活在明代鼎盛时期的杨慎,在晚明时代落魄文人沈自徵笔下的面目,除了据史改编之外,还多少也沾染着晚明的自由哲学风尚。沈氏在这一基础之上,让杨慎这一原本是极力维护皇权正统的一代大儒形象,复活于晚明自由哲学的时空之中,极有新意也特有深義。全剧相当简短,仅一折戏文便嘎然而止,却别具一格,意味深长。

议大礼,无法无度的明代伦理


  1771年末,浙江嘉兴西塘人方廷熹在居中闲阅图书,偶然翻看到一部新近完稿的“奇书”。
  这是一本名为《议大礼》的杂剧,镇江人刘蔼堂的新作。这本杂剧,让方氏这样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也激动起来,他认为这部剧本解决了他久久思索,而无法办到的一件事。他在后来为这部剧本欣然题序中写道:“将取千古第一等风流人物,刻划其性情,摹拟其神彩。并以发其忠孝悱恻之思,俾千载而下,可兴可观,可以廉顽而立懦者,自非沉思大力足与其人其事相副。盖戛戛乎,难哉。此余于蔼堂刘先生议大礼北剧,不能不为之击节三叹也。”
  原来,时已乾隆三十六年的大清帝国正值太平盛世,像方氏这样勤勉的读书人却时时居安思危,希望能为国家的儒士才人们树个榜样、立个典型,大家可以参照学习,尽忠尽孝,更好的为国家长治久安恪尽职责。方氏苦苦寻觅的这位“千古第一等风流人物”的典型,终于出现在这部《议大礼》杂剧中,他就是明代著名人物——杨升庵。剧情以杨氏为主角展开,因其关涉明代嘉靖年间的重要政治事件“议大礼”而更具现实意义,无怪乎方氏要为之“不能不为之击节三叹也。”
  这样一位少年奇才,在其青云直上的仕途中,后来忽然陨落。起因正是“议大礼”事件。原来,明武宗纵情声色,不到三十岁即驾崩,却未留下任何子嗣。因武宗是孝宗的独子,世宗(嘉靖帝)是兴献王的独子。孝宗和兴献王都是宪宗朱见深的儿子,为同父异母兄弟。由于武宗无嗣,根据“兄终弟及”的祖制,他的堂弟14岁的朱厚熄(1507—1567),在朝臣们的推举下登上皇位。世宗即位后,想追封尊崇自己业已亡故的生父兴献王,然而却遭到了以首辅杨廷和(杨慎之父)为首的廷臣们的反对,廷臣们的意见很明确:继统必须兼继嗣,世宗应以孝宗皇帝为“皇父”,以孝宗皇帝的皇后慈寿太后为“圣母”,兴献王、妃为本生父母,不能加封。显然,廷臣们的意见严重地违背了皇帝的初衷,其后双方争执不下,直到嘉靖八年才画上句号。在这场史称“大礼议”的事件中,杨慎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
  实际上,在世宗皇帝的孝心与廷臣们的忠心之间,并非不能找到可以调和的办法。以藩王世子仓促继位本身,已经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为巩固皇权,一班朝廷之上的忠臣志士早已所用不尽其极,没有想不到的办法。但眼前这位14岁的新皇帝手中的君权有多大份量,廷臣们肯定是会去仔细掂量、多方揣摩的。国家法度在标榜忠诚的廷臣与恪守孝道的皇帝之间成为可以相互较量的砝码,较量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新皇帝的君权与廷臣们的实权在国家管理中的份量高低。
杨升庵扇面

  这样一来,新君权与旧势力的较量,掺入了更为针锋相对的新因素。廷臣中开始出现力挺新君的新势力,在这一场谁能挟新天子,谁就能得新天下的权力游戏中,“议大礼”事件终于爆发。嘉靖三年,也就是世宗16岁那年,小皇帝又旧事重提,重新议论起其生父母的地位问题。当年秋七月,36岁的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于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将众人下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盘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当年九月,世宗下诏,称兴献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以孝宗为“皇伯考”,慈寿皇太后为“皇伯母”。
  “大议礼”的最终后果,是皇帝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孝心,追封生父生母为“皇”为“圣”。而对于谏阻的廷臣们而言,是杨廷和、毛澄、蒋冕等人被迫致仕回家,杨慎、王元正、刘济等人则被谪戍。杨慎的戌地远在云南永昌卫,从此父子二人遥隔海天。   世宗因“大议礼”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怨恨,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回答杨慎“老病”,世宗才稍觉宽慰。
  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乐府纪闻》称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杨慎终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年近七旬时,曾返回川南泸州暂住,不久又被巡抚派人押解回永昌。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卒于戍地。
  可以说,杨慎的一生,是极具传奇性、戏剧性的中国传统文人生涯之典型。在他72岁的一生中,刚好被“大议礼”事件劈为两半。前半生,即36岁之前,完全是诗情画意的才子派头;而后半生,即36岁之后,则是流离失所、老死他乡的落魄模样。
