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海报的内容选择与色彩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众多海报设计不断被推出用于宣传与防控工作,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立足于部分高校设计制作的新型肺炎疫情相关海报,并依托收集整理的数据,对海报的主题内容与色彩选择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探讨出疫情海报设计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以此从侧面反映高校师生的视觉素养与人文情怀。
  关键词:新型肺炎疫情;海报;内容;色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电影造景术的戏剧空间研究”(2019SJA149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新型肺炎疫情海报相关论述
  海报是视觉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宣传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主要包含商业海报、公益海报等。不同时期的海报都暗含着时代的背景与潮流,反映出每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活动,是人类认知与行为的一面镜子。
  随着2020年1月新冠疫情的爆发,在政府统筹之下,相关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宣传活动也很活跃。海报作为其中重要的传播形式,因其传播迅速,以情感人,對宣传工作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众多设计协会与比赛平台也呼吁设计师积极参与海报的设计与制作。如中国广告协会与国家卫健委组织的抗击新冠病毒肺炎公益宣传活动,相关城市上线4000多条公益广告,助力全民科学防控:“黄河奖”、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紫金奖”等都反映出对此的重视。此外,一些艺术类院校也发起了校内海报设计大赛,积极投入对抗疫情的宣传。如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组织师生参与相关设计活动,作品风格多样,类型丰富,引起了众多探讨,也激发了更多高校对此命题的创作。本文选取以上五所院校公布的海报作品的实际数据,探究这次抗疫海报设计的有关问题。
  二、高校抗疫海报的内容分析
  海报的内容是作者向观者传达的主要信息,依托大众接收信息使其更好把控相关事件。从设计主题方面研究海报,能够有效衡量大众的关注点与设计师的着力点之间的关系,对其后海报的制作与宣传也能有启示作用。
  (一)主题选择
  直到2月中下旬,新冠肺炎感染病例还在不断增加,谈论话题也不断增多,但疫情防控有了明显的效果。从微博热搜榜单出现的关键词来看,从“野生动物”至“李文亮”再至“病毒疫苗”、“血浆”等,关键词汇随着疫情的扩散而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关注点也主要从传染源转向防控方向。以高校师生设计作品的方向与微博上热搜词汇结合的相关数据来看,主要对比如表1所示:
  从表中不难发现,高校师生海报中的内容选择几乎贴近微博热点关键词,即师生的设计表达离不开人们讨论的社会热点,医务工作者、个人防护、野生动物、武汉加油、延迟复工开学、居家隔离等都有所涉及,只有少数的话题没有涉及,如血浆、潜伏24天等。在涉及的热点词汇中,有的对主题直接表现,有的则从侧面表达相关内容。如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利用“宅”字字体结合室内平面设计图,突出居家防控的重要性,间接表达延迟复工开学的必要。当然,内容源自生活,但设计更为丰富、范围更广。纵观高校的设计作品,也有一些学生利用“鬼画符”的样式组合2020的字体,祈求迅速消散疫情。南京艺术学院曹方教授更是提出了未来机器医疗的可能,在病毒猖狂的红色背景下,通过对机器人的精细描写,呼吁未来的智能医疗,以此保护正身处一线、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们。
  (二)内容占比
  截止2月中旬,从高校师生那里搜得的100多张海报中,内容选择最多的是关于医务工作者与个人防护方面的表达。在个人防护方面,包含口罩、消毒水、洗手这类较多,其中口罩作为海报主题的使用数据更为频繁。其次则为对医务工作者精神的赞扬。如对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的插画描写、“逆行者”的描写、医务工作者抗击病毒的描写等。在控制传染源方面,即涉及野生动物,如蝙蝠、果子狸、穿山甲等,使用数量比前两者相对较少,可能基于目前仍未确定传染源的动物,所以多数师生仅仅围绕病毒进行创作。对武汉的物资支持、复工开学、方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这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
  此结果并不意外,由于海报制作需要时间,与微博热门关键词的讨论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前期宣传疫情防控与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崇敬之情的海报,大部分都由中国美术学院于1月末制作且公布,之后随着2月初对疫情的不断了解与深入,各类信息广泛传播,如双黄连口服液能抑制病毒的效果、火神山医院建设,甚至包括辟谣等,也有部分学生随即转向相关热点进行创作。如2月11日南京艺术学院公布的海报作品中就有关于此类命题的展现。当然,除去学生对某些主题创作偏爱的可能性以外,大众对相关话题的广泛讨论对海报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引导性。如KN95口罩、3M口罩、医用口罩、全球口罩缺货、台湾禁止出口口罩等,都引发了大众强烈的关注,因而学生也更多选择口罩等医护用品为元素进行创作,这也造成了内容占比不均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抗疫海报的色彩选择
