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细的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主要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地区,人们主要是经过口头传诵,口耳相传来传承这一史诗。《阿细的先基》内容丰富,虽然不是彝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但是在彝族社会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的起源、社会历史地位及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的出路进行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出路
“先基”是阿细语“seiji”的译音,为“歌”之意,是这一作品诗歌和曲调的总称。用“先基”调唱的传统诗歌,内容基本上是固定的、系统的,它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诗。解放前夕和解放后,阿细人民也运用“先基”调唱出了许多歌颂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诗歌;但从诗歌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它们已是另外一些作品,和古老的叙事诗无有机的联系。
一、《阿细的先基》的起源
《阿细的先基》这部史诗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支系阿细人中,以固定的“先基调”演唱而得名。在表现形式上采用“先基调”进行演唱,往往通过对唱提问、对答的方式,展开诗篇。句式一般为五言,但到了“求爱”等感情激烈的段落时,间用六言和长短句,便于抒情。全诗约5500余行,除引子和尾声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最古的时候〉与〈男女说合一家〉。史诗的前后两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显然是阿细人民代代相传,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充实和补增了史诗,尤其是后一部分。总之,这部史诗气势宏伟,结构庞大,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细人民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一个侧面,贯穿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把彝族原始先民百折不挠地征服自然的斗争历程,表现得真实有力,生动感人。作品是神话与现实的交织,理想与生活的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阿细的先基》的搜集整理:光未然曾于1942年至1944年间对这部史诗进行过整理,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李公朴先生是发行人,名为《阿细的先鸡》;1958年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对该诗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搜集和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与1959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更名为《阿细的先基》。
二、《阿细的先基》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
(一)《阿细的先基》因气势宏伟,结构庞大,内容丰富而被文学界人士和民族学专家誉为东方的创世纪史诗。《阿细的先基》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细人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一个侧面,贯穿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把阿细先民百折不挠地征服自然的斗争历程,表现得真实有力,生动感人。作品是神话与现实的交织,理想与生活的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据考证,《阿细的先基》发源于今云南省弥勒县西二镇矣维村公所乐多寨的“鲁依噔嫫”(意为大石窝水塘)。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押韵的五言长诗,它用诗的方式记载了阿细人远古时代的传说,读着朗朗上口,听着悦耳动听。它与现行的阿细口语有很大的差异,从组词与谴词造句的角度来说是古代彝语,其显著的特点是有较多的单音节词。
(二)在悠久灿烂的彝族历史文化中,《阿细的先基》因其规模庞大,内容丰富而远古,气势雄伟,结构严瑾,修辞手法的娴熟多变而成为一部空前绝后的奇书,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的“创世纪史诗”,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迁徙、风俗起源、人物传记等,是阿细人的百科全书。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阿细的先基》到底有多少行(实际上也无法统计)。
(三)《阿细的先基》的出版发行,它使民间口头流传的先基推向外界,提高阿细人的社会知名度,无论是增强民族的自信心、或是培养民族的自豪感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阿细的先基》在弘扬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在搜集整理中,以求同存异的方式,经过艺术加工的先基,将不同流传地区的先基文化很生硬地融为一体,以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本来的风貌。
(二)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顾此失彼。比如:《阿细民歌及其语言》用较大的篇幅记录求爱、成家,又增悲歌,而1978年的再版本《阿细的先基》则视为“混杂有迷信色彩”,视阴间相爱为“气氛相当阴暗(笔者在阿细先基的思想内容中论及其中一节)而删之,其实,这么做也既不符合历史唯物论也不符合辩证唯物论。