  两百余年之后,改朝换代的大清盛世局面已定。文人们从明末清初的战乱与文禁中渐次舒缓着紧绷的神经,开始从历史失忆症中缓慢恢复着话语权力。汲选前代故实、总结治世教训,成为那个时代的文人主张;在这一世风主导之下,杨慎作为国家法度的忠诚捍卫榜样也罢,作为权力斗争的反面典型也罢,顺理成章地再次浮出水面。《大议礼》杂剧正是以史家笔触再现了杨慎自“大议礼”事件始,至暂归乡奔父丧终的后半生生涯。全剧以四折规模,基本概括了杨氏后半生重要事件与思想趋向,以“议礼”“弹史”“簪花”“奔丧”四个章节阐扬了“忠孝可两全”的主题思想。
  该剧最后一折,描写杨慎之父亡故,急欲归家奔丧之际,忽然圣旨到场,准予其暂回乡里守孝。看似偶然的安排,实则意味深长。这样别具一格的剧终安排,体现的却不仅仅是皇帝对臣属的体恤,而是让杨慎感同身受当年世宗对生父的孝道。全剧剧终时,主角儿杨慎的下场一曲,终于完整的表达出了剧作者“忠孝可两全”、“忠孝本一体”的政治理念。唱词曰:“甫能知大明日月,恩光溥九重,雨露沾无阻。则我万里投荒,无异钳奴。今日个丹诏新颁。臣衔赐予,叹父死犹生。更蒙九泉异数,汴颂欢呼。似这样圣德如天,微臣的,何时报补。”
  当年因“大议礼”或罢官或远谪的杨慎父子,一个死在蜀中乡里,一个远在云南边界,阴阳两隔于遥遥千里之外。奇特的是,却再次因他们曾经共同谏阻过的皇帝一道圣旨,得以补人天之憾、全人子之孝。杨慎一方面感恩戴德于“圣德如天”,一方面仍冀望于“何时报补”。当然,后来的史料可以证明,他“何时报补”的心愿始终没有实现,重披冠带、重振门楣的荣耀最终成为泡影。客死异乡的杨慎,与病逝蜀中的父亲一道,成为“大议礼”事件的死难廷臣的代表人物,也成为那个时代君权与法度、忠臣与孝子辩证关系的标准案例。
  剧作者刘蔼堂安排杨慎唱出了感恩之词,剧评者方廷熹则在唱词之上批注曰:“乐之卒章仍归忠孝有关,于人心世道者匪浅。不似他剧作儿女喜庆语收场也。”方氏的评语,点明了这部《议大礼》杂剧并非喜剧的独特之处。在他看来,与忠孝有关的剧作,并非一定要以喜剧收场,像杨慎这样具有深刻悲剧色彩的案例,理应成为后人深度反思的剧作题材。“忠孝本一体”的价值观,到“忠孝如何两全”的方法论,依然是杨氏死后两百余年的帝国文化主旋律。《大议礼》剧作者与剧评者皆是在这样的主旋律中,反复吟咏、咀嚼、玩味和领悟前朝故事、今朝人生的罢。
  清初文禁与明世宗的“大議礼”一样,造成了大批文人从失忆到失语的集体无意识。朴学考据之风的大盛,看似一种学术风气的兴起,实际上是文人再无勇气面对君权的一种反映。《大议礼》杂剧,显然正是这一时期的“文化成果”之一,且已经具备了模板式的学术风气。
  在这样的剧本中,杨慎不再有女装愤世的狂之又狂,而是忠孝两全的慎之又慎。这样的世纪改装之后,杨慎又有板有眼、合理合法地复活了。

余韵:桂湖追思


  1918年董康重新校刻《盛明杂剧》时,《簪花髻》杂剧得以重新面世。而《议大礼》杂剧,这部史料白话加忠孝唱词的杂剧,流传不广,鲜为人知,几乎未见于后世各类曲学曲话类著述中。此时,杨慎十三世孙杨崇焕的出现,还是为世人久已忘却的这位明代大儒,注入了一点时代特色。
  原来,杨崇焕因为见到了董康的校刻本《盛明杂剧》,看到剧本中的先祖佚事惊喜莫明、感慨万千,决定将《簪花髻》杂剧从整部校刻本中抽取出来,重新制版校印。一方面是作为追念先祖的资料辑存,一方面也是宣扬家风的乡邦文献,这一册薄薄的“抽印本”作为杨氏馈赠亲友的物件,在当时还是产生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升庵全集》,清代乾隆刻本(二十册全)
清代《杨状元进谏谪滇南杂剧》,即刘蔼堂所撰《议大礼》杂剧

  杨崇焕为此特撰序一篇,可以从中管窥民国时代对这位大儒的基本认识。序曰:“董绶经先生,校订沈泰《盛明杂剧》三十种,重镌于北平。其第十四种,曰《簪花髻》,系吴江沈君庸撰,即卢冀野《明清戏曲史》所谓,谱杨升庵与滇中妓,是写本朝人事者。夫升庵公著作之富,推为明代第一。如太和记诸剧,亦名作也。焕忝为公后裔,尝读明史本传,称世宗议礼故,每问慎作何状。慎闻之,益纵酒自放。何乔远撰公外传,亦称至醉,面傅粉,作双丫髻插花,诸门生畀行市中,诸妓奉觞。诸酋欲得慎诗翰,以绫作服,令妓服之,酒间乞书,窃谓公借诗酒以避祸。大有追踪渊明之慨,外虽颓放,内实沉元。若公答刘嵩阳曰,效昔人放于酒,放于赏物,以逃尺寸之负俗,已有微意存焉。则张君珊评此剧,可谓先得我心。岂特陶澍日记所称,王弁洲尝放于酒物之意,为升庵知己而已乎。呜呼,今北平既杌陧,而吾蜀又鲜有《盛明杂剧》流传,故特先抽印其《簪花髻》一种,仍附图与评,以单行于世。庶或易购易得,而升庵公之微意亦显矣。丙子孟春,子文杨崇焕谨识于新都县立民众教育馆。”   而到了当代,人们能记住杨慎的,可能就是那一首《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而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既是杨慎所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同样也是杨慎超凡却落漠的一生,并终至世人遗忘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即使人们对《三国演义》小说的内容滚瓜烂熟之后,也未必想得起这样一首开篇词,即使对此有印象,也未必再能进一步知道词作者竟然是杨慎。
  自明代万历年间,杨慎从子杨有仁辑录的《太史升庵文集》问世以来,八十一卷、十二冊的文集规模,仍然不可能囊括杨慎生前的所有作品。就在明末大儒陈继儒所编《宝颜堂秘笈》中,尚有多种杨慎批点、校注、自著的著述遗篇。