  (一)色彩营造
  色彩是海报视觉三大元素之一,是最为直观的元素,其所营造出的不同色彩可以广泛影响人们的情绪、认知与行为。如红色代表激情、权威、自信;绿色代表自由和平、舒适、活力;蓝色代表希望、理想、独立;黑色代表权威、执着、低调;紫色代表优雅、浪漫、高傲;黄色代表警告;淡黄色则代表天真、浪漫等,不同颜色的使用可以造成不同的情感氛围。田中一光认为,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情报的纸,在创作上更要求表现手段浓缩化和具有象征性。而色彩则是象征性表达的手法之一,其所营造出的轻重、膨胀、收缩等感觉,常起到渲染情感氛围的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在新冠肺炎疫情海报中,色彩的使用更是如此,除了画面整体协调之外,色彩的象征性更是体现了师生不同的呼吁与期望。
  (二)色调占比
  色调即为画面中色彩的总体倾向,由于海报中使用的颜色过于多样,故而从总体方向去把握色彩有利于对整体的研究。本文结合高校师生的创作数据,进行色调分类。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从各校公开的数据来看,色调使用多样,白、黄、红、紫、蓝、绿、黑、灰色调兼备,但各类型的海报中白色、红色与蓝色色调运用的较多,其次为黄色、黑色、绿色与紫色色调,无彩化颜色相对较少。有学者认为,人的脑波对红色警觉,会导致脉搏加快、血压升高、情绪易兴奋与冲动,因而有些学生直接采用大面积的红色背景,外加白色图案(口罩、中国结、医务人员形象)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观者对海报的视觉刺激与心理刺激。也有学者认为红色自古就隐含驱邪祈福的作用,古代巫术崇拜等都会使用红色,所以在疫情海报中红色使用频率较高有一定的道理。在心理学中,蓝色是最易被大众接受的色彩,给人放松、宁静、稳定之感,所以不难发现抗疫海报不少都是在蓝色背景中,突出其宣传形象与元素,画面饱满,便于观者驻留深思。而白色在心理学上具有增强其他色彩的能力,因而白色调的处理虽然不能直接传达疫情海报的情感信息,但是它对主体事物的烘托也能引起大众的联想与感受。
  海报的配色除了理性分析以外,其设计创作也是为了追求真实与整体效果的和谐。如在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创作的某张绿色调海报中,为了呼吁人们佩戴口罩出行,整体选用绿色,在安全出口的标志中使人物形象配以口罩,以此衬托出安全的意味。也有学生结合微信对话框的绿色调,配以多个对话框聊天的形式组合,营造社会群体对疫情的关注与武汉加油等多重意味。当然颜色选择除了追求本色之外,一些海报出于视觉效果考虑也会使用其他的颜色加以表现。如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创作的“拒绝野味”海报,画面中包含红、黄、蓝三种颜色,颜色纯度较高,以点、线的形式在画面中分布,为了协调画面视觉,突出主体事物,黑色背景大面积的衬托则是最好的选择。
  四、结论
  海报作为一门设计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高校师生对海报主题的选择离不开时事热点,对色彩的选用更是体现了对理性与真实表述的追求。在短时间内,作品丰富,表现多样,折射出了艺术类师生对抗疫的呼吁与关怀。当然,由于时间原因,本文所列出的海报仅仅是疫情初期公布的相关数据。随着抗疫战斗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更多高校涌现出了大量优秀海报,对于疫情的宣传防护与海报研究将会有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朱琪颖.海报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孙孝华.色彩心理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
  作者简介:周超,硕士,南通理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袁梓钦,硕士,南通理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環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核雕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并且在一代代工匠艺人的传承之下,日益繁荣。现如今,核雕艺术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经过了巧妙的融合,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能工巧匠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核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含义深远,对于这项代表性的中国工艺,当代人唯有传承和创新,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核雕;手工艺;价值;创新  中国的核雕艺术历史悠久,之所以能够成
期刊
摘 要:“非遗”技艺的设计转化,是向文化创意产品转换的桥梁,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结合刺绣技法与花丝工艺,对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吉祥图符进行再设计,把创新设计与传统工艺、民俗文化相结合,探索刺绣与花丝工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型,使刺绣与花丝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发展中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焕发新颜。  关键词:“非遗”技艺;花丝;刺绣;设计转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期刊
