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思维下的体育教学设计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l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思维包含意识、能力、品质三要素,是其三者的静态结构综合体,深度思维的动态结构包括更深刻、更综合、更灵活三个水平维度[1]。每一个水平对应一对思维方式,更综合水平对应整体思维与辩证思维,更深刻水平对应反思思维与批判思维,更灵活水平对应实践思维与创新思维,每种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无论什么层次的思维方式,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三个基本要素: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品质(深刻性、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图1)。
  近些年来,深度思维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深度思维”正是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要求,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中虽然有思维因素,但仍旧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教师还习惯于个人教学“一言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能力、知识的重构与迁移能力、技能的操作方法、实践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重视不够。在新时期作为体育教师都应熟知本学科的基本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学生对体育运动动作的了解掌握和动作技巧的模仿练习中[3]。否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学习到的体育学科的知识永远都只是浅表层的,只能停留在单纯的记忆和模仿之中。强化学生从单一的体育技能的学习到生活或比赛应用思维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举一反三的思维发散迁移整合能力,正是核心素养下强调发展学生深度思维、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培育学生深度思维的最有效途径是问题导向学习,通过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试学、研学、展学、评学的“四环导学模式”,从学生的问题解决学习到教师的问题解决教学,可通过以下三种指导策略:知识内容整合、问题优化设计、问题情境创设。
  一、知识内容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时,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更有深度,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要以“问题”为中心构建一个“问题树”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3]。当前,体育学科作为一体化教学研究正成为热点,体育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的课程,其知识具有整体性,从义务段到高中乃至大学前后必有关联,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点应置于教材的整体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注重体育知识的结构化技能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从局部到整体性学习。
  例如,本次活动中执教教师在执教《肩肘倒立》时,其制订教学重点为一撑、二夹、三绷直;教学难点为动作到位、平稳、挺拔。执教教师课前首先帮助学生进行身心的调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思维状态,通过:1.“蹦蹦车”游戏,引导学生练习夹肘;2.“仰卧穿鞋”的游戏,体验仰卧举腿夹臀的意识;3.“蹬车轮爬山”游戏,引导学生分别做仰卧、收腹、举腿、提臀,大腿交替摆动等动作,并体验仰卧支撑,逐渐将身体竖立起来;4.体验“水上芭蕾舞”,体会身体、腿、脚绷直的动作过程。最后出示肩肘倒立动作图,借助“箭头贴”作为辅助练习标志,时刻提醒学生练习时脚尖要绷直并示范肩肘倒立完整动作:让学生自我尝试两手撑腰,夹肘、夹臀,身体、腿、脚绷直的动作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踏雪无痕。
  然后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上下肢的肌肉本体感觉,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进行撑腰—夹肘—绷直下肢。整个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强调的是知识内容整合,整堂课都是在引导学生围绕教学情境主题进行共同学习,简单高效。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学习自主权,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练习、体验、思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在深度思维下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如果本堂课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纠错,巩固提高”进行教学设计,会导致过分强调技术动作细节的强化,而偏离了学习这项技能的整体性。这样的教学设计只会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一遍一遍的练习中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最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去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了。
  正如浙江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裘松杰在课后点评:“执教老师本堂课务实高效,设计精妙合理,聚焦深度思维下的学习,从课前到结束,都围绕主教材和教学重点解决问题,让学生享受快乐体育。把浅层思维引向深度思维,整堂课围绕‘一撑、二夹、三绷直’的学习方式,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强化合作学习和思维发展,注重品德教育渗透无痕教育,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思维的高效学习。”
  二、问题优化设计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指引着思维的方向,问题设计的层次高低决定了思维发展程度的高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摒弃“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改变教师主导下仅仅教授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生只简单的模仿和浅表性的思考现象,引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进行深度思维。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突出知识的实际迁移应用。
  “深度思维”作为体育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生成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联系生活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举一反三的思维发散,这种思维核心素养不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被忽略。
  例如,本次活动中教师在执教八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时,设置了“问题导向多元教、育德育能快乐学”的教学理念,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情境中展开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已知熟练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技术,师生一起协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解决方法就是课堂的学习成果。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內容,创设一个问题驱动——“怎么在不被抢断球的情况下,将球运过防守人”,课前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师有目的地加设了“八角环”“标志杆”“敏捷灯”来封堵运球的行进路线,设置“师生一起,学生一对一消极防守的情境”“学生一对一、一对二积极防守的情境”,采用多种“问题导向”让学生利用自己已能熟练运球和支配球的情况下,对如何绕过去场上设置的障碍物进行深度思考,将所掌握的技术进行迁移来重新构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一新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并不是采用单一的动作示范,而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由“单一器械”“消极防守”“积极防守”向“半场一打一”“半场一打二”的多重环节深入,把传统的教动作到现在的教方法,触发学生的深度思维,由易到难,始终让学生处在一个趣味和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逐步提升学生的技术动作,最后进行“实战”应用——在固定区域内随机抢断球,让学生一边保护自己的球一边同时破坏别人的球权,提升了学生篮球的实战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掌握了运球过人的技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思维发生。   三、問题情境创设
  培育学生深度思维的最基本途径是问题解决学习,具体操作模式是问题驱动的试学、研学、展学、评学的四环导学模式。教学内容并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汇总,教师要从知识的产生与来源、运动技能的本质与规律、体育学科的方法与思想引导学生领悟学科的思想方法[4]。引导学生如何学、学到哪里了、学会了没有,注重学生体会、学会、会做、做好,突出学生运动技能的升华和运动思维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执教《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时,在课堂评价表中设计了“你能通过视频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分析自己与同伴的完成情况吗?”这一问题情境创设环节,在建立标准的换手运球动作概念后,去分析自己与同伴的技术动作。在分析评价自己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技术动作反复琢磨改进,与此同时在分析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去表达沟通,甚至去质疑其他同学,从而更深层次地对技术动作进行探索学习。
  又如,执教教师还设计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过障碍物的接力比赛,并制订相应的规则,引导学生如何在不能碰到障碍物的情况下用手触摸障碍物的右下角,比赛中教师适当运用“犯规”等提示词,并对学生进行相应“惩罚”,让学生反思容易犯错的地方,引导学生不断积极思维和改进动作,通过问题情境创设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技能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注学生体育教学中的深度思维,本质上就是关注学生体育学科知识的构建效度与广度,这与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这一根本任务完全吻合。通过体育学习问题的驱动,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使学生充分参与并揭示体育学习的发生过程、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体育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促成学生深度学习的产生,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以养成,才能为学生终身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喻昌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核心问题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7(2):12-15.
