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o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视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形态,培养具有感恩精神的少年是当前思政教育的重大课题。基于感恩教育课题研究,从校园物态建设、课程开发、评价创新等角度进行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可以从以物化人和以文化人的视角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熏陶、感恩情感的培养和感恩行为的引导,从而形成以感恩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关键词] 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课题“承感恩心 做幸福人——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05041)。
  [作者简介]古建军(1978—    ),男,江苏宝应人,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校园文化。
  感恩是每一位中国人公认的优良品质,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崇的主流社会思潮。感恩教育理应是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培养“四有”新人、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因此,传承感恩精神的意义也就非同一般,但是如何发挥它的时代价值和育人功能,需要更深入的探究。“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们重点研究了感恩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行為习惯和培育学生社会性积极反应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我们对感恩教育进行了梳理,从“教”与“评”的角度对感恩教育活动与学生感恩行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从教学的层面,提出了感恩教育活动课程化的研究策略;从评价的角度,提出了感恩品质可视化的研究目标。随着课题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学校感恩教育文化氛围愈加浓厚。
  一、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缘由及内涵
  (一)缘由
  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小学阶段是人受教育的起始阶段,是诸多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让学生知道感恩,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去报恩,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需要。然而,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家里地位“尊崇”,权利无限,义务却为零,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养成了自私、任性等不良品质。试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感恩的人怎么会感恩他人呢?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学生的健康成长更离不开感恩教育的滋养。
  (二)内涵
  《说文解字》曰:“恩,惠也。从心,因声。” 恩就是恩惠,与仇怨相对。在西方,感恩(gratitude)来源于拉丁文“gratia”,翻译为恩惠、优雅、仁慈、感激等。基于对“感恩”的理解,学校明确了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等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感激;感恩既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一种回馈的行为。感恩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学生感恩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感恩品质由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意志和感恩行为四要素组成,其中感恩情感在感恩事件中才能得以外显。
  二、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路径
  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感恩认知、健康的感恩情感、自觉的感恩行为和坚定的感恩意志。结合学校实际,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物态建设,营造感恩文化氛围
  无论是基于“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还是以物化人的育人理念,进行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首先要努力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感恩”的气息,即从物态环境入手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学校结合校园空间布局先后设立了六处感恩教育课程体验基地,分别是“珍惜石”“沐恩园”“蝌蚪墙”“书画厅”“感恩墙”“孝亲廊”,还利用专项建设资金建立了以缅怀恩人为主题的“怀恩廊”,并将师生合作创编的43个感恩故事绘本制作成窗帘悬挂于各个教室中,使校园洋溢着浓郁的感恩文化氛围。
  (二)课程开发,奠定感恩教育基石
  好的教育首先要有好的课程。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必定要开发感恩教育校本课程。我们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内容活动化”的思路构建感恩教育特色文化课程体系,结合《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纲要》,开发了“感恩教育学科融合课程”“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课程”“感恩教育基地体验课程”“感恩教育绘本故事课程”。四大课程紧扣感恩品质的四维结构,将零散的感恩活动归整修缮为科学的、系统的,符合学情、校情的,具有明确年段目标的校本化课程,为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活动,提升师生的感恩素养
  文化产生于活动,存在于活动。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必将以感恩教育活动为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学校挖掘节日资源设计了很多感恩教育特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师生的感恩素养。例如结合母亲节开展“讲感恩故事,润稚嫩童心”活动,学生真情流露,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对感恩的认识和体会;结合世界读书日开展“感恩经典   阅读成长”活动,学生领略了经典诗文的艺术魅力,在感恩的文化中陶冶了性情,展示了风采;每年感恩节,学校组织爱心义卖,将所得善款全部存入爱心基金账户,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并向贫困山区学生捐赠爱心包裹。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全校师生从知恩到施恩,不断以自身言行为标杆,以回报社会为目标,提升了感恩素养。
  (四)评价创新,见证学生感恩品质
  在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为了更直观地考评学生的感恩品质,我们首先建立了与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通过“银行储蓄”的可视化方式记录学生的感恩行为,借“存款”将抽象的感恩品质变得有形、可感。其次,学校把学生、班级、教师的评优评先和感恩教育评价有机结合。学生评优有“感恩之星”评比,教师评先有“感恩之光”宣讲,班级评比有“知恩班”“报恩班”“施恩班”评选。评价机制的创新,不仅见证了学生的感恩品质,还坚定了学生的感恩意志,让感恩文化更有生命力。
  (五)课题研究,丰厚感恩教育理论
  任何教育实践都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更是如此。学校对感恩教育的研究从未止步,共有4项省、市、区级课题相继结题,有多篇感恩教育论文陆续发表,《汇恩亭》《品恩台》《言恩楼》《学恩阁》等感恩教育研究成果集相继问世,为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积淀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实效
