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现状及对策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标特别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分析了限制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并对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了判断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检验标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认真对待学生,学生是否认真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否默契,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展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有效性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真确价值的过程。有效教学主张老师树立教学目标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运动技能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而,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体育课堂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二、新课程改革中的体育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的,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从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收益。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收益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二、传统教学的缺点
  (一)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以传授技术为主的指导思想仍在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仍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感情、意志、心理、生活独立性等方面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师生间很少有互动。
  传统体育教学技术性内容过多,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需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内容与社会和自然脱节,不利于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和环保意识的形成;不注重联系学生的身心特点,缺乏自由选择的余地,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太少,一直都是教师“在唱主角”,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
  (三)体育教学方法缺乏新意。
  始终都是老师示范,学生练习,没有形成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不利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从而导致体育课的气氛不够热烈,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师生间缺少团队的凝聚力,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意识和协作精神也就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三、制约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判断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是要看学生是否有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增长,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进步大,说明课堂有效性很高;反之,有效性很低,甚至没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教师如果在备课的时候忽视了对上课时间的考虑,而把教学目标制定得非常细致和具体,就会使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的限制无法完成。给学生安排过重的负担是与新课标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因此要适度给学生放松一下。
  (二)忽视了运动技能的教学。
  在很多中学里,体育课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玩耍,教师只是负责监管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事实上,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是整节课的灵魂与精髓,应该贯穿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如果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那么就会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关注技能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后所获得的愉悦心情。
  (三)片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不少体育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一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如果片面强调兴趣而不重视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也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出现了学生自由玩耍的局面。这样的体育教学虽然受到某些学生的喜欢,可是没有完成任何教学目标,就属于无效课堂。
  (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少体育教师忽视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只是一味追求学生的好评,不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更不要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了。为了让学生高兴,体育教师允许学生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时间长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任何的提高,教学内容基本为零,课堂有效性成为空谈。   (五)忽视了方法设计。
  也有不少体育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也很注意实施,可是不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不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他们把体育教学目的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要领。
  四、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种种存在的教学现状,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改进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
  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并非要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要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倾向。
  例如在田径项目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追求学生的运动成绩。也就是谁跳得高、跑得快、掷得远就是好的,而忽略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真正目标——健康第一。因此,我们在今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更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提高和体育锻炼方法的培养,使学生的能自我锻炼,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体育成绩的卓越。
  2.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理念中生发出来的。体育教学的改革,要始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引,不断转变传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观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体育教学当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而不是看做一种目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3.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由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裁判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做学生的“搭档”、“朋友”充分的融入学生当中,利用各种方法调节课堂的气氛。
  (二)精心的备好课。
  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我认真学习专家的专题讲座。专家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从备课的意义、备课的理念谈到了具体的备课方法,指出教师要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要更加注重隐性备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实践,丰富自身内涵,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要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2.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3.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可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反之,师生关系僵化、抵触、紧张、对立,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学生不买你的账,不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一切都是枉然。教师只有和蔼可亲、宽容豁达,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起来。
  (四)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
  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备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要给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年龄、体能、技能、心理特征的场地和器材设备,对那些正规的竞技项目的器材设备、场地的大小与硬度、器材的大小与重量、设备的规格等进行教学改造,或创造一些新的器材设备,并通过改变规则、动作要求与组合等,增加学生完成动作的可能性、参与运动的乐趣。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师生共同自制一些体育器材,满足学生的要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
  (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
  要想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1.要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完成体育教学,就必须把握住学生个性、年龄、性别上的差异,了解学生兴趣的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放矢,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初中生在小学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地分化,也更具有较大的选择性,他们对体育课和对不同运动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兴趣和选择受性别、个性、原有体育基础,学校体育活动的传统,教师的专长与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男生多喜欢运动量大,竟赛性强,能表现机智、灵活、敏捷的项目。女生则更爱好动作强度不太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能表现灵活、机敏和柔韧的运动项目。