(三)当时的搜集整理者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而缺乏民俗学,特别是缺乏彝族历史文化等知识,显得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再加之思想局限性,使先基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四)阿细先基作为一部优秀的民间叙事史诗,其思想内容宽阔,具有较高的历史学价值和美学意义。然而,作为彝族历史文化丛书中的一部经典,竟然遗漏了阿细先基的产生与发源及情歌对唱中的不少章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担任翻译工作者的汉语水平不高(这是失真的主要关键)。在这样的前提下整理出来的先基,自然难免词不达意或偏离原意。例如:原诗为有韵的五言诗,但整理后却成了长短句,这主要是翻译者力不从心所致。其实,五言是彝族语言、诗歌、民谣、经典文献的主要模式,为了符合这个模式,往往把双音节词改成单音节词,不够五言的加虚词凑成五言。翻译者如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一定的文学修养,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原诗的五言风貌。
(六)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网络世界,年轻人被各种吸人眼球的信息所迷惑,而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失去兴趣。
四、《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今后的出路
(一)发掘收集整理口碑文化。阿细文化口耳相传,阿细先基、指路经、多种祭祀均由艺师、毕摩、祭司一代代的师徒相传承袭。面对当今这些阿细跳月“文人”的渐行渐少,有必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发掘收集与保护。1、要做好民间艺术的普查,搞清人文资源。2、要分门别类进行录音、音意注释、彝汉翻译,制作光碟或印刷成书,或为典藏、或为史籍等。3、要对族内进行传习,对外进行宣传推介,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二)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传承人带好徒弟薪火传习,积极推荐出类拔萃的艺人跻身为州级、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细文化口耳相传,所以师者愿授其艺,习者要心有灵犀,脑要灵活,聚精会神方能出神入化。要把传承和弘扬阿细文化置于阿细旺盛生命力和风情浓郁的文化影响力的高度来审视思考,谋划布局。政府文化部门要把阿细文化的发掘开发与弘扬作为建设弥勒文化乃至红河文化的重要位置来实践。在收集整理口碑文化的基础上,趁年长毕摩、先基歌手、祭司还健在的余年,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扶持唤起他们对艺术的挚爱,鼓励他们将技艺倾情传授给后代。乡镇、村等基层组织更要热心阿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动员一批批有志者、爱好者向老艺人习艺,续传文脉。同时,将在传承与弘扬阿细文化中表现出色者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推荐,让艺压群芳的优秀民间艺人逐级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之列。 (三)把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为核心的“阿细祭火”地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钻木取火的发明和对火的利用,使人类祖先们从动物中提升飞跃为高级动物而向文明演进。崇拜火是人类共同的原始崇拜,随着近、现代文明的加速,人们对火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逐渐淡漠了。然而,至今在红万村保留着传习祭火的活动,再现了人类的始祖在那年那月的取火活动和火苗冒烟后激动万分的狂热场景。越是古典的、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红万村的阿细祭火一经外界知晓寻根者纷至沓来,阿细祭火成为一份文化珍品。要下决心和气力,借鉴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在红万阿细祭火地已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基础上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区。诚能如此,三足鼎立必将把阿细文化推向世界前列。
(四)引进大批文艺工作者和媒体记者来采风、采访体验,创作出更多得心佳作弘扬阿细文化。媒体融入时代,媒体的关切点就是世界的关注点。阿细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竞相绽放的时代,阿细文化再也不能墨守“酒香不怕巷子深”,而要主动出击,进行总体策划、版块打造、内引外联、合创品牌地宣传营销。
(五)在小学、初中阶段时对彝族学子进行本民族的文化精品洗练,从娃娃做起,在正常的教学课程外,把先基文化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传授,同时不断培育年轻人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久而久之,《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就会发扬光大。
(六)引导建立原生态保护。有了传承人,遗产的保护就有了基本保障,但是,传承人并非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要素。就好比保护某种野生动物,必须把它放在它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中,使之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不然就算保护下来了,它也已经失去原本,那就不是保护了。与之相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提倡原生态保护。同时媒体在其中就起到监督的作用,监督政府、当地人民还有开发商,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能够做好保护。
五、结束语
《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悠久深远,本人浅层次的对《阿细的先基》的起源、历史意义及其价值、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阐述,希望能对文化传承和发扬提供一点思路,也希望引起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壮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C].中国传播学论文集,2006.
