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引导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自己由“讲师”变为“导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巧设导学目标提纲引导学生;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主导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引导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自己由“讲师”变为“导师”,不能以教师的讲为主,而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把“讲堂”变为“学堂”,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如何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一、巧设导学目标提纲引导学生
  预习预习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能了解下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概况,掌握部分简单知识,找出自己本课中存在的困惑,以便在课堂上学习时避轻就重,从而有目标有重点的学习。因此在课前,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我用“导学目标提纲”设计下一节课所学目标,用目标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预习。我在上课时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检查预习目标所涉及的概念、基本理论、课本中一些素材的处理和要求学生收集的材料等情况,让学生自己复述目标内容的完成情况。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目标提纲”的拐杖,从而引导学生走上自主预习的道路。
  二、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
  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认为,在教学中营造与文本内容相似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升华。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使教学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而展开,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而自主学习。第二,教师积极融入学生的的活动之中,在学生“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的情况下予以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思考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做到恰到好处的指导。第三,教师应创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探究氛围,让学生能够放开思路来思考,让学生在此环境中能够自觉开发自身潜能,提高问题的探究欲望。做到想学习要学习。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16课“长大的感觉”拓展天地中的“解读?追星?现象”教学中,笔者就运用了情境创设的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有关的文本内容,通过正反对比感受其中的道理;了解追星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争取的追星。其次,在学生有了充分的理解感悟后,按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情况,创设教学情境:①将学生按照观点的不同分成几组,②教师帮助设计辩论话题:明星,给了我们什么?③帮助学生确定一辩、二辩等角色;第三,教师担当辩论主席,并让学生选出较为信任的同学担任评委;最后,组织学生按照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有了较好的积极性更容易参与进来,如此的教學情境,既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背景下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真正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生由书本理论上的“认知——感悟”到生活实践中的“践行”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感悟所学知识,通过感悟内化为自己意志品质的形成,并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践行”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依据新课程理论学生是“认知——感悟”的主体,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但由于学生自身的因素,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的有序课堂、高效课堂。首先,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具体方法是:抓住课题、框题和关键词质疑;抓住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材料和案例质疑;抓住教材整体质疑。质疑的同时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说明什么道理”或“有什么启发”等。如果学生能回答,就说明学生已经领悟所学内容;如果不能回答,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其次,对于疑难问题,我坚持以学生探究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疑难问题先由学生互动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如果确实不能完成,教师就要善于引导,解疑释难一定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相机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片、文字资料和精心设计的课件,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思考,不批评错误认识,赏识和表扬正确观点,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各个击破。每一个认识、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完成的。
  四、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问题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地理解感悟和认知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探寻解决难点问题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这一点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十分重要,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地显现自身的解题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以下方面:第一,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教学文本的内容展开,不可偏题;第二,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即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就近的发展区域”内获得进步;第三,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一定的实践活动性,即教师应该将问题的设计置于一定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所积累,从而提高他们问题探究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裴 扬.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5).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而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课内外阅读中练就过“五关”的本领。  第一关,初读,解决字词障碍。  通过认真仔细的阅读,把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解决,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比较简单的生词,还可用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深化理解,这是阅读能力提
摘要: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其策略有:创设问题情景,诱发思维的积极性;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诱导变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2011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旨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节目制作量需求不断增长。为了应对节目部门对演播室、转播车等大型设备资源调用的新要求,江苏广电技术部研发了新的大型设备资源调度系统——超级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多西塔塞+奈尔铂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摘要: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在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条件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为此,试以五法以激其趣。  一、听、读结合,激趣贵在简单  听、读是学习的两种最简单的方式,也最易让学生接受。听、读什么?可以是名家名篇;可以是同龄人的他山之石;可以是朗读磁带;可以是教师泛读;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朗诵录音。怎么听、读?可以是专题的欣赏课;可以是语文早自习;可以是班团活动的文艺表演;可以是聊天室里的朗诵屋。总之,听、读的目的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的机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需要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
在初中语文实践教学中,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需要长期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对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建议: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那么,新课标下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呢?  一、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