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彝族初中生的彝、汉、英三语学习态度对比研究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陶德清教授的学习态度模式,本文选取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初中学生进行了彝、汉、英三语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彝族学生对三语的学习态度现状,以期给小学阶段的汉语和彝语教学提供反思,给初中的语言教学提供指导,给三语教育提供启发。
  【关键词】:彝语 汉语 英语 学习态度 三语教育
  一、研究背景
  峨山彝族自治县成立于1951年5月12日,是云南玉溪市的下辖县,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2012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为16.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04653人,占总人口的68.8%,居住着彝族、汉族、哈尼族、回族等30个民族。截至2012年底,峨山县有普通中学11所(高中2所、初中9所),初中是大部分学生正式学习英语的阶段,大多数学生都经历了从第一语言(彝语)到第二语言(汉语)再到外语(英语)的学习过程,调查调查初中阶段学生的三语学习态度有利于给小学阶段的汉语和彝语教学提供反思,给初中的语言教学提供指导;同时,学习态度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培养是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基本动力;彝族语言和文字是彝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蕴涵着彝族人民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审美价值观等重要内容,2010年底,“初级彝语文识字课”进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了解峨山彝族初中生的彝语学习态度,有利于传承彝族文化。
  二、学习态度
  态度(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1919年,Thomas等人为了说明社会与个人以及社会变化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把“态度”引入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从此“态度”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内容。此后,国内外学者们对态度的研究层出不穷,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态度。目前,我国心理学界给态度的一个比较完善的定义是:态度是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总和与内在的反应倾向(章志光,1984;赵鸣九等,1988),包括情感体验(Affection)、行为倾向(Behavior)和认知水平(Cognition)三种成分。
  具体到学习态度,它是学习理论研究中一项不能忽视的内容,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国内学者中,李振明(1994)把学习态度定义为通过学习形成的、指向学习对象并影响其对学习活动做出选择的反应准备状态。陶德清(2001)研究认为,学习态度包含情感体验、认知水平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从态度理论转化而来的三个维度细分为:(a)对学习目的及意义的认识;(b)学习中的情感体验;(c)求知欲表现;(d)学习主动性表现;(e)学习计划性表现;(f)对学习成绩的认识;(g)复习考试中的行为表现;(h) 学习中排除困难的行为表现;(i)学习中抗拒干扰的行为表现;(j)学习方法的掌握。其中(a)(f)归为认知层面,(b)(c)归为情感层面,其他归为行为倾向层面。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彝族初中生对彝语、汉语、英语的学习态度各是什么?
  (2)影响彝族初中生对彝语、汉语、英语学习态度的因素是什么?
  (二)研究方法
  1.受试者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峨山县三所初中的43名初中生,年龄为13-16岁。
  2.测量工具
  (1)问卷调查
  本研究将以陶德清(2001)编制的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自量表以及郭秋月(2010)所編制的初中生英语学习态度的量表为参照,结合峨山彝族初中生的实际对问卷进行了修改,通过SPSS(21.0)检测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说明此问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包括四个部分:A.学生基本信息;B.对英语的学习态度;C.对汉语的学习态度;D.对彝语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问卷用“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的李克特式五级量表,总共37个测试项,覆盖学习态度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者把每项对应分值:5-完全同意、4-同意、3-不确定、2-不同意、1-完全不同意标在了问卷上,方便统计。
  3.数据分析
  在收集好受试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后,把数据输入SPSS(21.0)进行分析。
  四、结果讨论
  (一)受试者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的受试者中有17名男生,26名女生;受试者中38名都是来自乡村,来自城镇的只有5名。统计结果显示:51.16%的彝族同学都生活在彝、汉双语的语言环境中,说明他们的父母辈基本会讲彝语;只会讲汉语的彝族同学占25.58%。大部分彝族同学首先会讲的是彝语,其次是汉语和英语,这样的语言顺序占受试者的60.47%;有27.91%的彝族同学首先会讲汉语,其次会讲彝语、英语;而有11.65%的彝族同学是汉语、英语,最后才是彝语;最先会讲英语的统计结果为零,这和大家的母语环境息息相关。
  (二)彝、汉、英三语学习态度对比
  表一、表二、表三分别是彝族初中生对汉语、英语、彝语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情感体验层面,彝族初中学生对汉语的情感高于彝语和英语。86.05%的人喜欢学习汉语,78.76%的人喜欢学英语,74.42%的人喜欢学习彝语;在课堂学习的轻松程度上,72.09%的人在语文课上感到轻松,只有32.56%的人在英语课上感到轻松;对于毕业后,彝族初中生的语言学习兴趣选择,67.44%的人不会放弃学英语,而83.72%的人不会放弃学汉语。在前面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彝语教育,所以未设置这些问题,但是有74.41%的人认为学习彝语是有趣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彝族初中生在情感体验层面对三语的学习态度:汉语 >彝语 >英语。
  认知层面,86.04%的人认为学习英语很重要,88.37%认为学习汉语重要,其中,51.16&的人完全同意英语对学业和工作的重要性,而只有44.19%人认为彝语会关系到学业和工作;但是72.09%的人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彝语用处很大,83.72%的人认为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也很有用,69.77%的人认为汉语有用;55.83%认为英语难学,20.93%认为汉语难学;还有16.28%的人认为学习和了解汉语、英语越多,就觉得自己的彝语和彝族传统文化不重要。在认知层面,彝族初中生对三语的学习态度可以总结为:汉语 >英语 >彝语。   行为倾向层面,在学习的计划性表现中,62.79%计划学习更多的彝语,51.16%的人会制定英语学习计划,46.51%的人会制定汉语学习计划;在学习的主动性上,48.83%的人上英语课经常主动回答问题,60.46%上语文课经常主动回答问题;18.61%的人上英语课时,经常不认真听老师讲课,也不做笔记,16.28%的人上语文课时,经常不认真听老师讲课,也不做笔记,18.60%的人认为他们已经会说彝语了,所以没有必要在继续学习它了,但是53.48%的人会一直保持和使用彝语;在学习中排除困难的行为表现上,45.81%的人碰到英语难题时,会努力寻求解决办法会,74.42%碰到语文难题时,会努力寻求解决办法,而15.58%的人认为彝族初中生既学彝语又学汉语和英语,结果影响彝语的学习效果,也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16.28%的人不想学英语,11.63%不想学汉语,39.53%的人不想学彝语。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彝族初中生在行为倾向层面对三语的学习态度可以总结为:汉语 >英语 >彝语。
  (三)影响彝、汉、英三语学习态度的因素
  学校因素。彝族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学校汉语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彝族初中学对汉语的学习态度无论从哪个层面看都比英语和彝语积极。相反,彝语未被纳入学校教育,彝族学生对彝语的学习态度比较被动,这也和国家的语言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汉语占据绝对优势。
  心理因素。对三种语言的掌握程度,从统计结果看,大多彝族初中学生认为自己汉语水平最好,彝语次之,英语则排在最后。很多彝族学生从心理上就排斥学习英语,统计结果也显示,55.81%的人认为英语很难学,30.23%不确定,但他们认为英语很重要,产生了矛盾的学习心理。62.79%认为汉语不难学,相对的掌握程度就比英语高很多,同时对待英语和汉语的学习态度也不同,对汉语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
  环境因素,主要指居住位置。住在彝族聚集区和县城的学生对待三语的学习态度各异。在彝族聚集区,讲彝语的机会多,对学习彝语的态度表现的更加积极;县城或其他地区的学生对待彝语学习态度就不如汉语和英语积极。