摘 要:如今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现状,探索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设计意义。以南宋御街为实例,进行景观、建筑的探索与分析。要想对历史街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以及更新,须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以及街区现有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梳理,才能最大限度对文化进行保护与更新。  关键词: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城市更新;南宋御街  一、历史街区商业街发展导向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
期刊
“泫沄”系列作品,是陈兆云耗时一年的时间完成的,观自然形态水的外象,以大漆为媒介,将水的外象形态与漆器相结合,在漆艺的语境里,将流逝的时间与流动之物定型,作品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简约大气,回归艺术创作最本真的状态。  陈兆云“泫沄”漆艺系列作品用福州当地的传统工艺——“脱胎”进行创作。脱胎漆器这一传统工艺,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
期刊
摘 要:艺术化与符号化是设计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样式,融入景观环境的服务设施设计中,可以提升和优化公共空间的品质,让人们在游憩中感受到景观片区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创意。以贾鲁河滨水景观为例,重点讨论和展示在现代滨水景观中公共服务设施的艺术化设计,为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案例。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艺术化设计;滨水景观;文化意象;符号提取  一、研究背景  公共空间作为保
期刊
摘 要:天神“厄莎”出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拉祜族的一部长篇创世神话史诗《牡帕密帕》,其人物形象饱满,极具感染力,对拉祜族精神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影响深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下,挖掘天神“厄莎”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内涵,并创新性地应用于设计创作之中,探索创新设计的更多表现形式及途径,对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非遗”传承;设计创作;文学元素;拉祜文化;牡帕密帕 
期刊
摘 要:艺术公修课作为高等教育中美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美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课程思政”很好的实践科目。美感教育作为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德智体美劳这五育中,承担着桥梁的作用。艺术公修课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美育与德育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美”与“善”有着内在联系与统一,并且当代的“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着内在联系与统一。在高等教育中,
期刊
摘 要:谭建明深受西方雕塑的影响,但在创作中不断融入东方意象,将近代历史和湖湘文化融入到人物雕塑中。谭建明的历史和民俗人物雕塑作品有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艺术内涵。其雕塑作品有三个特点:“人物立魂——以肩负历史使命为创作动力”“文化立意——以民族文化的精髓为创作能量”“塑痕立色——以独树一帜的手法为创作语言”。  关键词:谭建明;人物肖像;文人雕塑;湖湘民俗;雕塑肌理  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
期刊
摘 要:城市文脉是人类社会活动、民族生活方式及其信仰、伦理、价值观等在城市中不断变化、演替、创新的积累叠加的结果,具有根源性、传承性和多元性等特點。通过对青海省湟中区的实证研究,城市文脉的物化要素以量化分析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一样的城市历史和文化特色进而得以展现。  关键词:城市文脉;物化要素;量化分析  基金资助: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主要城镇区域与PREE的动态模拟、空间整合研究”(5
期刊
摘 要:古村落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及开发古村落建筑文化既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佛山西樵镇松塘古村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保护与开发古村落,和古村落品牌形象的塑造可以统一起来。  关键字:古村落;文化保护;开发;品牌形象  基金项目: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编号:2019-GJ084。  一、引言  我国拥有数量多而又独具特色的古村落,蕴含着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作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