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中等生都是教师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群体。大量中等生因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而呈现出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自我监控能力差、情绪失调、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特征。认真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措施如下:定目标,多沟通;激潜力,树信心;重方法,求效率。
【关键词】中等生;教育艺术;心理特征;潜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6-0035-02
【作者简介】潘旭东,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210000),一级教师。
一、中等生教育的背景勘察及误区分析
一封中等生的来信
老师,您好!我是您XX级的学生。也许您已经不记得我了,因为我当时学习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很少有人记得我。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您的关怀,让我走出颓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学习,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班级的中等生,我曾经对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已经不抱希望了,一度破罐子破摔,是您一次次帮我分析成绩,找到我停滞不前的原因;是您在我失败的时候一次次激励我;是您坚持安排我做文艺委员,让我在元旦汇演中赢得掌声,那是我高中第一次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是您帮我制定了学习计划,让我一步一步走过来,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老师,如果当初没有您的特别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再一次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的确,教育中我比较关注中等生这个群体。我发现很多中等生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缺乏动力,有的学生甚至觉得自己是被遗忘的一族,因为一学期结束了自己还未被老师提问过一次,而且老师也未能完整地叫出自己的姓名。因此,很多中等生常常抱怨没有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此外,在很多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交流较多的都是如何培养尖子生,挖掘尖子生的才能,如何培优转差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疏忽了对中等生的教育。
中等生,是相对于后进生和优等生而言的,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是按常态分布的,即“两头小、中间大”。虽然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阵容,就像纺锤体的中间部分,然而中等生教育往往被忽视,通常班主任都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对“优生”的精心培养和对“差生”的转化上,他们片面地认为:优等生基础好,容易出成绩,可提高优秀率;抓后进生,班风可改观,可提高及格率;中等生较稳定,不会给班级添什么麻烦,抓他们无名可争,无利可图,因此也就容易放松对他们的教育。
有统计资料显示:因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学生中很少有后进生和优等生,多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教师最省心、最放心的中等生。作为班主任,应端正思想,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也就是“抓两头,促中间”,这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等生的发展类型及心理特征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正确地对中等生进行合适的教育,首先要对中等生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中等生可分为三类:一是能力有限者。这类学生思想进步,但能力有限。二是甘居中游者。这类学生既不想“冒尖”受表扬,也不想落后挨批评,抱着与世无争的心态。三是情绪不稳定者。这类学生今天情绪好了,就一个劲地学。明天情绪不好,就不愿学了。
那这些中等生又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呢?通过大量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中等生大多具有以下心理特征:(1)低成就动机。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确定,中等生会将行为失败的可能性夸大,因此他们往往将成功归结为意外,将失败归结为必然,中等生的这种归因往往造成他们不愿意参与集体竞争,只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2)低自我概念。中等生对自身存在体验普遍较差,他们认为集体排斥自己,同时也认为自己在集体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3)自我监控能力差。中等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计划性差,经常需要他人督促;缺乏人生目标,学习动机指向不明确,意志力不坚定,极易受到诱惑。(4)情绪失调。由于中等生大多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加上自己在班级中的中等位置,他们很容易关闭心之门。他们很少与父母、朋友交谈,又不愿意主动与教师接近,只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埋在内心,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的酸楚。(5)人际关系不良。中等生往往消极地认为自己在集体中是不受欢迎的,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同伴不信任,这使得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紧张。
三、中等生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班主任可以对中等生分类,然后再针对各种类型的中等生进行个别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定目标,多沟通。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帮助中等生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体系,是引导中等生走出无助状态的前提。根据中等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有必要制定适合中等生个体的“中等强度”的学习目标,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多次成功的刺激,激发中等生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战胜习得性无助,逐渐走出心理定势。
2.激潜力,树信心。
美国休斯敦大学D·H·Schunk的研究表明,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是不够的,还应该使学生感到他们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班主任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这是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的有效方法。班主任要学会开展成功教育,打破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并非每次考试得100分才是成功的,只要圆满地达到事先制定的目标就是成功;班主任还要注重“表现教育”,成功和表现是相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最后要让中等生有表现的天地,班主任可经常在班内组织多样化的、分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3.重方法,求效率。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管理和自我监控的过程。为此,学生应具有恰当的观念和方法,还应抱有对完成学习目标充满自信的主观认识。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这对中等生尤为重要。然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笔者每次分析学生成绩时,会将中等生分成成绩上升群体、成绩稳定群体、成绩下滑群体三类,然后对成绩上升群体予以表扬,并提出更高的希望;对成绩稳定群体进行鼓励,并帮他们查找知识与学习方法的缺漏,争取成绩的提高;对成绩下滑的中等生先点评成绩现状,然后帮助他们寻找成绩下滑的原因,最后提出希望。实践证明,如果中等生感到学习内容很难,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时就会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因此,班主任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应注意关注中等生这一主体,优先启发、优先讲述、优先辅导、优先激励,这样不但照顾了大多数学生,而且缩短了优等生和后进生学习能力上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抓优等生、后进生的教育,又要抓好中等生的教育。认真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凤敏.给中等生多些关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2]姚早华.关注中等生:班级管理的应有之义[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1).
[3]吴小海、李桂芝.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杨萍、安小林.多元智力理论下的中等生教育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7).