  五、教学启示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自觉性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二十一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彝族学生如果掌握了英语,会成为时代所需的三语人才。从调查结果看出,大部分彝族学生认为英语难学,以此导致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欠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扩展一些课外知识,介绍当下流行的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英语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學习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灵活运用。
  (二)增强学生对彝语和彝文化的认识,传承和保护彝语
  在经济、文化、语言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就业形势所迫和母语环境短缺,越来越多的民族面临着民族语言消亡的尴尬境地。彝族同胞同样面临相同的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出,39.93%的人宁愿把时间花在彝语以外的语言学习上。越来越多城市化家庭的彝族儿童、城市彝族人不会彝语文,父母会彝语也由于缺少语境难以教会孩子彝语,彝语文正在城市彝族和下一代彝族中走向消逝,彝语文正走向消亡。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的消失,将让世界永久性失去一种美丽文化。彝族如果失去了语言,将失去彝族及其一切文化。家庭教育应重视此现象,加强彝语和彝文化在家庭内部传承;彝族地区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的彝文化课程或举行彝文化知识竞赛等相关的活动和形式来保护和传承彝语,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彝语和彝文化是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人类的需要。
  六、结语
  学习态度有复杂的分类,经研究表明,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初中生对待彝语、汉语、英语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彝族初中生在情感体验层面对三语的学习态度表现为:汉语 >彝语 >英语;认知层面:汉语 >英语 >彝语;行为倾向层面:汉语 >英语 >彝语。态度具有复杂性、内潜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峨山地区的语言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全国.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3】原一川.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和动机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赵鸣九.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为社会群体服务,而高校是相关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对其相关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才能够培养出符合要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本人针对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指出在培养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缺点,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措施,希望可以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培养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这种大环境下,愈来愈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也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同样迎来极大挑战。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不仅改变了辅导员的工作模式,也对其辅导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就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工作现状  1 引言  大学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目前微信公众号是大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新媒体技术之一,这个平台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一种转换,本文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更好的创新应用于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中的产物之一,它具有鲜明的年轻化特征,大学生
期刊
【摘要】:当代高等教育要求培养有品德有素质的大学生,显然大学生在我国科技兴国以及民族复兴上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中,必须更加注重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在学校管理育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心理育人  引言  新时期高校学生的
期刊
【摘要】: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而课程思政则是教学体系[1]。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强化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把价值引领贯穿到课堂活动中,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2]。在高职院校课程中,无论是公共课、专业课或是实践训练课,都应同样承载正确的职业观和成才观教育。  本文以“课程思政”在形体训练课程中的应用为研究主轴,分析研究课程思政在形体课程各教学模块中的体现与应用。结论如下:1.
期刊
【摘要】:寝室,作为高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既是每一位大学生生活与学习最主要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灵与性格得到锤炼的主要环境,更是培养集体归属感的集聚地和良好学风建设的孵化地。进一步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培养同学们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寝室文化育人的功能,以寝室促学风,对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寝室文化和学风建设的内涵及其两者间的关系,来证明寝室的学风建设对完善高校育人体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其曲折的发展历程,它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探索,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确立、困惑、认同三个不同时期。虽然经过无数挫折和失败,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才使得我们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高校思政教育 发展历程  一个理想信念的传播往往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人类理想信念的历史就是从一个虚幻性不断地
期刊
【摘要】:有效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增强学生创新就业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本文就当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探讨,分析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 双师双能 教
期刊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但由于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的备课存在着重视知识而轻视能力、重视智商而轻视情商、重视预设而轻视生成、重视经验而轻视反思、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等问题。笔者结合科学教学实践,从转变新课程下备课的要求、备课的形式、备课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有效备课 有效课堂 备课要求 备课形式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现如今,社会对于尖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仍存在这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效率,更是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