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理学科特点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理学科特点
  1.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现象的各种规律,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注重学生在实验能力方面的培养,这里的“实验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探索能力、科学探究精神。
  2.初中物理课程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很多的物理问题会设计成简单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分析。
  3.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扎实的数学功底是好初中物理必不可少的。
  4.要学好物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学会运用物理语言也是潜移默化培养物理思维的方式。
  5.初中物理较为注重对概念的学习理解。
  6.初中物理注重基础,在扎实的基础上又强调灵活,物理问题多与生活联系密切,习题具有多变性,较难把握。
  从沪粤版初中物理教材来看,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方面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势生动活泼。
  从教学内容上看,物理教材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最新信息作补充。
  总体来说,初中物理侧重于物理现象的教学,并将现象----规律-----本质的探究思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1.观察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运动现象、电现象、磁现象;2.探究规律:力、运动、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光的反射和折射、透镜成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与磁的联系;3.揭示本质:分子与原子、能量(机械能与机械功、内能、热量、热机、电功与电能、电动机与发电机、无线电、能源、能的转化与转移)。
  二、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1.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一个有心人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在教学中,教师也需正确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可实施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留心生活,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2.重视和做好物理实验
  物理学的定律大多数是用实验探索得出来的,即通过大量实验观察,取得数据,然后加工整理,并运用精确的数学工具,将大量的数据上升为规律。重要实验结果往往可以更新物理概念,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据统计,20世纪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奖项是奖给物理实验或与实验相关项目的,由此足见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学做实验也不例外。物理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使同学们有效地掌握基础物理知识,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培养动手能力。
  (二)掌握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在明确实验目的后,做好实验的关键是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特别是整个实验装置的性能、调节和使用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都必须心中有数。实验步骤表示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它是按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装置的特殊性能的要求所设计,本身是科学而严密的。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设计的程序进行操作,决不可随心所欲,任意改变。
  (三)注意实验中的观察与思考
  做实验主要是为了促进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同学们通过理解实验原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初步的锻炼。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必须认真观察,并在观察中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新的发现和创造也往往产生于观察和思考中。
  进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只是一般感知,不能算是观察。在观察时应明确观察对象、条件、要求以及观察的计划步骤等。许多优秀学生表现出很强的观察能力,主要是他们观察的目的性很强,他们课下注重预习和复习,上课前就对有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在进行实验时,他们的注意力就很快集中到最重要、最关键的现象上,因而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加深对已学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
  (四)做好实验的分析与总结
  做物理实验时,仅仅记下一些物理量的大小和实验现象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测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运用数学工具(如代数法和图像法),总结出物理规律。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物理知识
  在理解了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之后,初中物理一个很大要求就是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例1: 烧锅炉的师傅在向炉灶内加煤时,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灶内,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请你解释这是为什么。
  解析:为了把煤加进炉灶,工人师傅先用铲子铲起煤使它们一同向炉灶的方向运动,到达炉灶前,手对铲子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于是铲子在力的作用下停在了灶前,而煤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进入了灶内。
  通过上面两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解释有关惯性现象的问题时,可按下列思路进行分析、解答;(1)确定研究对象。如例1中,是用铲子将煤送入灶内,所以研究对象是煤而不是铲子。
  (2)弄清研究对象在现象发生之前处于什么状态。如例1中的现象是煤被送进灶内,在这之前煤与铲子是一同向炉灶方向运动的。
  (3)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的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例1中,在到达炉灶前铲子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停在了灶前。
  (4)研究对象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结果发生了什么现象。如例1中的煤由于惯性仍保持原來向前运动的状态,于是被送进了炉内。
其他文献
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其方法体系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的基础上。在问题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其思维的独立性,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科学结论获得的途径与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化学教学和学习,是指通过问题来组织、引导和调控化学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过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背景分析
期刊
为了克服初一新生对这一转化而引发的学习障碍,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面临的严重脱节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教材内容本身有脱节的现象。其次,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呢?第一个衔接点是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衔接;第二个衔接点是数学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衔接;第三个衔接点是教学方法上的衔接;第四个衔接点是学生学法的衔接。  一、心存博爱,永不言弃 
期刊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打下创新的基石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
期刊
明朝的李贽在他的 《童心说 》中写道 :“童心者,真心也。”【1】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观点均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走进儿童,理解儿童文化,以“童心”为主体,顺应儿童的天性,倾听儿童的聲音,教育出具有幸福感的“真”儿童。  “童心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依归童心,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情境,以自己的“话”、“
期刊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保持语文课堂上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快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在语文课堂上恰当使用微课教学,让微课点亮语文课堂。  从根本上讲,微课就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基础,在5---10分钟内,进行某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的视频课程。它是帮助学生
期刊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在教学导入中体现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学习效果。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善于导入环节的设计,似乎总是通过师生互致问候或询问日期、天气、学生出勤情问题开始新课;使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机。  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如图片导入、实物导入、师生自由交谈导入(free talk)、对话表演导入
期刊
中学生多正处于青春期前后时间,正是逆反心理比较突出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像一个反冲活塞一样堵塞了德育渠道,冲击了教育效果,一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使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时,对教育的道理听不进去,对一些要求、规定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宣扬的先进典型经常不屑一顾等等,结果造成感情不能沟通,思想不易交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严重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果不及
期刊
一、21世纪信息技术的挑战  新世纪的一场最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多媒体技术成熟发展以后,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和多媒体计算机一起构成了信息时代的新细胞。这就是信息社会的新的细胞,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就不会真正进入21世纪。网络把新的细胞联网了,它不是计算机的联网,不是技术的联网,而是人类智慧的联网。网上跑的是什么?是信息,是人类的智慧。而且传输之快、信息量之大,你想象
期刊
一、当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力的现状与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师信息化观念落伍,心无信息化愿景  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关键,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这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其他教师,更会影响到学生,同时也会让学校
期刊
一、第一梯度:“我”能读——规范阅读 感知文本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阅读的各阶段,都应注重“读”这个重要环节,而“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准确读通顺和读流利。  (一)读准确  读准确,是学生阅读文本的首要条件,力求通过查阅资料,向他人学习请教等方式正确拼读汉字音节,做到阅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不重复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