  [2]杨九诠.学科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6-12-21(009).
  [3]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1.
  [4]李艳.高阶思维培育视角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个体终身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当前,越来越多农村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家庭关爱,性格逐渐变得内向和孤僻,内心充满自卑,学习成绩不佳,生活中也与其他人不合群。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愿意参加,逐渐被同伴孤立,甚至被教师另眼相看。回答问题不叫他们,表扬表彰也没他们的份儿,班级大大小小的活动更是与他们无关,渐渐地他们就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作为体育教师,对于肢体不协调的学生,应该如何去教他们呢?  新学期我新接手二年级的体育课。开始先让学生们学练跳绳,笔者想先看看他们一年级掌握到什么程度。做完准备活动后,我吹哨子让学生们连续跳绳50个,这时学生A出现在我眼前,他慢吞吞地手摇一次脚跳一次,而且还不能连续跳,我马上把他叫过来,很严肃地说:“你怎么到现在还不会连续跳短绳?现在全班就你不会连续跳。”学生A满头大汗委屈地看着我,这时我也意识到
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适当地介入,作出合理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让大班的孩子跟小班的孩子一块儿玩耍,让幼儿在玩耍的时候学会合作,体会游戏带给自身的快乐。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现状  幼儿天生就喜欢玩耍,因此游戏这一活动形式也是最受幼儿所喜爱的,也是每个幼儿园都会开展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当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展开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弊端。如教师从各个方面限制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在活动
为切实推动笔者所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全方位整合,学校设计了“3 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觉发展,主动学习与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与技能,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见图1)。  一、“3 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内容  学校将国家课程、地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麻醉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麻醉本身而言,其主要是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方式使得患者失去痛觉的操作过程。通常,麻醉分为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麻醉可以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能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这有效提升了手术治疗的效率与质量,确保了患者的人身安全。那么术前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  麻醉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复杂性。患者疾病类型不同,所需要的麻
一、緊密结合的赛与会  2019年5月6日—12日,由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台北大专院校体育总会联合会承办的第5届亚洲大学生3对3篮球锦标赛和科学训练研讨会在中国台湾金门举行。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伊朗、蒙古、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应主办方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以下简称亚大体联)邀请,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下,选派了云南师范
《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的心有多大,课堂就有多大。只要我们心存梦想,热爱学生,努力钻研业务,就能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一、以“宽容之心”巧对“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  面对学生A的话:“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尚老师没有“杀鸡儆猴”,而是灵机一动,将“红绿灯”游戏做了升级,增添了“加油站”环节,还可以加“92号和95号”两种油,升级后的游戏,让学
2018年,笔者有幸参与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评委工作。在案例评比过程中,最终被评为特等獎的案例《“小鸡”真的能反抓“老鹰”吗?》深深地吸引了我。从多年撰写和参与案例评比中,笔者总结出写好一篇案例需具备“四巧”,即巧观察、巧思考、巧学习和巧总结。以下就以《“小鸡”真的能反抓“老鹰”吗?》为例,阐述具体观点,仅供参考。  一、巧观察  一篇优秀的案例,其素材一定是源自于真实的课
在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的“跳障碍接力赛”游戏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2组面对面站立在起点线与终点线后(起点线和终点线的距离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待学生的能力提高后,可拉长起点线与终点线的距离),听到教师“开始”的口令后,每组第1名学生用单足跳的方法依次跳过约50cm高的标志桶,与对面终点线的学生击掌后,终点线的学生才能出发,依此进行游戏,先完成的队为获胜队。游戏开始后,学生相互之间因提前
最佳投稿时间:2017年5月7日~5月22日  征稿主题:如何开展联片体育教研活动?  部分地区将辖区内相近学校划归同一片区,这种片区组织处于县(区)教研室与学校之间,推进片区体育教研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分散、教研力量薄弱、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少等问题,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区域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撰写提纲:  1.体育教研顶层设计及组织管理研究。  2.体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