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f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根据这样的要求,那么课堂教学又如何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将现实生活经验融入识字过程?笔者在开放识字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开放识字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教材所确定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只是一个参考值、一个底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汉字的环境条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我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识字教学时有意识地采取“探究—鼓励”的教授方式:对所要学习的生字,让学生先说出其中哪些是他们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们会如实地回答“我在阅读带注音的课外读物上认识的”“在电视上认识的”“在广告牌上认识的”……对此我会及时鼓励:“你真会识字,大家要向他(她)学习!”学生听到诸如此类的鼓励,会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这不但会使他们自主识字的愿望更加强烈,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而且还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自主、主动识字的行列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开放识字教学过程: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潜能
  开放识字教学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学生们交流生活体验,打开想象的过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尝试了“引导——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先出示要学习的所有生字,让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引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先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再在全班交流。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凭着自己的生活体验,乘着想象的翅膀,想出了许多识字方法。有画画的,有猜谜的,有做动作的,有编儿歌的,还有讲故事的……如:学习“街”字,学生编出了“行字分东西,两土在当中”的顺口溜;又如学习“舞”字时,有学生竟然编出一个故事:“在一栋人字形屋顶的漂亮房子里,四个美丽的姑娘手牵着手,在又宽又大的舞台上跳舞,他们一直跳到夕阳西下,牛儿低头睡觉。”每当这时,我在感动学生的丰富想象之余,总也不会忘记向他们表示肯定和赞赏。这种开放式的认字识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还提高了识字效率。
  三、开放识字教学途径:养成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习惯
  开放识字教学途径,也就是让识字活动融入生活中,即识字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识字阶段要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要完成如此大的识字量,仅靠在课堂上学习这个渠道,是有难度的。为此,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拓宽识字的空间:在课外、在生活中识字,即做到在校园内、在家中、在街道、在社区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只要见到汉字就自觉地识记;另一方面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选一个学生喜欢的字,要求他们在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之后考问他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用它最多能组几个词,能说几句话。这可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巩固所识汉字,又能培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如学生随父母到超市买东西,他会发现每种商品都有一个商标,上面有商品的名称。他买回了商品,自然对包装上的字也会主动去认识,并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识字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认识不同的事物,使识字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养成学生随时随地识字的好习惯。
  四、开放识字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开放识字教学评价,即承认、利用学生识字活动的差异。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既有智力上的差异,也有生活环境、生活体验的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承认这种差异,鼓励这种差异,且把它看做是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首先,可以设立“识字交流园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识字方式和识字成果,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议,使之在交流、评议过程中,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组织定量不定时的识字竞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识记同样多的字;或定时不定量,看谁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识记最多的字。用这种方法来评选“识字大王”。又如组织学生在课外去发现街头海报、店铺招牌广告、路桥标志牌中的错字、别字,评选“改错明星”等。通过此类的竞赛活动,使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发挥所长,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全方位开放、多渠道识字,坚持课堂向生活贴近,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是完成识字教学“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时间省”的有效办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文峰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本人结合人教版二年级《酸的和甜的》一文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最
期刊
期刊
家居室内装饰工程是民用住宅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建筑工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介绍了住宅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夏季室内装饰工程施工
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台站及观测人员的观测质量情况,总结经验,引导农业气象观测人员认真钻研业务技术,促进农业气象观测业务技术和业务质量稳定提高.首先
小学语文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基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准确地说,工具性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形”,人文性才是它的“神”。学习语文需要用心,教语文更需要用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的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我在教学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能做到下面这三点,可以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一、唤醒:让语文鲜活起来  要让孩子们学好语文,除了学好字词、语法这些基础知识,还要让孩子们走进语文的世界,看到一
介绍几种路基的施工方法及软土路基常用几种加固方法.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期.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那么,如何使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呢?  一、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练习这一环节,这个环节抓好了,学生能比较准确、牢固地加以掌握课堂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消化掉,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便可以解决具有相当难度的实际问题。那么,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当达到哪些要求呢?  一、练习须有计划、系统性  要使练习的质量比较高,收到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老师每次布置作业前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使学生的练习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