[3]葛树蓉,薛雁,聂晓燕等.阿细跳月保护发展方式的多重构建[J].民族艺术研究,2012,4.
关键词: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出路
“先基”是阿细语“seiji”的译音,为“歌”之意,是这一作品诗歌和曲调的总称。用“先基”调唱的传统诗歌,内容基本上是固定的、系统的,它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诗。解放前夕和解放后,阿细人民也运用“先基”调唱出了许多歌颂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诗歌;但从诗歌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它们已是另外一些作品,和古老的叙事诗无有机的联系。
一、《阿细的先基》的起源
《阿细的先基》这部史诗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支系阿细人中,以固定的“先基调”演唱而得名。在表现形式上采用“先基调”进行演唱,往往通过对唱提问、对答的方式,展开诗篇。句式一般为五言,但到了“求爱”等感情激烈的段落时,间用六言和长短句,便于抒情。全诗约5500余行,除引子和尾声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最古的时候〉与〈男女说合一家〉。史诗的前后两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显然是阿细人民代代相传,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充实和补增了史诗,尤其是后一部分。总之,这部史诗气势宏伟,结构庞大,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细人民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一个侧面,贯穿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把彝族原始先民百折不挠地征服自然的斗争历程,表现得真实有力,生动感人。作品是神话与现实的交织,理想与生活的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阿细的先基》的搜集整理:光未然曾于1942年至1944年间对这部史诗进行过整理,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李公朴先生是发行人,名为《阿细的先鸡》;1958年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对该诗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搜集和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与1959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更名为《阿细的先基》。
二、《阿细的先基》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
(一)《阿细的先基》因气势宏伟,结构庞大,内容丰富而被文学界人士和民族学专家誉为东方的创世纪史诗。《阿细的先基》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细人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一个侧面,贯穿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把阿细先民百折不挠地征服自然的斗争历程,表现得真实有力,生动感人。作品是神话与现实的交织,理想与生活的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据考证,《阿细的先基》发源于今云南省弥勒县西二镇矣维村公所乐多寨的“鲁依噔嫫”(意为大石窝水塘)。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押韵的五言长诗,它用诗的方式记载了阿细人远古时代的传说,读着朗朗上口,听着悦耳动听。它与现行的阿细口语有很大的差异,从组词与谴词造句的角度来说是古代彝语,其显著的特点是有较多的单音节词。
(二)在悠久灿烂的彝族历史文化中,《阿细的先基》因其规模庞大,内容丰富而远古,气势雄伟,结构严瑾,修辞手法的娴熟多变而成为一部空前绝后的奇书,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的“创世纪史诗”,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迁徙、风俗起源、人物传记等,是阿细人的百科全书。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阿细的先基》到底有多少行(实际上也无法统计)。
(三)《阿细的先基》的出版发行,它使民间口头流传的先基推向外界,提高阿细人的社会知名度,无论是增强民族的自信心、或是培养民族的自豪感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阿细的先基》在弘扬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在搜集整理中,以求同存异的方式,经过艺术加工的先基,将不同流传地区的先基文化很生硬地融为一体,以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本来的风貌。
(二)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顾此失彼。比如:《阿细民歌及其语言》用较大的篇幅记录求爱、成家,又增悲歌,而1978年的再版本《阿细的先基》则视为“混杂有迷信色彩”,视阴间相爱为“气氛相当阴暗(笔者在阿细先基的思想内容中论及其中一节)而删之,其实,这么做也既不符合历史唯物论也不符合辩证唯物论。
(三)当时的搜集整理者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而缺乏民俗学,特别是缺乏彝族历史文化等知识,显得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再加之思想局限性,使先基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四)阿细先基作为一部优秀的民间叙事史诗,其思想内容宽阔,具有较高的历史学价值和美学意义。然而,作为彝族历史文化丛书中的一部经典,竟然遗漏了阿细先基的产生与发源及情歌对唱中的不少章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担任翻译工作者的汉语水平不高(这是失真的主要关键)。在这样的前提下整理出来的先基,自然难免词不达意或偏离原意。例如:原诗为有韵的五言诗,但整理后却成了长短句,这主要是翻译者力不从心所致。其实,五言是彝族语言、诗歌、民谣、经典文献的主要模式,为了符合这个模式,往往把双音节词改成单音节词,不够五言的加虚词凑成五言。翻译者如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一定的文学修养,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原诗的五言风貌。
