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考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提出了较多的方向,在农村农业发展中,土地制度直接影响发展质量,土地制度改革更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土地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农业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许多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结构与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更需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更好地满足农村农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够间接反映社会发展情况,我国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农村土地制度更加完善,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度更高,土地制度改革也被提到了更重要的层面,针对于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提出具体的对策,为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1  乡村振兴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
  以农业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提高农业竞争力
  农业竞争力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大体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不断推动农村农业发展,采取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能够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提升农业竞争力[1]。
  1.2  提高农民经济收益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对激发农民增收起到了动力作用,良好的制度能够为土地所有者、农业经营者提供更高的经济收益,农民在农产品增收上不断提高,这也减少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得农村农业生产要素得到盘活,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1.3  发展新型农业经济结构
  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如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促进小农户逐步退出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与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结合,在保障农民地权收益的同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  乡村振兴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非农化收益
  农村土地在价值上具有现实价值与潜在价值,现实价值为土地非农化状态下能够获得的征用补偿,潜在价值为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升值潜力较高。而当前农村农业发展中,对于土地潜在价值缺少预判,农民更重视非农化收益,造成土地流转不畅。
  1.2  承包经营权期限限制
  农业经营发展中,承包土地需要加大农业投资,但农产品种植周期长,在缺少稳定承包经营权的状态下会造成投资风险,这不利于农业经营的投入与发展,也可能出现承包经营者破坏性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体现出了当前土地制度中承包经营权期限问题,抑制土地流转。
  1.3  城乡土地流转不平等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中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与农村农业发展中的耕地保护矛盾不断加剧。一方面是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交易行为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规范行为,影响土地市场的管理,农村土地在建设用地市场中的土地交易也可能造成资产收益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效率却较低,城乡土地流转不平衡问题突出。
  3  乡村振兴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做出的一个具体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工作。
  3.1  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问题在近些年来得到更多的重视,针对于土地制度改革中提出的“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认识不同,在土地确权中也有不同情况,一类观点认为这是农户与机体的关系不变,在土地权利上实现股份化,保障农户土地收益权,活化经营权。另一类观点认为这是农户具体承包的地块不变,以土地边界测量保持地块经营权不变。不同的观点解读中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落实存在差异性,需要出台正式文件加以说明,避免误读。
  3.2  进一步解读三权分置
  土地制度改革中,对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权利边界与期限需要更清晰、深入的作出明确解释,使得经营主体能够获得稳定经营权、集体经济在土地经营权分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小农户获取财产权保障。例如在承包权与经营权中,可以具有独立权利人,能够完全独立处置权能等。
  3.3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土地制度改革中,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发展需形成更高的重视,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整合城乡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土地市场协调发展。如让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在解决土地资源不均衡利用的同时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节约土地资源。以集约化发展的方式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效果,并促进城乡建设,促进土地资源流转。
  4  结语
  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内容,当前在土地制度改革中面临着土地流转不畅的问题,无论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还是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强对土地流转问题的多角度解决,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农业投入增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 顾岳汶,吕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基于产权经济学的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9(9):172-179.
其他文献
摘要: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克服气温低、光照时间短且强度低、大棚环境较为封闭等困难。菜农如想使反季节蔬菜维系较好的生长状态,想要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冬季棚室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下文将从抗寒保温、水分管理、光照管理、通风控温四个方面介绍冬季棚室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冬季;大棚;蔬菜;高产  1 棚室内种植蔬菜的保温防冻管理  使用大棚种植蔬菜时,最适宜的棚室温
摘要:水稻一直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对保证我国粮食供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很多地区都是以稻米作为主要食物,这也使得我国成为了重要的稻米消费国。我国稻米的消耗量十分惊人,为了保证稻米供给,我国加强了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关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本文重点探究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问题;种植效益  1 前言  近年来,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改革使稻米栽
摘要;近几年时间,玉米的病虫害风险每年都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上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有必要开展综合的防治技术工作,以最大化减少对其玉米的危害。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的疾病主要包括有大斑点,小斑点,灰色斑点,锈病等,而危害玉米的虫害则包括蚜虫和黏虫等。文章分析了近年发生较多的玉米病虫害,提出了一些预防性治疗方法。  1 玉米病害的种类与防治  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急性传n染病,发病时间短,死亡率极高达100%,对我国生猪养殖n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概括了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nswine fever virus,ASFV)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其他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本文分析了草原规划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期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草原规划建设;价值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并实现共生。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当
摘要:草原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态系统内占比较大的一种类型,其植被品种较为丰富,面积比较大,也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草原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便是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充分考虑草原自我的修复能力,对各类草原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和开发。本文主要从现阶段草原生态养护建设方面入手,提出了部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草原;生态养护;建设 
通过研究在建平县增施商品有机肥与减施化肥的不n同施用量及对花生生育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筛选出最佳n的商品有机肥及化肥施用量,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本地区n的全面推广提供
通过建平县杂粮标准化综合示范县项目组专家团队进园n(景)区进企业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杂粮生产n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和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成效显著。
本文旨在通过对波斯菊的生长习性和种植管理技术的n介绍,推进这一成本低、易养护、观赏价值高的绿化植物的n种植,从而更好的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景观。
摘要:水稻种植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水稻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作物,长期承担着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我国对于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保证了我国水稻的产量。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益,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后续重点研究了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效益;水稻种植  1 前言  水稻不仅可以作为主食食用,还能作为酿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