  到清代乾隆年间,各种版本、各种说法的所谓《升庵文集》已经在世间流行多年。乾隆六十年,杨慎的同乡,新都人周参元在《太史升庵文集》的基础上,又广泛搜辑、重新编校,刊印出了一部《升庵全集》,是书七十八卷、二十册的规模,实际上仍然失收杨慎作品多种。这些全集、文集中的杨氏作品,后来又被文人、书商、学者、乡贤出于各种不同目的,被翻刻、抽印、改编成多种单行本,在各式各样的读者群中通行不悖。清代中期以前,杨慎作品的研读方兴未艾,大有蔚然成风之势。但在清代中期以后,杨慎其人其文渐至湮没,究其原因,无非是清代“文禁”风潮之下的文风僵化、世风萎顿所致。杨慎在当年的所作所为、其人其文,在皇权视野中,始终是悖逆不安的因素。因而《升庵文集》并不为清代统治者所欣赏,更遑论提倡,旋即被定为“禁书”,毁弃散佚无数。
  民国时代,除了杨崇焕的抽印本之外,只有商务印书馆编入“万有文库”丛书的《升庵全集》以飨读者。无论如何,可以感受得到,杨慎的历史影响力,在经历了螺旋式的冷热潮流交替之后,还是逐渐冷却下来了。已近四百年的历史沉积,杨慎其人其事渐已不为外界所关注,也不再为世人所激赏了。以北京为首的北派文化圈子,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化圈子中,均找不到杨慎这个历史人物的落脚处与契合点。生死系于西南一隅的杨慎,在川、滇两地尚有传说佚事流传,但于全国范围而言的文化学术场域中终于消逝无踪了。在公共知识界中,已经没有人再谈论杨慎其人其文了,这个名字逐渐蜕变为地方性、地域性很强的话题。
  应当说,从治国大儒到闲逸乡贤,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这样的理想或者下场皆不易得。杨慎生前既未能实现治国大儒的宏愿,甚至至死也未能如愿做个闲逸乡贤。如今,他死后四百年,好歹还能算得上一位蜀地前贤了。
  杨慎在四川新都的故居,在其后人及多方守护之下,还算基本完好存留了下来。虽然现在已为桂湖公园,但当年文士园林的景致仍算精致。夏有四面荷风,秋来独赏木樨,到这里寻古觅幽也罢,到这里借时赏景也罢,杨慎的戏剧人生,好歹总算还有个可凭吊处、可追慕处、可落脚处罢。
杨崇焕抽印本《簪花髻》杂剧,杨氏重印序,钤有杨氏印鉴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对一些东亚和拉美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长达20年的经济发展进程做了比较分析,发现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绩效远远好于拉美国家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保持物价相对稳定;二是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三是制造业发展快;四是收入差距相对较小;五是国家有效干预。而两类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忽视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能源和环境问题重视不够。2003年,
期刊
[摘要] 加入WTo后,随着贸易干预手段的减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向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趋势。然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又急需发展以装备工业为主体的贫本密集型产业。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把贸易政策落实到具体产业和产品上来,实行以产业和产品为基础的“微型化”贸易政策,即对大多数产业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的同时,有选择地对少数产业实行适度的进口保护和出口鼓励的措施。  [关键词] 贸易政策 结构调整
期刊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纵观中国书法之发展过程,宛如江河奔流不息。王羲之书《兰亭序》,记叙兰亭山水之美和集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慨;颜真卿书《祭侄稿》于亲人罹难、“父陷子死,孤城围逼”的情况之下,借其文其书表达对叛贼的痛恨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书文辉映,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苏东坡于困顿之中书《黄州寒食诗》,“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寓忧患之意于点画之
期刊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5)05—0027—05  2005年9月4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联合在北京举办“深圳改革与发展新定位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是为纪念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而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探讨深圳·卜一步如何发展,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应该起什么作用。来自中央和国务院