  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之后,才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教师要注意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适当借助于教学工具。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示范动作要领,还要用适合学生的语言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
  2.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要激发学生学会表达自,对体育的看法,敢于和善于提问。教师要做好教案的设计工作,依据学生的具体知识和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特别要掌握好教学设计的难易程度和手段,不断提出和处理各种问题。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较低的起点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式和途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启迪,这样学生才会有林林总总的想法和创意;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的萌芽才能有机会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3.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对其安排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教学内容,否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特征的鲜活个体,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学生,使其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4.增强对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
  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运动技能的教学,尤其要重视动作要领的教授。体育教学中的动作要领是在体育运动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体育研究者总结出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指导性非常强。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动作要领准确表达给学生,学生在充分理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就会更熟练、更准确地完成各项体育动作。
  5.整合体育方法和设计。
  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运用了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符的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增强求知欲。学生在习得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过程中,思维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仅要看表面现象,还需留意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意识。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诸多教学情境、方式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思维。
  6.内容新颖与形式多样化。
  从实践看,体育教学中,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敏性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技能的巩固,都在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练习中获得的,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若不注意教法的灵活性、动性、样性和内容新颖性,总是死板的去教、去练、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力求全面,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发展个性和对体育诸多项目的爱好,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增强体育锻炼的实践,促进他们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六)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活动量的大小、学生情绪的反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力求避免重复、烦琐、单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各种体育练习,从而达到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
  1.采用比赛教学。
  中学生多争强好胜,一听说进行比赛就跃跃欲试,所以可以运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努力克服“教师示范、讲解”的单一模式。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光盘等音像资料,加强直观感觉,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练习中,提倡好帮差活动,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进步将会很快,可以多请学生作示范或表演,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和展示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内容的竞技化、教学方法的成人化以及教学组织的程序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2.采用教学形式游戏化。
  游戏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为此,可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做下肢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搞多人都能参加的立定跳远接力和用单双脚跳前进的划龙舟等。
  3.采用“激励”教学方式。
  激励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要避免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的动作非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张三同学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同时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前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服务于新课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石国利.《浅议新课程下制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方案》《新课程学习》,2010.2.
  [2] 范军平.《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而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琐碎的工作,尤其是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工作,由于进入职高的学生大多数存在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制力差等缺点,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还要在班级管理上狠下工夫,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
期刊
身为逸夫人,我亲眼目睹了我们北关逸夫小学用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用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的一系列举措,也深切感受到我们学校特色教育一条路,依法治教一面镜,规范办学一杆旗,榜样引导一楼梯,古诗古韵一面墙,爱国教育一主线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想这恰恰与叶书记在春训会上提出的建设书香白水的理念是十分吻合的,而身为逸夫人的我,又能为我们逸夫学校的发展做些什么呢?  我深知: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对于自身的塑造,在新
期刊
摘 要:教师职业倦怠作为教育领域内的研究课题之一,三十多年以来越来越引起该领域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以教师职业倦怠为研究主题,试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及国内相关研究模式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形成对教师倦怠现象有机认知进而提出化解教育领域内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方法,以期为更好的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有机认知;教育实践  一、引言  自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领域中。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和容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声乐教学应用  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很大程度上充实了声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声乐课堂
期刊
摘 要:本文就独立学院的英语课堂活动和实践情况,对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助学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助学型;课堂活动与实践  公共英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近几年持续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一些学校采用“助学型”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良好的反响。  一、大学英语助学型
期刊
摘 要: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应用;实际生活  数学及其应用曾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以实用性和问题解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及职业性、实用性的特征决定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许多职业学校探索并实施了适合于自己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学应围绕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而运算能力不仅居于能力之首,同时也是数学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而现阶段中学生在运算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继续学习,影响了学生其它能力的发展。本文结合初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总结出了提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一些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运算能力;方法对策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
期刊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这是近年来我国农村许多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可以说,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学上”、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相对的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