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究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 提出其重点是为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并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如何完成这一重点工作。
随着我国信息市场的逐步形成,图书馆垄断文献信息的局面已被打破,这就势必使图书馆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实现为教学、科研服务, 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建立网络化信息服务综合体系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近年来发展较快,不少图书馆基本实现了业务管理功能的自动化, 开始步入校园网络建设时期,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向网络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总的来说, 仍处于集成化系统的初步实用阶段, 尚未以网络化为龙头带动整个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有的图书馆不了解计算机互联协议,软硬件配置也不规范剪不支持目前通用的TGP/IP网络协议, 这就为网络化发展设置了障碍。已建成的网络化仍属于低速线路,通过高速网络去传递、获取和使用文献信息资源仍处于实验阶段;图书馆员的网络知识非常缺乏,计算机与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奇缺;大最的文献信息资源还有待开发;我国的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任重道远。
在建设网络化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首先要挖掘馆藏印刷型文献信息, 开发机读型、缩微型等各种载体的信息, 尤其要重视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 文献采访要遵循针对性、传统性、特色性与协调桂等原则。建立权威性的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 形成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 为资源共享作出贡献。其次, 应开办关于信息网络的专栏窗口和讲座报告, 并積极开展计算机技术涪训, 以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办公自动化和信息深加工技术的掌握。最后, 还应组织好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调研、决策和组织领导, 并使之管理制度化。
加强高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在当今信息时代, 现代人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美国提出了“学习资源导向”,澳大利亚提出了“能力导向训练”和开放学习的理念,瑞典则提出了“学习如何学习”,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说来,信息素养就是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 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使用信息的能力。国外有人指出,具备以下七处相关特质和技能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在信息和科技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在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有生产经营能力;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能有效地工作;能克服各种困难战胜挑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能够利用书写和电脑等工具从事工作;掌握研究方法和学习技能。简言之, 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懂得如何在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的人。如果我国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都是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必将对我国科技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 图书馆要加强文献检索知识教学,改革文献检索课,把开启信息资源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应包括文献检索知识与技能、重点中外文检索工具查询与使用、机检理论与技巧、情报分析与研究、专科文献学理论与本专业文献情况等。还要协助教师设计相关的课程单元, 将信息素养的技能按插到各科专业课程中, 鼓励教育重视“如何学习”技能的训练。其次, 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据报道美国小学毕业生均能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自己所瓣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 这与平时多进行实际操作是分不开的。在进行文献检索理论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类文献的查询方法和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运用水平的提高, 从而培养和提高个人快速应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能力的培养上。
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
21世纪的大学图书馆是拥有先进的信息服务手段的机构。人们对信息和信息服务将有更多的需求。这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图书馆员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需要更多的受过专业教育的馆员、信息专家和计算机专家, 如像今天的“首席科学家”一样, 能够对用户无法接受乃至理解的信息予以“解读”。图书馆员为了担负起这样的重任, 除了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外, 还应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这样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为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引路
高校科研在我国科研体系中举足轻重, 其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此, 高校图书馆应重点了解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动态, 摸清各重点科研组及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和方向, 开展专题信息服务, 主动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资料,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提供课题查新、资料编译、情报咨询和定题服务;建立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科研成果与人才数据库, 将高级人才的学术成果、专利、科技成果等信息收录起来, 出版专门介绍高校科研情况及成果的汇编, 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铺路搭桥。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信息市场的逐步形成,图书馆垄断文献信息的局面已被打破,这就势必使图书馆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实现为教学、科研服务, 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建立网络化信息服务综合体系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近年来发展较快,不少图书馆基本实现了业务管理功能的自动化, 开始步入校园网络建设时期,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向网络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总的来说, 仍处于集成化系统的初步实用阶段, 尚未以网络化为龙头带动整个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有的图书馆不了解计算机互联协议,软硬件配置也不规范剪不支持目前通用的TGP/IP网络协议, 这就为网络化发展设置了障碍。已建成的网络化仍属于低速线路,通过高速网络去传递、获取和使用文献信息资源仍处于实验阶段;图书馆员的网络知识非常缺乏,计算机与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奇缺;大最的文献信息资源还有待开发;我国的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任重道远。
在建设网络化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首先要挖掘馆藏印刷型文献信息, 开发机读型、缩微型等各种载体的信息, 尤其要重视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 文献采访要遵循针对性、传统性、特色性与协调桂等原则。建立权威性的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 形成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 为资源共享作出贡献。其次, 应开办关于信息网络的专栏窗口和讲座报告, 并積极开展计算机技术涪训, 以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办公自动化和信息深加工技术的掌握。最后, 还应组织好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调研、决策和组织领导, 并使之管理制度化。
加强高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在当今信息时代, 现代人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美国提出了“学习资源导向”,澳大利亚提出了“能力导向训练”和开放学习的理念,瑞典则提出了“学习如何学习”,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说来,信息素养就是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 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使用信息的能力。国外有人指出,具备以下七处相关特质和技能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在信息和科技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在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有生产经营能力;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能有效地工作;能克服各种困难战胜挑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能够利用书写和电脑等工具从事工作;掌握研究方法和学习技能。简言之, 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懂得如何在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的人。如果我国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都是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必将对我国科技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 图书馆要加强文献检索知识教学,改革文献检索课,把开启信息资源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应包括文献检索知识与技能、重点中外文检索工具查询与使用、机检理论与技巧、情报分析与研究、专科文献学理论与本专业文献情况等。还要协助教师设计相关的课程单元, 将信息素养的技能按插到各科专业课程中, 鼓励教育重视“如何学习”技能的训练。其次, 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据报道美国小学毕业生均能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自己所瓣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 这与平时多进行实际操作是分不开的。在进行文献检索理论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类文献的查询方法和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运用水平的提高, 从而培养和提高个人快速应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能力的培养上。
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
21世纪的大学图书馆是拥有先进的信息服务手段的机构。人们对信息和信息服务将有更多的需求。这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图书馆员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需要更多的受过专业教育的馆员、信息专家和计算机专家, 如像今天的“首席科学家”一样, 能够对用户无法接受乃至理解的信息予以“解读”。图书馆员为了担负起这样的重任, 除了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外, 还应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这样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为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引路
高校科研在我国科研体系中举足轻重, 其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此, 高校图书馆应重点了解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动态, 摸清各重点科研组及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和方向, 开展专题信息服务, 主动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资料,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提供课题查新、资料编译、情报咨询和定题服务;建立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科研成果与人才数据库, 将高级人才的学术成果、专利、科技成果等信息收录起来, 出版专门介绍高校科研情况及成果的汇编, 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铺路搭桥。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