  通过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不仅为学校找到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感恩特质的文化场、育人场。如校园感恩文化体验基地、感恩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师生感恩品质评价体系,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引领着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提升学生素养
  “感恩之星”评比制度,提升了学生的素养。每月“感恩之星”评比,持续激励着学生识恩、知恩、报恩。学生的感恩品质明显增强、综合素养明显提高,每年有多名学生获评江苏省好少年、苏州市好少年、苏州市美德少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
  (二)促进教师发展
  “感恩之光”宣讲制度,促进了教师的发展。通过每月一期的感恩事迹宣讲,发掘出众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近两年,学校陆伟、刘玉勇老师先后赴安徽大别山和贵州铜仁支教,党团员教师定期进入社区开展“七彩假日”志愿者活动……感恩精神正影响和改变着教师的行为与选择。
  (三)彰显学校文化
  感恩教育基地建设,彰显了学校文化。通过感恩教育基地建设,校园环境处处可知感恩,校本课程课可学感恩,特色活动时时可见感恩,感恩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并成为区域内的德育品牌。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通过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学校充分挖掘感恩内涵,落实了“懂得珍惜、学会感恩”的育人理念,用感恩文化润泽师生的心灵,影响师生的行为,促进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弘扬了感恩文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其他文献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又到麦黄杏熟的时节。这样的时节,让我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在西山工作的那段日子。  “杏子黄,麦上场。”以前,我倒没在意这句俗语,也许是自己的家乡很少有人栽种杏树的缘故吧。可是,自从我被分配到西山工作以后,才真正记住了这句表示节气时令的话语。因为,一到六月,这里漫山遍野的杏子就变黄了,成熟了。  六月是炎热的,也是忙碌的。随着“算黄算割——”的鸟叫声,山里人拿起镰刀纷纷朝山上走去。
期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短小的诗歌将我的思绪带回令我魂牵梦萦的王母河畔。  接过旗帜,勇往直“黔”  2019年6月的一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内,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正在对过去一年的支教情况做详细汇报,我在下面仔细地听着,生怕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会议最后播放的一段前几届研究生支教的视频对我触动极深。看着学长们的支教点滴,他们走过的山路、探过的村庄、教过的学生……我对支
期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是梁启超在《论幼学》中的话,意思是人生百年,建树立足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近年来,赣州市把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列入各级政府重点工程,逐年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2016年实现了每个乡镇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2017年实现了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行政村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2018年起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园战略,优质园发展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近日,记者在赣州市章贡区、赣县区
期刊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发展,核电技术的优势也逐渐凸显,核电站采用的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由于它的容量大,热、电负荷高,加之受转子旋转、振动的影响,其转子绝缘系统比较脆弱。同时,在环保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燃煤电厂已经改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与之配套的大容量空冷汽轮发电机有回春之势,而采用单路通风型式的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的温度受转子出风的流量和温度影响,定子侧的温度普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变换器面临的电磁干扰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瓶颈。混沌脉宽调制能够从电磁干扰源抑制电磁干扰,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混沌脉宽调制在推向实际工程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混沌脉宽调制的电力电子变换器频谱分析和混沌信号选择方法上还存在不足,尚没有一个能够准确衡量频谱分布特性的标准,不利于混沌调制信号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混沌脉宽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政策的不断更新,在环保日益严格要求的今天,燃煤电厂降低粉尘的排放量显得尤为重要。燃煤电厂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排放污染物是否超标。本文对如皋燃煤热电厂进行除尘设备的改造,使粉尘排放浓度降低,达到最新的环保要求。
  本文主要对现有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每种除尘器的除尘性能效果、优缺点,再结合如皋燃煤热电厂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造除尘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在除尘效率、节约能耗、运行后维护费用等方面存在着其他除尘方案所不具
鉴于忆阻器阵列的交叉结构具有天然的乘累加运算加速特性,并且忆阻器本身拥有非常优越的综合存储性能和类似神经突触的多值可调性,基于忆阻器阵列实现神经形态处理芯片有望打破传统计算机体系架构的“冯洛依曼瓶颈”,为后摩尔时代高效率实现人工智能提供硬件续航支撑。然而现有器件水平下,实际的忆阻器件存在诸多的非理想特性,如非线性度、器件的波动、有限的位数精度和有限的高低阻值比等,与理想中完美的神经突触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器件的非线性限制了突触权值的有效调控,进而制约了神经网络应用时的识别率。另一方面,3D集成技术是忆阻器
[摘 要] 随着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推进,专业认证的三级标准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标准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结合专业认证的理念,基于专业认证卓越标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与重构。只有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结构,推行“教、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健全教学质
期刊
[摘 要] 常见的《西游记》改编策略有两种:一是取材改编,重申原著蕴含的正义观、精神和情感价值;二是衍生改编,包括故事再造、情感再造、价值再造等。古典名著IP影视改编是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响,是一个将原著文学价值、市场价值和审美价值充分激活的过程,有利于古典名著的活态化传播。  [关键词] 古典名著;改编;策略;《西游记》  [作者简介]金丽萍(1970— ),女,江西高安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都不太乐观。我国生态系统存在大气污染与水资源缺乏、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关注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是高素质人群,要将“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们的心中,从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会更为简单,也会更加有效。因此,生态文明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大学生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大学生教育;人格培育  [作者简介]肖田文倩(1996
期刊