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购车补贴救市 地方盲目刺激弊大于利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v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庆、长春相继出台地方版的刺激汽车政策之后,成都再次步其后尘。近日,成都出台相关政策,个人购买成都产整车且上成都牌照的车主,按照车价给予每辆车800元~3000元的购车补助。
  这一政策得了不少汽车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赞同。但是也有人指出,这一政策涉嫌不正当竞争,而且损害当地汽车市场长期的发展。
  购车补贴最高3000元
  近日,成都市正式下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信委关于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在《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采取措施积极促进汽车消费。对于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个人购买成都产整车且上成都市牌照的车主,按照车价给予每辆车800元~3000元的购车补助。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目前“成都造”整车企业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汽车、四川汽车等整车企业,涉及到的部分车型有一汽大众新捷达、一汽大众新速腾、沃尔沃XC60、沃尔沃S60、川汽野马F99、一汽丰田兰德酷路泽、一汽丰田普拉多、吉利帝豪EC7、吉利全球鹰GX7、吉利全球鹰熊猫等。
  11月23日,成都一家吉利汽车4S店的工作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政府的通知文件,但是已经听说这件事情,这个政策对促销汽车消费非常好。
  至于具体汽车品牌以及补贴发放方式等细则,成都市经信委公开对媒体表示,会在近日公布补贴发放具体细则。
  但是优惠800元~3000元,在成都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吗?
  “限购有车型限制,且优惠数额也较为有限,因此这个政策真正的影响力有限。不过其中有几款热销车型,比如速腾,可能会有一定销量刺激,已经决定要买车的,可能会受此政策影响部分转为购买指定车型。”成都德源富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监张展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一些犹豫的人或者还没准备买车的人应该还是不会有反应,但是有优惠总比没有好。
  事实上,成都并不是第一个实施购车补贴的地方政府。今年6月,重庆市率先出台了汽车下乡的补贴政策,对本地生产的1.6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轻型、微型载货车按购买汽车销售价格的6%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3000元。
  紧接着,今年8月长春也对一汽自主品牌汽车实行“惠民”补贴,鼓励长春市民购买一汽集团自主品牌汽车,对一汽集团在长春生产和销售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实行“惠民”补贴。
  刺激政策不可盲目效仿
  成都出台购车补贴政策被业界称为“无奈之举”。因为国家汽车下乡和购车补贴等刺激政策一拖再拖,短期内推出无望。
  “现在经济处于转型期,过去依靠房地产做支柱的时代已经过去,汽车产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措施,鼓励当地居民购买本地生产的商品,短期内效果是可以达到的。”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张志勇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成都汽车产能已经达到100万辆,2011年汽车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大众、丰田、吉利、沃尔沃等汽车企业的整车项目都已经落户成都。
  按照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到2020年,成都将培育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一批百亿企业集群,形成汽车整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娱乐四大千亿产业支柱,基本形成万亿产业基地。
  “汽车产业产值较高,可以算是地方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最近经济形势不好,汽车销售压力大,库存高企,不少4S店都亏得难受。政府为了发展汽车产业,最近一直扶持力度较大,所以出台这个政策就不足为奇了。”张展说道。
  但是不少人士认为成都跟风出台这种政策不可取。“从市场的角度看,成都没有必要出台这个政策,特别是这种短期的补贴政策。购车给补贴,应该首先考虑地方财政问题。现在各地债务很严重,没有必要在消费者端出台这个政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长期来看,这种政策不利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换句话说,地方政府保护当地的企业,排斥非当地的汽车企业,如果大家都效仿的话,汽车企业就会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很难做大。长此以往必然阻碍了汽车企业发展,损害到当地经济长期的发展。”张志勇不无担忧地说道。
  其实成都市民更关注的是限购政策,而非一些有限的优惠政策。今年7月,继上海、北京、贵阳之后,广州市政府宣布,自7月1日零时起实行汽车限购政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成都限购汽车的传闻开始多起来,而且呼声也较高。“所以没买车的消费者都很怕限购,一旦限购怕要引发一波抢购潮,而一些无关痛痒,几千元的优惠,吸引力着实有限。”张展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成都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拥堵、环保和能源等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刺激购车的政策与当前的现实是一个矛盾,不如出台一些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罗磊则表示,而国家出台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政策,将是从国家产业升级、环保和缩小城乡差别的角度考虑,与纯粹刺激消费的政策有着根本的不同。