期刊
初唐名将裴行俭出身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的“河东裴氏”,他的父亲裴仁基和哥哥裴行俨都是隋唐之际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人物。裴仁基本是隋朝大臣,在隋末乱局中当机立断,和儿子裴行俨一起,投靠了河南瓦岗军首领李密,使李密实力大增,一跃成为反隋各路义军盟主。后来李密被隋将王世充所败,裴仁基父子又被王世充俘获。但他们并不甘心,暗中策划扶立傀儡皇帝越王杨侗,诛杀王世充,结果被王察觉后先下手为强,父子皆死于洛阳。
期刊
[摘要]1. “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深圳迈进了胡锦涛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线。2. 当中国经济特区被定义为“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地区”的时候,特区已经在本质上由实体转入精神了。3.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相适应。4.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效益深圳”的最大希望所在,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从根本上消除束缚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5
期刊
[摘要]核算绿色GDP是为了警示人们重视环保,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因为目前绿色GDP的核算基础不同于GDP的核算基础,即使计算出绿色GDP也不能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对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硬的约束。因此,我们提出可以用绿色GDP的估算值作参考指标;用媒体来警示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的重视,使人们树立环境意识;用资源环境税费引导成本,进而引导价格,引导企业的经营决策;推行环境保护
期刊
[摘要]竞争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存在很多局限性,然而在台湾地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却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成功实施经验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并致力于扶植和培育中小企业的中国大陆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竞争政策发展中国家台湾地区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5)05—0102—03
期刊
[摘要]2006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与2005年大体相当或略低一点。关键是消化和处理好产能集中释放形成的新的供求矛盾,确保经济稳定、金融稳定、社会稳定。为此,必须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当增加调节供求;抓住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大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和谐,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2006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供求矛盾 政策取向  [中
期刊
[摘要]2005年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汽车消费需求的拉动,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下,保持了本次经济周期呈现的平稳、高增长、低膨胀特点。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将受到贸易顺差、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从9%以上的高位上滑落下来,价格总水平也将降低。初步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8.5%,价格总水平上涨0%~1%。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