[5]陈惠英.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6]李育輝、张建新.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0).
【关键词】中等生;教育艺术;心理特征;潜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6-0035-02
【作者简介】潘旭东,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210000),一级教师。
一、中等生教育的背景勘察及误区分析
一封中等生的来信
老师,您好!我是您XX级的学生。也许您已经不记得我了,因为我当时学习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很少有人记得我。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您的关怀,让我走出颓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学习,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班级的中等生,我曾经对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已经不抱希望了,一度破罐子破摔,是您一次次帮我分析成绩,找到我停滞不前的原因;是您在我失败的时候一次次激励我;是您坚持安排我做文艺委员,让我在元旦汇演中赢得掌声,那是我高中第一次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是您帮我制定了学习计划,让我一步一步走过来,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老师,如果当初没有您的特别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再一次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的确,教育中我比较关注中等生这个群体。我发现很多中等生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缺乏动力,有的学生甚至觉得自己是被遗忘的一族,因为一学期结束了自己还未被老师提问过一次,而且老师也未能完整地叫出自己的姓名。因此,很多中等生常常抱怨没有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此外,在很多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交流较多的都是如何培养尖子生,挖掘尖子生的才能,如何培优转差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疏忽了对中等生的教育。
中等生,是相对于后进生和优等生而言的,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是按常态分布的,即“两头小、中间大”。虽然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阵容,就像纺锤体的中间部分,然而中等生教育往往被忽视,通常班主任都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对“优生”的精心培养和对“差生”的转化上,他们片面地认为:优等生基础好,容易出成绩,可提高优秀率;抓后进生,班风可改观,可提高及格率;中等生较稳定,不会给班级添什么麻烦,抓他们无名可争,无利可图,因此也就容易放松对他们的教育。
有统计资料显示:因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学生中很少有后进生和优等生,多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教师最省心、最放心的中等生。作为班主任,应端正思想,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也就是“抓两头,促中间”,这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等生的发展类型及心理特征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正确地对中等生进行合适的教育,首先要对中等生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中等生可分为三类:一是能力有限者。这类学生思想进步,但能力有限。二是甘居中游者。这类学生既不想“冒尖”受表扬,也不想落后挨批评,抱着与世无争的心态。三是情绪不稳定者。这类学生今天情绪好了,就一个劲地学。明天情绪不好,就不愿学了。
那这些中等生又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呢?通过大量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中等生大多具有以下心理特征:(1)低成就动机。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确定,中等生会将行为失败的可能性夸大,因此他们往往将成功归结为意外,将失败归结为必然,中等生的这种归因往往造成他们不愿意参与集体竞争,只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2)低自我概念。中等生对自身存在体验普遍较差,他们认为集体排斥自己,同时也认为自己在集体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3)自我监控能力差。中等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计划性差,经常需要他人督促;缺乏人生目标,学习动机指向不明确,意志力不坚定,极易受到诱惑。(4)情绪失调。由于中等生大多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加上自己在班级中的中等位置,他们很容易关闭心之门。他们很少与父母、朋友交谈,又不愿意主动与教师接近,只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埋在内心,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的酸楚。(5)人际关系不良。中等生往往消极地认为自己在集体中是不受欢迎的,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同伴不信任,这使得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紧张。
三、中等生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班主任可以对中等生分类,然后再针对各种类型的中等生进行个别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定目标,多沟通。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帮助中等生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体系,是引导中等生走出无助状态的前提。根据中等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有必要制定适合中等生个体的“中等强度”的学习目标,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多次成功的刺激,激发中等生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战胜习得性无助,逐渐走出心理定势。
2.激潜力,树信心。
美国休斯敦大学D·H·Schunk的研究表明,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是不够的,还应该使学生感到他们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班主任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这是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的有效方法。班主任要学会开展成功教育,打破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并非每次考试得100分才是成功的,只要圆满地达到事先制定的目标就是成功;班主任还要注重“表现教育”,成功和表现是相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最后要让中等生有表现的天地,班主任可经常在班内组织多样化的、分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3.重方法,求效率。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管理和自我监控的过程。为此,学生应具有恰当的观念和方法,还应抱有对完成学习目标充满自信的主观认识。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这对中等生尤为重要。然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笔者每次分析学生成绩时,会将中等生分成成绩上升群体、成绩稳定群体、成绩下滑群体三类,然后对成绩上升群体予以表扬,并提出更高的希望;对成绩稳定群体进行鼓励,并帮他们查找知识与学习方法的缺漏,争取成绩的提高;对成绩下滑的中等生先点评成绩现状,然后帮助他们寻找成绩下滑的原因,最后提出希望。实践证明,如果中等生感到学习内容很难,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时就会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因此,班主任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应注意关注中等生这一主体,优先启发、优先讲述、优先辅导、优先激励,这样不但照顾了大多数学生,而且缩短了优等生和后进生学习能力上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抓优等生、后进生的教育,又要抓好中等生的教育。认真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凤敏.给中等生多些关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2]姚早华.关注中等生:班级管理的应有之义[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1).
[3]吴小海、李桂芝.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杨萍、安小林.多元智力理论下的中等生教育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7).
[5]陈惠英.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6]李育輝、张建新.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