其他文献
近日,《投资者报》记者获悉,探路者(300005.SZ)正大力推广其旗下的电商品牌阿肯诺。据了解,阿肯诺于今年二季度开始上线销售,是一个独立于探路者运营的品牌,主打时尚休闲户外用品,其销售商品与探路者现有产品截然不同。  对于大举进军电商领域,探路者董秘张成11月22日接受《投资者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电商业务对探路者还是辅助作用,阿肯诺作为新品牌也至少需要3-5年培育期;而探路者下一步的线上计划主
期刊
股市低迷,金融资讯业依然竞争激烈。  11月21日,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得”)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同花顺(300033.SZ)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9920万元。  11月22日,万得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演示同花顺与万得界面的“抄袭”之处,称99%来自于万得。不过,11月23日,同花
期刊
6亿元拿一个广告标王,值不值?巨额集中投放对于企业有哪些经营上的风险?近日不少媒体从旁观者的角度发出疑问。  从19年央视招标的历史来看,品派行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田敏认为,很多企业在央视投标上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目的比较直接,有时候表现得比较“短视”。“重营销轻品牌,重品牌轻文化,重文化轻责任是很多企业的通病”。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树庭则认为,“每
期刊
北京梅地亚中心,央视广告部所在地。每年的11月8日(今年在11月18日召开)这一天,早上7点这里就是人山人海,中心门口安保严密,有资格出入者除了工作人员外,全部为千万级别以上的广告主。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为自己所在的公司在央视谋一个好的广告位。  虽然,这些广告主事先都会和自己的广告公司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但有一些企业也往往无功而返或是空手而归。一位参与广告招标的广告公司人士这样描述,“在一个挤得
期刊
11月23日,在停牌4天后酒鬼酒终于复牌,但是一开盘即跌停。深陷塑化剂泥潭的酒鬼酒这次面临不小的危机,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大超市已经下架了部分酒鬼酒的产品,而各大电商网站也难觅酒鬼酒身影。  11月23日,酒鬼酒董秘张儒平在电话里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目前还在进一步排查产生塑化剂的原因,有消息将会及时公布。”  反观此次塑化剂风波,有业内人士认为,酒鬼酒在处理此次危机上反应过慢和处
期刊
威廉·莎士比亚曾写道:世界是一个大舞台,如今,网络世界里正上演着一连串的游戏。将游戏设计的概念移植到非游戏场景中去,这种游戏化的趋势,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整个商业世界。商家都致力于寻找引入游戏元素的新模式。虽然这仍是一种试验性的商业模式,但预计在2014年将被全球2000大企业中的70%使用,到2016年估计能产生约28亿美元的消费。商业的游戏化进程,将改变我们的购物和工作方式。  许多知名公司已经开
期刊
本田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车型Insight于11月22日正式亮相广东车展,同时官方公布了其售价,并正式在东风本田4S店内进行销售。本田Insight仅进口一款配置车型,定价20.98万元,目前Insight采用进口形式面向大陆市场销售,但之后不排除其国产的可能。  11月22日,《投资者报》记者在北京一东风本田4S店处获悉,全新的进口Insight车型已经到店了。店内的销售顾问李峰对《投资者报
期刊
继中国电信天翼视讯基地、游戏基地公司化改制之后,天翼阅读基地日前也在杭州宣布成立天翼阅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还宣布,将以上市为目标,明年起将积极引入外部资本,希望2014年实现盈利。  与游戏等传统盈利大户业务不同,付费阅读市场规模较小,在PC端在线阅读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盛大文学虽于今年一季度扭亏,盈利仅为300余万,其IPO计划因为业务受阻等原因一拖再拖,至今未能完成。  但在手机阅读领域,
期刊
11月18日晚,2013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活动落下帷幕。和前两届一样的是,白酒企业仍旧是现场竞标活动的主角。  央视广告经营管理部副主任何海明对外宣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总额159亿元,比去年增长16亿元,增长率为11%。而据本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本次央视招标会上,白酒企业共投入广告费用高达42亿元,占总额的31%。  事实上,央视并非第一次“醉酒”。  早在2011
期刊
从2012年第3季度起,中国央行开始频繁使用逆回购这一工具向市场补充流动性。逆回购的规模逐渐放大,同时,期限不断延长。然而,笔者认为,逆回购并不是万能的。当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后需要降准时,央行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  自2011年底以来,为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中国央行开始实施新一轮政策放松。2011年12月、2012年2月、2012年5月,央行连续三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金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