(六)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网络世界,年轻人被各种吸人眼球的信息所迷惑,而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失去兴趣。
四、《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今后的出路
(一)发掘收集整理口碑文化。阿细文化口耳相传,阿细先基、指路经、多种祭祀均由艺师、毕摩、祭司一代代的师徒相传承袭。面对当今这些阿细跳月“文人”的渐行渐少,有必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发掘收集与保护。1、要做好民间艺术的普查,搞清人文资源。2、要分门别类进行录音、音意注释、彝汉翻译,制作光碟或印刷成书,或为典藏、或为史籍等。3、要对族内进行传习,对外进行宣传推介,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二)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传承人带好徒弟薪火传习,积极推荐出类拔萃的艺人跻身为州级、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细文化口耳相传,所以师者愿授其艺,习者要心有灵犀,脑要灵活,聚精会神方能出神入化。要把传承和弘扬阿细文化置于阿细旺盛生命力和风情浓郁的文化影响力的高度来审视思考,谋划布局。政府文化部门要把阿细文化的发掘开发与弘扬作为建设弥勒文化乃至红河文化的重要位置来实践。在收集整理口碑文化的基础上,趁年长毕摩、先基歌手、祭司还健在的余年,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扶持唤起他们对艺术的挚爱,鼓励他们将技艺倾情传授给后代。乡镇、村等基层组织更要热心阿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动员一批批有志者、爱好者向老艺人习艺,续传文脉。同时,将在传承与弘扬阿细文化中表现出色者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推荐,让艺压群芳的优秀民间艺人逐级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之列。 (三)把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为核心的“阿细祭火”地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钻木取火的发明和对火的利用,使人类祖先们从动物中提升飞跃为高级动物而向文明演进。崇拜火是人类共同的原始崇拜,随着近、现代文明的加速,人们对火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逐渐淡漠了。然而,至今在红万村保留着传习祭火的活动,再现了人类的始祖在那年那月的取火活动和火苗冒烟后激动万分的狂热场景。越是古典的、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红万村的阿细祭火一经外界知晓寻根者纷至沓来,阿细祭火成为一份文化珍品。要下决心和气力,借鉴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在红万阿细祭火地已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基础上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区。诚能如此,三足鼎立必将把阿细文化推向世界前列。
(四)引进大批文艺工作者和媒体记者来采风、采访体验,创作出更多得心佳作弘扬阿细文化。媒体融入时代,媒体的关切点就是世界的关注点。阿细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竞相绽放的时代,阿细文化再也不能墨守“酒香不怕巷子深”,而要主动出击,进行总体策划、版块打造、内引外联、合创品牌地宣传营销。
(五)在小学、初中阶段时对彝族学子进行本民族的文化精品洗练,从娃娃做起,在正常的教学课程外,把先基文化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传授,同时不断培育年轻人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久而久之,《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就会发扬光大。
(六)引导建立原生态保护。有了传承人,遗产的保护就有了基本保障,但是,传承人并非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要素。就好比保护某种野生动物,必须把它放在它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中,使之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不然就算保护下来了,它也已经失去原本,那就不是保护了。与之相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提倡原生态保护。同时媒体在其中就起到监督的作用,监督政府、当地人民还有开发商,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能够做好保护。
五、结束语
《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悠久深远,本人浅层次的对《阿细的先基》的起源、历史意义及其价值、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阐述,希望能对文化传承和发扬提供一点思路,也希望引起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壮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C].中国传播学论文集,2006.
[3]葛树蓉,薛雁,聂晓燕等.阿细跳月保护发展方式的多重构建[J].民族艺术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